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勤——
一位給蓋茨講“十七大”的中國總裁
體驗期間的一天中午,我去茶水間衝咖啡,一個熟悉的身影擋在我的麵前,藍襯衫、黑西裝、短頭發——他就是微軟中國研發集團的主席張亞勤,早在2006年第一次采訪他時,我就知道他喜歡喝黑咖啡。
在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張亞勤是當之無愧的靈魂人物。以致在這幾天的體驗中,我極力想弄清楚,今時今日的微軟中國,哪些是張亞勤的烙印。
與參加各種公眾活動時記者麵前那個帶有光環的張亞勤不同,我現在麵對的張亞勤是可以和實習生張霄在桌式足球場上並肩奮戰、贏球後興奮地擊掌表示祝賀的“大男孩”。
我自然也被允許輕鬆地光顧他的辦公室——他一天至少有1/3的時間是在這裏度過的。
乍一看,他的辦公室過於簡約:牆上幾乎不掛任何東西。最顯眼的,就是靠北牆桌上的兩排黑色的小方磚了——這就是傳說中的專利證明,數一數,有15塊,這隻是他專利發明中的一小部分。
圓弧形的大辦公桌上,擺著四台電腦。而最珍貴的,則是桌上一字排開的三幅照片,分別是張亞勤和胡錦濤、蓋茨以及家人的合影。
“這是我的3個老板,國家的、公司的、家裏的。”他喜歡這樣說。
最初,張亞勤應邀加盟微軟時,很多人都認為,“微軟又挖來一個傑出的技術人才”。事實的確如此,無論他本人,還是因為他而凝聚起來的一批技術精英,為微軟的技術研發貢獻了不可或缺的東方智慧。事實上,僅在Vista等旗艦產品中,由中國團隊研發的功能就超過100多項。
不過,出乎許多人意外的是,除技術之外,在市場、管理、公共關係等諸方麵,張亞勤日益顯現出難以替代的價值。
“去年底,微軟全球CEO史蒂夫·鮑爾默訪華。從成都到北京3個小時的飛行時間裏,有一個半小時是在聽我講解中共十七大報告的內容,以及十七大對微軟發展的正麵影響。”張亞勤說,“在微軟總部,我和蓋茨談半個小時的話,有1/4時間是在談十七大。”
這確實很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但能夠在東西方文化中找到融合點的能力與智慧,也許,對諸如微軟這樣的跨國公司來說,有著比技術更重要的意義。
也正是這樣,在我體驗的這些日子裏,我一直在想,這位外界普遍認為內斂、有大局觀、了解中國、對外形象良好的張亞勤,在擔任了微軟中國公司的董事長,成為了微軟中國的領軍人物後,又會帶來哪些更深刻的變化?
當然,我也知道,微軟中國的CEO似乎比任何一位外國公司的CEO都更具有挑戰性。
顯而易見,在今天的中國,一個隻知道市場開發或者營銷的外國公司,或者說,一個隻懂得盈利、隻懂得利用中國市場與資源的外國公司,是絕對沒有前景的。
關於這一點,張亞勤這樣說:“為促進知識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弱勢群體縮小數字鴻溝,微軟中國致力將科技成果惠及下一個十億人群。”他的計劃將包括擴展其“潛力無限”計劃,通過運用技術、培訓及合作等方式,改革教育形式、促進本地創新以及創造就業崗位和機會。此外,微軟中國還將加大推動農村信息化建設的力度,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於是,我在這裏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2007年10月底的一天,被大霧困在上海虹橋機場的神州數碼CEO郭為,急著第二天趕最早一趟航班回北京;同樣,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在大霧中開車走了13個小時。兩人共同目的就是趕赴北京八達嶺長城腳下舉行的微軟“軟件外包事業高峰論壇”。
正是在這次論壇上,張亞勤宣布了對微軟中國合作夥伴的兩大支持策略——業務上,計劃在今後3年內,微軟每年發給中國合作夥伴的外包訂單增長率超過30%;組織上,將幫助中國軟件外包企業合作接單、合作開發,協助中國打造一個完全有別於印度的軟件外包業務生態鏈。
數據顯示,2007財年,微軟中國業務實現兩位數增長,成為微軟在全球增長最快的子公司之一。
“過去的兩年裏我們最大的變化就是把想好的戰略都執行了。”張亞勤認為,微軟中國黃金時代才剛開始。
希格瑪大廈響起了清澈稚嫩的笑聲……
體驗即將結束的那天,希格瑪大廈裏,響起了孩子們的清澈稚嫩的笑聲。
這是微軟中國研發集團舉辦“帶著孩子來上班”活動的日子。活動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同時進行。據說,這是每年的例行活動。
員工們把自己的孩子帶到他們工作的地方,孩子們參觀父母的工作環境,了解父母的工作,觀看父母開發的產品的演示,並親自感受這些產品。
從網絡視頻聊天的數字化特效,到基於Microsoft Roundtable的微軟統一溝通視頻會議等先進的技術……孩子們興趣盎然。
……
晚霞靜悄悄蔓延開來,我走出希格瑪大廈,孩子們的清澈稚嫩的笑聲依然在回蕩……
裝飾辦公桌的可愛熊公仔——這樣的玩具在微軟中國研發集團裏隨處可見。
記者手記
站在茶水間的窗邊,品味著濃香的咖啡……窗外,寒冷的冬天中,滿目是車水馬龍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突然間,一位朋友的話出現在我的腦海裏:“今天,你在北京任何一家普通的證券所裏提起巴菲特,幾乎隨便一個大爺大媽都能知道。但你要是問問比爾·蓋茨是誰,恐怕知道的大爺大媽就會少許多。”
這當然不是種很恰當的比較。那些大爺大媽們不知道蓋茨其實始終伴隨在他們身邊——任何一台用於股票交易的電腦,都離不開微軟。
何止如此。今天中國的大城市裏,互聯網將電腦普及到了幾乎每間辦公室和每個家庭。從這個意義上說,比爾·蓋茨真是無所不在呀。但是,這種無所不在,為什麽沒有像巴菲特一樣,在中國最普通的民眾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呢?
其實,包括微軟在內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做過許多社會公益活動,例如,微軟在中國開展了“社區技能培訓中心”項目,已經在北京、陝西等地建立了22個社區學習中心,直接培訓1萬多人,惠及15萬餘人。在教育部—微軟(中國)“攜手助學”項目中也已有超過7萬名信息技術專任教師接受了培訓。
今天,我們把這些內容歸結到“企業社會責任”中與產品、市場和技術服務聯係不太多的那部分當中去。
但是,我總感覺,以上這些努力,如果放在一家普通的公司身上,我們不應該給予更多的苛求。但是,如果是類似微軟這樣的大型跨國公司,它們在這方麵的努力以及產生的影響力,似乎與它們的實力及創新精神仍有著一定的差距。
這種思緒一旦出現,便始終繚繞在我的心頭——如果,發生在希格瑪大廈這裏以及由此產生的一切讓我讚歎的微軟文化和創新精神,能和窗外蓬勃的社會與最普通的民眾,產生一種更一體化的密切融合,這是不是一種更美好的事呢?
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與營銷,企業文化……對今天來說,強調服務於全人類似乎已經不夠了。更實際、更直接、更密切地與社會和民眾結合,不僅是需要,也是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我相信,在技術創新和執行組織上,微軟絕對是一流的。但是,麵對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當它進入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階段時,微軟,以及其他那些跨國公司,它們的創新精神,是不是能從中找到雙贏發展的新思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