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女人的三大傷心事 ZT

(2008-03-23 14:58:06) 下一個





錢鍾書先生在小說《圍城》中說:女人有兩大愛好,一是做母親,二是做媒。確實是這樣。不過,我今天想說的,不是女人的愛好,而是女人一生中普遍會有的傷心事。在女人一生的不同階段,有三件事情最讓女人刻骨銘心,也最讓女人傷心了。那麽,這三件事情是什麽樣的事情呢?
    在中國文化裏,說到有關女人的詞匯、歌曲和故事,我們隨便想一想,就多得數不過來。比如,成語裏的男才女貌和才子佳人;歌曲裏唱的“十八的姑娘一朵花,身材苗條眼睛大”;故事裏說的四大美女,和沒有進入四大美女之列的美女,比如,褒姒、陳圓圓等。所有這些文化現象,告訴我們的都是一個意思:最有價值的女人,或者說女人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女人的美貌。女人的才能怎麽樣,無所謂,相貌才是最主要的。也正因為是這樣的觀念,雖然曆史上同樣也有才華橫溢的女子,可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並不是才女,四大美女才是中國文化中女人登峰造極的象征。
    中國是這樣,外國也是這樣。在前天晚上,我看青歌賽的時候,聽餘秋雨老師講了一個小故事;那是當他看到一道有關特洛伊戰爭的題目時,借機講起來的。希臘軍隊為了奪回絕色美女海倫而進攻特洛伊城,雙方打了十年的仗,希臘國內的元老們感到很厭倦,說:“為了一個女人打十年的仗,值得嗎?”正當元老們用一邊倒的觀點讚同放棄這場奪美之戰的時候,海倫現形在了元老院的邊上;元老們看到了海倫的驚世之美後,感慨地說:“為了這樣的美女,不要說打十年仗了,就是再打十年仗,也是值得的!”『聽到餘老師的這個故事,在場的評委們和觀眾們都會心地笑了。海倫有什麽樣的能力嗎?沒聽說,男性元老們看到了海倫的美貌,什麽都顧不上了。
    可見,不管是古今還是中外,在這個男人主宰的社會裏,為女人設置的最有價值標準隻有一個:美貌!男人自認為自己比女人更有能力,世界上的一切事情有男人去做就可以了,女人為這個世界所做的最重大貢獻,就是讓男人欣賞到美顏,享受到美色,這是男人最希望看到的女人的特征。古今中外,概莫例外!
    也正因為這樣,女孩子從懂事起,就知道漂亮才是女人的立世之本。從小到大,家裏麵往這方麵使勁,女孩子自己也往這方麵動心思。先是穿漂亮的衣服,梳漂亮的發式;大一點了,就開始學著化妝;等自己有了工作,更是把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美化自己身上了。本身長得漂亮還省點心,如果長得再欠缺點的話,女人就更是要加倍用心去收拾自己了:從美容到整容,從買不完的衣裳到換不完的發式,女人把大部分心思都用在了使自己看起來更美上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再漂亮的女人,到了三十歲,也就到了人生最漂亮的頂端了,然後,就是看著看著,歲月的滄桑越來越掩飾不住,越來越明顯了。也因此,過了三十的女人,會對自己的相貌越來越失望。一位人到中年的女人給我留言說:“到了四十歲,看著自己二十年以前的照片,覺得自己現在完全沒有原來的影子了;不要說別人(指丈夫)看了,就是自己看了,都覺得惡心。”所以,社會普遍存在的對女人美貌的高要求,與女人到了中年之後,美貌的漸漸遠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和矛盾;這也使得女人在這個年齡段之後,對自己的相貌越來越不自信了。盡管富婆會用金錢給自己打造穿不完的漂亮衣裳,畫上不知是誰的濃豔彩妝,戴上價格昂貴的珠寶首飾,很無奈,青春和美貌還是相伴著漸漸遠去了。這種青春和美貌的逝去,讓女人感到了人生的第一次傷心。
    女人渴望美麗,並用各種手段想留住美麗,主要是為了讓中意的男人迷戀自己,並延續這種迷戀。也正因為有這樣的憧憬和等待,女人一旦碰上了喜歡的男人,什麽都不要了,仿佛覺得人生的所有目的都達到了。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名女人,本身已經有了輝煌的事業,可是,一旦碰到了她喜歡的男人,也許是一個各方麵的社會評價都不如她的男人,她就不顧一切地,什麽都不想要了,腦子裏隻剩下了一個想法:嫁給這個男人,和他相守一輩子。名女人這樣想、這樣做,我們更容易看到,平常女人也大都是這樣的想法,隻是我們沒有注意到。
    然而,成了家之後,深愛丈夫的女人們,在青春美貌不在後,卻倍受丈夫的冷落之苦。這一點,我在《男人們,別讓你們的老妻太難堪》一文中,已經說了很多了。有太多的女讀者,認為我對這一點的揭示準確極了。我看到我所認識的很多家庭裏,女人成了丈夫的老妻之後,太不容易了:一方麵,她們像年輕的時候一樣,渴望著丈夫的關愛、撫愛和性愛,另一方麵她們也要像年輕的時候一樣,表麵上做出淡漠的樣子,卻煞費苦心地更加注意打扮和修飾自己,希望用女人慣常的靜態美來吸引出丈夫曾經給過他們的那種強烈的衝動和動態的激情來。然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沒有了青春也沒有了美貌的女人,丈夫即使願意守著,還能有幾個丈夫對於看熟了、也愛熟了的女人,保持恒久的激情呢?也因此,女人依然熾熱,而男人卻早就冷了。還熱著的女人,得不到滿足後,變得心煩意亂的,這樣以來,更讓丈夫敬而遠之了。所以,女人到了四十歲以後,被她還愛著的丈夫冷落,就變得越來越常見、越來越平常了。女人也從這個年齡段開始,有了第二份傷心,那是她一生愛著的男人漸漸淡去,留給她的傷心。
    以上說到的女人在三十歲和四十歲兩個年齡段的傷心,並不是突然就來了傷心,而是從不知不覺到越來越明顯感覺到的傷心。而從有了這兩方麵的感覺開始,女人也就會在失落和冷落之後,把更多的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和情感釋放對象;轉移的同時,也會覺得那種失落和冷落不那麽深重了。然而,女人們卻在這種心態下,不自覺地又走入了另外一條可能更傷心的路。
    女人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不在之後,在丈夫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了衝動和激情之後,開始一門心思地關注孩子了。從孩子的吃喝穿戴,到孩子的讀書升學,孩子越來越成了女人的中心。可是,女人們不理智的思維,卻讓她們往往會忽視一點,那就是:孩子小的時候,是媽媽的寶;大了,上大學了,孩子就不願意再做媽媽的寶了;以後,孩子也會離母親越來越遠的,永遠也回不到孩提時代對母親的那種依戀狀態了。等到女人明白過來的時候,已經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段了。
    女人們在兒女問題上很健忘。當初,自己青春妙齡和丈夫認識的時候,丈夫是怎麽樣對待她和他母親的呢?哪個男人不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呢?而所有的女人,又都會固執而幼稚地認為:自己的兒子是不會這樣的。等到母親盼著能上大學的兒子讀上了大學,回家的時候拐彎抹腳地說了一堆話,最後說,回來是來拿錢的時候;等到母親盼著兒子工作了,兒子卻把掙來的錢全部給了媳婦,卻難得給母親買點什麽的時候;等到兒子自己也有了兒女,回來看母親的時候越來越少,甚至連電話也越來越少的時候,人到老年的母親終於明白了:盼了一輩子,等了一輩子,兒子是為人家打造的丈夫,他並沒有多少心思在自己身上。此時,已經人到老年的母親,也有了人生的第三次傷心!那是在逝去了美貌,遭受丈夫冷落之後,又讓漸漸遠去的兒子,留下來的第三次傷心。兒子可能不會永遠地愛媳婦,過段時間新婚的甜蜜勁過了,妻子成了老妻了,他可能會愛上別的女人,這說不準,但有一點可以說準:兒子永遠也不可能變回小時候的樣子了,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母親、纏著母親撒嬌了。女人們到了這個時候,才感慨地說:養兒育女一場空!
    昨天,我和一位河南洛陽的女網友聊天的時候,我對她講起了女人一生的這三件傷心事,她說我是心理學家,她感慨我太了解女人了。她問我,女人怎麽樣才能不傷心呢?不傷心的辦法可能沒有,但減輕傷心的辦法倒是有的。這對女人來說,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就是女人要更多地關心自己,不要太被世俗的觀念所左右,不要太天真地、太理想地,把自己的幸福和希望全部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現在的人越來越長壽了,女人大都又比男人更長壽,也就是說,等孩子成年成家之後,女人要走的人生路還很長,沒有丈夫相伴的日子,也會更長。這就更需要女人從年輕的時候起,不要忘了自己,除了家庭,還要有些別的,比如事業追求、比如廣泛的興趣愛好、比如理智地了解人與人生,這樣才能不覺得沒有美貌就沒了一切,才能不覺得丈夫淡了,自己就傻了,才能不覺得孩子走了,自己什麽意思都沒了。
   還有一些更可悲的女人,明明已經看到孩子大了,會越走越遠的,還是癡心不改;帶大了兒子,接著帶兒子的兒子—孫子,好象再弄個孩子帶帶,又會從小孩子對自己的依戀中找到自身的價值了。如果女人永遠也想不明白,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不全是為別人活的;那麽,女人也就會永遠地傷心下去,對有些女人來說,就不止是這三次傷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