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天主堂,俗稱東堂,又名聖若瑟堂、八麵槽教堂,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74號,是耶穌會士在北京城區繼宣武門天主堂之後興建的第二所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現存的教堂建築是一座三層羅馬式建築,在建築細部的處理上,融入了許多中國傳統建築的元素,整座建築成功地融合了中西建築的風格。
興建王府井天主堂的是葡萄牙籍耶穌會傳教士利類思和安文思,他們於明朝末年在四川從事傳教活動,後被攻入四川的清軍俘獲,他們依照清軍的慣例被分派在肅親王的王府內做雜役。在此期間利類思和安文思繼續從事傳教活動,並且贏得肅王的尊敬,脫籍成為自由人,此後他們更進一步與清朝皇室接觸,清順治十二年順治皇帝下詔賜予兩人銀兩以修繕住宅,兩人借機請求將他們在八麵槽的住宅改建為教堂並得到了順治皇帝的允許,建成了北京第二座天主教堂。最初的東堂係民居改建,建築整體呈現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僅在建築細節上施以有關天主教教義的裝飾。
康熙初年,利類思和安文思重建了東堂,將原本的中式建築改建為西式風格的建築。同年安徽人楊光先為謀求欽天監監正的職位,向輔政大臣遞交《請誅邪教狀》,指控時任欽天監監正的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等人謀逆,康熙四年湯若望、南懷仁、利類思、安文思被判入獄,北京城內掀起了反天主教的浪潮,在這次反天主教的浪潮中,王府井天主堂受到了較大的破壞。
康熙六年康熙皇帝親政,以鼇拜為首的輔政大臣在與皇帝的權力鬥爭中失利,受輔政大臣庇護的楊光先罷官,由他掀起的教案平反,一度被沒收的王府井天主堂發還教會。
康熙五十九年,北京發生地震,宣武門天主堂和王府井天主堂在地震中被毀,康熙六十年主持王府井天主堂的費隱重建了王府井天主堂,重建工程由葡萄牙國王斐迪南三世資助,傳教士利博明作為建築師設計,傳教士兼清宮廷畫師郎士寧主理了建築的繪畫和裝飾,當時的教堂門窗均有彩色玻璃花窗裝飾,堂內聖像很多出自郎士寧之手,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嘉慶十二年東堂的傳教士在搬運教堂藏書過程中引發火災,包括郎士寧手繪聖像在內的大批文物被焚毀。在此期間,清政府一直對天主教采取比較嚴厲的禁止政策,這次火災更是直接導致了政府沒收東堂房產,拆除教堂建築,至鹹豐年間這裏仍是一片空地,據史料記載當時東堂
“ 大堂雖未焚坍,亦令拆毀,飭修士等盡移南堂居住 ” 。
鹹豐十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發還了東堂、南堂、北堂和西堂的教產。
光緒六年天主教北京教區主教田類思向歐洲募款重建王府井天主堂,光緒十年新東堂建成。新建的東堂為磚木結構羅馬式建築,作為內部空間支撐結構的木柱均為取自黑龍江的赤鬆,牆體則以城磚砌成。建築平麵取十字形,正麵建有三座鍾樓,均做穹頂結構,鍾樓頂端均裝飾有十字架。
在1900年爆發的義和團運動中,東堂於6月13日再次被毀,在堂內避難的一批信徒也被燒死。1904年法國和愛爾蘭用庚款重建了東堂,這就是東堂現存的建築。重建後的東堂完全恢複了義和團運動之前的形製與規模,據史料記載東堂:
“ 大堂計長二十二丈二尺,寬六丈餘。高亦如之。堂內明柱計十六楹,每楹俱高五丈有餘,徑一尺六寸,皆係黑龍江運來之赤鬆,精堅勝任。堂內望板,皆作穹窿之形,彩繪盡致。堂中之正祭台,俱用意大利亞國拿波裏府之五色瑉古鐫成。台前之短柱,皆以琺琅燒成,璀燦可觀。……堂前鍾樓三座。正中一座,至地高九丈有餘。其正麵圓牖框,與它牖各框,及其層簷,與簷下之方柱,皆大理石雕成。堂之全身,皆以上用之城磚砌成。每磚重可五、六十斤。堂前階除,長闊相等,俱十丈有餘。又起洋式大門一座,達於通衢。 ”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8月21日王府井天主堂關閉。此間教堂被八麵槽小學占用。
1980年開始修複,同年12月24日正式開堂。自1990年起該堂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展示教堂在王府井大街的文化特色,2000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撥巨款對東堂進行全麵整修,擴建堂前廣場,2000年9月11日再次複堂開放。時任主教傅鐵山。
東堂從建堂至今,已斷斷續續有三百多年的曆史。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