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轉貼-再談我為何不回國--孩子和中國的前途問題

(2007-12-18 20:02:52) 下一個
再談我為何不回國--孩子和中國的前途問題。
來源: 油綠綠的湖水07-12-16 21:00:08 [檔案] [博客] [舊帖] [轉至博客] [給我悄悄話]
   
這可是老調重談了,一定有人笑話。不過,反正是論壇嗎,也就不妨說幾句,歡迎拍磚,我很喜歡原創。

有人看後會說我是年齡大的,不了解中國,或回國混不下去。我想關於我不了解中國的論調本身很可笑,因為我年齡大本身就是了解深刻的證明--至少比很多年輕人了解中國,而且我小學和初中受的是毛澤東教育,高中後受的是鄧小平的教育,那些年輕人嘲笑我不了解中國,我想那是因為他們從來不了解中國,甚至不知道毛澤東思想是什麽。

至於說我回國混不下去,更是笑話,我在國內的年收入接近七位數,所以,隻有那些回國後在兩年內年薪超過七位數的,或為了親人回國,或確實有報國誌向的人,我個人才服氣他們在這裏諷刺我。

我重回北美也馬上混到地區經理,當我看到那些因為看到回國有個年薪30萬40萬而猶豫的人,心裏是不看好這種人的,因為這種人感興趣的是現在的錢,錢,錢,不是長遠的追求,甚至是長遠的錢的追求,不是自己的人生定向和理想,甚至不是職業方向,或者幹脆就是撈一把就走的想法。而我小時侯受的教育是毛主席語錄:“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沒有遠大理想,心裏必然慌張”。

大家想一想:為什麽中國官員和富人都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並且很多要拿外國護照?難道他們僅僅害怕東窗事發嗎?其實,那是因為他們能看到多數人看不到的東西。我在國內做高級技術總監的時候打交道的官員很多,包括現在榮升中組部長和某常委的人。雖然我不是做行政官員的料,但作為旁觀者,對他們的了解還是有一些的。

好了,言歸正傳:假如是為了我個人事業的發展,我選擇回國發展,因為我認為中國還有30年的風光美景,我隻要在這十年裏裏抓住機遇,後二十年也就不白活了;然而,我有兩個孩子,我抓住機遇和孩子抓住機遇是兩回事,所以我必須換一種方式考慮自己的選擇。

有關孩子的前途問題,本質原因是因為我不看好中國三十年後的未來,而那時正是我的孩子就業和育子的時候。我憑我有限的曆史知識和直覺,認為中國會有動亂甚至戰亂,即使沒有動亂等,也已經變成拉美那種國家了。反而,假如是毛澤東時代,我倒沒有這份擔心,就會立即回國。


毛澤東時代,我在小學時就學習的一篇課文就是:水桶定律。當時水桶定律是發到各級黨組織要求學習的。什麽是水桶定律呢?就是一個水桶的盛水量,取決於最短的那根木條,而不是取決於最長的那根木條。也就是說,無論金字塔頂多麽光鮮,塔底才是決定金字塔存在與否的關鍵---盡管金字塔底是經常醜陋不堪的。所以,老牌資產階級國家都非常注重塔底的建設。有些海龜經常諷刺在美國加拿大的窮人和一些華人“領救濟”“養懶人”“腦體倒掛”,其實這隻能說明那些海龜淺薄,連美國的資產階級都會抨擊這些海龜“缺乏人道主義精神”“不講人權”。事實上,這種海龜回國,給自己帶來的是錢財和權力,給中國帶去的是負貢獻。

中國的曆史表明,中國富強的軟肋有兩個(還有很多,今天我隻談兩個):

第一是如何有效抵製外族侵略的問題。比如以北宋南宋之富堪稱世界GDP第一,然而在金元的打擊下很迅速地國破家亡。清代道光GDP也是世界第一,然而隻能對洋人割地賠款。毛澤東深刻地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就算被罵成窮兵黷武餓死人也要發展核武,這樣在心理和現實上被外族全麵侵略打擊甚至滅種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所以,對這個軟肋,我根本不擔心中國會有問題,我很樂觀,因為現在這個軟肋被毛澤東消除了。

然而,我害怕的是第二個軟肋:金字塔底被掏空的崩潰,金字塔底是指廣大的農民和普通的工人以及生存下等水平的人,這部分人是多數。即使是少數,絕對數量也恐怖,比如太平天國,在江南都不受歡迎,帝國主義也不歡迎,朝廷也不歡迎,卻能在江南造成巨大的破壞,曾經占據半壁江山。貧富差距、社會不公以及由此而導致的離心力和道德崩潰是曆朝曆代農民起義的直接原因,如果恰逢外部侵略,則餓殍遍地,戰時人不如太平狗。

這第二個軟肋,毛澤東深刻地看到了,所以毛澤東努力打造一個讓廣大農民和一線工人---也就是毛所說的無產階級,或被現在年輕人時髦詞匯所諷刺的低素質國民---得到基本保障、讓資本家有限致富或不許致富的社會製度,而且毛基本上打造成功了。毛時代的社會結構這很象北歐加拿大等國家一線的工人收入和白領階層很接近,基本醫療和教育得到保障,無產階級在政府有代言人,無產階級有選票---盡管候選人通常是資產階級人士,但選誰是無產階級說了算。毛時代的社會架構比鄧時代更接近西方發達國家,但在數量上的差別大,也就是國民平均財富比西方國家差一大截,此外,由於資源有限的現實的基礎,暫時不允許資本家支配資源,其他的方麵,在質上,卻和西方國家很相似。

而鄧時代,在總量上接近發達國家,但在質上,卻和西方國家有了巨大的差異,姑且不論科技上的成就對比。鄧以為,少數人富起來,就會帶動多數人脫離貧困,然後達到發達國家的社會結構。(我周圍的中國人說我是被毛愚弄的受害者,我常常感到他們隻是自我感覺了解中國,實際上他們連毛澤東時代的經濟結構都不知道,卻在那裏大談崛起,很是有趣。)

鄧徹底顛覆了毛的治國思想,鄧注重的是如何打造金字塔頂,讓人看到金字塔頂的輝煌。鄧也成功了,然而,金字塔底層卻被掏空了。假如一個國家不是外向型侵略的國家,則資源一定有限,一部分人富了,另一部分人必然更窮,或下一代的被這一代占用。而且,世界發展到今天,想重複西方國家掠奪其他國家的發展方式,已經不現實了,毛看到了這一點,但鄧沒看到。所以,中國取得資源的方式是:向內發力,這就導致在鄧時代,基本上是城市剝削了農村,而在城市裏,優勢階層剝削了弱勢階層,農村也如此。所以,一個奇怪的局麵出現了:中國的富翁越來越多,世界上到處是中國產品,一片崛起的信心和呼喊聲;另一方麵,農村孩子上不起學、看不起病等更加嚴重,社會治安急劇惡化,而大學擴招惠及的主要是城市,犧牲的是農村(毛澤東時代大學生裏,農村/城市剛好7/3,而現在是4/6)。

有趣的是,能上網的人基本上都是鄧路線的受益者,基本上不關心或討厭思考自己所受益處的根源,或樂觀地認為農村的那些問題正在解決。

鄧的這個路線本來應當適可而止,見好就收,然而,問題就出在這。現在捧鄧的比當年捧毛的要堅定百倍,因為捧鄧會給自己帶來好處,捧毛卻不一定---所以有人罵毛是皇帝,喜怒無常---,中國的資源,無論水還是能源,包括曾經認為用800年的煤,最多再用20年!就算發現了更多的油田,也意味著更多的汙染和水資源的消耗。而可悲的是,中國金字塔頂打造起來後,什麽錢都花過,就是沒有在全民免費的基礎教育上予以普及,加上計劃生育的逆淘汰(優者少生),中國的平均國民素質下降很多,所以想學習日本韓國等消化外來技術再發展自身技術的路子在50年內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這三十年的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三十年後的中國是什麽樣的中國呢?在我的眼裏,是這樣的:灰蒙蒙的天空,油綠綠的湖水,嚴重的兩極分化導致的兩極中國,貪汙腐敗盛行,社會公義的喪失,農民和工人廣泛的抗爭和動亂---最輕也是馬克思所說的破壞生產工具等,黑社會普遍,暗殺盛行,完全是解放前的景象。為了避免這一切的發生,中國最好的結局就是走向一個折衷:拉美化或印度化。也就是說,享受民主的假象,永遠做一個二流國家。

現在很多想回國發展的,基本上就是奔著錢去的,假如回國沒有幾個錢,基本上就不會回國。這種世界觀沒什麽錯誤,但確在客觀上說明了一點:所謂目前中國的吸引力,其根本在於能滿足很多回國者的自私心,中國的更深層次的向心力,比如不計個人得失,報效民族的,也許隻曾經在毛澤東時代曇花一現而已。

對於我個人,我的孩子在國外出生,無法具備中國國籍,我曾回國多年,然而,一切以錢為衡量基準的氛圍,我不喜歡,我更願在北美做個項目經理。我不願我的孩子長大後生活在一個充滿動亂因素和生存困境的國內--除非我相信他們能做資本家--然而我沒有這個信心。此外,中國已經在我的孩子出生前拒絕了我的孩子的中國國籍,因此,假如我的孩子不為中國效力,我也沒有犯罪感。然而,我自己有這個犯罪感,因為中國培養過我,所以我會盡力利用各種機會為中國作點貢獻,但這不表明我看好30年後的中國---那時我很老了,假如我現在回國,那時下崗怎麽辦呢?

那些官員富家人士,都高唱祖國的凱歌,然而就是他們,把孩子送出國外,我相信他們的選擇一定是最正確的,因為他們最了解中國。所以,我還是選擇,最終回到了北美。

所以,那些考慮海龜的人,多想一想:假如你能抓住中國的這三十年,就回去,自己混好了,孩子自然會好,到時有什麽問題再把孩子送出來就行了。然而對於我本人,由於我不是做行政的料,所以我料定我退休後沒人買我的帳,到時我幫不了孩子,所以幹脆就在北美算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