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閻學通: 安全利益是中國首要國家利益 zt

(2008-03-27 08:13:18) 下一個
中國著名學者:安全利益是中國首要國家利益
時間:2008-3-24 9:03:16 軍事天地

自1996年筆者出版《中國國家利益分析》一書以來,10年中我國的國家利益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次序、內容、範圍和性質四方麵對我國國家利益進行適時的評估顯然非常必要,這將有助於我們根據國家利益的變化調整對外戰略。

國家利益的變化主要是受到四個因素的影響。一是國家實力的地位在國際社會的升降,二是外部環境的改變,三是經濟發展階段,四是技術水平。

這四者的變化都會影響國家利益的地理範圍、先後次序、具體內容和性質差別。例如,全球性大國和地區性大國,國家利益的地理範圍是不同的;外部安全威脅小的國家和外部安全威脅大的國家,安全利益次序分別是不同的;以資源經濟為主的國家和以知識經濟為主的國家,在知識產權利益上的需要是不同的;一個崛起的大國和一個衰敗的大國,國家利益的性質是不同的。

我國安全環境並未改善

從國家利益的次序上講,安全利益在我國國家利益中占首要地位。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我國麵臨著西方國家的全麵製裁,打破國際孤立的政治利益是首要利益。1993年擺脫孤立後,我國經濟利益成為首要利益。1999年李登輝的“兩國論”出台,“台獨”開始公開鬧 “獨立”,於是安全利益成為我國首要利益。有些人以為,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高,我國的安全環境日益改善,而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簡單。

我國麵臨的外部安全威脅日益增加,主要原因是軍事實力發展滯後。在上世紀90年代,我國經濟實力增長較快,但國防建設沒有得到相應的發展。一方麵是經濟利益迅速向海外擴展,而另一方麵卻是安全保障能力局限於境內。我們常見的新聞是中國企業在海外不斷遭受暴力襲擊,海上能源運輸安全沒有保障,海外遊客遇到大規模自然災害得不到救援。與此同時,軍事實力增長還跟不上“台獨”勢力的發展速度。“台獨”製定的時間表就是利用2008年奧運會的機會實現“法理獨立”。我國經濟實力雖有很大發展,但在保護海外企業和出國人員的安全、阻止“台獨”勢力發展上仍有局限。

從利益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兩方麵綜合考慮,我國國家利益的排序是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經濟利益、文化利益。“台獨”對國家構成生存威脅。政治上我國麵臨著“中國威脅論”的流行。雖然我國經濟麵臨著外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威脅,但我國經濟地位、貿易地位、外匯儲備地位、人民幣地位都呈上升趨勢。因此我國經濟利益的排序應在安全利益和政治利益之後。

在每類利益內部,利益次序也會發生變化。以經濟利益為例,上世紀90年代初,我們需要最迫切的是引進外資;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們需要的是引進技術;現在我們迫切需要的是海外能源和資源保障。

利益內容發生了很大變化

從利益內容上講,我國國家利益變化的方麵很多。安全利益的內容不再局限於軍事相關的傳統安全問題,而是增加了經濟安全、環境安全、社會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內容。其中一些非傳統安全問題又是與軍事能力相關的,如恐怖主義和海盜威脅。

政治利益的內容,從上世紀90年代的融入世界被國際社會所接受,轉變為現在的爭取國際規則製定權。上世紀90年代,我國加入了大量的國際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誌著我國融入世界的政治目標基本完成。然而,由於“台獨”搞拓展國際空間的活動,申請加入各種國際組織,削弱了我國在國際組織中可發揮的作用。

經濟利益的內容與上世紀90年代比也有了多方麵的變化,包括從吸引外資到對外投資,從出口能源到進口能源,從防範跨國公司到建立跨國公司,從占有低技術市場到開拓高技術市場,從仿製外國技術到保護自有知識產權,從增加外匯儲備到控製外匯增長速度。

從文化利益來講,上世紀90年代我們主要是保護傳統文化,現在則是在保護的基礎上要挖掘和弘揚中國文化。筆者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兩千年來,外來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起到的主流作用是豐富和發展。隻要中國人自己不破壞自己的傳統文化,沒有人能破壞得了中華文化。

  我國國家利益在全球擴展


我國國家利益在全球範圍廣泛擴展。國家利益處於國境內還是處於國境外並非是一國政策所致,而是自然形成的。從國際政治的角度講,國家利益是以與他國的國家利益發生衝突才形成的。沒衝突就沒利益,這如同水是人生存的需要,但當水是無限供給時,水就不是利益,隻有當人們對水的需要發生衝突時,水才成為人們的利益。a國和b國在a國境內發生的利益衝突,a國視為境內的國家利益,b國則視為境外的國家利益。如果發生在b國,則反之。例如,市場競爭在境內表現為保護本國市場,在境外表現為拓展外國市場,其本質和內容都是一樣的。我國國家利益在全球範圍的擴展,其實不過是我國利益與他國利益衝突的地域的改變。


我國國家利益在全球擴展,其根本原因是我國經濟實力的增長速度快於其他國家。我國已成為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大國、國民生產總值世界第二大國(按世界銀行購買力平價計算)、出國旅遊人數世界第二大國、石油消費量世界第二大國、貿易總額世界第三大國。於是,我國的安全、政治、經濟和文化利益都在向全球拓展。能源需求使我們的經濟利益從發達國家向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擴展。中國企業和遊客走出國門,把我國的安全利益帶到世界各地,中國參加國際維和行動成為一種需要。大國的責任推動我們從關注周邊地區事務向參與全球事務進展。技術進步促使我們的利益從地球向太空延伸。我國弘揚中華文化正從華人團體向非華人團體擴展,孔子學院從國內走向國外,“漢語熱”在國外開始興起。

我國國家利益已從發展型轉向崛起型


明確國家利益是崛起性的、發展性的還是生存性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利益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利益實現的難度大小。世界上能維護生存的國家是絕大多數。自冷戰結束以來,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中消亡或分裂的國家隻有幾個,如東德、蘇聯、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不足10個國家。世界上現在的200多個國家中,能實現發展的國家則隻有1/4左右,如經合組織國家和中國、印度、巴西等不多的新興工業化國家。在這200多個國家中,有可能實現崛起的國家則不足1/10,而中國恰恰是其中的一個。維護生存意味著防止已有國家利益的丟失,實現發展意味著現有國家利益的增加,而實現崛起則意味著發展速度要趕超他國。簡而言之,國家生存利益是相對容易實現的,發展利益則是較難實現的,而崛起利益則是極難實現的。


中國的國家利益已從發展型轉向崛起型。關於我國國家利益是發展型還是崛起型,有較大爭論。發展是自我進步,崛起是趕超強國。如果將我國利益定位為發展型,我們就沒有必要擔心與美國的實力差距拉大,因為隻要我們自己比自己進步就是發展了。如果是發展型,我們就可以停留在世界第四的貿易地位上,維持日本世界第三大貿易國的地位。如果是發展型,我們就不必高價研製太空技術,可采購他國的衛星服務。顯然,中國人不滿足於世界二流國家的地位,更不能接受生活水平提高但國際地位下降的結果。中國人民的總體國家利益是實現民族複興。正是因為我國的國家利益是崛起型的,因此它與他國國家利益就可能會出現摩擦與衝突。這就增加了我國實現國家利益的難度。


為了適應我國國家利益的變化,我們有兩點需要加以重視。


一是綜合國力的平衡發展。在硬實力方麵,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建設同等重要,要防止重經濟輕軍事的傾向。提高軟實力要從國內社會改革入手,加大和諧社會的建設力度。國內政治動員能力提高不了,則難以提高國際政治動員能力。這與國內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提高,就不可能擴大在世界上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一樣。


二是采取邊緣切入的戰略。由於崛起利益的特性,它容易引發衝突和突然事件,采取邊緣切入戰略可以降低利益衝突的烈度。在高政治和低政治利益衝突上,應選擇從低政治切入。在邊緣地區和中心地區利益衝突上,可選擇從邊緣地區切入。將兩者結合就是,高政治利益從邊緣地區切入,低政治利益可向核心地區發展。


(作者是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本文根據作者在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國際政治研究中心主辦的第二屆“名家論壇”上的發言整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