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彼得·伊裏奇·柴科夫斯基(俄文: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英文: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後來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於沃特金斯克一個貴族家庭,從小在母親的教導下學習鋼琴,由於父親的反對,進入法學院學習,畢業以後在法院工作。22歲時柴科夫斯基辭職,進入聖彼得堡音樂學院,跟隨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創作,成績優異。畢業後,在尼可萊·魯賓斯坦(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的邀請下,擔任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
柴科夫斯基性格內向而且脆弱,感情豐富,與崇拜自己的女學生的婚姻破裂後,企圖自殺,他的朋友把他送到外國療養。他被認為有同性戀傾向,並且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一直試圖壓製,因此有意見認為這是婚姻破裂的原因。這期間開始和一個熱愛音樂的梅克夫人通信。後來梅克夫人成為他的資助人,他後階段的許多作品都是獻給這位夫人的。但奇妙的是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麵。當他們十四年的書信往來因為這位夫人宣布公司破產而終止時,柴科夫斯基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在獨自度過憂鬱的三年後於莫斯科去世。他的死疑點重重,官方說法是他喝了帶有霍亂病毒的水而染病身亡。但是據後來學者的考證,很有可能是自己服用砒霜而自殺。但是,這都隻限於猜測,真的原因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
在音樂創作上,柴科夫斯基很崇拜莫紮特,甚至模仿他的風格創作了一部管弦樂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對於瓦格納音樂中的一些特性他卻很反感,認為瓦格納過於重視管弦樂隊而忽略了聲樂,柴科夫斯基主張用現實主義手法來表現歌劇,主導動機隻用以描寫心理感情等內在方麵。
早年生活學法律時的柴科夫斯基出生於儒略曆的1840年4月25日或者格裏曆的5月7日,在沃特金斯克,一個現在烏德穆爾特共和國的小鎮子。他的父親是Ilya Petrovich Tchaikovsky,一位官辦礦廠的采礦工程師,母親是父親的3任妻子的第二任,叫Alexandra Andreyevna Assier,一位法裔俄羅斯人。他是歌劇作家,舞劇作家,翻譯家en:Modest Ilyich Tchaikovsky的兄長(大了幾十年)。
柴科夫斯基從5歲開始學鋼琴,幾個月以後,就能熟練演奏en:Friedrich Kalkbrenner的作品Le Fou。1848年,全家遷往彼得堡。在1850年,他的父親被任命為聖彼德堡國立大學校長。於是,年輕的柴科夫斯基接受了非常好的基礎教育,並且在音樂係主任的指導下,繼續鋼琴的學習。
與此同時,柴科夫斯基和意大利大師en:Luigi Piccioli相識,後者使他的興趣從德國音樂,轉向了吉奧阿基諾·羅西尼,文琴佐·貝利尼,葛塔諾·多尼采蒂。柴科夫斯基的父親放縱了兒子對音樂的喜愛,他資助了兒子師從一位從紐倫堡來的知名鋼琴老師Rudolph Kündinger。在這位老師的指導下,柴科夫斯基恢複了對德國音樂的興趣,並且持續一生的對莫紮特音樂的喜愛也在開始在心中萌芽。當柴科夫斯基的母親於1854年死於霍亂後,14歲的他作了一首圓舞曲來紀念母親。
柴科夫斯基於1858年離開學校然後進入司法部做部長秘書,不久他就加入了司法部的合唱團,同時在聖彼得堡音樂學院師從紮列姆和安東.魯賓斯坦學習音樂。1866年他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授,兩年後完成了第一部歌劇《司令官》,隨後幾年他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包括《天鵝湖》、《小提琴協奏曲》、弦樂四重奏《如歌的行板》。
音樂生涯
柴科夫斯基自學校畢業之後,安東·魯賓斯坦的弟弟,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和聲學教授尼古萊·魯賓斯坦聘請他做音樂史的教師。當時的柴科夫斯基父親已經退休,經濟上頗為拮據,因此欣然接受教職,接下來的十年都全心投入教學和創作。教書的待遇不特別好,僅能餬口而已,但柴科夫斯基從事這份工作能夠有很充裕的時間創作,所以在從事教職的第一年就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冬之夢」,但聽眾反應不佳。沒多久,他就因為壓力太大又過度工作,在1877年時精神崩潰離開學校。休了一年假後,他嚐試回到學校繼續教書,但是沒多久就放棄,決定退休。在瑞士休養一陣子之後,便搬到基輔與妹妹同住。
1868年開始,柴科夫斯基與俄國國民樂派的成員逐漸走得很近。1869年在巴拉基列夫建議之後,便寫了有名的管弦樂序曲「羅蜜歐與茱麗葉」。但於此後,柴科夫斯基的作曲風格越來越偏向西歐風,而逐漸與強調民族素材及風格的國民樂派漸行漸遠。
有一次,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臨陣上場替代指揮他自己的歌劇「女妖」(Enchantress,俄文原文Чародейка,1885年7月),之後便開始常態性的從事指揮工作。克服與生俱來的舞台恐懼症之後,他逐漸開始習慣在舞台上指揮自己的創作,並常在歐洲各地巡回演出,結識不少當時的音樂家。
1891年,柴科夫斯基受邀至美國指揮自己的作品,當年的五月五日,他在卡內基大廳的開幕儀式中指揮紐約音樂協會交響樂團演出。美國一行中,他也演出著名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以及弦樂小樂曲。這首堪稱柴科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調鋼琴協奏曲,1874年完成之初受到前同事尼可萊的惡評,也因此一直束之高閣遲遲未演,未料在美國首演卻一炮而紅,從此成為柴科夫斯基的招牌。
1893年,在首演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九天後,柴可夫斯機死於聖彼得堡街上的家中。有些音樂學家(如Milton Cross及David Ewen)認為,柴科夫斯基對於死亡早有覺悟,而第六號交響曲正是他寫給自己的安魂曲。第一主題之後緊接著快速的弦樂變化旋律以及強而有力的和聲,隨後出現的常號旋律和前後的旋律都沒有關聯,此種突兀插入的樂段(non sequitur),一般認為是俄羅斯天主教死者彌撒典型的曲式。
個人生活一場災難性的婚姻
Tchaikovsky in 1874柴科夫斯基同性戀的傾向很早就為人所知。盡管證據都在蘇俄時期被消滅殆盡,但他的性向對於自身的生活以及作品影響甚钜是無庸置疑的。有些曆史學家仍認為他是異性戀,但是大部分學者根據他的仆人蘇佛努夫(Aleksei Sofronov)以及外甥大衛朵夫(Vladimir "Bob" Davydov)的證詞,相信他最親密的伴侶都是同性。其他的證據大多可見於書信、日記及其弟馬戴斯特(Modest,亦是同性戀)的信件中。
在法學院的學生時期,柴科夫斯基曾經暗戀過法國女歌手狄希耶‧雅朵(Désirée Artôt)但在女方結婚之後,這段感情無疾而終。在他於莫斯科音樂院教書時,一名偏執的女學生安東妮雅‧米露可娃(Antonina Miliukova)以大量情書攻勢瘋狂倒追他,揚言非他不嫁,甚至以死要脅。其實柴科夫斯基根本不記得自己班上有這個學生,但是女學生相當堅持,不斷持續寫信。當時柴科夫斯基迷上普希金(Pushkin)的詩作「尤金‧奧尼金」(Eugene Onegin),正打算改編成歌劇。由於詩作中的主角尤金年輕時拒絕了塔琪安娜以致後來終生活在悔恨當中,入戲太深的柴科夫斯基將自己想成尤金,認為自己不應回絕這段感情。兩人於1877年7月18日結婚。
The composer at age 37 with his wife, Antonina Miliukova (1877)蜜月還沒結束,柴科夫斯基就後悔了,在兩人於7月26日回到莫斯科時,他已經瀕臨崩潰。周遭的朋友們都看得出來他的狀況很不好,但是沒有人知道嚴重性。婚後兩周,他企圖在冰冷的莫斯科河中自殺,但是隨後卻因為受不住寒冷而放棄,也因此染上嚴重的肺炎。精神上完全崩潰的柴科夫斯基逃到聖彼得堡。
他的哥哥安納托利(Anatoly)到聖彼得堡火車站接他時,幾乎認不出麵前那個一臉憔悴、瀕臨崩潰的病弱男子就是自己的弟弟。安納托利火速將他送到鄰近的旅館,發作了一陣之後,柴科夫斯基昏迷了整整兩天。這期間他到底做了什麼、說了什麼,除了安納托利之外大概就隻有精神醫師知道。醫師建議柴科夫斯基徹底改變生活形態,要他不要想要嚐試改善自己的婚姻,也不要再見新婚妻子。自此之後,柴科夫斯基再也沒有見過安東妮雅,但會定期寄生活費給她,到死為止兩人的婚姻關係都還保持著。
此後的幾年,柴科夫斯基很害怕安東妮雅會將他們兩人分開的內幕公諸於世。安納托利試著說服她去辦理離婚,安東妮雅卻不肯離婚,也不願配合對外宣稱兩人婚姻破裂的理由是因為柴科夫斯基有外遇。出版商尤爾金森(Pyotr I. Jürgenson)費盡唇舌為柴科夫斯基爭取離婚機會卻始終未果,卻在1880年的夏天發現安東妮雅另結新歡已有半年,還生了孩子,都被丟到孤兒院。安東妮雅在1896年被診斷出有精神病,並於1917年病逝。
至於柴科夫斯基,他並不將自己的精神崩潰歸咎於安東妮雅,而相信那是命定的悲劇,是對於他為了結婚而結婚的懲罰。盡管結婚的經驗像是一場夢魘,身為同性戀的柴科夫斯基對於婚姻的憧憬卻從未消減。當安納托利訂婚時,柴科夫斯基寫了一封感人的信給他,信中提到「有時候我真的很希望能夠被一個女人溫柔的觸摸與疼愛。我常幻想被一個慈愛的女人所擁抱,我能夠躺在他的腿上親吻著她...」後世的學者認為柴科夫斯基對於妻子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隻是想藉由婚姻來取回早逝的母親罷了。
去世
柴科夫斯基死於1893年的11月6日(當年合儒略曆10月25日),正好是第六交響曲首演後九天。他的屍體被運至聖彼得堡Alexander Nevsky Monastery的Tikhvin Cemetery,墳墓就在相熟的作曲家亞曆山大·鮑羅丁(Alexander Borodin)和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的附近,一尊由著名雕塑家為他所作的雕像低頭沉思著,似乎還在思考著“命運”,還在構想著他的新的音樂創作。
大部分當時的學者都認為他死於霍亂,起因是因為喝下受到汙染的自來水。但是近幾十年來,另外幾種理論逐漸流行起來,一般都相信他自殺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是法學院校友會對同性戀的抵製運動導致。
音樂史學家亞莉珊卓歐洛娃(Aleksandra Orlova)在他未出版的「柴科夫斯基點滴」(Tchaikovsky Day by Day)一書手稿中,口頭證詞做為證據來支持柴科夫斯基死於自殺的推論。他認為柴科夫斯基服用砒霜自殺,所以死亡日期和屍體處理才會遮遮掩掩,產生前後不一的說詞。然而,歐洛娃的論點缺乏書麵上的證據,因此受到多方質疑,至今柴科夫斯基的真正死因還是個未解的謎。
英國籍作曲家麥克芬尼希(Michael Finnissy)以柴科夫斯基生前的最後幾天與死亡為題,作了一部名為「羞恥罪衍」(Shameful Vice)的歌劇。
代表作品一覽
交響曲
《g小調第一交響曲》(1866年)
《c小調第二交響曲》(1872年)
《D大調第三交響曲》(1875年)
《f小調第四交響曲》(1878年)
《e小調第五交響曲》(1888年)
《b小調第六交響曲》(1893年)——這部交響曲又稱為《悲愴》,音樂具有憂鬱的抒情性,可以說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部交響曲,完成於他逝世前兩個月,並完整的體現了柴科夫斯基的美學觀。
《曼弗雷德交響曲》
芭蕾舞劇
《天鵝湖》(1876年)
《睡美人》(1889年)
《胡桃夾子》(1892年)
歌劇
葉甫根尼·奧涅金(1879年)
黑桃皇後(1891年)
管弦樂作品
《羅密歐與朱麗葉》(1869年)
《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1874年)
《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1878年)
《1812序曲》(1880年)
《弦樂小夜曲》(1880年)
《意大利隨想曲》(1880年)
《哈姆雷特》(18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