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孤獨
(2005-07-13 22:37:42)
下一個
作者: 李昶
前些日子,我同《北美時報》編輯部同我約稿的小姐說我想寫孤獨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已在我頭腦中纏繞多年了。她問我題目,我隨口說出《戰勝孤獨》。後來,當開始提筆,在認認真真反思以後,才意識到了自己的淺薄:即孤獨是戰不勝的,後來就想以這個為題目。但順著這思路去想,發現難免看問題進入負麵悲觀的怪圈。生活中已經有太多的看問題負麵、挑剔、悲觀的人,我不用加入這種人的行列。沉思良久,終於有了現在這個題目。
談這個問題之前,先要定義一下:這裏所說的孤獨是指英文中的Loneliness,主要是指一種情緒和心態,而不是指一個人單獨相處,即英文中的Aloneness,這後者是指一種行為或一種生活方式。
孤獨與單獨相處(或獨處),在本質上是不同的,雖然有時兩者交替存在。獨處這種行為或生活方式可以是自願的,可以是自我選擇的,也可以是自己沒法選擇的。所以說獨處的人不一定感到孤獨,如選擇單身生活的人士。他可以在外邊社交來往,他可以獨自生活。但他內心可以感到十分充實,他可以一心撲在事業發展上,他可以生活得很滿足愉快。
孤獨是指一種心態或情緒。這種人可以甚至在家人、朋友、社交場合、萬頭攢動之中也感到與他人沒有交流,感到淒涼悲哀,感到無法與周圍的人發生聯係,感到不被他人理解。孤獨是指一種感覺上的空虛,是指你自己覺得與他人與這個世界分離分隔開來,是你在情感上難與人勾通,是你覺得與身邊的人格格不入,有一道鴻溝,是你感覺到你難以與別人在心靈上相通,而他人也觸不到你的感情深處。
孤獨也可以是出現在你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要戰勝這種孤獨是很難的。記得許多年前,在英國看過一部關於老人孤獨的紀錄片,片名給忘了,但記得其中一些情節。一位孤獨老人,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天氣好的時候,(注:英國下雨天比較多),他在孩子們放學的時候,自己坐在手護輪椅上,然後自己動手推自己出去,在門口望著那些孩子們談笑過往,如果哪位孩子留意到了他,給他報以一個微笑,老人心裏會高興得不得了,那就是那天他最大的成就和收獲。同一部片子還記錄了另一位老人,生活中倍感孤獨,每隔一段時間就雇人陪著他,飛去荷蘭阿姆斯特丹,去妓院雇上一位妓女同他聊天,老人早已無性功能,能有一位年青姑娘伴陪談話,老人就已十分滿足了(注:在歐洲,在荷蘭和比利時,妓女是合法的,也要注冊上稅的)。
筆者本人,也曾長期經受過難熬的孤獨。過去許多年,大年除夕家家團年,我因與父親繼母關係不好,姐姐帶孩子去了昆明姐夫家,悶了我自己一個人騎著自行車在成都大街小巷亂逛,然後回學校教師單身宿舍睡大覺。或者是春節前後幾日足不出戶,閉門讀書。直到後來交了女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太太),這種怕過節孤獨的心態才慢慢消失。
孤獨與貧窮不一定成正比。回想當年當知青下鄉時,勞動是又苦又累,挑大糞打麥子插秧改土,那真是苦極了,但青年點一幫十七、八、九歲的年青人,成天苦中作樂,沒球就把飯盒當球在曬場上踢飯盒比賽。最喜歡的是沿路撒上穀子或米,待老鄉的雞順著吃進屋,來個甕中捉鱉,男的管殺,女的燒水,再去隊上偷些菜回來,大夥飽餐一頓偷雞摸狗的戰果,那心裏真是美極了。
孤獨與金錢也不成正比。筆者見過一些富人、有權勢的人。在外邊是眾星捧月,威風凜凜,回家裏是無法與家人溝通,倍感孤獨。而且我發現不少有錢人,回到家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實際上是身在咫尺,心在天邊那麽遙遠。以前有一首歌,其中有兩句:“最明亮時,也是最迷茫;最繁華時,也是最悲涼”,就是指這種境界。
孤獨的核心是:你覺得生活中沒人關心你,沒人理解你;你覺得在你的生活中沒有人能與你分享你的想法、你的感受和你的經曆;你覺得你實際上與你周圍的環境是分離的,你與他人聯結不上;你同時也認為沒有人能認識到實際的你內心是多麽地哀傷荒涼。
孤獨可能還會扭曲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即認為我是不會被人愛的,不會被人尊重的,我在社會生活中是單獨行走的,我有不健全的人格。孤獨還可能導致自信心下降,有的人還會懷疑自己或與之交往的他人是不是有心理行為上的問題。
孤獨的人不一定指在那兒坐著長時間看電視上網的人。孤獨的心態往往引起心理情緒上的焦躁不安。孤獨的人因而多半要不就是一個易煩躁發怒的人,或是一位喜歡批評貶低他人的人,或是一位易患上憂鬱症的人。
孤獨的人也可能是指那些害怕與人打交道、與人接觸的人。這種人往往過去有過心理上的創傷。所以一旦感到自己接近他人或他人接近自己,就害怕他人會傷害我,會拋棄我。從而我自己采取主動,疏遠他人。這種類型的人往往多出現在離過婚,或談戀愛受過打擊,又想再婚再找朋友,受過欺騙,又怕再次受打擊受傷害的那種人。
孤獨的人很容易患上憂鬱症。他可能會長時間地認為沒人對我有興趣,會感到心中的悲涼哀傷和空虛。他會覺得沒有人分享的生活是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
孤獨人中的一部分人更容易犯自我擊敗的行為錯誤,如酗酒、吸毒、飲食功能失調、賭博、沉迷上網而若幹個小時可以不吃不喝。而出這些問題的核心是:做人的自尊比較差,自信心低下,害怕麵對失敗。
前麵說過,孤獨是一種感覺,也可以是一種存在方式造成的別無選擇的生活狀態。但孤獨本身並不是人的弱點,也不是人性的不成熟。隻有當孤獨造成人心理上的憂鬱、忿怒、害怕、或因不被理解而遷怒於他人,這時孤獨才成為人的心理障礙。
而當這些心理障礙發生時,人們往往會去做一些自我擊敗的事,如責怪他人,泄氣或失去勇氣,失去行為的動機或能力,有意識地疏遠他人,自信心越來越低下。也就是當這些心理障礙存在時,孤獨中的人有時會過快過度地卷入與某事或某種人的聯係中去。由於害怕孤獨或在孤獨中待久待怕了,與他人一接觸,就過分地投入情感、金錢或甚至身體,回頭才發現是被別人玩弄了感情和心身。而生活中有些不良男子,專門去捕捉那些害怕孤獨的女子,將其玩弄以後拋棄。筆者見過一些性心理變態的男子(性變態是指他們有高度地捕捉評估一個女子內心感受的能力),他們捕捉一個女子就像上超市買東西那樣容易,撿上一個準跑不了。而那些被捕捉玩弄的女子往往是內心極其孤獨的人。
正因為孤獨是一種情感,也可以是一種生存方式,要戰勝它就會很難,因為這裏有許多自己人為所不能控製住的因素。同時,孤獨也不是一種永恒的現象,至少如果我們有勇氣正視它,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去一步一步減少它對我們的負麵影響。
正視孤獨、改善孤獨感的方式很多。如看書,寫筆記,寫信,寫文章(如筆者看書寫文章是自己找到的避免孤獨的方法之一)。
有的人會說,孤獨是你自找的。你去多交朋友就把這個問題解決了。但問題在於:孤獨的人社會交往能力往往是比較弱的。強行讓人去交朋友和社交,會適得其反,可能會陷在人際關係的困境中而不能自拔。
要正視孤獨,也就是要學會放棄消極的態度或生活方式,你如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你是從孤獨中爬不出來的。我們要真正在行動上積極起來。我們要想辦法去與他人多聯係,如果一時不能很快的適應環境,不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聯係,至少你可以同父母、家人或過去的朋友加強聯係,寫信,打電話,發電子郵件,或經常去訪問他們。如果應邀,就應該積極去參加朋友的Party。這點對單身獨處的人心理上特別難。別人都是一對一家親親熱熱,就我形單影隻。孤獨的人如果不能戰勝自己,不走出去社交,你會更覺得孤獨,你是走不出這個怪圈的。你隻能鼓足勇氣,走出去真正與人交往,你才可能交上朋友,解決孤獨的問題。
這裏要提醒一句:筆者勸那些生活在孤獨中或感受到孤獨的人,千萬不要去網上聊天室 (Chat Room) 聊天。那裏有許多孤獨的、甚至心理變態的人。這些人由於沒有什麽在日常生活中麵對麵與真實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就喜歡去網上聊天室打發時間、消解孤獨。這時他對麵的,不是真正的、需要人際交流技巧來相處、有道德規範來約束的人,他麵對的隻是一個電腦屏幕。他在那裏發揮想象、編造故事,以這種方式來恢複一點做人的自信。有關這點,筆者在以前一篇文章《網上英雄》中已詳加分析,這裏不再多述。
去教會,去參加各種俱樂部,也是解決孤獨的方法之一。教會裏的教友、牧師一般都會很善意,會傾聽你,會關心你,會幫助你。參加俱樂部,往往是一些誌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你會發現你很快有了一個擁有共同興趣的朋友圈。它會幫助你在很大程度上排除孤獨。
要解決孤獨,要正視孤獨,就要敢於承認孤獨,主要是我們自己造成的,是我們自己信心不夠的表現,是我們做人的自尊心打了折扣。孤獨的人,表麵自尊清高,其實內心是強烈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感在做怪。在那貌似高傲的下麵,是一種強烈的希望溝通,但又無法釋放自己與人積極溝通的欲望的失望,是一種對人生、對生活的無法排遣的哀怨,是一種不被人理解的難過(注:筆者所寫出來的,也是筆者曾經親身深深體會過的)。
每個人都有感覺孤獨的時候。但大多數在與家人、親友、同事的交往中,孤獨感就排解掉了。如果你覺得你在孤獨中徘徊出不來,你有忿怒,特別是如果你有深深的憂鬱,那你就一定應該去找專業人士,接受心理輔導。
這裏要說明一點,屬於自閉症範疇的人不在我們探討的範圍之內。不過,同時與自閉症有關的Asperger 綜合症(Syndrome or Disorder)要提一下。這是屬於一種精神病症,最早由Asperger博士提出來進行定性定義研究,後來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患有Asperger 綜合症的人,有的可能智商極高,基本能像正常人一樣學習生活工作。而患這種病症的人出問題的核心,是出在不具有社交能力,是在與人交流中不能聽懂他人的意思,是對交流中的核心思想(Insights)把握不住,脾氣容易失控。這種人如果在實驗室或對著電腦單獨工作,往往可以把工作幹得很優秀,但這種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或家庭關係(如果他還結了婚的話),往往把人際婚姻家庭弄得一團糟。這種人喜歡孤獨,旁人不打擾他最好。據研究資料表明,美國矽穀的人才中,這種人的比例就高出正常社會群體的比例(注:Asperger 病症多出現於男性,病因不詳)。
還要說明一點:有的人自願選擇單身生活,有的人不願過多與他人交往,有的人覺得孤獨但自己能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有的人在孤獨中去深深地思考,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和人格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許多大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大文豪如列夫-托爾斯泰和曹雪芹,大科學家如伽利略和笛卡兒,大音樂家貝多芬,生前都是很喜歡獨來獨往的。許許多多創造人類智慧結晶的大人物都曾有過孤獨的、不被人理解的生活。托爾斯泰晚年去種地,家人以為他精神分裂了。其實,是因為他對人、對世界的看法太超前,太深刻了,他同時代的人、周圍的人根本無法理解他,他才想回到大自然中,以孤獨的方式充實他的人生,繼續他的思考。這類孤獨的天才們,是凡人們很難真正理解的。
筆者最後也隻能說:孤獨是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部分,也許還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因為不曾體會經曆過孤獨的人是不會真正懂得珍惜親情友誼的,是無法深刻地體會到他人的善意友情的。然而,太多的孤獨,往往會使人們感到淒涼、憂鬱、焦慮和不安全。有的人還會在孤獨中思維變得狹隘扭曲,有的人還會因為孤獨產生妄想狂病態,從而對他人進行打擊甚至殘忍的報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晚年的毛澤東,他在億萬人之上,沒人敢對他講真話,他也是一位典型的在孤獨中變態的患有妄想狂的精神分裂的病人,當然,這是屬於另外一個話題了。
(本文作者李昶博士為美國和加拿大注冊婚姻家庭心理治療師)
(北美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