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又多了一個網友——胡錦濤

(2008-06-22 08:07:16) 下一個




胡錦濤是你的網友?是的!

今天上午,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網強國論壇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的時候,我也在上網。雖然我沒有機會與胡錦濤網友直接對話,但我分明感覺到,他就坐在我的對麵……

去年兩會的總理與中外記者見麵會上,我知道了溫家寶總理是我的網友;今天,我又多了一個網友——他就是胡錦濤。

當然,胡錦濤不僅僅是我一個人的網友。他是屬於所有網友的。

我的網友胡錦濤隻回答了幾個問題,在線交流的時間可能還不到10分鍾。但我仍然很高興。因為,胡錦濤上網的意義並不在於他能直接回答多少問題,而在於他接受了互聯網這樣一個現代化的溝通媒介——這一點,委實意義非凡。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深入群眾,貼近群眾。”……這些都是執政的中國共產黨的一貫主張。可是,群眾都在想什麽?怎麽才能深入群眾?對於一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來說,這還真是一個問題。

在封建時代,“微服私訪”是皇帝親民的常用方式。但現在,這種方法顯然行不通了。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手段,使國人對國家領導人的形象太熟悉了。胡錦濤即使是打扮成一個老農,人們也能把他認出來。

深入坊間地頭考察,還是可以的。但大領導不論走到哪裏,都必定是前呼後擁。這首先是出於安全的需要。官做到一定份上,就沒有個人行動的自由了。對此,中央也是有明確規定的。再者,地方的官員也不太可能讓中央領導獨自一人到大街上溜彎兒,或者與群眾促膝交談……既然是前呼後擁、戒備森嚴,也就無法“與群眾打成一片”了。更何況,領導去什麽地方、跟哪些人交談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這又怎麽能察出實情呢?

至於聽取匯報,那就更不靠譜了。

而一旦上了互聯網,成為一名網友,上述種種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因為互聯網這個現代信息平台有著傳統媒體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無障礙。在以前,如果想給胡錦濤總書記寫封信,你可能都不知道“收信人”的地址;即使寫對了地址,也不知道能不能“轉”到胡錦濤的手裏。現在不同了——無論天南地北,無論男女老幼;不論網上論壇,還是即時通訊工具(QQ、MSN等)……每個網友都可以直接對話。因地域、層級、身份等等造成的一切技術的或人為的障礙都不複存在。即使不能直接對話,你在網上發布的信息,胡錦濤在上網時也可能看到。

二,少顧慮。胡總書記來考察了,可身邊圍著一大群人,這其中不僅有警衛,還有省市縣的各級領導,你還能毫無顧忌地跟總書記“拉家常”嗎?有什麽困難或問題,你還“敢”向總書記反應嗎?在網上,情況就不一樣了。身邊沒有人盯著,中間沒有人擋著……想說什麽就說什麽,想反映什麽問題就反映什麽問題。隻要說的是事實,管他縣長高興否!

三,原生態。看新聞報道,閱匯報材料,也能了解基層的情況,但報道或材料中的信息都是經過過濾或處理的。不管是不是有意,這些信息都有失真或偏頗的可能。但網上卻有很多原生態的信息。雖然網上的信息浩如煙海,任何網民都不可能盡收眼底,但“大事”總是淹沒不了的,隻要經常上網,就能知道當時群眾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麽——“瞞天過海”這一招肯定是不好使了。

總之,網絡就是社會,就是一個民間。隻要上了網,就等於深入了群眾;隻要聊起來,也就“打成了一片”。如果每一個領導幹部都成為網友(最好像胡錦濤網友這樣不穿馬甲),“脫離群眾”、“浮在上麵”等問題也就不會存在了。

FROM SOH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