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軍曆史上的敗類:叛變投敵的高級指揮員zt

(2008-04-24 08:17:19) 下一個




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無數仁人誌士投身革命、投身人民軍隊,懷著堅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使我們的軍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過幾十年的艱苦鬥爭,最終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也有極少數理想信仰淡薄、革命意誌不堅定者,對革命前途產生悲觀失望情緒,貪生怕死、貪圖享受,從而半途而廢當了逃兵,甚至走上了叛變投敵的道路,這其中有些人已擔任我軍的高級領導職務。他們沒有在八一軍旗的指引下走向輝煌,而隻在曆史的舞台上留下灰暗的背影、成為曆史的垃圾,從另一個側麵映襯著我黨我軍的偉大和光榮。 
    
    本帖試圖將我軍曆史上叛逃和投敵的高級指揮員(擔任師級以上職務)的情況做一個集中展示。考慮到張國燾和林彪的最終投敵叛逃與其他人有所不同,沒有將這二人列舉在內。本帖中內容經多方搜集整理材料而成,難免有錯誤和不當之處,敬請壇中朋友們指正。 
    
    ——龔楚: 

廣東樂昌人,1901年11月生。曾在粵軍中擔任班長、排長、連長、少校參謀等職務,1924年6月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次年轉黨。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先後任賀龍部第二十軍營指導員,工農革命軍第3師黨代表,紅四軍10師29團黨代表。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任紅七軍參謀長,後兼任19師師長。進入中央蘇區後曾任紅十二軍34師師長、軍參謀長,紅七軍軍長,中革軍委直屬紅軍模範團團長,獨立第22師師長兼政委,粵贛軍區司令員,紅軍總司令部代理總參謀長,中央軍區參謀長等職。由於對蘇區肅反濫殺政策不滿而革命信念有所動搖,後聞中央紅軍湘江之敗、更感前途渺茫,遂於1935年5月變節投敵,在國民黨粵軍第一軍中擔任剿共遊擊司令、粵湘邊區剿匪指揮官,率部追殺陳毅、項英。抗戰時期曾擔任國民黨第五戰區上校參謀處長,第七戰區少將參謀、第1縱隊抗日遊擊司令,46軍少將參謀長,軍委會少將參議等職,其間率部與日軍幾經激戰,頗有戰果。1946年後曾任國民黨廣州行轅少將高參、廣東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等職,1949年11月在家鄉樂昌率一個保安團向解放軍投誠,後到香港定居。改革開放後,龔楚於1990年9月回到樂昌,1995年7月病逝。 
    
    ——楊嶽彬: 

湖南華容人,生年不詳。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後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曾任紅四軍31團三營黨代表、第四縱隊政治部主任,中共紅四軍前敵委員會宣傳科科長,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紅一方麵軍總政治部主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動員科科長、軍委總動員武裝部部長,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郵電總局局長,粵贛軍區司令員(龔楚之後),紅軍總司令部第四局局長,擴紅突擊隊隊長等職。1934年叛變投敵後擔任過國民黨《閩西日報》社社長,賣力地進行反共宣傳。解放後於1950年被人民政府處決。 
    
    ——何畏: 

廣東樂會人,1900年生。黃埔軍校畢業後參加廣州起義,擔任過紅七軍連長,紅軍贛南西河獨立營營長,紅四方麵軍12師師長、第九軍軍長,紅軍大學政委,懋功支隊司令員,抗日軍政大學副校長等職。他作戰勇猛、智謀多端,曾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革軍委授予一等紅星獎章,被稱為四方麵軍的“小諸葛”。到陝北後因在四方麵軍中的錯誤遭批判,自感前景黯淡無望,於1938年初借到西安治病之機叛逃投向國民黨,但未被蔣介石重視。關於何畏的結局有幾種說法,一說為其投敵後加入了中統,1949年解放前夕投江自盡;一說稱其1949年秋在廣東被解放軍抓獲後就地槍決。還有一種說法是他後來回到廣東老家種地生活、不問政治,還義務擔任鄉村夜校掃盲教師,在1960年大饑荒中餓死。 
    
    ——孔荷寵: 

湖南平江人,1897年10月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平江起義。曾任紅軍鄂贛獨立團團長,紅五軍第1縱隊縱隊長,紅十六軍副軍長、軍長,湘鄂贛軍區總指揮等職,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因領導紅軍長期鬥爭功勳卓著,1933年8月孔荷寵與陳毅等33名紅軍將領一起被中革軍委授予二等紅星獎章。由於屢受批評和對“左”傾領導者不滿,他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於1934年7月叛變投敵,擔任任國民黨南昌行營參謀、湘鄂贛邊區特別招撫專員,組織便衣別動隊專門襲擊紅軍遊擊隊。1935年在漢口開設雙十織布廠。抗戰時期曾擔任國民黨豫鄂湘贛遊擊總指揮部總指揮官(湘鄂贛遊擊指揮部指揮官)、湘鄂贛第1遊擊挺進縱隊司令官、陸軍五十八軍暫編第54師中將師長等職。1943年因貪汙軍餉被長沙第九戰區軍法執行處判刑,1945年被釋放後在漢口、南京等地經商。建國後化名曾慶福在雲南開設產科診所。1955年被公安機關逮捕歸案。1958年8月13日病死於北京公安醫院。 

    ——餘灑度: 

湖南平江人,生年不詳。1924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 年9 月黃埔軍校畢業後,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麵軍總指揮部警衛團中校團副兼第1 營營長,參加了北伐戰爭。1927 年“七一五”事變後,同盧德銘一起率部轉移到贛西北,後任警衛團代理團長,江西省防軍暫編第1 師師長。同年9 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中共湖南省委前敵委員會委員,工農革命軍第一軍1 師師長。起義部隊受挫後,仍堅持向長沙進軍。意見被否決後,跟隨毛澤東到達井岡山。10 月中旬在酃縣水口離開部隊,向湖南省委報告工作,任湖南省委軍委書記。後對革命悲觀失望,脫離組織,參加中華革命黨(農工民主黨前身)。1931 年11 月在上海被捕,後投靠蔣介石,被委以少將空銜。1934 年被蔣介石以“走私、販毒”的罪名下令槍決。 
    
    ——郭炳生: 

湖南湘潭人,生年不詳。1928年在湘軍彭德懷部任連長,參加了平江起義。曾任紅五軍第八大隊大隊長,第4縱隊、第3縱隊司令,紅八軍6師師長,紅五軍2師師長等職。作戰勇敢,指揮機智果斷,但性格簡單粗暴、舊軍隊軍閥習氣嚴重。因對革命前途悲觀失望,於1932年9月叛變投敵,被蔣介師委以國民黨軍新編第37師師長之職,掉頭參加圍剿紅軍,於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圍剿”時被紅軍擊斃。 
    
    ——楊遇春: 

江西瑞金人,生卒年月不詳。黃埔軍校三期畢業,參加了南昌起義。他很能打仗,擅長遊擊戰術,曾任紅十二軍101團團長、江西獨立師師長、紅十二軍35師師長等職。由於中央蘇區“消滅地主”運動中其父母叔伯均被逮捕清算、家產全被沒收,楊遇春因感自身難保而投靠國民黨,擔任國軍江西抗日遊擊總部副總指揮、第一集團軍直轄第2挺進縱隊司令等職,1938-1939年間率部在廬山英勇抗擊日軍,堅守廬山半年多,給侵略軍以大量殺傷。據說他後來加入了國民黨軍統係統,終生與共產黨為敵。 
    
    ——方步舟: 

湖北大冶人,生卒年月不詳。參加了南昌起義和大冶兵暴,具有較強的戰略戰術和軍事指揮能力,曾任中共鄂東南特委書記、紅軍鄂東南獨立師師長,紅16師政委、師長,紅十七軍政委等職。1937年2月因被撤職和對革命前途失去信心而叛逃投敵,擔任過國民黨挺進軍第8遊擊縱隊司令、綏靖總隊司令等職,從事過抗日鬥爭,也曾圍剿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1939年曾與我黨談判將其所部改編為八路軍或新四軍,未果。解放戰爭中在浙東四明山率人槍千餘舉行起義,歸順解放軍。經陳毅親自主持討論研究,對方步舟作出“將功折罪,既往不咎”的決定。解放後南京市委分配他在安徽宣城一個勞改農場當副場長,後來到南京市青龍山林場任副科長。 
    
    ——曠朱權: 

湖南郴縣人,生卒年月不詳。北伐戰爭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湘南起義。曾任工農革命軍第7 師黨代表,紅四軍第33、第28、第31 團黨代表,紅一軍團第3縱隊黨代表,參加了井岡山和贛南、閩西地區的遊擊戰爭。1930 年後,任紅十二軍34 師政委,紅五軍團第十三軍37 師政委、軍政治部副主任,紅二十二軍政委,紅五軍團政治部副主任,江西軍區獨立第3 師政委,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四次反“圍剿”鬥爭。1933年8月被中革軍委授予二等紅星獎章。1935 年春投敵叛變。據說此人抗戰時期曾在蘇北與新四軍交過幾次手,後不知所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