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危害最大的十種疾病zt

(2008-02-22 15:13:04) 下一個



1高血壓:熬夜易患高血壓

  【典型病例】31歲的周先生在某IT公司工作,年前由於工作太忙,他連續十幾天加班到深夜,後來就出現了胸悶、心慌、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等症狀,不明原因的周先生到醫院就診,結果被醫生查出原來是患了高血壓,他的血壓已經高達170 110mmHg,而正常人的血壓應該低於140 90mmHg。由於周先生比較年輕,而且有連續加班的現象,醫生讓他住院調整、休息了幾天,血壓就自動降下來了。

  【醫院現象】心血管內科馮毅主任醫師表示,該科接診的高血壓病人一年比一年多,而且年輕人患病率也在增加,目前我國高血壓的發病率在12% 13%。雖然高血壓早期有頭疼、頭昏的症狀,但是到了中晚期卻沒有什麽症狀,所以馮毅表示,高血壓好比隱形殺手,會引發腦卒中、主動脈夾層和心梗等。

  【提醒】過多攝入鈉鹽、大量飲酒、膳食中過多脂肪的攝入,均可使血壓升高。另有研究表明有經常熬夜習慣的人易患高血壓病,甚至發生中風,而生活井然有序,平時早睡早起者患高血壓比例低。而且,馮毅表示,年輕的早期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生活習慣、適當運動等讓血壓得以改善,改善不了的則要通過規則服藥治療。

  2糖尿病:後期並發症大增

  【典型病例】今年72歲的王奶奶患有糖尿病十多年,且下肢血管出現嚴重的動脈血管狹窄。因為一次不小心左腳被燙傷,導致左腳第四個腳趾壞死,因為是老糖尿病患者,多家醫院診治後建議其進行高位截肢。後來通過中大醫院介入與血管外科采用介入微創方法,應用微小球囊對下肢細小動脈進行擴張取得了成功,才保住了腿。

  【醫院現象】內分泌科主任孫子林表示,該科接診的新發糖尿病病人越來越多,而且慢性並發症病人明顯增加,該科門診病人中有60% 70%是糖尿病人,住院病人則比例更高,而該院的糖尿病足治療中心病人也日益增加,占到住院病人的20% 25%。孫子林表示,這些都說明糖尿病的流行趨勢沒有得到很好控製。

  【專家提醒】預防糖尿病切忌暴飲暴食,少吃高脂肪的油膩食品和快餐食品,多吃含纖維質的蔬果。其次多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預防手段。適當的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肺功能,減少因為糖尿病而引發的心血管疾病等,從而使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大大降低。除此以外,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很重要。因為人的情緒和血糖高低直接相關,如果老是大悲大喜,體內就會釋放過多的升糖激素,不但容易誘發糖尿病,還會使血糖難以控製。

  3頸椎病:發病呈年輕化

  【典型病例】參加工作3年多的王小姐在單位負責文案工作,長期對著電腦讓她越發感覺到頸椎吃不消。最近,王小姐的頸椎病越來越重,上半天班就感覺到頸椎連帶後腦勺脹得厲害,發展到最後兩邊太陽穴都疼得像要爆炸。由於頸椎不好,王小姐的睡眠質量也大受影響,根本就沒法躺著好好睡。

  【醫院現象】針灸康複科孫建華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發病率非常高,並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該科病人中有1/4左右都是頸椎病患者。長時間用電腦、看電視,尤其是躺著看書、看電視,對頸椎影響比較大。該病主要的臨床症狀有頭、頸、臂、手及前胸等部位的疼痛,並可有進行性肢體感覺及運動障礙,重者可致肢體軟弱無力,甚至大小便失禁、癱瘓,累及椎動脈及交感神經則可出現頭暈、心慌、心跳加速等相應的臨床表現。

  【專家提醒】頸椎病患者除了及時適當的治療,平時還需注意頸椎保健,才能避免病情的複發。主要包括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及早、徹底治療頸肩背軟組織勞損;長期伏案工作者,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按時做頸肩部肌肉的鍛煉;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談話、看書時要正麵注視,要保持脊柱的正直。

  4冠心病:患者越來越年輕

  【典型病例】去年11月,一位年僅26歲的小夥子在路上走著,突然感到胸口疼痛,跌倒在地,被送往第一醫院救治。檢查結果讓專家怎麽也不敢相信:眼前的年輕人竟然患上了冠心病,而在以前,這個疾病是五六十歲人的專利。

  心內科副主任葉飛介紹,其實也不難理解,這個年輕人典型的肥胖,1.7米的身高,體重卻達到了175斤。不僅不喜歡鍛煉,每天還要抽一包煙,和朋友在一起時喝喝酒。患上了冠心病自己也不知道。幸虧送醫院及時,否則,病情更加嚴重。

  【醫院現象】據葉主任介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生活壓力加大,冠心病發病率每年都在遞增。2006年,做介入手術的未滿980 例,去年已超過了1110例,並且呈現出兩頭化傾向(年輕化和老齡化)。以前一半發病年齡在60歲左右,現在已經提前到了40歲,最年輕的隻有26歲。

  【專家提醒】葉主任提醒,冠心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除了年齡和遺傳因素外,影響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大多都是可以改變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要將血壓、血糖控製在合理範圍內。血脂異常與飲食有關,所以要少吃動物性脂肪,同時要戒煙,加強鍛煉,控製體重,平和心態,疏導不良情緒。

  5腫瘤:早期發現難度增加

  【典型病例】39歲的陳先生是某職業學校的老師,他身體一向很好,而且生活很有規律,也沒有抽煙等不良嗜好。但是,前段時間,陳先生因為出現胸悶、咳嗽等症狀到醫院拍胸片,結果卻被醫生懷疑為肺癌,經過進一步檢查,最終被確診為晚期肺癌,而且肺上有多個腫塊,還有腦轉移。

  【醫院現象】腫瘤科副主任劉平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該科2007年收治的腫瘤病人比2006年增加了20%,其中肺癌、腸癌和胃癌占了絕大部分,肺癌患者有1/3左右,腸癌和胃癌患者有1/2左右。而且,劉平表示,與以往相比,肺癌早期發現的難度大大增加,因為以前以鱗癌多見,現在卻以腺癌多見,而腺癌長在肺部周圍,一旦發現多已到了中晚期。

  【專家提醒】對於腫瘤來說,劉平表示,早期發現至關重要,所以45歲以上人群應該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平時自我感覺身體很好的人也不要麻痹。另外,劉平表示,不抽煙、遠離吸煙環境可以減少肺癌的發生;有慢性胃炎、幽門螺旋杆菌者及時治療可以避免惡化;少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可以預防腸癌。
6腎病:中青年發現晚期多

  【典型病例】40多歲的張先生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要外出應酬,自然免不了吃好的、喝好的。因為喜歡吃海鮮,張先生經常會請吃海鮮,既有麵子又能滿足自己的愛好。前不久,張先生出現了夜尿增多;早晨起床後眼皮水腫,吃過飯後慢慢消退了,但是勞累後加重,休息後減輕;還會不明原因的腰背酸痛。到醫院一檢查,張先生竟然是腎髒出現了問題,醫生表示,這跟他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

  【醫院現象】腎科主任孫偉表示該科2007年門診接診的病人比2006年增加了10%左右,腎髒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但知曉率卻不足三成,值得警惕。其中,中青年患者患病的程度大多比較嚴重,很多初次就診的中青年腎病患者都已經是中晚期尿毒症。而老年人因為高血壓、糖尿病等引發的腎衰明顯增加。此外,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環境所造成的腎損傷也日趨明顯,肥胖性腎病正在增加。因感冒、腹瀉大量使用抗生素所帶來的腎損害也不可忽視。

  【專家提醒】對待腎髒疾病,首先要早期預防,對可能引起慢性腎髒病的病因如感冒、扁桃體炎、糖尿病、高血壓病等和危險因素如勞累導致的免疫力下降、高脂血症、高尿酸、藥物中毒等應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或控製,防止其發生。要想早發現腎髒病,孫偉提醒,定期查小便、腎功能非常重要。

  7中風:很多是“二進宮”“三進宮”

  【典型病例】今年44歲的張先生和醫院的醫生已經成了熟人了。今年2月6日是他第三次因為中風住院了。據張先生介紹,他患上中風是從2 年前開始的,起初得了腦梗,但病情較輕,沒住幾天院就回家了。回家後,該吃的藥時斷時續,去年10月,他再次得了中風。這次留下了後遺症,經過專家的治療,雖然生活基本自理,但他依然不拿身體當回事,藥忘了就不吃。終於,在今年2月,又住進了醫院。

  【醫院現象】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薑建東介紹,根據門診量統計,中風病人不僅發病年齡年輕化,病人數量更是逐年遞增。2006年,門診病人還在1880人左右,去年已經超過了2200人,住院病人更是以每年20%速度遞增。

  【專家提醒】控製高血壓是預防中風的重點。一部分病人在中風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後要盡早采取措施加以控製。高血壓病人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物,有條件者最好每日測1次血壓。並保持情緒平穩,少做或不做易引起情緒激動的事,如打牌、搓麻將、看體育比賽轉播等;飲食須清淡有節製,戒煙酒,保持大便通暢;適量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

  8抑鬱症:集中在學生和中年人

  【典型病例】小軍是某高中高二的學生,平時學習壓力很大。由於成績不是太好,經常被父母說教,要其好好讀書,把成績提高上去。期末考試後,得知成績的父母又是一番訓斥。自此之後,小軍悶悶不樂,學習無法集中注意力,上課沒精神,整天想著為什麽活得這麽累,學習成績再次下滑,甚至萌生了退學的念頭。

  【醫院現象】心理科主任曹秋雲介紹,我國抑鬱症患者每年以1%速度遞增,抑鬱症患者在普通人群中的比例已達到了5%。目前,光他所在的門診患者已經達到了4000人每年,而且還在以50%的速度遞增。

  【專家提醒】目前患者中“兩頭翹”趨勢明顯,中學生、大學生、職場中青年人是發病第一大群體。此外,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空巢老人” 也是一個高發群體。曹主任建議,麵對抑鬱症患者,社會家庭都要伸出關愛之手,幫助他們談出學習、生活、工作中的壓力等致病因素,緩解內心的苦悶,進行必要的心理加藥物治療,應付所遇到的心理與社會危機。

  9胃病:自己“熬”出來的病

  【典型病例】小周盡管年齡隻有21歲,卻早早地患上了胃病。原來,他在一家媒體工作,由於采訪、寫稿有時間要求,經常是飽一頓饑一頓,晚上八九點吃飯是經常的事。由於晚上工作晚,早上起來遲,早飯很少吃。工作沒兩年,因為胃痛,被查出是胃潰瘍。

  【醫院現象】消化科副主任楊勤介紹,胃病已成為都市的一個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原因是飲食沒有規律。其中年輕人多得的是胃潰瘍。這一疾病在消化科是大頭,占到了30%。

  【專家提醒】楊主任介紹,胃病與飲食有關,平時要養成三餐準時的習慣,不要暴飲暴食。少吃油膩的食物,避免煙酒的刺激。同時,胃病也與心情有關,過度的緊張、焦慮、生氣都會誘發胃病,加重病情。

  10哮喘:環境惹的禍

  【典型病例】春天快到了,家住城東的張女士又開始擔憂了。因為到了春天,花花草草要綻放,她就會發哮喘,身上還會出現一個個疹子。不僅如此,張女士還非常的敏感,家裏裝修味她也過敏,小貓小狗靠近她,也會讓她過敏。

  【醫院現象】呼吸內科主任張德平介紹,目前哮喘的發病率大致為3%,但每年都在上升。其中,南京有兩個季節是哮喘的高發季節,一個是每年的4-5月份,另外一個是10-11月份。

  【專家提醒】張主任提醒,研究發現,環境汙染可以破壞呼吸道黏膜,導致呼吸道保護屏障被破壞,過敏源長驅直入。如果環境汙染輕,一些哮喘患者病發程度就會減輕,甚至不發病。因此,預防哮喘,除了避免受涼感冒以及冷空氣刺激外,在空氣汙染時出門最好戴上口罩。如果是花粉及植物過敏者,最好遠離植物,盡量不去那些人群聚集的地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