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為何把中國陸軍列入世界十強之首? zt

(2008-03-05 18:21:01) 下一個
美國為何把中國陸軍列入世界十強之首?
時間:2008-3-5 21:51:12 曆史回顧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消息說,美國的一些研究機構將中國陸軍列為世界十大陸軍之首,雖然感到有點意外,但我覺得有著輝煌戰績和光榮傳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完全無愧於這樣的評價。這不僅是由中國國內革命戰爭的曆史加以證明,更重要的是在抵禦外來侵略和對外戰爭中,我軍也為自己贏得了尊嚴和聲譽。

不管這樣的評價是真也好,假也好,但從朝鮮戰爭到越南戰爭,許多美國的高級軍官和文人墨客,都或多或少的談到了這一點。盡管他們都死要麵子的不承認自己實際是被我軍打敗了,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以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的武器裝備水平,能夠讓美國軍隊灰頭土臉,簽下讓自己非常狼狽的停戰協議,除了他們總是先要掛在嘴上的那個無聊的理由:“人海戰術”之外,從內心講,他們不得不佩服我軍優良的戰術素養和人與武器的緊密結合。特別是在朝鮮戰爭中的美國軍官們,應該是體會最深的。

在一般人的眼裏,戰術的先進性是與武器的先進性相一致的,也就是說一般人都認為,隻有武器先進戰術才能先進。當然,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技術決定戰術。新的武器裝備必然帶來新的戰術思想和原則。

但是,在軍事專家那裏,則不完全這樣認為。好的戰術,是最適合自己的戰術。也就是說,你使用的是什麽級別的武器,而你的戰術如果是最適合你的武器和訓練水平的,你的戰術就是先進的。由於我軍長期處於敵強我弱的環境,因此隻能在戰術上找出路,因此養成了我軍善於發展和研究戰術的傳統,以求以弱勝強。

而美軍由於長期以來都是處在裝備優勢的地位,因此美軍實際上是一支戰術水平很差的部隊,這一點從二戰直到越戰都沒有改變。美軍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以武器代替人力,在這方麵美陸軍一直是讓武器牽著自己鼻子走的。可以說如果美國陸軍的空中優勢稍有減弱,那麽其部隊根本不是我軍的對手。  

另外,從部隊的頑強性、吃苦性和犧牲精神來看,美軍也與我軍相差很多,在我軍看來,周圍都是敵人的環境很正常,我軍經常習慣於在敵人的包圍中作戰而不會感到有什麽特別。而美軍則不同,美國總是要求保持戰線、部隊之間聯係的完整性,一旦這種聯係和完整被割裂,或者部隊被包圍,美軍的抵抗意誌將馬上嚴重削弱。這也是美軍最佩服我軍的地方。 

在朝鮮戰場上,美軍在攻占我軍表麵陣地後,一般很難克服我軍的坑道工事,結果就出現美軍在上麵,我軍在下麵,使美軍很頭疼,不知道算不算是占領了我軍的陣地。在戰爭後期的時候,美軍和南朝鮮軍也開始妨效我軍,大量修築坑道工事,但我軍在攻占表麵陣地48小時之後,一般都能肅清坑道內的敵人。這除了我軍有較強的戰術技巧之外,主要是具有更強的犧牲精神和求戰欲望。特別是美軍在對我軍在實施敵後穿插的戰法上,更表現出明顯的不理解,因為我軍的穿插部隊往往是四麵處敵,而且往往是前要阻敵逃走,後要阻敵救援。有的時候求援與逃跑之敵相隔不過幾百米,可就是難以克服我軍的阻擊,會師不了。這在美軍看來,是拿部隊的生命作冒險,美軍的下級指揮官可能會拒絕執行這樣的命令。 

在我們抵禦外敵入侵的戰爭中,我們的對手也很清楚,以1962年的喜馬拉雅戰役來看,被稱為在北非戰場上打敗過隆美爾的印度陸軍來看,當時有個外電評論說,是一場“小刀切黃油的戰爭”。在幾個小時中,戰爭的勝負就已經明確了。

在戰場上,我軍一個連也好,一個營也好,甚至一個團也好,往往在傷亡達到60%的情況下,仍能繼續保持戰鬥能力,而美軍在戰損達到30-40%的時候,往往就被認為失去繼續作戰的能力而要撤出戰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