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誌摩與林徽因:此情可待成追憶2 zt
(2008-01-26 11:02:15)
下一個
二 . 彷徨
徐誌摩的感情來得迅疾而強烈。他認為,他對林徽因的愛是他性靈覺醒的結果,他對林徽因的追求是對愛與美及自由追求的最高體現;他大膽地表達這種情感是出於道德的勇敢,合乎人道的精神、新時代的精神。所以,他要結束與張幼儀無愛的婚姻,以獲得自己的真愛。
他在寫給張幼儀要求離婚的信中說: “......真生命必自奮鬥自求得來! ......彼此有改良社會之心,彼此有造福人類之心,其先自作榜樣,勇決智斷,彼此尊重人格,自由離婚,止絕苦痛,始兆幸福,皆在此矣。”
在徐誌摩看來,解除了這種沒有愛情的婚姻關係,就解除了痛苦。假如沒有這種勇氣,怎麽能談得上改良社會,造福人類。他決心 “ 勇決智斷 ” ,去爭取自己真正的戀愛,真正的幸福,真正的生命。
麵對徐誌摩熱烈而率真的感情追求,林徽因不知所措了。
剛和徐誌摩認識時,林徽因隻是把他當作父親的朋友。張奚若當初是和徐誌摩一同到林寓拜訪林長民的,他後來回憶說,林徽因當時梳著兩條小辮子,差一點把他和徐誌摩叫作叔叔。後來隨著交往的深入,林徽因對徐誌摩也產生了感情,盡管這種感情與徐誌摩對她的感情並不完全相同。她愛徐誌摩廣博的見識,獨立的見解,奔放的性情,坦蕩率真的為人。
盡管徐誌摩長她8歲,在年齡上是她的兄長,可在內心裏她又視他為一個具有赤子之心的、孩子般的“真人”。她感激徐誌摩為她打開了心靈的空間、生活的空間,她的精神在這種交流中得到了舒展和升華。她承認,她喜歡和徐誌摩在一起,除了父親之外,她從來沒有和任何異性說過這麽多話。
畢竟林徽因隻有16歲,所有的感情體驗,包括慌亂的眩暈、喜悅、害怕、羞澀、疑慮、擔憂,對她來說都是第一次。她還不太區分得清,在她對徐誌摩的感情裏,有多少是友情,多少是異性間的傾慕。也許,本來這種種情感都是互相糾纏在一起的。
用林徽因的終身好友費慰梅的話來說:“她是被徐誌摩的性格、他的追求和他對她的熱烈感情所迷住了……對他打開她的眼界和喚起她新的向往充滿感激。”“在多年以後聽她談到徐誌摩,我注意到她的記憶總是和文學大師們聯係在一起──雪萊、濟慈、拜倫、曼斯菲爾德、弗吉尼亞。沃爾夫以及其他人。在我看來,在他的摯愛中他可能承擔了教師和指導者的角色,把她導入英國詩歌和戲劇的世界,以及那些把他自己也同時迷住的新的美、新的理想、新的感受。”
最初的慌亂過去後,林徽因沉靜了下來。麵對自己的心靈,麵對自己真實的向往,幻象消退了,願望清晰了,她沮喪地對自己說:這怎麽可能呢?
她難過地反省著自己:當初,正是清楚地知道徐誌摩是有家室的人,才可能跟他無顧忌地交往,自己怎麽可能去做破壞別人家庭的事情?
三. 保持著朋友間真誠而純潔的情誼
這時的徐誌摩主意已定,他在給任公的回信中坦陳自己就是要不畏 “庸俗之嫉之” ,反其道而行之:我之甘冒世之不韙,竭全力以鬥者,非特求免凶慘之苦痛,實求良心之安頓,求人格之確立,求靈魂之救度耳。 人誰不求庸德?人誰不安現成?人誰不畏艱險?然且有突圍而出此,夫豈得至而然哉?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惟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1922年2月張幼儀在柏林生下了次子德生(又名彼得)。3月,徐誌摩和張幼儀在柏林由吳經熊、金嶽霖作證,正式離婚。
1922年8月,徐誌摩回國。林徽因跟隨父親回國後,又繼續進培華女子學校學習。
許多年過去了,徽因在徐誌摩乘飛機遇難的悲痛中給胡適寫過一封信,信裏談到自己對徐誌摩的感情。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徽因真實的心跡:
我的教育是舊的,我變不出什麽新的人來,我隻要 “對得起” 人──爹娘、丈夫(一個愛我的人,待我極好的人) 、兒子、家族等等,後來更要對得起另一個愛我的人,我自己有時的心,我的性情便弄得十分為難 …… 這幾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實上太不可能。也許那就是我不夠愛他的緣故,也就是我愛我現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確證。誌摩也承認過這話。
十六七歲的林徽因在麵臨人生的重大抉擇時,聽從了理性的召喚,她理性的選擇使自己的人生沉靜而完滿。她鄭重地珍藏起了徐誌摩的情感,對這份美好的情感她永遠報以深情的凝視。
在以後的歲月裏,林徽因始終與徐誌摩保持著朋友間真誠而純潔的情誼,她對徐誌摩感情的理解和尊重,使她永遠擁有徐誌摩的敬重和摯愛。
林徽因回國了,徐誌摩在思念、戀愛、失望和希望中輾轉。他開始寫詩了。星月的光輝讓他感動得落淚,泠的溪水讓他體會到寂寞,薄霜滿地的樹林讓他倍覺傷感,強烈的無處可宣泄的各種意念燃燒著他,詩行鋪滿了一頁頁稿紙。
人們都說,徐誌摩的《偶然》,是寫給林徽因的一首詩:
我是天空裏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是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