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最近大熱的節目火速席卷全歐洲,收視居高不下。話題不是皇室婚禮,也不是情感問答或是FASHION SHOW,居然是:“真人秀”中討論的人類性別領域就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一樣沒有答案的最古老的爭議話題之一:是男人離不開女人,還是女人離不開男人。
讓女人消失,一個大膽的設想
男人女人,誰離不開誰?這樣的問題如果隻是空談,恐怕永遠不會有結論。但是今天,有人實施了一個大膽的設想——讓女人消失,看男人如何生活?
位於英國諾丁漢郡的哈比村,一個非常典型的英國田園式鄉村。這個前幾天還默默無聞的小村落卻一下子成了全英國人議論的焦點,原因是它被BBC一檔著名的“真人秀”節目從100多個類似的英國鄉村中選中,成為其極富爭議的電視片《女人離開的一周》的拍攝地。在7天的拍攝時間裏,村中的女人從第一天起就被劇組安排離開家庭,離開哈比村,前往鄰近地區的一家飯店居住,度過一個為期一周的單獨假期。BBC稱這是“一場有趣的社會實驗”,節目的製作人凱利·韋伯蘭姆說:“我們的節目會真實地紀錄下女人離開以後,那些被突然強行推入家庭和社區生活的男人們身上都發生了什麽。”
女人走了,男人會為什麽抓狂?SEX?寂寞?吃飯、看孩子?有調查顯示,即使是職業女性,每天下班後用於上述家務勞動的時間也有三個半小時,而男人平均不到兩個小時。回家後的男人就像“沙發土豆”,在沙發中盯著電視度過。男人平均每天看電視的時間是137分鍾,比家庭主婦看電視的時間還多25分鍾。讓女人消失,不是為了讓男人出醜,也不是為了證明男人女人誰更需要誰,或者更重要的是,換個角色,看看我們各自都缺失了什麽?
個案一: 暫時分別是我的需要
妻子:Windy,28歲,全職太太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心很野的女孩,隔一段時間不出去走走就憋得慌。我先生也是一個很愛旅行的人,就是這個共同的愛好把我們聯係在一起的。現在因為工作養家的原因,他不能像我一樣經常外出,但他很支持我出去走,我很感謝他對我的生活方式的理解。
丈夫:Michael,30歲,外企公司創意總監
結婚後,Windy選擇不做全職工作,但她不是呆在家裏的那種女人,我理解她隔一段時間就想出去看世界的想法,既是調劑也是放鬆。開始我有些不適應,也妒忌她,但是現在好多了,而且因為總往外跑,回到家裏她反而會加倍對我好。目前這種經常離開的狀態對我們倆其實都有好處,誰也不過分依賴對方。
女人離開的一周,都發生了什麽
在爭議聲中,哈比的村民們,特別是男人們勇敢地接受了挑戰。在這7天裏,BBC派了12個報道組90個人每天24小時跟蹤拍攝,而且大量采用的是不被察覺的隱蔽拍攝手法。拍攝期間,有些男人索性放下工作,給自己放假,專心在家照顧孩子,另一些人則一邊上班,一邊把所有的業餘時間投入家庭事務。第七天的下午三點,哈比的女人們終於回來了。家人團聚的場麵非常感人,許多男人手捧鮮花,有些還特意烤製了“歡迎回家”的蛋糕。晚上,男人們給妻子和女友帶來了更大的驚喜。他們在村委會大廳舉行慶祝晚宴,這些毫無經驗的“大廚”們在村裏惟一一個接受過烹飪培訓的男老師的指揮下,拿出了自己精心準備的菜肴。晚宴過後還有歌舞演出,取名為“缺席七日”。
在試驗結束後的采訪中,哈比的男人們描述了自己的“七日經曆”:59歲的戴維·麥德利說:“這個主意很聰明,不過到後來,我覺得有點吃不消了。但是與那些需要照看孩子的男人相比,我還算容易的。我需要給三條狗和一隻貓喂食,我還要做村委會的秘書。”麥德利一直住在哈比,但這七天他認識了許多從未謀過麵的鄰居們,“我上了烹飪課,當我發現我不會用吸塵器時,我覺得很不好意思。詹妮特離開前,我是不會認為我不能單獨生活的。她不在,家裏太安靜了,我覺得現在整個村子的氣氛比以前更友好了,這種友誼不是那種在鏡頭前的虛假的友誼。”除了最後一天的盛大晚宴,男人們在這七天裏還合作建了一個圍欄,修了一條新路,讓村子的活動場所不再受到過路汽車和自行車的橫穿。女人回來了,哈比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一切看上去都沒什麽改變,但是這個小鄉村的生活軸心還是發生了幾度傾斜。
根據聯合國經濟和社會理事會今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目前英國有3/4的家庭都是雙收入家庭,20世紀70年代,英國女人的收入還隻相當於男人的一半,而現在的差距隻剩下22.8%。但是,60%與丈夫收入相同甚至更高的女人回家還要照看孩子。而聲稱自己做家務的男性的比例從1954年至今一直保持在12%,沒有變過。BBC製作人凱利·韋伯蘭姆說,“我們確信這個實驗結束後,男人女人都將從各自的經曆中學到些什麽,並開始重新看待他們的生活”。
個案二:離開時他不懂生活,我們為此曾經分手
妻子:王小黎,32歲,市場經理
不是說老公是女人的第一個孩子嗎?我的先生就像一個大孩子,每天下班回家後就會看電視、打遊戲,家裏所有的事情幾乎都是我做。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出差出國,所以也算是一個不定期離開的女人。我非常愛幹淨,但是每次出差回到家裏,看到的都是一片狼籍。我走之前晾在衣架上的衣服卻紋絲未動,上麵都落了一層土。每次我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掃除!吵架不解決任何問題,我決定徹底離開他。
離婚後有段時間我很難過,他看上去倒沒什麽。但是一遇到生活問題他就來找我,陪他買衣服、生活日用品,感覺他仍然依賴我。後來,我們又複婚了,現在還有了一個不到兩歲的兒子。現在,他學會了做簡單的飯菜,也會承擔一些家裏的工作。大家一起成長,就?怖氬豢??恕?
丈夫:陸士俊,32歲,工程師
雖然我認為男人女人誰離開誰都能活下去,但是活法的確不同,特別是在基本生活技能上,男人不知不覺就成了“低能兒”,以前我沒覺得這有多重要。後來分開了一段時間,我想兩個人都不好過。不過我也明白分手的原因主要在我,即使不是為了她,男人也應該學會照料好自己。現在家裏的事情還是她做得多,但很多事我也會做了,看上去好像能不依賴她了,反而關係更親密了。
當夏娃不再隻是亞當的一根肋骨
七天長假,哈比的女人們又是怎麽度過的呢?
離開了家的女人們一開始還是有些不適應,比如換了地方睡不好覺,牽掛孩子和寵物,擔心家裏的東西會不會因為老公的馬虎而毀壞。但是到了第三天,大多數女人就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生活軌道,而且樂在其中。除了那些有全職工作的女人白天上班、晚上住了七天賓館以外,大多數女人都利用這段難得的時間去訪親會友,還有一些女人則結伴到周邊遊玩起來。
七天之後,有些女人說她們開始想家了,但是大多數女人仍然意猶未盡。這與實驗中的男人們的心路曆程剛好相反。女人離開時,男人們躍躍欲試,為了這個可以不受束縛的自由假期,也為了能有展現自己治家本領的機會。但是他們很快發現,事情並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容易. 女人離開的日子,獨自麵對家庭、孩子和社區交往,男人的生活還能這樣輕鬆嗎?或許正像哈比男人們說的,這一周過得既快又慢,到後來就有些力不從心了。
有人說,女人離不開男人,是因為夏娃是上帝用亞當的肋骨造出來的。所以,傳統觀念始終認為,女人似乎總是比男人更離不開對方,女人總是需要男人的嗬護,擁有了男人的關愛的女人,生活才過得滋潤。但是今天的女人越來越強大了,大到職場爭奪戰,小到家裏換燈泡,都能一手搞掂,想都沒想要找男人幫忙。沒有了男人,女人照樣過日子。而男人離開女人則剛好相反。失去了一根肋骨的亞當,雖然看上去依然獨立完整,但卻不知不覺間陷入了一種“生理缺席”,難以察覺,一旦發作,修補起來卻難度更大,需要的時間也更長。
拍攝於1979年的美國影片《克萊默夫婦》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妻子不想再做家庭的奴隸,離開了丈夫和兒子,克萊默這才發覺自己一直忽略了什麽——家庭生活。對女人來說,離開男人的不適其實更像一種習慣性的“心理缺席”,而一旦度過這個“心理缺席”期,女人發現有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與朋友時常相聚,凡事自己做主沒有爭吵,不需要跟在男人屁股後麵揀髒襪子、倒垃圾,這樣的“缺席”有什麽不好?
日本女人的賢惠世界聞名,與此同時,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義”也最普遍,日本男人一向遠離廚房,認為做家務理所當然是女人的事情。他們對自己的行為非常心安理得,認為是他們辛勤的工作養活了這個家。但是近年這種狀況也發生了改變,日本女人越來越獨立,很多人受過良好教育,並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如果婚姻不能給她們帶來更舒適的生活,並在情感上滿足她們,她們寧肯選擇單身。根據日本官方的統計數字,在過去的10年間,25~29 歲女性中未婚者所占比率已從40%升至54%,在30~34歲女性中這一比率也由14%提高到了27%。享受著經濟獨立帶來的自由和快樂,日本女性是不會輕易放棄工作回歸家庭的。而不打算辭職的女性就更沒有理由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再找個男人回家伺候。為此,日本太田市推出了一項特別休假製度,將男性休帶薪“育兒產假”定為用人公司和男人必盡的義務,以改變日本男人淡漠家庭生活的形象。
個案三:離開是為了放飛事業和心情
妻子:妤彤 33歲 國企公司總經理助理
我和先生原來都在一家國企公司工作,每天的生活一成不變,一起上班,一起回家,三年下來我的窒息感越來越強烈,這時我正好有了一個去南方工作的機會,他開始反對我去,後來在我的堅持下妥協了。在南方的一年時間我覺得自己像換了一個人,雖然生活條件不算好,但心情和幹勁都特別足,甚至不想家了。可能是受了我的影響吧,當我回到北京不久,老公終於也選擇離開那家公司,結果被新公司派到上海去工作了兩年。那兩年,他工作成就不小,但生活上不太習慣,比我想家。我自己在北京倒過得很好,認識了很多朋友,學了不少新東西,覺得自己的時間很多。倒是他每次回家時我反而覺得家裏怎麽一下子擠了亂了?BBC這個節目我也聽說了,我覺得這個想法不錯,男人其實比女人被動,不喜歡改變,結果反而跟不上女人的腳步了。
丈夫:蘇明 38歲 房地產公司總經理
我這個人比較傳統,我就覺得家裏有女人才像個家的樣子。她在外地工作那段時間,我的生活就是湊合,好在沒有孩子,要不然連湊合都難。但是我也不是那種把女人拴在家裏的男人,我從沒要求過她多長時間回來。當然,她離開以後我才發現以前有多少事都是她在做,有些我甚至不會做,所以說短暫離開對我們大家其實都有好處。
F成長了,M跟上嗎?
在這個世界上,女人總是善變,而在善變的女人眼裏,男人又總是一成不變,於是,不同步成為男人與女人之間又一個不可調和、沒有答案又早有結論的老調重談。特別是最近幾十年來,女人不僅在社會生活中承擔了越來越多的角色,並且在一些方麵已經超越了男人,在更多的方麵正在趕上。
Female成長了,Male要跟上嗎?
就在不久前,英國牛津大學基因學家發表了一個令人驚歎的研究成果,他們說未來將是女人的紀元,男人將滅絕!因為從Y染色體的角度來看,“男人是缺損的女人”。不管科學家們怎麽說,至少到目前為止,男人和女人還是相互依存的,無論從生理抑可心理層麵。就像漢語的“伴”字,人各一半,缺了哪一半都不完整,或者至少是影響活著的質量。但是,在女人大步向前、不斷彌補自己的缺失、從一根肋骨成長為一個完整個體時,男人們是否也應該及時跟上,補上那根肋骨?
TIPS聲音:
·不管女權主義者怎麽說,女明星總是最需要男人又最離得開男人的一族。兩度奧斯卡影後朱迪·福斯特未婚育有二子,卻無人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朱迪說:“我隻是不需要男人。”
·麥當娜離不開男人,又離開過很多男人。在一次接受美國《娛樂今宵》電視采訪時,主持人問麥姐,你在那些地方改變了蓋·裏奇?麥姐說:“這個我很在行,一年半的婚姻裏,他給孩子換了很多次尿布,也收拾床,第二天他會自己撿起他扔在地上的臭襪子……”
·作家棉棉說:“現在我不需要男人了……這或許跟我失敗的婚姻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到了這個年紀,對各種男人已經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麽興趣了,而自己喜歡的男人還一直沒有出現。”
·羅大佑:“有人問我最願意別人稱呼我男人、音樂人、藝術家還是歌手?我當然選擇男人。我是男人,我需要女人,需要愛情,需要肉體的滿足和溝通。男人永遠需要女人,女人永遠需要男人,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說到這裏,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補充道:“但是配偶真的會影響創作。”所以他離開了多年的伴侶李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