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奧巴馬:另一個馬丁·路德·金?

(2008-04-24 08:10:49) 下一個

  40 年前的4 月4 日,在孟菲斯,美國最偉大的黑人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KingJr.)在洛蘭汽車旅館的陽台上被一顆來福槍子彈擊中顎骨,猝然倒地。白人種族主義者詹姆斯·厄爾·雷(JamesEarlRay)此後因蓄意謀殺罪被判處了99 年監禁。

  許多懷疑論者稱,正是因為馬丁·路德·金死了,他才被神化了,其象征意義被融入了美國的形象中;如果金還沒死,那麽他將無足輕重。
 
 
 
為了讓美國人愛上他,他必須死。40年後,希拉裏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約翰·麥凱恩(JohnMcCain)都趕往孟菲斯,出席周年紀念活動。今天的美國國家人權博物館就建在金被殺害的洛蘭汽車旅館之上,被孟菲斯璀璨的霓虹燈和高樓林立的繁華街區所包圍。如今捷報頻傳的黑人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BarackObama),早在許多年前就曾來這裏做過多次演講。

  “很顯然,奧巴馬今天獲得的機會正是金昔日努力的成果。”金的長子馬丁·路德·金三世說。金在1965年促使《投票權法》重新修訂,使得數百萬美國黑人得以在聯邦法律的保護下自由地登記和選舉,奧巴馬即是得益的黑人政治家之一。“毫無疑問,如果奧巴馬果真成為第一位黑人美國總統,將是金死前爭取種族平等的一大裏程碑。”金當年的助理說:“我認為奧巴馬的參選體現的就是金博士的理想,這正在逐漸實現金博士當年的目標:我們應該更注重一個人的能力,而非他的膚色。”

  然而,在某種程度上說,膚色是至關重要的,奧巴馬是競選總統,並非民權運動家。有人說,他那些沉著冷靜的說教相比黑人民族主義者馬爾科姆·X(MalcolmX)以及金對正義的聲張,就好像馬祖卡之於貝多芬,但他的擁護者們仍稱其為“我們的金,我們的曼德拉”。雖然奧巴馬和馬丁·路德·金的確有相似之處,但在這個“後種族主義”時代,奧巴馬絕不是金的轉世。

  奧巴馬的麻煩

  競選總統可能算不上是金的遺願。1967 年,“新左派”曾希望金與著名兒科醫師斯波克(BenjaminSpock)拍檔組成“獨立反戰參選組合”,問鼎美國大選。然而據中情局當年竊聽所得的資料,當時金曾認真考慮過參選,但最後還是決定不站上政治舞台。曾與金合作的牧師羅利(JosephLowery)認為,馬丁·路德·金是牧師,即使他仍在世,也不會參加這種需要妥協及玩弄權術的政治遊戲。

  金的傳記作者蓋洛(DavidJ.Garrow)指出,當年金高調抗議美國增兵越南,他是反貧窮、反暴力、反戰爭主義者,如果金看到美國正陷於伊拉克勞民傷財的戰爭泥潭,看到美國政府的謊言、密聞、對公民的間諜行徑、對卡特裏娜颶風遇難者的反應,他會奮力反抗,甚至用上有點類似奧巴馬的精神導師賴特牧師的激烈措辭。

  金在死前兩個月發表的“DrumMajorInstinct”演說中,便曾這樣說:“上帝沒叫美國卷入毫無理性的不義之戰,把年輕的黑人小夥送去遙遠的東南亞。我們都是戰犯,我們犯下的戰爭罪行,幾乎比任何國家都要多。”這很容易就讓人聯想起賴特(JeremiahWcenter)日前發表的激進演說,這位芝加哥教會的退休牧師在集會上高喊“天譴美國”:正是美國散布恐怖主義才招致了“9·11”事件;美國政府發明了艾滋病毒以專門對付“有色人種”;對待少數族裔的政策也極為不公……當賴特咆哮“美國政府是最大的暴力分子”時,人們很快聯想到那些憤怒的黑人。

  數天後,奧巴馬在民調中的支持率掉了5個百分點。為了不被這一“帶有種族性的煽動性演說”拖累,奧巴馬險些退出他已經加入20年之久的芝加哥教會,他不得不發言譴責賴特,稱其觀點過激、扭曲,但他也認為,這類觀點的起源,正是由於美國種族不平等的曆史。

  金的命運會重演嗎?

  牧師比利·凱爾斯(BillyKyles)曾陪伴中彈的金度過生命的最後時刻。擔任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孟菲斯會長49年之久的凱爾斯已經73歲了,他對《每日郵報》說:“我知道,暗殺奧巴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在黑人領袖身上不是沒有發生過,隨著他離總統的位子越來越近,暗殺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

  40年前,金才39歲,在進行演說前,他先進行了禱告,人顯得精神奕奕,自信滿滿。他並不畏懼死亡,根據中情局的紀錄,之前,他剛剛受到種族主義者的威脅,多個組織潛伏在洛蘭汽車旅館的周圍,從曼菲斯街邊小店購買來的30.06毫米口徑的子彈一觸即發。凱爾斯回憶道,金當時還開玩笑說,這就像3個小夥的聚會那樣輕鬆。下午6點不到的時候,金跑到陽台上望著下麵的支持者,凱爾斯則準備去樓下聽演說,才走了5級樓梯,槍聲響起。回頭看時,金已經倒在血泊中。

  奧巴馬今年46歲,自從去年5月起便生活在聯邦特勤局的保護下,他所經過的每一個演講點,都需要經過特工們的悉心勘探。特勤局是專門負責保護總統及其家人以及其他政要人身安全的特殊機構,建立於金被暗殺後的兩個月—那時候,羅伯特·肯尼迪也緊接著遭到暗殺。奧巴馬總是安慰那些擔憂他安危的人,尤其是經曆過1968年的長者,稱特勤局的工作很周密。盡管他的夫人米歇爾在公眾前流露過幾次不安,但候選人自己似乎不願意表現得太過害怕,生怕選民們因為想保護他而不選他。

  上個月,當奧巴馬的汽車隊列經過約翰·肯尼迪總統被暗殺的前迪利廣場,以及羅伯特·肯尼迪首次公布金遭暗殺的曼西市時,人們紛紛為他捏了一把汗。事實上,確實有很多人為了給奧巴馬保命,偷偷把票投給了希拉裏。“我知道,奧巴馬當選會令他危險,這同金當年的處境很相似。”凱爾斯說,“但人們必須克服這份憂慮,把希望寄托於特勤局。金看到奧巴馬的戰績,會為他歡呼的。我們都知道黑人遲早能當上總統,但沒想到來得那麽快!”

  被“融化”了的黑人鬥士

  金死後的數小時內,全美亂作一團,80個城市發生了暴動,數十人被殺,且大多是黑人。僅僅兩天後,以激進舉措爭取黑人權益的黑豹黨領導人鮑比·赫頓(BobbyHutton)被奧克蘭警察擊斃。在一次反暴力的發言中,金回應台下的“噓聲”道:“我們必須相信美國,相信白人社會,相信我們許下的承諾……”最終,金被自己反暴力的夢想所絆倒。

  如今,奧巴馬在白人和黑人選民中的支持率說明,這40年裏,美國已經走出了一大步。一名黑人記者寫道:“我們不會因為他長得黑,就神化他,如果我們媚俗,那麽美國將斷送在我們自己手上。”

  不過盡管當今美國與40年前那個充滿歧視和不公正的社會已經大不相同,但它還不是一個不論膚色的社會,也沒有消除種族主義。雖然奧巴馬競選大有希望,但黑人卻並沒有覺得自己多有希望。

  馬爾科姆·X、馬丁·路德·金、鮑比·赫頓……黑人鬥士領袖們早已一個個死於槍下。記者安德魯·科普坎德(AndrewKopkind)在金死後寫道:“金失敗了,他並沒有改變美國黑人的生活,他所達成的那些小勝利,被美國民主化的大凱旋所吞沒,黑人仍不知道他所謂的"彼岸"在哪裏。”

  馬丁·路德·金被“融化”了,奧巴馬會怎麽樣?

來源:外灘畫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屁屁龍 回複 悄悄話 馬丁·路德·金 影響了美國乃至全世界,human rights在他以後開始在全世界傳播...他無疑是為偉人...奧巴馬呢? 隻是個政客,,現在連提名競選總統鹿死誰手也是個未知數..,說他是另一個馬丁·路德·金為時過早..就算等他當上總統後可能也不能跟金相提並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