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當今大學校園流行語排行

(2008-06-23 21:52:39) 下一個




1.鬱悶
  
    ★★★★★  
 
    校園裏,每時每刻都能聽到對於心情的感慨,“鬱悶”則南北通吃,男女通用。 這個詞其實好多年前就有了,據傳最早始出清華,它表達的並非真是心情很糟糕,說話者可能剛吃了一頓大餐,正在擔心長胖。“鬱悶情結”是校園群體心理亞健康的曲線反映。
  
    2.走,找校長聊天去
  
    ★★★★★   
    這是XX大學校園內的一句流行語。與校長聊天是對學校工作更為嚴格的檢驗手段,沿革於持續熱點——校園==化建設。縱觀兩年來校規頻頻觸礁和多起大學生狀告母校事件,可以這樣分析這句流行語:時代主流話語一方麵是生活主題的表述與集中反映,另一方麵,特別是在重要的社會轉折時期,它往往表達時代發展的要求和未來趨勢,進而通過重構意識形態達到重構規則的目的。
  
  3.魚說:你看不到我的淚,因為我在水中…… 水說:我感覺得到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中…… 魚說:我要走了,把我忘了吧,因為我不該用淚水填滿你的世界……水說:我會跟隨,我是生動的,因為我的世界裏已有你的世界存在……
  
    ★★★★★
  
    此段語句不知揉進了多少寫手的文筆,又哭壞了多少美眉的眼睛。這段話的最早主人當時應該處於熱戀,到了2004年底也適用於熱戀之後的分手者了,它的流行像一股勢力,在挽救越來越蒼白的校園愛情。
  
    4.我搜
  
    ★★★★★   
    2003年下半年,“百度”和“GOOGLE”在網絡上被信息瀏覽者和需求者發現並認同,幾家大型門戶網站也開始構築搜索引擎,例如搜狐,於 2004年中期正式推出“搜狗”。搜索在提供給我們信息高速獲知渠道的同時,滋生了一批複製粘貼者,剽竊變得簡單,畢業論文難不倒任何人。該歡呼還是該哭泣呢?
  
 5.大跌隱形眼鏡
  
    ★★★★★
    “大跌眼鏡”已過時,要跌的,至少也是“博士倫”級的隱形眼鏡(進了大學,估計10個近視者中至少有四五個會去配上一副隱形眼鏡)。其實,兩者表達的意思都差不多,但近兩年大學生愛美、追求時尚的精神可從中窺見一斑,大學生高消費也成為社會話題。
  
    6.表醬紫
  
    ★★★★★   
    “不要這樣子”的“縮讀”。這類在發音上“偏南方”的口頭語之所以流行起來,就在於它讀著嗲。此句正式流行應該是2003年初,起於許多白領遭遇職業寒冬後嗲來嗲去地互相取暖。2004年大學裏的嗲則是“幼派當道”的結果,麵臨職場壓力的大學生用低齡化心理消極防禦。
  
  7.暈
  
    ★★★★★
  
    多數時候寫為ft,就是faint的縮寫。這個詞在大學BBS上麵實在是太出名了,不論聽到何等讓人爆笑或痛哭的新聞,還是看到美豔或惡俗的照片,一個ft足可以表達你的一切反應情緒。於是,一個人找了個女朋友,開心得手舞足蹈,要ft;陪女朋友逛街購物,花去大洋若幹,要ft;回頭被女朋友一腳踢開,又要ft。反正就是見麵就ft,天天都ft。看似新銳的大學生們,在行為表達上如此整齊劃一,失去了個性。
  
    8.你不是我的冤家派來玩我的吧?
  
    ★★★★★   
    2004年初,郝雨用《大學自習曲》一戰成名,其歌詞也多成經典。每每被人“惡搞”、被人冤枉、考試不過關,這句話就被派上用場了,表達的是自嘲。這與兩年來的校園文學風格有關,戲謔、調侃、自嘲風行,同類者有《我戀愛我容易嗎》、《草樣年華》等,借助於傳媒的推波助瀾,這種風格使少量堅守陣地的精英文人失去了最後的家園,流落成民間的隱士,自嘲文化的喧嘩與傳統文學的失語相伴而生,將繼續高蹈於精神的天空。
  
    9.FB
  
    ★★★★★   
    一般代表吃飯聚聚,但由於這是腐敗的拚音字頭,所以自誕生起就注定要表達深層意義。物質的發達誘導了人(大學生也難免)的各種欲望,它主要的行為路徑是把所有的東西文本化、商品化、豔俗化,大家開始為自身的生理欲望和心理訴求而活著。本刊曾連續兩期載文指出校園政治成為社會政治的預演,其中的重重黑幕不可小視。可喜的是FFB最新流行,反腐敗在校園裏積聚民間力量,人心大快。
  
    10.頂
  
    ★★★★★   
    不年輕你是不知道啊,這意為支持,脫胎於論壇,是典型的意象形態話語。其實,我們是在不知不覺中被意象俘虜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傾聽港台流行歌曲,癡迷崔健的搖滾,讀瓊瑤、金庸、三毛、王朔,看馮小剛的賀歲片,通俗文本以強烈的視聽或宣泄重新塑造了大學生的感官,而今,跟貼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民眾對民眾的言論支持宣告了意象形態消解、軟化主流意識形態的初步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