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女性補充雌激素從35歲開始ZT

(2008-03-20 23:26:36) 下一個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口老化現象加劇,骨質疏鬆症已成為一個普遍的健康問題。

    雌激素為什麽可以防治骨質疏鬆症

    骨組織中含有兩種最主要的細胞——破骨細胞和成骨細胞。這兩種細胞主宰著骨骼的新陳代謝:破骨細胞將陳舊的骨質“鏟除”,隨之成骨細胞生成新的骨質將其補上,這樣,兩者的作用就維持著微妙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破骨細胞“鏟除”得太快,成骨細胞“補”得太慢(比如功能衰減),骨質就會“入不敷出”,骨量就會減少,從而發生骨質疏鬆

    人體內的雌激素可以抑製破骨細胞的作用,從而骨質被“鏟除”的速度減慢。絕經後的女性,內源性雌激素水平大大下降,不能抑製破骨細胞的“鏟除”作用,很容易發生骨質疏鬆症。

    其實,與骨質疏鬆相關的激素有許多種:雌激素、降鈣素、甲狀腺素、雄激素、皮質類固醇激素、生長激素等,但對女性來說,雌激素的作用最為重要。

    補充雌激素選準時機

    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老年女性,“身子骨”不太好,彎腰駝背的,身高也越來越矮,磕碰兩下就骨折,甚至用力咳嗽,也會“咳”斷幾根肋骨,這都是骨質疏鬆症給老年女性帶來的麻煩。

    醫生碰到這樣的病人,往往覺得非常可惜,因為病人失去了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症的最佳時機。研究證明,骨質一旦流失,變得疏鬆,即使再服用雌激素、鈣片等藥物,也不能使骨質再度變得“致密”、“堅固”,頂多是最大程度地維持現狀。

    因此,補充雌激素預防骨質疏鬆,最好從更年期開始的時候,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服用;此外,女性的骨量在30歲時達到峰值,以後則開始走“下坡路”,加上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也在30多歲時就逐漸下降,因此,許多專家主張:35歲以後的女性,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開始小量服用雌激素,這樣的話,預防骨質疏鬆的效果最好。

    有些女性不願意服用藥物,又擔心患上骨質疏鬆症,怎麽辦呢?這時,可以定期進行骨骼健康檢查,比如測試骨密度等,一旦發現有骨質疏鬆的跡象,就立即接受醫生的指導和治療。

    連續服用天然雌激素

    許多開始服用雌激素預防骨質疏鬆的女性,最想弄清的問題就是:雌激素種類那麽多,我該服用哪種呢?又該如何使用雌激素呢?到底要吃多久?……的確,采用正確的服藥方案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來說說雌激素製劑的選擇。雌激素分為兩種,天然類和合成類。國外曾經廣泛使用過合成類雌激素,結果發現,和天然藥物相比,合成藥物對肝髒的損害更加明顯,而且不利於心血管健康。因此,使用天然雌激素製劑是目前的發展趨勢。

    第二,選擇什麽樣的用藥方式呢?雌激素的用藥方式亦有多種,有靜脈輸液、肌肉注射、口服和外用藥物(通過皮膚或陰道黏膜吸收),外用藥物一般經皮膚吸收,對肝髒損害最小,口服用藥較為方便,因此目前常用的是口服藥和皮膚外用藥物兩種。

    第三,一個合理的服藥方案,合適的藥物劑量和服藥療程非常重要。由於雌激素可能會引起乳腺癌等,因此必須從小劑量開始,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漸增加藥量,直至最佳治療劑量。絕經前的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分泌方式是連續的,雖然在月經周期的不同階段略有不同,但在任何時候都維持一個較高的雌激素水平。因此,補充生理劑量的雌激素預防骨質疏鬆,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國內外多項研究均表明,絕經後連續用雌激素比間斷用藥更有效;此外,療程一般要在5年以上。在服藥過程中,應該及時向醫生谘詢,隨時調整用藥。

    雌激素的不良反應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雌激素防治骨質疏鬆的效果雖然顯著,但是,它還是有一些不良反應,值得女性朋友審慎對待:1、長期大量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患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的危險。2、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等;3、婦科症狀,如不規則陰道流血、子宮肌瘤增大、乳房脹痛;4、加重某些疾病,比如哮喘、偏頭痛、心髒病、腎髒病等;4、損害肝功能,引起膽汁淤積性黃疸。

    因此,以下情況禁用雌激素:乳腺癌;雌激素依賴性腫瘤,如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癌等;懷孕期間;陰道異常出血;肝功能受損;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腦血栓、心肌梗塞等等。

    既然雌激素有不少不良反應,我們是否就不該應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隻要合理服用雌激素,注意以下事項,這樣,藥物雖有“三分毒”,但帶來的卻是“七分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