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忙碌夫妻 謹防\'婚姻沉默症\'ZT

(2008-03-24 23:16:10) 下一個




  當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依戀之情落入朝夕相處的現實枝蔓,當卿卿我我纏綿悱惻的熱戀回歸平淡生活,當海誓山盟成為按揭買房、孩子入托之類的具體事務,婚前情話多多的戀人,婚後變成了沉默寡言的夫妻,婚前的浪漫似乎早逝,蜜月的溫情似乎不再。是愛情質量過期?還是婚姻之癢作祟?婚姻專家提醒圍城中人:謹防“婚姻沉默症”。   

  A  .夫妻的感情需要共創

  美鵑,女,29歲,公務員

  我和雲峰相戀3年,戀愛時親密無比,經常看電影、逛公園、說情話、發短信。但蜜月過後,雲峰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人,戀愛時那種情意綿綿,隻羨鴛鴦不羨仙的感覺從此不再。雲峰是一家 IT公司的業務總監,工作特別忙,公司離家又遠,每天下班回家一副筋疲力盡的模樣,有時我問他幾句,他隻會回答“是”與“不是”,好像不太願意跟我多說一句似的。

  我問雲峰:“你每次跟我說話怎麽總是一點表情也沒有?你是不是嫌我煩我了?”雲峰說:“你這人真的有點煩,你知不知道我工作有多累?都為人妻了,也不知道體諒一下別人。一些家務小事,你安排一下就行了,一天到晚嘮嘮叨叨的,像個老太婆。”我聽了,氣得七竅生煙,於是兩人就吵了起來,之後一段時間,我們便陷入了“冷戰”。

  我對丈夫婚後的“寡言少語”很不理解,以前戀愛時,他什麽事都愛跟我說,大到他升了職,小到中午吃什麽,可現在……我懷疑他是不是另有所愛了,雲峰解釋說:“婚都結了,該安安靜靜過日子了,不愛你我會娶你嗎?還要像哄孩子那樣天天討好你,這樣的生活累不累?”

  我覺得雲峰說得也有些道理,於是盡量不再打擾他,兩人各做各的事,互不幹涉。他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上網,我則沉浸在冗長的電視劇故事情節裏。家裏的兩部電器,壟斷了我和他之間的所有時空,我和他之間安靜得就像客廳裏的兩張沙發。好幾次,我從電視劇裏回過神來,發現他已經伏在電腦桌上睡著了,此情此景,我時常問自己:“這難道就是我們的夫妻生活?”

  點評:戀愛時,無論男女,都會把愛情當成事業,苦心追求和經營。步入圍城之後,男人專注於事業的拚搏,女人仍然沉湎於愛情的甜言蜜語之中。婚後的角色轉換,男女之間對夫妻角色有了不同的期望與認同,夫妻雙方的矛盾與衝突也就在所難免。其實,有矛盾有衝突不是最糟,最糟的是兩個人住進了玻璃房子,相互害怕玻璃破碎,一切都小心翼翼,看上去客客氣氣,其實沒有心靈的溝通。幸福的夫妻生活需要共創,多在家庭生活中安排一些娛樂活動和交流感情的機會,這不僅僅是鞏固和發展夫妻關係的需要,同時也是對繁忙緊張工作的調劑,從沉默的婚姻中解脫出來,以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體力,繼續工作與學習。   

  B.彼此的心理需要溝通

  紫薇,女,32歲,部門主管

  我和明輝是通過朋友介紹相識的,那時候明輝還在英國留學。兩年裏,他想方設法和我保持熱線聯絡,除了E-mail  ,我們3天通一次國際長途,每星期寫一封信,每個月用專遞給對方互贈一個小禮品。也許是“距離產生美”,相隔萬裏之遙的我們,感情有增無減,他回來的時候,我們就攜手走進了婚姻殿堂。

  婚後不久,感情逐漸趨於平穩,我和明輝常常陷入無話可說的境界,日子平淡無奇得像白開水一樣寡味。有一次,我假裝埋怨說他:“你現在怎麽不送東西給我了,是不是另有新歡啦?”明輝笑著說:“你說呢?你見過釣魚的把魚釣上來還給它喂餌嗎?”我當時雖然知道他是開玩笑,但心理上真的不能接受,於是兩人吵了起來,吵累了,兩人都癱坐在地板上,沒有說一句話,為這事情,我們冷戰了一個多星期。

  我常常自問,明輝如此漠視我,是不是覺得老婆就是那盞半夜回家亮著的燈,就是那掀開蓋就有熱飯熱菜的鍋,就是那掂起來就能穿的衣服,就是那張嘴就能喝的熱茶?是不是他對我的愛情火焰已經熄滅了?越想越覺得這種狀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一賭氣和他分居了。我要讓他知道,沒有我和有我是不一樣的。看他不斷來電催促,我想他這20多天的生活體驗該有所啟迪了吧。一進家門,明輝說:“快悶死我了,一個人真沒意思,還是有老婆好。”我暗自高興,看來這次婚後的愛情體驗,他真的有所收獲。

  和解的那天,是一個周末的夜晚,明輝首先向我解釋了那天開玩笑的確是過分了,然後又說:“我的錢不就是你的錢嗎?都是一家人了,還什麽禮物不禮物的!如果你硬要我買,那我天天都可以給你買。但那又有什麽意思呢?到時你可不要說我亂花錢啊!”聽了他的這些話,我覺得也有道理,氣也消了一大半。

  我的婚姻還算幸福,和明輝結婚幾年了,隻吵過那一次架。吵了那一架之後,我們都變得能相互理解了。有人問起我的秘訣時,我總是告訴人家:“夫妻兩人一起生活,快樂就好,完美的婚姻需要溝通。”

  點評:夫妻間缺乏感情交流是滋長“愛情厭倦”心理的重要因素。夫妻間的和諧關係是靠思想信息的交流來維護的,包括互相的尊重與欣賞。缺乏情感交流的夫妻,隔閡會浸滲到生活的各個方麵,使雙方漸漸疏遠,由相互看不慣直到相互厭倦,“愛情厭倦”心理便由此而生。當然,夫妻之間的溝通,要的是一種溫馨的聊天氛圍,而不是非要爭個長短曲直不可。如果總是為一點小事爭執不休,又怎不令人有精疲力竭的感覺呢?經常用冷言惡語攻擊對方,是造成夫妻隔閡的罪魁禍首。不要總想著自己的尊嚴,夫妻間主動熱情的溝通,本身就是對愛人的一種尊重與依賴。   

  C.冷淡的時候需要調情

  魏然,男,29歲,媒體編輯

  我和淑芬同時分配在同一個編輯室,年輕的心靈在平淡的日子裏擦出了火花。由於工作期間不便當著同事的麵眉來眼去,我就給她寫情書。這是我最擅長最快樂的一件事情,因為在此之前,我已不知多少次為別人代寫過情書了。清純的淑芬像隻小綿羊,對我從不設防,在我的幾封情書送出後,她就掉進了我的“愛情陷阱”。

  結婚之後,淑芬和我形影不離,我以為我的情書時代可以結束了。結果呢,我和妻子常常會為一些瑣事冷戰。妻子脾氣倔強如牛,不論誰對誰錯,如果我不低頭認輸,她決不跟我說話,有時還故作一副極度委屈的模樣,不做家務,以示抗議。這樣的冷戰一般持續兩三天,最多時竟然持續了一周多。男子漢大丈夫,向一個女流之輩低頭認錯,頗讓我為之苦惱。最後,我想到了老本行,寫情書!擺出一大堆有關她的好處,用盡溢美之詞,絲毫不提生氣的事,寫好後悄悄放在她容易察覺的地方。不料,這一“詭計”居然十分奏效。淑芬看了我的“情書”後,竟然像婚前戀愛收到情書時一樣地笑逐顏開,所有的憂鬱很快雲開霧散。

  此後,每次與妻生氣,我都如此這般拿起“情書”這個獨門武器,現在的互聯網上不是有很多免費的賀卡嗎?幹嘛不借用幾張獻獻殷勤?賀卡裏留下幾句溫存的情話,再加上一曲浪漫的音樂,最後鼠標一點發到她的郵箱裏,豈不美哉?有一天,淑芬和我又發生了冷戰,她悶悶不樂地到書房上網去了,給我扔下一大堆家務。當她打開信箱時,我聽到美妙的音樂響起來,淑芬看到我的電子情話,一個人自言自語地說:“這個鬼家夥!歪把戲越來越多了。”我正偷著樂,她突然大聲嚷嚷說: “魏然,你給我過來!”我故作一副無辜的表情說:“老婆大人,是您叫我嗎?”等我來到電腦前,她嗔怒的表情下掩藏著的是一大堆幸福和愛意。

  點評:因為熟悉了,所以不再交流。家庭生活如果總是在同樣的時間以同樣的方式進行,就會失去樂趣、新鮮感和刺激性,這是外遇給婚姻提供的反麵經驗。雖然帶有冒險因素,但對於不甘單調的一方卻構成了巨大的誘惑力,繼而對原有的婚姻表現出不滿和厭倦。真正的愛需要兩個人一起的成長,這就需要交流。在愛的過程中,對對方的了解應該越來越多,而不是將他(她)改造成和自己一樣。在傳統的婚姻中,愛隻是一種奉獻,隻要對方滿意就可以了,事實上,婚姻中的愛比熱戀中的愛更需要雙方的投入和維護。   

  D.生活的感受需要分享

  龔舒,女,31歲,公司職員

  我今年雖然年過30了,但人人都說我風韻猶在,丈夫年少得誌,風華正茂,在別人看來,我們一家人是何等的美滿幸福。但每天丈夫回家後,隻顧打開電腦走進網絡,不說片言隻語,留給我的隻是一個沉默的背影。

  我也曾問過丈夫,為什麽我們不再像剛結婚時那樣纏纏綿綿,丈夫冷冷地回答:“我們沒有共同語言。”“怎麽會呢?大學四年我們的話說都說不完,那時我也不懂足球、不懂圍棋,可現在共同生活了這麽久,怎麽反倒沒有共同語言了呢?”我想不通,像是辯解,又像是自圓其說。

  每天,除了和丈夫一樣在職場上拚搏外,我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服、收拾滿屋亂丟的雜物。這些小事碎屑而無聊,但這就是生活。如果丈夫對此稍稍多加留意,我們該會增加多少共同話題?我的這些感受無處訴說,隻好寫在自己的博客裏。

  結婚5周年紀念日那天,丈夫看了我博客裏的日記,在溫馨的燭光晚餐中,我和他終於有了一次彼此敞開胸懷的談話。談心的結果,我們達成了一個約定,生活的感受需要共同分享。丈夫放下“身份”,走進廚房幫我洗碗;我也向丈夫靠一靠,學學下棋,談談網絡。從此,我們又有了說不完的話題,夫妻感情重歸於好。

  點評:孤獨是產生“愛情厭倦”心理的主要原因。一個人如果不和別人分享生活中的樂趣與感受,就會產生孤獨感。繼而由孤獨感轉為對婚姻的失望乃至憤怒,原先的情感也就隨之消失殆盡。如果夫妻之間陷入了沉默的境地,應該積極尋求補救的辦法,盡量使家庭生活豐富多彩。經常舉辦一些諸如結婚紀念、生日紀念之類的活動,共同回憶初戀與新婚時的情景,以喚醒愛的柔意,加深夫妻間的感情。形式可以是家宴或野餐,也可以參加某項社交活動或外出旅遊。不斷地了解對方和表達自己的精神需求,及時進行愛的滋潤,雙方就會重燃生活的新追求。

  專家評析    

  德國哲學家尼采曾說,男女雙方走進禮堂時,神父最後應該補問一句:“你認為,可以和這個女子(男子)到老都有話說嗎?”無論當時怎麽回答,令人遺憾的是,到頭來答案通常是否定的。當夫妻關係變成例行公事,彼此親密的程度已經下降時,如果再不注意,很快將會亮起紅燈,遲早會走上離婚之途。

  據心理學教授哈衛克觀察,一般夫婦平均結婚4年之後(甚至更早),男方對女方的注意力開始降低,再加上孩子、家務、生活和工作壓力,很難維持戀愛或新婚時的心境,熱情逐漸被冷漠取代,夫妻關係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受日常生活中的例行公事、平淡無聊侵蝕而失去光彩。

  德國社會學家貝克博士甚至懷疑,到底合不合適兩個人一輩子同住一個屋簷下?這一點,哈衛克教授雖然部分讚同,但認為因此而輕言分手,則有待商榷。他強調,保持對伴侶的關注與興趣,並非理所當然,必須雙方有共識和下功夫學習。如果不肯花這份心思,或經過努力,依然無效,表示彼此關係已“病入膏肓”。

  慕尼黑心理學家累積多年輔導婚姻關係的經驗,給陷入危機的夫妻提出以下建議:“想要改變對方,首先必須改變自己。”國際巨星保羅紐曼以他40年從一而終的結婚經驗提醒大家:“肉體的歡愉、彼此的尊嚴、諒解的誠心、長跑的耐力,是維護婚姻的秘訣。”德國影視明星奧朵夫也支持他的說法:“維係婚姻沒有其他竅門,惟一的秘訣就是愛”。

  相愛是一種藝術,是一種高層次的精神財富,不懂得珍惜愛的人永遠得不到真愛。婚後生活確實變得現實多了,隻有不斷發展類似婚前的那種戀情,平凡的生活才會產生樂趣,才能從生活的繁瑣中體味到婚姻的幸福。讓婚姻中的愛情保鮮,是婚姻時代呼喚的最強音。

  “婚姻沉默症”的悲劇主要來自家庭觀念的私有化,來自一方對另一方的不信任,夫妻雙方貌合神離,這種家庭肯定是不幸福的。男女雙方,結婚之前,都會把愛情當成自己的事業,苦心追求、經營。結婚以後,各自又去追求自己的事業。比如說男人可能把心思放到工作、升職、加薪上,女人可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孩子或其他方麵。夫妻之間要建立一種新型的相互理解關係,給人自由,自己才能自由。限製、壓迫和妒忌隻能把一個活人變成僵屍,真正的愛應該給被愛的人留一個空間和出路,讓他(她)自己去判斷是非,隻有這種寬容和鬆動才能真正讓愛保鮮。    (文/秋陽)

  婚姻治療有用嗎?

  近日,有英文報道說,絕大多數的婚姻心理治療效果並不明顯,經過婚姻治療的夫妻,離婚率仍然很高,而夫妻關係明確得到改善的比例微乎其微。

  其實,婚姻谘詢像所有其他事情一樣,不可能都好,也不可能都不好。英文報道隻是針對某些谘詢師的統計,所以不一定全麵。同一個谘詢師對不同夫妻的谘詢效果會不一樣,同一對夫妻在不同的谘詢師那裏得到的效果也將不一樣。所以,我認為,有問題的不是治療本身,而是治療的人,更重要的,是治療的方法。

  我曾經聽過一位美國婚姻治療專家的講座,她講了很多,但她指導思想的核心清楚可見:強調用愛情的力量來挽救婚姻。而在我看來,她首先就沒有搞清楚什麽是婚姻最穩定的因素,更沒有弄清楚,現代社會婚姻危機的根源何在。

  如果說,愛情是使絕大多數男女走進婚姻的力量,那麽,它絕不會是所有婚姻得以維持的力量。愛情是浪漫的,超現實的,而婚姻是實在的。因此,在某種意義上是與愛情相衝突的。再說,現代社會信息多元化,人的情感高度豐富,生命史的延長又使彼此都在發生更全麵的變化,靠愛情鞏固婚姻是不夠的。在我看來,一份婚姻是否成功,關鍵取決於婚姻中的雙方是否能夠及時地將愛情轉化為親情。愛情在現代社會是一種易變的感情,但親情卻相對穩定。將愛情轉化為親情,不是對愛情的否定,而是在更高層次上對愛情的升華。擁有親情的雙方,更有能力原諒對方的缺點與過失,而愛情則往往是幻想對方是完美的,是不能令自己失望的。

  曾有這樣的說法,最偉大的感情是母愛,其次是狗對主人的愛,再次才是男女之愛。而母愛便是一種親情,當我們將男女之愛升華為親情的時候,這份婚姻才能穩固。

  如果婚姻中的當事人關於反對情感走私、追求盲目的浪漫、認為忠誠絕不可失等價值觀問題不解決,就不會有好婚姻。因為大多數的失敗婚姻恰恰是因為這些價值觀問題而引起的。在美國,社會與婚姻專家中同樣也存在著兩種不同的價值觀,找不對門,便可能越谘詢,困擾越多。那時婚姻治療便可能促使婚姻更快破損了。

  同樣是對待配偶一方的外遇,我們是更多地譴責,還是持一種寬容的態度,這也是一個觀念問題,是基於對深刻人性的認識不同。而不同的態度,必然會有不同的谘詢效果。

  在一份婚姻谘詢中,我們還必須弄清楚,當事人對婚姻有什麽期望,他們如何理解和定義婚姻。這些,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婚姻關係。如果他們對婚姻的定義一開始就錯了,進一步,如果婚姻專家也用錯誤的婚姻觀念來指導他們的婚姻,那又怎麽可能會有好的結果呢?

  同樣,我們還必須清楚,現代社會的婚姻危機從何而來。如果我們的婚姻專家隻是針對當事人雙方自己陳述的問題,就事論事,而沒有努力去發現當事人自己沒有看到的問題,就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婚姻困境。家庭和個人都不是孤立於社會的,婚姻危機必然與當事人的全部生活關聯,甚至與他個人的曆史、家庭的曆史,乃至整個社會文化都有關係。所以,如果單純地就一次外遇,或一次爭吵來進行婚姻谘詢,當然不可能期望有真正的成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