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徐靜蕾不是萬能救世的財神奶奶

(2008-03-28 15:05:30) 下一個
視頻:徐靜蕾做客搜狐 大膽闡述個人愛情觀



已故相聲名家侯耀文在相聲《口吐蓮花》中,以傳授“口吐蓮花”為名,設計了“請神”環節,狠狠地捉弄了一次捧哏的“財迷”石富寬,即把石富寬的腦袋當成銅鑼來敲。侯耀文在“哐哐”的敲鑼聲中,“一請天地動,二請鬼神驚……九請毛阿敏,十請劉曉慶……”“財迷”質疑歌星演員算什麽神仙,侯耀文解釋說,人家一個小姑娘能把歌唱得那麽好把電影演得那麽好,身上都帶著仙氣。一番話就把“財迷”給唬住了,又心甘情願地把腦袋當銅鑼敲起來。

“財迷”因為求財心切,篤信歌星演員身上帶著仙氣,財迷心竅地被捉弄了一回,說到底還是希望借歌星演員這類“神仙”身上的仙氣,給自己帶來滾滾財運。最後,“財迷”前腿弓、後腿繃,大喊道:侯大法師,您倒是噴哪?!侯耀文道:我都咽了……“財迷”沒有學成“口吐蓮花”的絕活,腦袋倒是被“哐哐”地敲了一大通,令人捧腹。

“請神”當然隻是相聲裏的“包袱”,本來當不得真,但現實中就有新版“請神”在“銅鑼相叫,請神接神,八抬大轎,淨水潑街,黃土墊道”般地發生著。據《金鷹報》報道,“影視才女”徐靜蕾就因為籍貫在湖南,湘潭市和雙峰縣兩地就各施“法術”開始“請神”。湘潭認為徐靜蕾的父親出生在本地,因而爭取把徐靜蕾的籍貫“落戶”湘潭;雙峰也不示弱,表示徐父三歲就離開了湘潭,並以徐靜蕾戶口本上的雙峰籍貫為證據,力證徐靜蕾是雙峰的文化名人。才女老徐隻有一個,不可能一劈兩半一家一份,看來兩地為請徐靜蕾這尊神,要有一番“法力”比拚了,大家就等著看現實版的相聲劇吧!

近年來,類似的名人籍貫之爭屢見不鮮。襄樊和南陽為“霸占”諸葛亮差點對薄公堂;河南內黃和湯陰為“收伏”嶽飛打得不可開交;蕭山、諸暨和紹興為“掠美”西施爭吵不已;安徽渦陽和河南洛邑為“享用”老子幾乎反目成仇……更有的地方盯上了本不存在的神話人物,南陽、沂源和西安等地,竟然要把牛郎織女“占為己有”。此番,湘潭和雙峰更打起了活人的主意,要把徐靜蕾當神仙請到自己的地盤上。所有這些,明眼人都知道,爭搶名人籍貫,無非是要借名人之名揚本地之名,在名氣打造的名利場中,分得一杯利益之羮。

徐靜蕾算是影視圈的一個角兒,更因在博客上寫了些文字,被人戴上了知性女性的小花帽,不知道這算不算文化名人。但在湘潭、雙峰的地方官眼中,看中的一定不是徐靜蕾的“才氣”,而是她的“名氣”以及由此可能產生的利益和政績。也許在他們看來,一個小女孩兒能演戲還能寫博客,肯?ldquo;身上帶著仙氣”,如果把“文化名人”老徐請到本地,仙氣籠罩中,本地一定從此“人傑地靈”起來,本地也會聲名顯赫得直上雲宵,屆時參拜瞻仰徐氏祖籍地的人,就得絡繹不絕像朝聖一般虔誠而至,那得產生多麽碩大多麽肥厚的“雞滴屁”啊!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提升本地的形象和知名度,進而促進當地經濟的繁榮,這是應盡的責任,無可厚非。但是,名人效應絕不是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要想可持續發展,靠的是紮紮實實的工作,踏踏實實的作風,假文化之名浮躁地傍名人炒名氣是不會如願的。而兩地為了徐氏祖籍就演起了“奪寶奇兵”,這種寄希望於借名人人氣提升本地名氣的財氣的作法,像極了《口吐蓮花》中腦袋被當成銅鑼敲的“財迷”,隻是這種“財迷”已由相聲中的個體行為,升級到了官方版本集體行為。

相聲中的“財迷”,“請神”不成蓮花未見,卻被枉打了一頓腦袋落下笑柄。在現實中,實現英特納雄耐爾,就“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要發展經濟“也不靠神仙皇帝”, 靠的隻能是創造之神,而不是搶徐靜蕾入籍成為本地的“財神奶奶”,借的應該是創新之氣,而不是名人頭上的光環閃出的子虛烏有的“仙氣”。莫說名人不是萬能救世的神仙,就是真有神仙,也不會保佑思維懶惰作風浮躁的人。因此,“財迷”們爭搶著“請神”為本地招財,也不會有什麽實際效果。

幾年前徐靜蕾出名後,在雙峰的徐氏墓地樹了墓碑,最後一個落名是“曾孫女靜蕾”。墓碑立起來後,因“靜蕾”這兩個字,來了些當地的“靜迷”獻花拍照,也沒見對拉動當地經濟起到什麽實質性的意義。是徐靜蕾“道行”不深?還是本地敬神不誠?抑或是名人“仙氣”根本就和經濟發展不沾邊?那些熱衷於“請神”的“財迷”要好好想想了。實在想不通,就找根棒子敲敲自己的腦袋,在棒喝聲中從“名人崇拜”的臆想仙境中醒來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