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前,我媽幾個兄弟姐妹常常一起出遊。他們基本遊遍了江浙滬,雲貴川,和海南,緬甸等地方。疫情過後,家人們都年紀越來越大,加上組織他們旅遊的三舅在疫情當中新冠肺炎過世,媽媽也就再沒出去旅遊過了。 兩年前我回國,帶著媽媽去青島海邊待了幾天,媽媽很是高興。想著媽媽年紀越來越大,以後會越來越難出門旅遊。並且她雖然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卻沒有坐過遊輪,於是決定帶她去體驗一下遊輪。
遊輪是從天津港出發,六天五夜停靠韓國的濟州島和日本的佐治保市。船名叫愛達-地中海號。遊輪票是在一個叫去郵輪的網站訂的。經過一些比較,定了兩間陽台房。四個人總共大概1萬三千人民幣。美中不足是我們家三個人都是外國護照,要每個人多收600人民幣。問了為什麽,服務人員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說是政策規定。
兒子手術後的第十天,拆了線,我們做高鐵,一個多小時後就到了天津濱海站。吃了些簡單中飯後,打車到了天津港。在大廳裏見到了我們的領隊,拿到一個牌子和登船票。登船票上有一個號碼,大家按照號碼依次登船。我們號碼比較靠後,大概用了一個多小時時間登船。
這艘船總共15層,水上12層和水下3層。船的裝修風格分別是古羅馬,古埃及,和古希臘的一些雕塑和壁畫,充滿藝術氣息。每天可以自由活動,也可以參加他們船方組織的各種跳舞,唱歌,和做遊戲等的一些娛樂活動。船上有兩個小泳池和幾個熱水浴池,有一個健身房和桑拿房,也有籃球場和步道。房間也是相當不錯,幹淨又方便,每天都有人進來收拾打掃,隻是每人每天還要付130港幣的費用,算是給船上工作人員的小費。
這次遊輪總體體驗還是不錯,加上媽媽是第一次坐遊輪,白天參加船上的各種活動,在步道上吹吹海風,在陽台上享受美景,每天晚上看船上的特色演出,有時媽媽也會去學跳舞和參加大合唱。有時在頂層的甲板上散步跳舞拍照,可謂是不亦樂乎。
但國內的遊輪卻有一個令人不習慣的問題,就是吃飯要靠搶。訂遊輪之前,就聽說國內的遊輪會有搶飯吃的現象,這次算是見識了。船客總共2600人,其中超兩千人是來自東北的退休大叔大媽。船上有兩個自助餐廳,每次飯點都上演搶飯的熱鬧場麵,但凡有合中國人口味的飯菜,像是包子,羊肉串,鹵蛋,煎帶魚,甚至蒸南瓜或紅薯,都是秒秒鍾就不見了。即便是熱水和牛奶豆漿,旁邊都貼著提示說為了公共衛生,不允許用個人的水杯接水,但是大叔大媽們可不管這一套,有人甚至拿個大熱水壺來接牛奶。
每天晚上二樓有一個點餐的豪華大餐廳,分別有中餐和西餐的不同選擇。每天換著花樣,有各式魚類,羊排牛排等等,還是相當不錯。每天晚上,我們都換上裙裝,帶著媽媽去享受正餐。每天下午會有下午茶和點心供應,晚上還有粥品宵夜。 船上當然也有其他的付費餐廳,很少有人光顧。
如果有想帶父母坐遊輪的朋友,建議大家去上海或者廣州出發的船,據船上服務人員說,南方的船人們懂禮貌的多,不會有胡吃海喝,大呼小叫的現象。當然作為北方人的我,習慣了我們北方人的豪爽熱情,和大叔大媽們也有很好的聊天和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