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健康生活的十大“黃金法則”

(2008-05-12 07:18:55) 下一個




有人將健康比作“第一態”,將疾病比作“第二態”。近年來,人們發現介於兩者之間的是一種“無疾病又無活力”的“第三態”———亞健康。亞健康離你有多遠?對此,我們無從回答。這種似遠又近、觸而不及的“模糊”狀態,可能本身就是“亞健康”的本性之一吧!然而,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第三態”為人們帶來健康隱患的同時,也為醫學營養學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有效地從亞健康的陰影中從容走出?

  幸運的是,科學的生活方式和合理的飲食原則為我們提供有效的手段。雖然,真正做到“科學”和“合理”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但我們別無選擇。
     

  
1.戒煙

  吸煙要絕對禁止。眾多醫學研究已證實,吸煙可導致肺癌、心腦血管疾病、肺氣腫等多種疾病,是危害人類生命的第一殺手。

  最無辜的還是吸煙者周圍的親人和朋友———被動吸煙的危害可能比吸煙本身還大。

  
2.節酒

  有人說,喝酒可以少吃飯,有利減肥;還有人期望通過酒來舒筋活血,甚至治療一些疾病。這些說法雖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麵。總的來看,酒精對人體的影響是弊多利少。飲酒可導致食欲下降,影響正常進食,以致發生各種營養素缺乏,嚴重時還會造成酒精性肝硬化。

  如果一定要飲酒,建議你將杯中之物改成低度紅葡萄酒。有研究表明,適度飲用低度紅葡萄酒,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或許有益。
   

  
3.全麵查體,並谘詢一次營養門診

  一年一次的全麵查體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它可以早期發現疾病,為治療贏得寶貴的時間,還能發現引發疾病的危險因素,使我們防患於未然。可惜這種做法還未成為共識,或者,大家都知道但少有實施。

  查體記錄是每個人都要悉心保存的重要數據。如果你長期沒有查體,或既往查體有異常,或查體記錄沒有好好保存,不妨抽個時間去正規醫療機構做一次較為全麵的查體,記錄以下的查體數據並妥善保存:血壓、血脂、血糖、血液黏稠度、肝功能、腎功能。

  在很多人心中,“去醫院”就意味著找大夫看病,沒有病的人是不願意輕易沾醫院的邊兒的。但實際上,現在國內很多大醫院都開設有營養谘詢門診,為人們提供營養查體和谘詢服務。花點時間為自己開一劑“營養處方”吧!

  
4.稱稱你有多重

  體重是重要的生命指征,與呼吸、心跳、血壓和脈搏一樣重要;體重是曆史上沿用已久並且目前仍是最主要的營養評定指標,可從總體上反映人體的營養和健康狀況,是營養評定中最簡單、直接而又可靠的指標。

  標準體重=身高(厘米)-105

  體重指數=體重(千克)÷身高2(m2)

  記住每次稱重時保持時間、衣著、姿勢等方麵的—致。體重計的最小單位不應大於0.5千克。

  
5.製定飲食計劃

  每個月月初應稱稱體重,回顧一下自己上月的飲食有無不妥之處,再根據季節的食物供應製訂下月的食物種類、搭配的大體狀況。寫下和不寫是不同的,即便你不去常翻你的記錄,它仍會在你心裏形成一種暗示,讓你自覺不自覺地照單行事。

  如果你體重指標異常,則建議你寫下所喜愛食物的清單,放棄那些你喜歡但不適宜的,加進你或缺的。如果你又穿不下去年的褲子了,那就在食物日記裏稍許減少你吃或喝的任何食物的量,堅持一星期。由此慢慢調整至你自己的目標體重。

  
貼心提示

  一些基本的食物能量互換:

  500克西瓜=25克主食

  25克燕麥片=200克橘子

  10克油=50克瘦肉=20粒花生

  25克瘦肉=50克雞蛋

  50克生米=130克米飯

  50克生麵=75克饅頭

  50克生肉=35克熟瘦肉

  ……

  
6.每天6-8杯水

  水是生命之源,多數營養物質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利用。多飲水有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通利大便、美容的妙用。水喝少了可能造成血液濃縮,使含氮廢物無法排出,長此以往對身體不利。

  切記養成“定時喝水”的好習慣,平均分配你這6-8杯水\(約1500-2000毫升\的喝水時間,不要等到渴了再喝。

  
7.每天1-2個水果

  水果有“三寶”: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對維持人體健康起著特殊的作用。每日進食1-2個水果是健康必需。

  吃水果的時間:水果一般作為加餐食用,也就是在兩次正餐中間\(如上午10點或下午3點\或睡前一小時吃,這可避免一次性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而使胰腺負擔過重。不提倡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吃水果的種類:1種水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為6%-20%。可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作出選擇;一般而言,西瓜、蘋果、梨、橘子、獼猴桃等含糖量較低;而香蕉、紅棗、荔枝、紅果、菠蘿、甜橘、葡萄等含糖量較高。

  
8.每天1杯奶

  營養學界一直在呼籲“為全民健康加杯奶”。奶類除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外,含鈣量及利用率也很高,是天然鈣質的極好來源。我國居民膳食提供的鈣普遍偏低,平均隻達到推薦供給量\(800毫克\的一半左右\(約380-400毫克。我國患佝僂病的嬰幼兒也較多,這和膳食中鈣不足有一定聯係。大量的研究表明,給兒童、青少年補鈣可以提高骨質密度,從而延緩其發生骨質疏鬆的年齡;給老年人補鈣也可以減緩其骨質丟失的速度;而成年人從30歲開始也應注意從飲食中補充鈣質。

  9.試試橄欖油

  橄欖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達80%,還含有對心血管健康有益的角鯊烯、穀固醇、維生素A和維生素E等成分。這使得橄欖油有很強的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的能力。在大量進食橄欖油的一些地中海國家,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遠遠低於其他國家。此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常食用橄欖油還可預防鈣質流失,預防膽結石、高血壓,減少癌症發病率以及降低胃酸、血糖等。

  
10.開始運動

  早一日開始運動,早一日擁有健康。運動的時間並無固定———或清晨,或黃昏,隻要你方便。運動的形式並無強求———或跑步,或打球,隻要你喜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