初到美國,我已經是個接受過國內思想知識教育的成年人了。待人接物行為言語自然受到家庭影響,師長指點,工作中的業務訓練。社交場合該說的話和該做的事都會帶著那些痕跡。
人與人之間的觀念鴻溝, 無論在哪裏都是一些相互溝通方麵的挑戰。
遇到別人送禮品,我的中國家長教我說:“不要不要,我家也有。”(即使家裏真沒有)。回到家裏會嚴厲教訓:拿人家手短,女孩子家別因為受物質誘惑上了壞人的當!熟人朋友親戚鄰裏之間是另一幅景象(看到禮物心裏熱熱的,恨不得趕緊放自己兜裏),表麵上卻要再三推讓,有時候弄得象吵架似的:別這麽客氣,自己人誰跟誰啊,還送什麽禮。最終能堅持住的占上方,送禮人亦或扔下禮物抽身而逃。
當我還是個窮學生,美國媽媽來到我的住處看到我簡樸的生活用品,好心送我一些物品,我按照我的中國禮儀客氣地說:不要不要,我有我有。美國媽媽很是迷惑:蓓呀,你明明沒有,為什麽偏要說你有呢?你怎麽言不由衷呢?(原話是:You got to say what you mean!). 於是美國媽媽教我學西方禮儀-應該當麵打開禮物,看著別人的眼睛高興地說:謝謝你的好意,我會好好地享受這件禮物。(回家發現一點也不喜歡,還能找禮單發票回商店給退了換錢回來)。以前從書上得知美國人虛偽處事,後來覺得人家也不無道理。這樣以來送禮人的心意領了,收禮人雖不合心意,當麵卻仍保持善意。美國同學也有人信奉君子之交淡如水,直言謝絕:你和我的交往限於TALK,不必送我禮物。
貧窮是不是一種錯?在中國貧民百姓家是要節省的。具體到北方人家的剩菜湯也是要留下添個雞蛋另做一碗湯才行,剩下的幹米飯用來炒了再吃。當然這和氣候也有關係,南方濕熱,剩飯很快就變了味道,所以做一頓飯吃一頓,量少樣多。在美國很多人也節省,買菜用商家的優惠卷幾毛錢地省,上班自帶午餐,外出吃飯打包回家(還一定要說“回家給我的狗寶貝吃的”,要不然讓人知道自己吃剩飯會丟麵子喔),買二手物品。特別是老一輩,還要把鹹肉烤出的油攢起來炸薯條用,和剩菜湯的故事如出一轍。想來這些人是不大注重飲食健康,隻看到浪費,等膽固醇升高到一定程度,治療費是要遠遠超過省下的夥食費的。其實富人也不願浪費,實際地生活,恐怕是很多人心裏的真實想法,而遇到紅白喜事擺酒席宴賓客,又是麵子上非走不可的過場了。
我一度相當困惑,跟美國人相處,咱以前的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義氣沒處可用。美國人講實際,講究“家庭價值”,也講為家庭“犧牲”。下班就回家,有了孩子會辭職全職在家照顧孩子,買車買房買單度假為了妻子兒女,很少會給朋友這麽好的待遇。和朋友出去吃飯AA製純屬正常,就算朋友幫了大忙。另一方麵離婚也很常見,孩子成人了一定離開父母自創生活。不知對比前後意念和情形有何因果聯係,隻覺得是相互矛盾。我們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往往是父母犧牲自己的業餘時間和娛樂機會,給孩子創造補習功課的環境,多承擔家務,或者夫妻感情不和了還要為了孩子繼續硬撐著一個家。父母一方有了意外,另一方為了不讓孩子有後爹(媽),寧可拒絕新的幸福,一個人獨挑養育兒女的重擔。
於是經常這樣想:別人有別人的生活方式,隻要不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幹嘛去評價別人的生活方式呢?就學著老美微笑地把祝福常掛嘴邊:“Have a good one! Whatever it 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