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中國軍力報告》: 中國正在對本國的軍事力量進行長期、綜合的改革

(2008-03-05 18:17:10) 下一個
美:解放軍大量列裝高精度導彈
時間:2008-3-6 9:06:47 軍事天地


解放軍東風15戰術導彈部隊參加1999年國慶閱兵式


美國防報告解放軍正在獲得東海10型遠程巡航導彈


解放軍東風11戰術導彈起豎


  美國國防部3月4日向國會提交一份2008年度《中國軍力報告》,報告對中國國防戰略、軍事現代化、軍事戰略戰術原則、台海問題等進行了全麵分析。以下為《中國軍力報告》部分內容:

  中國大戰略、安全戰略和軍事戰略的發展

  ·中國共產黨(以下簡稱“中共”)於2007年10月15至21日舉行了黨的“十七大”。在這次大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重申了“開放和發展”(opening and development)戰略,謀求保持國內和地區穩定,從而使中國能夠發展它的經濟、軍事、科技與文化力量。

  ·中共領導層一致讚成將胡錦濤總結的“科學發展觀”理念(確保經濟發展與社會和環境需求平衡)寫進黨章。

  ·這次大會召開前,中央軍事委員會的11名成員中有3名發生了變更。……七大軍區中,有五個被任命了新司令員。……任命這些新司令員,反映出解放軍將現代化放在了優先位置,並在努力提拔較年輕、受教育程度較高的軍官,他們還接受過按照解放軍逐步完善的職業性軍事教育規章而開展的訓練。

  ·對於台灣,胡總書記在十七大講話中並未強調軍事威脅,但重申了繼續推進中國軍事現代化的重要性,並敦促大會“加快有中國軍隊特色的軍事變革,並確保做好軍事鬥爭準備……。”

  ·胡錦濤的講話還包括:提議與台灣在北京方麵提出的“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舉行會談,以“達成和平協議”。台灣總統陳水扁拒絕了這一提議。

  ·在2007年8月慶祝建黨80周年的講話中,胡錦濤號召加快武器裝備現代化的步伐,加強人員訓練,並通過“將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發展相結合”來提高作戰技能。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就使用這一語言,這反映出中共的戰略是使經濟發展和軍事現代化取得平衡,而反對一方麵淩駕於另一方麵之上。

  ·2007年12月,中國宣布將海南省下轄的西沙群島升格為縣級行政機構,並命名為“三沙市”,由它對西沙、南沙和曾母暗沙諸島行使行政管轄權——中國與文萊、菲律賓、馬來西亞、台灣和越南對上述島嶼的歸屬存有爭議。一名中國發言人宣稱,中國對南中國海諸島及其“鄰近水道”享有“無可爭議的主權”和有效的管轄權。數百名越南抗議者在位於河內的中國大使館外舉行遊行,作為對中國聲明的回應。

  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

  中國正在對本國的軍事力量進行長期、綜合的改革,以提高它的力量投送和反介入/地區阻遏能力。與近期集中著眼於應對台海突發事件的準備相一致,中國在針對台灣的各軍區部署了本國許多最為先進的武器係統。

  中國將在“信息化”環境下進行作戰和提高“一體化聯合作戰” 能力視為解放軍建設的首要目標。信息化環境是以通訊幹擾、電子監視和精確武器打擊為特征的作戰環境。“一體化聯合作戰”是解放軍對多軍種聯合武裝行動所下的術語。

  彈道導彈與巡航導彈。中國的彈道導彈發展規劃是全世界最積極的。它正在研發和試驗進攻型導彈,組建更多的導彈部隊,在質量上對某些導彈係統進行升級,並在研究克服彈道導彈防衛的辦法。

  ·2007年11月,解放軍在針對台灣的駐軍中已經部署了990到1070枚CSS-6 與CSS-7 短程彈道導彈 。它還在以每年100枚以上導彈的速率擴大這支力量的規模,采取的措施還包括對各型導彈的射程、精確度和載荷予以完善。

  ·解放軍正獲得大量精確度很高的巡航導彈,如:國產的陸基發射型DH-10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從俄羅斯引進的SS-N-22/SUNBURN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它們都安裝在了中國從俄羅斯引進的2艘現代級和2艘現代-II級 導彈驅逐艦上; SS-N-27B/SIZZLER 超音速反艦巡航導彈,安裝在12艘全由俄羅斯購買的“基洛”級柴油電動潛艇的後8艘上。

  ·作為“反介入”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正在仿照CSS-5型中程彈道導彈研發一種新型的反艦彈道導彈。該型導彈的射程超過了1500公裏,與先進的指揮和控製係統聯為一體後,將成為中國反介入戰略的關鍵性組成部分,從而使解放軍有能力從遠距離上攻擊包括航母在內的海麵艦艇。

  ·中國通過增加一些生存能力更強的武器係統,正在對它的遠程彈道導彈部隊進行現代化改革。最引人注目的是,“東風”-31與射程更遠的“東風”-31A現在正被部署進二炮部隊。

  ·中國還在致力於研發一種新型的名為“巨浪-2”的潛射彈道導彈,並將它部署在新型的“晉”級 (094型)核動力彈道導彈潛艇上。預計“巨浪-2”將於2009-2010年間初步形成戰鬥力。



中國在不需要加油即可抵達台灣的作戰半徑內部署了490架作戰飛機。空軍殲10戰機至少已經裝備3個團。

  海軍力量。中國的海軍兵力包括74艘主戰艦艇,57艘攻擊型潛艇,55艘中型和重型兩棲登陸艦,以及49艘海岸導彈巡邏艇。

  ·中國有積極的航母研發與設計規劃。如果領導層作出這種抉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造船工業將能夠於這個十年的末期開始建造一艘國產航母。

   空軍和防空力量。中國在不需要加油即可抵達台灣的作戰半徑內部署了490架作戰飛機,在這一區域內的機場能夠將這一數字數以百計地增加。這些飛機中有很多是舊型飛機升級而來的,但數量較少、先進程度較高的飛機作戰的比重在上升。

   ·中國空軍已於2007年7月接收了4個升級過的俄製SA-20 PMU-2遠程(200公裏)地空導彈營。另4個營的導彈預計將於2008年交付。據報道,SA-20 導彈係統可提供有限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防衛能力。

  ·中國的航空工業正在研發一些型號的空中早期預警和指揮飛機。其中包括:由“運-8”運輸機改裝而來的“KJ-200”,它們除充當預警機外,還要擔負情報搜集和海上監視任務;還有用俄製A-50飛機改裝而成的“KJ-2000”。

  地麵部隊。解放軍擁有125萬人的地麵部隊,其中大約40萬部署在了針對台灣的3個軍區。中國正在用現代化的坦克、裝甲人員輸送車和火炮加強這些部隊。解放軍地麵部隊已獲得了約200輛98型和99型主戰坦克,這兩種坦克現在正被部署到北京和沈陽軍區的部隊。

  解放軍軍事學說的發展

  ·2007年1月,解放軍總參謀部發行了它的年度性軍事訓練指導文件。這份指導文件首次強調了“信息化”環境下的訓練。

  ·解放軍正在編纂和審定一份新的《軍事訓練與評估大綱》,以調整它的軍事訓練,使之與以從事“信息化環境”下的戰爭為宗旨的軍事改革相一致。新《軍事訓練與評估大綱》將著重強調現實性的訓練環境,將使部隊在電磁和聯合作戰環境下進行訓練,並將新技術和高端技術融入部隊結構。

  ·中國的民兵部隊正從一支以地麵部隊為主導的支援性力量向可支援地麵、海上、航空和導彈部隊的多軍種力量轉變。解放軍還在使民兵部隊與現役部隊一起參加訓練,以便從事未來的戰鬥行動。中國約有1000萬到1500萬民兵部隊;完全統合這支部隊將是個挑戰。(倪海寧 譯)



中國空軍裝備的由“運-8”運輸機改裝而來的“KJ-200”預警機



2007年11月,解放軍在針對台灣的駐軍中已經部署了990到1070枚CSS-6 與CSS-7 短程彈道導彈




中國在伊爾76機體上改進而來的KJ2000預警機



中國海軍主戰水麵戰艦目前有74艘艦艇。圖中新型防空型051C級戰艦正在進行反潛訓練


中國陸軍目前已裝備至少200輛新型99式主戰坦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