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看電影

(2009-03-08 10:51:46) 下一個

A請我看電影, 我說隻要不是很暴力的就好. "Bloody Diamond", 我看的昏昏欲睡, A說好, 可以收藏.

第一次看他的收藏片, "Hair", 那次恰好字幕打不開, A教我個拉丁詞語: Fellatio. A高中時期決定不再堅持信仰, 然而言談間每每會流露出religious, sprititual的東西. 這部電影裏的Berger, 他認為影射了耶酥: 流浪, 不被主流接受, 出席婚禮被驅逐, 犧牲生命......我說, 你已決定不要信仰, 卻時刻不能忘記, 你還是離不開, 他分辯又爭辯.

A的第二個favorite"Gorky Park", 一個前蘇聯警察/KGB的偵探故事, 其中有一些情感內斂而深沉的糾纏, 似無望卻堅韌的俄國人的理想主義.

後來看過一個"La Vie en Rose", A問我能否聽懂對白, 我說, 和你一樣, 看字幕. 主人公的命運讓人無法輕鬆, 我說, 我寧願要一個平淡快樂的人生. A, live to the max, 至少她活出了生命的精彩和極致.

上個月, 我們去看了"色戒". 我已準備他會提問題, 想不到他看得比我還明白, 並又給我來了一次Lecture: 關於人性, 理想主義和現實衝突, 男女情感和深層需要, 社會變遷和曆史等等...... A記住所有人的姓(名字太複雜了)和細節, 認為易先生是在王佳芝唱小曲的那一刻fell down. A最後提出一個問題: 為什麽電影裏出現兩次酒杯上的口紅印?

我說: 這象征女性特征和心理, 三年前和三年後, 口紅印類似, 卻已物是人非. 這不能完全說服A, 他說是刻意的電影技巧表現.

幾周前終於看了我借來"Da Vince Code", 我被最後一幕感動, 他不置評論. 我知道, 宗教話題一旦展開就會沒完沒了, 不提也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