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告訴你最真實的招聘潛規則

(2008-03-27 12:37:47) 下一個




??前段時間閑來無事寫了一篇關於對青年人的十大忠告,反響不錯,有很多網友感覺很受用,今天閑來無事,再跟大家來聊聊職場招聘中的一些小竅門,也就是所謂的潛規則吧.
   
   現在正是年後,各種招聘會招聘廣告鋪天蓋地,我們很多的大學生們又該忙找工作了。我作為一個人到中年的職場油子,今天跟大家談談招聘,希望能對大家的擇業有所幫助吧。 
  
    首先要解開一個誤區,那就是應屆的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工作。 
  
    對於我而言,我這麽多年從來沒有歧視過應屆畢業生。而且我身邊的很多公司,包括我的同行,也都不歧視。這點大家大可放心。 
  
    通常來說,一個公司的業務模塊無外乎兩大塊。一大塊是商務性的業務模塊,包括了銷售、市場、客戶管理等等,有的公司把項目管理也劃到了這一塊,也有的公司反之。而我這麽多年一直從事的工作,就是市場部的工作。 
  
    除了商務性的業務模塊之外,剩下的就是生產、研發性的業務模塊了。比如係統開發、測試、項目實施、項目管理、係統集成等等。 
  
    除了商務、生產這兩大模塊之外,就是一些事務性較為繁雜的部門,比如行政、財務、人力資源等等。 
  
    一般來說,應屆畢業生盡管缺少經驗,但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那就是好塑造,好改造。所以,很多公司的都願意在生產型、研發型的業務部門招聘應屆畢業生。 
  
    但有些崗位,比如市場部、銷售部,需要一定的閱曆和年紀。尤其是銷售型的部門,更是需要相當強的閱曆和溝通能力。 
  
    所以,相對應屆畢業生而言,商務性的業務模塊,應聘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 
  
    但大家不必灰心,多嚐試幾家公司。大部分具有一定規模,有一定實力的公司都不歧視應屆生。 
  
   下麵,開始跟大家講講招聘中的一些小細節,一些潛規則:
  
  
   說到招聘,不能不說文憑,這文憑說得俗一點就好比上廁所要帶紙一樣,既然這樣重要,那麽我們首先談談考研和文憑吧。 
  
    從我個人來說,我可以負責的講,我幾乎不怎麽看對方是什麽學校畢業的。換句話講,是不是北大的,還是某個不知名的二類院校的,對於招聘的人,可能沒什麽大區別。 
  
    考研的問題可能是快要畢業的朋友都要考慮的。我用我本身的經曆告訴大家,如果你想考研,那就堅定地考。等你開始工作,可能很多的時間在結交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忙於工作,或談戀愛等等……你很難再有在校園裏麵這麽整塊時間來讀書了。 
  
    而讀到自己腦子裏的東西,是誰都帶不走的,無論你將來落難了也好,眾叛親離也好,走投無路也好,你自己腦子裏的知識,是跟著你一生的,是任何人都搶奪不走的!!! 
  
    假如,你三十多歲,老婆跟你鬧離婚,房子、車子都可能失去。但知識不會失去! 
  
    我這裏說的是知識,但讀研能否把自己讀的書轉化為知識,那就要看自己了。 

   說完了文憑,下麵談談招聘中的性別問題,相信這也是大家十分關注的, 
  
    首先,大家有一個普遍的誤解,認為女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受到歧視。 
  
    我這裏簡單解釋一下女生找工作相對的難度。一般來說,很多公司中層都是男性一統天下。就我們公司來說,中層的部門經理除了行政、財務之外,全是男的。 
  
    這裏就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管理的難度。說白了,我招聘一個男的相對好管理。而女孩子說重了,對方受不了,說輕了,讓對方產生誤解。招個男的則沒有這樣的麻煩,大不了哥們交情一敘,大家喝頓酒,很多問題都好談。 
  
    另外一點就是方便。比如說,我出差帶一個同事,要是男的,咱倆開一個標準間,三百塊頂到天了。要是個女孩子,還得開兩個房間。 
  
    至少我這麽幾年,幾乎沒有招聘進公司幾個女孩子,好像隻有平麵設計和媒介。 
  
    這一點很無奈,那就是很多像我這樣年紀的人,都覺得招聘男的進自己部門,相對便於管理。 
  
    這裏不是歧視,而是從工作本身來說的。 

   另外一個誤區就是相貌較好的女生應聘時有優勢。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坦白的說,男人都有個壞毛病,漂亮女人都愛看。但愛看和招聘進自己公司是完全兩個不同的概念。 
  
    至少我這麽多年,很少對我身邊的女同事有過什麽遐想。而在職場裏麵,和自己的同事發生辦公室戀情是一個大忌。 
  
    所以大家盡管放心,相貌不是招聘的條件。 
  
    但有一點,這個可能是一個默認的共識,那就是不能太難看。長相平凡可以,但不能長得跟那個啥姐姐一樣,那就受不了了。 
  
    所以,我經常看到打印的相當精美的簡曆,後麵附上藝術照,其實大可不必。這是招聘,不是選妃子,嗬嗬。 

   繼續來談談麵試時我們招聘方一的些潛規則,說到這裏,又有網友要問了,你說的這些潛規則,好像都是一些麵試時要注意的事項呀,其實,規則即原則,說這些潛規則也就是我們招聘方招聘的時候需要把握的一些招聘原則.當然,這些東東現在到處都有,隨便一搜出來一大把,那就當是我給大家總結歸納,讓大家重溫一下吧.繼續...
   
   下麵我們談談我們招聘的時候,需要大家注意的第一個關鍵的環節,那就是麵試(當然,這一點也是對上麵的補充說明).
  
   麵試是應聘中關鍵的一環。麵試前要做好精心的準備。包括了解職位信息、企業背景,對自我介紹、應聘動機、期望薪資等常見問題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樣,可以避免在麵試時出現忐忑緊張的情緒。麵試到達時間也很有講究,最好在約見前五分鍾出現在主考官麵前,如遇特殊情況,應禮貌地通知對方改期。
  
   麵試時應從容不迫。我們招聘的時候基本上是把第一印象作為評判標準之一。談吐舉止、儀容儀表、工作經曆,包括坐姿、眼神、語言,都是“第一印象”的組成部分。坐一定要坐正,站一定要站直,坐如鍾,站如鬆,挺撥而不僵硬,從容而不緊張,這是最高境界.
  
   最後再提醒一下,麵試時切忌與麵試官“套近乎”,批評以前的雇主、同事。
  
   下麵接著談我們招聘的時候最不希望你跟我們談的三個要求:

  求職者在麵試的時候一些基本素質都應該具備,什麽要求可以提,什麽要求不能提,心裏要有個準,起碼這三個要求最好不要提:
  
   一.要求專業和職業匹配一步到位.有些求職者第一次找到的工作就希望專業對口,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難以100%實現。在如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也就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已,我們還是應根據市場需求先就業,再擇業.先打好基礎,把房租錢,麵包錢拿到手再說!
  
   二.要求薪資福利一步到位.這個有點難以理解,因為我們知道,薪資福利並不是職業發展的唯一標準,應當綜合比較,考慮此崗位能否發揮自己所長、此崗位發展前途有多大,發展遠景好不好、有沒有外出培訓機會等等。
  
   三.要求崗位職務一步到位.這讓人覺得有點不太現實,莫非你一進來就想進入公司管理層,經理以上級別?不太可能吧?青年人要耐得住寂寞,腳踏實地從低職位做起。求職者應該根據個人價值取向、個人所具備的能力以及市場的需求做一個合理的職業規劃。
  
   下麵我結合三個案例來進一步的闡述:

   上麵說了我們招聘的時候不希望聽到你們提出的三個要求,現在我結合幾個具體案例來進一步的談談招聘中的不同類型的幾種人.其中有一種就是剛跳槽失業來應聘的,說到這裏,上麵也有一位網友曾經說到幹了4年技術部門的活,現在想轉行,怎麽辦?
   
   其實轉行也就是跳槽,關於這個,一定要慎之又慎,用股市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職場有風險,跳槽須謹慎!下麵我給大家講一個具體案例:
  
   小劉,30歲,IT企業研發人員,現在暫時失業,原因就是跳槽不慎.
   
   小劉現在很後悔半年前自己的那次衝動,他說,有一家獵頭公司找到他,想挖他到同行業的另一家公司,月薪double(加倍),一年可拿14個月薪水.
   
   看在錢的份上,他心動了,很快遞交辭職報告,到新公司繼續做研發.離開公司時,他沒有透露去向.他以為世界這麽大,原來的公司不會知道他去了哪裏.
  
   不料剛到新公司一個月,他就接到了法院的傳票,原公司以違反保密協議為由,把他告上法庭.
  
   原來,他曾和公司約定:離職後,3年內不在同類企業從事同類工作.
  
   結果,他輸了官司,還丟了新工作.
  
   在我們看來,試用期沒結束就惹上了官司,哪個公司敢要這樣的員工?而且,按照企業招聘潛規則,他以後在圈子裏也很難發展.
  
   所以,跳槽急不得,更不能太功利,否則一不留神沒跳到"槽裏",卻跳到"槽沿",那是會摔跟頭的....
  
   在這裏我想跟各位現在想跳槽轉行的朋友說一聲,追求高薪沒有錯,但一定要跳得幹幹淨淨,利利索索,不要留下任何的小尾巴.
  
   其實,有的時候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平時多充電,提高自身實力,不管在哪裏,收入自然水漲船高,如果過分對薪水朝思暮想,反而擾亂了正常思維,到時可能會得不償失!
  
   下麵我再接合另一個案例跟大家談談另一種想跳槽的類型...

   下麵結合另一個案例來說說所謂的薪酬麵議這個潛規則.
  
   大家可能都有過相似的經曆,每次去一些招聘會上,往往有很多公司打著每月“挑戰萬元高薪”的旗號在那裏招聘,很是誘人.可是如果你真正踏入了這行,你卻發現累死累活,到手也沒有幾個錢,而且底薪卻少得可憐……
   
   其實,大多數企業招聘時對薪酬是不“明碼標價”,但是,從今年起,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招聘信息薪酬必須明碼標價,所以,所謂的薪酬麵議則成了“潛規則”。 下麵通過一家公司招聘的案例來詳細說明:
  
    有一家廣告公司招聘會上打出了“您想月收10000嗎?挑戰高薪就在眼前”的廣告,而實際該公司招聘的是電話業務員,對學曆、工作經驗要求不高,具體薪金也沒列出。你如果去問他們的具體薪酬,工作人員會稱,每月賺一兩萬元不在話下。
  
   真的是每月賺一兩萬嗎?讓我告訴你真實的內幕:該崗位薪資由底薪加提成組成,底薪隻有850元。剛好是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所謂的“高薪”,是指業績做到最好時的報酬。而且這些崗位工作辛苦,底薪較低,要是老實寫清楚,根本沒吸引力。 
  
   所以,各位應聘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切不可被眼前的利益所蒙騙,到時簽了合同,累死累活的幹也得不了幾個錢,那可就騎虎難下嘍!!  
   
   當然啦,高薪是你們考慮新崗位的重要因素。本人再次提醒一下,應聘時不應一味看重薪酬,還得考慮崗位的工作性質、要求與薪水是否等價.
(資料源於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