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把健康長壽的秘訣送給您

(2008-06-17 20:10:31) 下一個




健康長壽的秘訣送給您

——樂觀豁達 心理平衡

      在我的整個生命運動中,想到的,就必須馬上去做的事情,那就是雙方老人需要做的事情。隻要條件允許,想到了,就一刻也不能耽誤;不然,就有可能抱恨終生。

                                         ——寫在前麵的話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這是每一個做兒女的對自己父母的美好祝願。老人的健康長壽,不僅僅是兒女的美好祝願,亦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之源;它需要老人和兒女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老人的健在,就像一塊大磁鐵,把兒孫們緊緊吸引在一起,共享中國式的天倫之樂。

      我認為:老人的健康長壽固然與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好壞,與子女是否孝順有關;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在於老人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世界衛生組織就曾提出過這樣的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因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這是一個永恒的真理。老人自身的情緒變化,是決定自己能否健康長壽的主要因素。

      喜、怒、憂、思、悲、恐、驚是我國中醫界所說得七情,大凡是正常的人都有七情。七情的變化,對一個人的健康水平往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強烈的情緒(心理)變化,常常是大病降臨的導火索。大喜過望,則導致心氣渙散,如有的人中了大獎,心情格外激動,引發了高血壓、腦溢血、心肌猝死;憂傷、悲哀過度,則大大耗傷氣血,極易引發潰瘍病、糖尿病、月經不調和男女更年期綜合症等;過度憂愁、驚嚇、惶恐,必然會超過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將導致內分泌嚴重失調,患上冠心病、糖尿病、各種癌症等。因此,老年人既然已經離開了自己的工作崗位,回到家裏頤養天年,就應該做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一定要做到心平氣和,安寧清靜。

      心理平衡要長久,打破心理平衡的不良狀態要瞬息即逝。他人對自己的非議,要善於聽之任之,一笑了之,要常記“宰相肚子裏能撐船”、“君子不和小人一般見識”的民間俗語。下棋、打牌、搞娛樂,不計較勝負輸贏。待人、接物、處世不計較個人得失,不問榮辱,助人為樂,寬懷為本。茶後飯餘,可以天南海北,高談闊論,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萬萬不可鬥閑氣、生悶氣,老和自己較勁,和自己過意不去。對兒孫,,要關心有度,隨心所欲,千萬不要處處搞平衡,搞平衡隻會給自己帶來煩惱,帶來矛盾。兒孫們早已有了歸屬自己的一片天地,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經濟,有了自己受法律保護的家庭和社會地位,俗話說得好:“兒孫自有兒孫福”嘛。老人家呀,心情舒暢,無憂無慮,想樂、尋樂、多多找樂,樂之餘,偶爾小酌幾杯,也是其樂融融啊!能這樣做的人何愁不惹人喜愛、不受人尊重?何愁不健康?又何愁不長壽呢?!有詩為證:晨練練,晚練練,煩也一天,樂也一天;遇事閉上一隻眼,人亦舒坦,己亦舒坦。常與老伴聊聊天,家事談談,國事談談,千談萬談,是非莫談,今生今世賽過神仙。

 

     寫在後麵的話:為了父母的健康長壽,參考了大量的醫藥書籍和報刊雜誌,根據父母和嶽父母的身體和精神狀況,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和與市內一些老中醫的交談,在11年前,父親 66壽誕的時候,編寫了一本《老年人的長壽之道》23頁的小冊子,敬送給父母和嶽父母,以表達兒女盼望老人健康長壽的心情。正可謂:離巢卅二天海飛,壯誌未酬心有愧。忠孝自古難兩全,“長壽之道”報春暉。

附:老年人健康的一般標準

      老年人健康的一般標準:有較好的自我控製能力,遇事要冷靜,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有較好的自我調節能力,正確對待外界事物,隨遇而安,經常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具體標準是(1)體態勻稱,不過胖。俗語說得好:千金難買老來瘦。(2)雙眼有神。眼睛有神,表明內髒功能良好,精神氣足。(3)聲音洪亮。聲音洪亮表明肺功能好,呼吸係統正常。(4)牙齒堅固,不鬆動,反映腎氣充足。(5)腰腿靈活,關節就強壯。(6)脈搏跳動有力,說明心髒功能健康。(7)大、小便暢通、順利。表明泌尿係統無恙,消化功能良好。(8)皮膚有光澤,有彈性。

from sohu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