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達到理想身高
專家說,做父母的責任是為孩子創造更加良好的生長環境,供給足夠而不過量的食物,均衡而不偏頗的營養;讓孩子有足夠的運動、充足的睡眠,保持身心愉快;預防和積極治療疾病。這樣就可以把先天所賦予的生長潛能充分發揮出來,達到自身的理想身高。
1、注重營養不偏食
有些家長有一個營養的誤區,認為加強營養就是多吃雞鴨魚肉,可以不吃或少吃糧食。其實人體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從碳水化合物中獲得的,而蛋白質要在能量充分的前提下才能被身體充分利用。過多蛋白質的攝入,不僅增加肝腎負擔,易造成消化不良、便秘,反而抑製孩子食欲。有些孩子營養過剩後造成肥胖,容易引發性早熟,最終使身材偏矮。所以,在保證量充足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搭配和多樣化,即粗細搭配、葷素搭配,不挑食,不偏食。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2、每天戶外一小時
兒童青少年經常從事體育運動,能促進骨骼的生長,使骨骼變長、變粗,骨密度增大。經常運動,也使肌纖維變粗,提高肌肉的力量、速度和耐受力。運動還可以消耗多餘脂肪,在快速生長期預防肥胖。現在的孩子普遍戶外活動不夠,沒有充分享受陽光和新鮮的空氣,沒有足夠的運動量,這都不利於孩子長高。
3、充足睡眠要保證
在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的分泌量是清醒狀態下的3倍左右,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長高。
4、積極防治疾病
各種引起生理功能紊亂的急慢性疾病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都能產生直接影響。反複的呼吸道感染和腹瀉會明顯阻礙兒童的生長發育。慢性感染、慢性肝炎、慢性腎炎、哮喘、心髒病、貧血等均可影響身高增長。染色體異常、內分泌疾病、骨和軟骨發育障礙等重大疾病,可使患兒身高明顯低於同齡兒,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矮小。因此,積極防治疾病,對生長期的兒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早期診斷和治療,一些疾病造成的生長損害是可以得到完全或部分恢複的。 (浙江在線)
飲食助力:媽媽可以參考以下方法為孩子調理飲食
對策1:選用食物滋補佳品
在飲食上,可為孩子選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大棗、蘑菇、香菇、木耳等。
這些食物既含有豐富的多種營養素,又都味甘性平,隻要適量進食,不失為寶寶強身壯體的天然食物滋補佳品,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特別提示:
對於身體健康的孩子,食補是滿足他們生長發育最安全、最有效的對策。隻有體弱多病的孩子,才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進行合理的藥補。
對策2:補充含鈣豐富的食物
孩子生長發育速度快,身體對鈣營養的需求也相應增加,飲食上應給孩子多選用豆製品、魚蝦、芝麻和海產品等食物。為了保證鈣營養的吸收,除了讓孩子多去戶外曬太陽外,還應注意提供含維生素D較豐富的飲食,如蛋、奶、動物肝、海產品等。
特別提示:
注意限製孩子過多地吃糖或甜食,這樣易使體內的鈣和維生素D被消耗掉,導致身體缺鈣。
對策3:適當增加優質蛋白質
孩子生長發育速度增快,器官組織對優質蛋白質的需求也隨之增長。因此,副食上應比平時適當地增加雞蛋、魚蝦、雞肉、牛肉、奶製品及豆製品等,主食上多選用大米、小米、小紅豆等。
特別提示:
牛肉、羊肉等食物性溫熱,不宜讓寶寶吃得太多,多選用易消化吸收的魚蝦類或蛋類,蛋、肉、魚盡量不要用油炸,米不要淘洗得遍數過多,也不宜放在熱水中浸泡。
對策4:注意維生素和礦物質提取
孩子對維生素需求增加,如攝入量不能滿足身體需要時,易發生“春季易感症”,如口角經常發炎、齒齦易出血,皮膚變得粗糙等。因此,除了注意多給孩子吃芹菜、菠菜、油菜、番茄、青椒、卷心菜、花菜等蔬菜外,還應多吃胡蘿卜、山芋、馬鈴薯,帶孩子郊外踏青時也可采一些野菜帶回家吃,如薺菜、香椿、苜蓿、莧菜等;主食上適當搭配粗糧和雜糧,如玉米、麥片和豌豆等。
特別提示:
為了吸引孩子吃的興趣,春令蔬菜可炒、可燉,還可包成餛飩、餃子和春卷等;烹調蔬菜時要用猛火,時間不宜長,減少水溶性維生素的損失。
對策5 提供必需量的
腦組織中含有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它們是大腦的主要組織成分,缺乏將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由於身體不能自行合成,所以應注意從食物中攝取,春天,給孩子做菜時盡量采用植物油,並多吃一些富含植物性脂肪的飲食,如核桃粥、黑芝麻粥、花生粥、魚頭湯、鮮貝湯等。(百度)
有助於孩子長個的運動
第一步,熱身運動:活動四肢各關節,脊背保持平直,上體前傾,雙臂伸直用力向後上方揮動。
第二步,走:大幅度擺臂,有力地向前走50米。
第三步,跑:小步跑,同時雙拳放在肩上,雙臂屈肘麵前旋轉;快速跑跳25~50米,重複4~6次,每次之後稍休息。
第四步,抻拉:雙臂上舉,然後向各個方向抻拉,同時踮起腳後跟,重複6~8次,中間稍休息。
第五步,單杠練習:懸垂(20秒/次,做3次),同時身體向右、左轉動,雙腳並攏;身體向前、後擺蕩;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擺蕩。
第六步,跳躍式引體向上:下蹲,脊背保持平直,向上跳起,抓住單杠,並利用跳躍的慣性做引體向上(單杠的高度和雙手的握距因人而異)。每次至少重複6~8次。
第七步,跳躍:向上跳,逐漸增高,或達到一既定高度;從稍高的地方向下跳;下蹲跳起。做30~60個不同姿勢的跳躍,雙腳用力蹬地。可選擇練習,但一開始就要按規定數量做,逐漸加大運動量。
每節操做完後應稍事休息一下,使呼吸平穩,四肢放鬆。每周不少於三次練習,每次35~4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