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方永剛感動中國比許三多更偉大(圖)

(2008-03-26 11:08:16) 下一個
                          感動中國三軍人比許三多更偉大
                                 ——真實精神偶像比虛擬許三多更值得崇敬
                                                        主題策劃: 浩歌時評           

      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範教員、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教授方永剛,3月25日22時08分在北京病逝,走完45年短暫而精彩的一生。
    2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前往解放軍總醫院,看望了病危搶救中的方永剛。胡錦濤稱讚方永剛在病重住院期間,一邊同疾病作頑強的抗爭,一邊仍堅持學習鑽研和傳播黨的創新理論,表現出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頑強意誌和崇高精神。胡錦濤說,方永剛為黨、軍隊和人民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都要向他學習。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專程看望了方永剛,稱讚他非常堅強,是大家學習的榜樣,並對方永剛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人民網)


      方永剛永遠離開了 ,2008年感動中國的三位軍人都用激情燃燒的生命實現了生命的最高價值。在新時代,反叛物欲、回歸精神的真實偶像依然是支撐我們每位普通人的力量。
   

      在年度各種新聞人物評選中,許三多的名字赫然進入名錄,把虛擬人物評選為年度人物讓人哭笑不得。許三多這個電視劇中的虛擬角色被給予的待遇超過真實的精神偶像實在也反常,與其讓許三多這個所謂有個性很獨特有點憨厚的的軍人形象成為追寵對象,與其去崇拜一種虛幻的製造、虛假的幻影,就不如真實偶像更能給我們精神的力量。許三多熾手可熱真實偶像怎可以放在兩旁?同樣是軍人,感動中國三位軍人比許三多更有風骨更有品格更有血肉,他們的立體形象更豐滿更真實更偉大。
      方永剛:生命保持在衝鋒姿態
入伍20多年來,方永剛先後出版16部政治理論專著,完成10項國家和軍隊重點科研項目,被譽為“平民教授”“大眾學者”和“科普專家”。2006年11月,方永剛被確診為晚期結腸癌,他從醫院回到學院,堅持為學生上完最後兩節課,還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對3名研究生的學期教學和畢業論文寫作輔導任務。
     【感動中國頒獎詞】
      一個真正的戰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個忠誠的戰士,在垂危的時候,不會忘記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滿懷激情的理論家,更是敢於奉獻生命的實踐者。在信仰的戰場上,他把生命保持在衝鋒的姿態。

 
       軍人方永剛的偶像力量在於——怎樣讓生命充滿理想和信念。
 
       這是一個價值多元思想多元的年代,市場經濟、商品大潮讓金錢誘惑、利益牽扯成為左右人生大局的主要驅動力。我們還無法斷定當代人是否麵臨普遍的信仰危機,但是理想的庸俗化、價值取向的功利化讓我們的信念堅守出現動搖。有理想有信念不是一句空洞的宣傳口號,它更是一種人生可貴的價值觀。我們無法承擔沒有理想沒有信念的垮掉一代對社會的衝擊後果,比如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那種瘋狂。經濟越繁榮、物質越發達,人的精神堅守越重要。顛覆主流、叛逆社會,讓欲望和刺激無所限製的滿足和膨脹,活一天算一天,任何社會都無法想象生產力的第一驅動力——人的動能的缺失意味著什麽。許三多的不放棄不拋棄固然是一種堅守,但境界遠遠不夠,還沒有突破個人奮鬥的小圈子。更深遠的境界還是在整個民族歌國家情懷的大視野中怎樣確立人的理想價值。方永剛的理想境界遠遠超越許三多。
     
李劍英:16秒內的選擇是犧牲
     2006年,李劍英完成訓練任務駕機返航途中,遭遇鴿群撞擊。此時,飛機高度194米,跳傘就能保住生命。從鴿群撞擊點到飛機墜毀點2300米跑道延長線的兩側680米範圍內,分布7個自然村。如果跳傘後飛機失去控製,墜入村莊,後果不堪設想。16秒的時間內,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迫降,壯烈犧牲。
     【頒獎詞】
      煙籠大地,聲震藍天。星隕大地,魂歸長天,他有22年飛行生涯,可命運隻給他16秒!他是一名軍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傾斜。飛機無法轉彎,他隻能讓自己的生命改變航向。
     孟祥斌:年輕軍人舍己救人
2007年11月30日,孟祥斌帶著妻子和女兒到金華市區購物。在經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多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一邊衝向橋邊,一邊脫掉身上的衣服,跳水救人。10分鍾後,前來救援的摩托艇漸漸靠近了他們,孟祥斌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將女青年托出水麵,交到救援人員的手中,自己卻沉入水中,28歲的年輕生命隕落了。
      【頒獎詞】
      他用一次輝煌的隕落,挽回另外一個生命。別去問值還是不值,生命的價值從來不是用交換體現。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給我們一個溫暖的啟示。

      李劍英孟祥斌的偶像力量在於——什麽是生命的最高價值。
      魯迅先生說我們這個民族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舍生取義的人,他們都是民族的脊梁。其實英雄也是平凡人,其實壯舉更是一念之間的選擇。我們過去把英雄神秘化、高大全式的英雄讓我們有陌生感有距離感。其實,英雄也是普通人的同時他們在生命價值基本觀念上做得更好。人有自我滿足的一麵,但是更有大於自我更大的價值一麵。我們更值得張揚的還是生命價值的基本衡量標準——人不能隻為自己活,還要在為別人的付出中體現生命的價值。在自己生命和他們生命的選擇中,他們選擇後者舍生取義實現的是生命的最高價值。許三多的不放棄不拋棄固然是一種信條,與人生的大境界相比,但囿於自我奮鬥的小圈子,是製造出的藝術,與生活的出現的更真實的感動無法匹敵,藝術形象的審美雖然也給我們觸動,但與已經發生的真實相比還無法對我們的心靈更大震撼力和衝擊力。李劍英、孟祥斌的壯舉能徹底感動中國遠遠超越許三多。
       在物欲、私利、自我張揚的年代, 方永剛、李劍英、孟祥斌,這三位軍人的境界告訴我們什麽是真正的生命價值,他們身上有我們久違、曾經失去、幾被遺忘的可貴品質。尋找回失去的精神世界還需要怎樣的努力?困惑中偶像的出現給我們答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