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backchina.com) 年夜飯 大事之一:年夜飯 除夕吃頓豐盛的晚餐,俗話叫做“年夜飯”,也有的地方叫做“團年飯”、“合家歡”、“分歲酒”、“守歲酒”、“辭歲酒”。
節慶強度係數:10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集體記憶,而大年三十的年夜飯恐怕是這個記憶裏最耀眼的章節。有人回憶上世紀60年代1角錢的年夜飯時不會覺得寒磣反而甜美;有人感慨還是幼時清貧的年夜飯最有滋味。那是因為,我們雖然清貧,卻擁有最大的財富——家人的關愛。
年夜飯故事 “很多年沒有和家裏人一起過年了,於是年夜飯就成了腦海裏一道揮不去的糾纏。記憶中年夜飯經常是在姑媽家吃的,老少三代,從大年夜的下午就開始聚集在一起。晚上6時以後,便開始收拾桌子,擺放菜肴。冷菜通常有12道,葷菜不多。大人們邊吃邊談,說著些陳年的發生在家裏的笑話,大多是父輩們在孩童時代的趣事,孩子們雖然有時候聽不懂,卻也不插嘴,埋頭猛吃。各家總是在午夜前趕回自己的家守夜,嘴邊還留著年夜飯的餘香。吃的並不是山珍海味,卻讓所有人感到用餐的愉悅。那一夜,我們隻在乎身邊一起吃飯的人。”
——佚名網友(吳月輝整理)
鞭炮 大事之二:放鞭炮 依據民間傳說,年是蠻荒時代的猛獸,常滋擾人類圈養的六畜。為了將年逐走,人們用火燒竹子,這就是最早的“爆竹”,後來逐漸演化為“鞭炮”。
節慶強度係數:9.5 燃放鞭炮的習俗在我國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老百姓一年難得聚在一起歡樂一回,帶有喜慶元素的鞭炮自是不能缺席春節這一辭舊迎新的儀式。很多城市曾經禁放鞭炮,但後來又解禁。傳統習俗的力量可見一斑。
鞭炮故事 在我國南方一座山上,生活著一種能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名叫“山?”。每當新年快要來的時候,都要到山下偷東西吃。一次幾個村民到山腰砍竹時用丟棄的竹節煮食。這時,正逢幾個山?下山。村民們嚇得不敢動彈。這時,燃燒的竹節正發出劈劈啪啪的巨響。山?始終不敢靠近村民。有一個機靈的村民又往火堆裏添加了不少竹節,畢畢剝剝的聲音就更大了。那幾個山?嚇得拚命往山上跑。後來,村民們就把竹節放在火盆裏,用它爆裂的聲音驅趕山。
從此,每當農曆正月初一的淩晨,人們就要燒竹節,用以恐嚇山?,以求得新的一年的安寧。
春聯 大事之三:貼春聯 春聯也稱“門對”、“春貼”、“對聯”、“對子”,起源於桃符,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
節慶強度係數:9 雖然在當代,人們有著種種理由不貼春聯:空間狹小、與現代裝飾不搭配、沒有個性的詞句……然而,春聯依然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可見春聯承載著古老的年味兒,保持著強大的文化慣性。現代人更不妨來點創新,把春聯這個傳統好好保護傳承下去。
春聯故事 民間傳說,有一年除夕皇帝朱元璋下旨:公卿士家,門上須加春聯一副。
大年初一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視看春聯。每當見到寫得好的春聯,他就非常高興,讚不絕口。當到一戶人家,他見門上沒有春聯,便問為什麽。原來主人是個殺豬的,找不到人寫春聯。朱元璋當即寫下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送給了這戶人家。當朱元璋巡視完又路過這裏,見到這戶還沒有貼上春聯,問是怎麽回事?主人恭敬地說,春聯是皇上親自寫的,我們高懸在中堂,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非常高興,賞給這家30兩銀子。由此可見,春聯的得名和推廣,朱元璋真是功不可沒啊。 (趙 珊整理)
春晚 大事之五:看春晚 1983年,電視機開始普及。於是如何在年三十晚上能給過年的中國觀眾帶來快樂?春節晚會應運而生。
節慶強度係數:8.5 如果把春晚隻當作娛樂事件,那就好辦多了。姑且不說年三十晚上,一家人總得找點樂子吧,就瞅瞅那93%的收視率,還有什麽比它更能成為聊天的好話題?最近有所謂的學者呼籲抵製春晚,馬上遭到異口同聲的質疑,看來觀眾罵歸罵,沒有春晚的春節暫時還讓人接受不了。
春晚故事 王景愚是喜劇、啞劇表演藝術家。1962年,王景愚在廣東吃罐燜雞時產生了靈感,創作了啞劇小品——《吃雞》。1963年,在北京飯店舉行的元旦晚會上,王景愚表演了這個啞劇小品,當時周恩來和陳毅也坐在觀眾席,看了笑得直流眼淚。1983年,中央電視台春晚劇組讓王景愚表演個節目,使得《吃雞》再次轟動,他也被全國觀眾記住了。
有一次,他在蘇州向一個賣冰棍的老大爺問路,老大爺反問了半天王景愚有關春晚的事情,最後告訴王景愚,他不知道他要去的那個地方。 ——節選自《中央電視台24屆春節聯歡晚會台前幕後》
拜年 大事之六:拜年 根據傳說,“拜年”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人們相互道喜,慶賀未被“年”這種猛獸吃掉。
節慶強度係數:8 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拜年的“包裝”日漸更新換代,且其革故鼎新的速度,一日千裏。中國人過年的傳統、拜年的習俗和在這傳統與習俗中蘊含的對家人的祝福、對新年的期望,並未隨著公元紀年數字的增加而減少、淡化。
拜年故事 古時,倘若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一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一曰富有餘老爺,住元寶街;一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一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趙曉霞整理)
廟會
大事之七:逛廟會
廟會是廣為流傳的傳統民俗活動,常在寺廟節日,或以農曆規定的日期,於寺廟內或其附近舉行。
節慶強度係數:7
時代在變遷,往昔的廟會在時尚的今日也在悄然地發生著變化。熱鬧依然是熱鬧,可是過後回味卻總覺得缺點什麽。記得張中行在《北平的廟會》中說,“市場是摩登,廟會是過日子,過日子與摩登大有分別”。然而,當前有多少辦廟會、“吃”廟會、逛廟會的人能想到這其中的分別呢?
廟會故事
“兒時總盼著過大年,因為過大年可以扯著奶奶的衣角去趕廟會。那時最愛去的是隆福寺廟會。老遠就看到遊人信徒熙熙攘攘,天南海北百貨雲集。在隆福寺,我最愛看的要數那裏上演的影戲人,每年都會上演‘豬八戒背媳婦’的影戲。影戲的攤子小得出奇,攤前圍了一群像我一樣淌著鼻涕,瞪著大眼,穿著開襠褲的孩子。記憶中的影戲人扁而薄,可以夾在紙冊子裏。耍影戲老人的大藍包袱裏,有十幾本大紙冊子,分門歸類夾著‘身’、‘頭’、‘車馬’等等。每次表演結束時,我總是戀戀不舍地被奶奶拽著離開……”
——網友孫文劍(生於20世紀40年代)
春運 大事之八:春運 上世紀70年代,春運以知青探親流為主;上世紀70年代末恢複高考後,學生流開始加入;上世紀80年代,大量民工外出,春運開始形成“三流疊加”的現象。
節慶強度係數:6.5 春運,將每個中國人圍得水泄不通,往前是回家的路,回首是買票的難。這些年,眼看這場“大運輸”隨著經濟不斷增長,也落下了纏身的痛。最好的法子是讓更多的農民變為城鎮居民,讓他們回家的路越來越近,腳步才不再匆忙。
春運故事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由於工作與家不在同一地點,對春運就有著難忘的回憶。90年代,終於結束了‘牛郎織女’的生活。然而,我與春運的緣分並未到此結束。一來,每隔三五年要回家看望雙方父母;二來女兒16歲就出門求學,大學畢業後又在北京,每年春節往返都免不了在春運的大潮中翻滾。作為父母,我們也免不了操心,昨晚女兒打來電話說買到了回家的車票,可竟然是北京到石家莊的,離南陽還很遙遠。不過,這就不錯了,到了車上再補票,一定會在過節前趕回來的!”——摘自網友“臥龍瀟瀟生”《我與春運結下的不解之緣》 (鄭 娜整理)
祭灶 大事之九:祭灶 人們相信,在中國民間諸神中,灶神會在歲末的某夜上天揭發人間的罪狀。為了祈福避凶,民間逐漸形成祭灶的習俗。
節慶強度係數:5 盡管祭灶的習俗起源甚早,但是人們對灶神的敬畏程度卻一直在降低。由於不喜歡被揭短,人們對會打小報告的灶神越來越疏遠。“祭灶糖”、“祭灶湯”等祭拜禮物越來越少見,現代社會,祭灶之風更是逐漸淡化。
祭灶故事 古時候,一對夫婦老年得子,因家中貧困,隻得忍痛讓兒子到煤礦去挖煤。某日,老漢去煤礦看兒子,路遇一個光腳片的同路人。閑談中,老漢得知光腳片是受閻王指使,來收回100名礦工。老漢求光腳片留下自己的兒子。光腳片應允,囑他不要告訴別人。見了兒子,老漢佯裝害病,兒子侍奉左右、無法下井。不久,煤礦出事,兒子幸存下來。3年後的臘月二十二夜裏,老漢忍不住對老伴說了這事,被灶君聽到。第二天晚上灶君上天,將此事悉數報告玉帝。玉帝大怒,懲罰了光腳片,並收走了老漢的兒子。為此,每到臘月二十三,人們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宮後,不要搬弄人間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