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談國防經費使用管理 zt

(2008-03-05 17:09:22) 下一個
解放軍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談國防經費使用管理
2008年03月06日 07:5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曹智、李宣良)全國人大代表、中央軍委委員、總後勤部部長廖錫龍上將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詳細介紹了我國國防經費的使用管理情況。

我國國防費仍處於較低水平

根據國務院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關於200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2008年我國國防支出4099.4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國防費預算占當年全國財政支出預算的6.9%,與前幾年相比,所占比重略有降低。

廖錫龍介紹,我國政府曆來堅持國防建設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的方針,按照富國和強軍相統一的要求,近年來在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和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的基礎上,適度增加了國防費,努力使國防基礎建設與我軍承擔的使命任務相適應,但無論是絕對數額還是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與世界主要國家相比都是較低的。2007年,美國國防費占其GDP的比重為4.6%,英國、法國、俄羅斯、印度等國也都在2%以上,而我國國防費占GDP比重僅為1.4%,明顯低於這些國家的水平。

新增國防費主要用於四個方麵

廖錫龍指出,我國有限的軍事能力完全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2008年我國增加的國防費將主要用於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根據國家統一的收入分配政策,調整完善軍隊有關津貼補貼標準製度,保證軍人生活水平隨社會經濟發展和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

二是適應部隊戰備訓練需要和物價上漲情況,適當提高士兵夥食費和與官兵生活密切相關的經費標準,增加教育訓練和油料購置投入;

三是解決邊海防部隊和小散遠直單位的實際困難,改善基層部隊物質生活條件;

四是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適當增加裝備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經費,提高軍隊在信息化條件下的防衛作戰能力。

堅定不移地走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保障路子

廖錫龍特別強調,雖然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較快,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這也就決定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經費供應不足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在這種情況下,國防費的使用主要是在提高保障效益上下功夫,堅定不移地走投入較少、效益較高的保障路子。

一是堅持統籌兼顧,科學確定經費投向投量。以科學發展觀為重要指導方針,從我國基本國情和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統籌處理好需要與可能、當前與長遠、重點與一般、規模與結構等方麵的關係,堅持量入為出,有所為有所不為,科學確定經費的投向投量。

二是堅持深化改革,大力推行科學管理。適應國家財政改革發展,結合軍隊實際,深化軍隊財政管理製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學的論證與決策機製,擴大集中采購範圍,推行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辦法,推廣應用公務卡結算,健全標準化供應體係,努力實現精細化管理、精確化保障。

三是堅持寓軍於民,走軍民融合式發展路子。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有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之中,深化軍隊後勤保障和其他保障社會化改革,加快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水平相適應、與國家社會保障體製相銜接的社會化保障體係,完善國防動員機製,最大限度地利用經濟社會中蘊藏的巨大資源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服務。

四是堅持勤儉建軍,始終勤儉辦一切事業。進一步強化艱苦奮鬥、勤儉建軍的思想觀念,嚴格控製樓堂館所建設,下大力控製行政消耗性開支,防止相互攀比和奢侈浪費。同時,積極響應黨中央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的號召,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在軍營活動,落實節能降耗目標責任製,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推廣力度,有效節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資源能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