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殺死美軍中將!韓國軍隊的確“兵戈凶猛”zt

(2008-03-08 18:36:55) 下一個
殺死美軍中將!韓國軍隊的確“兵戈凶猛”
時間:2008-3-8 20:47:15 軍事天地


朝鮮戰爭中被打死的美軍最高指揮官是侵朝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朝鮮人民軍方麵說是被遊擊隊打死的,中方也有人說是中國的狙擊手打死的,美軍說是被南朝鮮軍車撞死的。如果美方所言屬實的話,這應該是南朝鮮軍隊在本次戰爭中最大的戰果了。根據世界通行的足球比賽規則,烏龍球也算是對方的進球吧。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倒黴的沃克是死於敗軍之中(前線兵敗如山倒,他還有閑心去給兒子授勳,看來不是個好軍人),這應該記在誌願軍的戰果簿上吧。
   
美國被全殲的遠不止第一騎兵師的一個加強營,還有號稱北極熊團的第三十一團,這個打過老毛子的“熊團”的軍旗現在倒是在中國軍博裏躺著。誌願軍在朝鮮損失最大的就是60軍隊180師,但也沒有全師被俘,被俘或犧牲的最高級軍官是師政治部副主任(現在來說最多相當於上校級,可能隻有中校吧),他是在部隊被打散後,組織幾十人在敵後打了三月遊擊,彈盡糧絕的情況下才被俘的。美國在戰爭中被俘最高級別軍官是二星少將迪安。1950年7月20日,朝鮮人民軍勝利結束大田戰役,並擊潰了美軍第24步兵師,美24師師長迪安少將在戰鬥中被俘。誌願軍抓獲的最高級別美軍軍官估計是杜德準將:1952年的初夏,在美軍看管的巨濟島戰俘營中,發生了一起令華盛頓大丟臉麵的事件。堂堂的美國準將、戰俘營司令官杜德突然卻成了戰俘們的俘虜。
   
1950年12月聖誕節前兩天,美國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上午10時30分離開他在漢城的司令部,乘坐他的專用吉普去議政府--沿交通幹線以北20英裏的路程。和往常一樣,他和貼身警衛坐在他那輛特殊的吉普車上,由他長期的司機貝爾頓軍士長駕駛。第二輛緊隨其後的吉普車上坐著全副武裝的衛兵。沃克出行,大都是這般陣勢,兩輛吉普車風馳電掣,掛著警燈、安著警笛、架著機槍,盡顯集團軍首席指揮官的排場和威風。這天,沃克是前去出席為表彰美軍第24步兵師和英國第27旅在夏季洛東江環線作戰中所起的作用而舉行的南朝鮮總統嘉獎式。這個儀式要在美國第9軍設在議政府的司令部舉行。
   
12月23日上午11點前的幾分鍾,約在議政府以南二三英裏處,突然發生的一場車禍使坐在頭一輛吉普車中的沃克當場死亡。那天,南朝鮮總統的這個嘉獎儀式雖然準備就緒、英國第27旅官兵正徒勞地列隊等待沃克將軍的到來,突如其來的車禍使儀式當天沒能舉行。24日,美第1軍軍長弗蘭克米爾本少將以代理第8集團軍司令的身份出席了這個儀式。
   
由於正處於戰事緊張之時,美國軍方對導致沃克死亡之因的種種細節,表現出了神秘的沉默。在官方報道中,所有關於沃克在前往議政府儀式的路上、大約11時死於一場車禍的詳細情節,都表述得異常簡單。當時,最流行的傳聞就是那含糊公告的一些內容:一輛由韓國士兵駕駛的卡車駛離向南的路線,猛撞在迎麵而來的沃克的座車上。
   
車禍發生時,正在議政府第9軍軍部等候沃克司令的9軍軍長約翰庫爾特少將立即趕到現場,他是這樣敘述這場事故的:沃克乘坐的第一輛吉普車飛快地行駛著,公路南向一側 1輛英國27旅的卡車因機械故障停在一邊。此時,1輛向南行駛的韓國軍隊第6師的卡車繞過英軍故障車越過公路中央與開得飛快的沃克的吉普車迎麵相對,兩車緊急避讓躲閃勉強錯開,但還是發生擦車,韓國軍車保險杠左首擦著吉普車,使它突然轉向,衝向路邊,翻到路堤下麵,沃克中將被壓在吉普車下,頸部受創。
   
緊隨沃克的第二輛吉普車上的衛兵目睹了這起車禍慘劇。他們馬上掀起出事的吉普車將氣絕的沃克和其他受傷的隨員抬到路邊。很快,第9軍的人馬趕到現場。

朝鮮戰爭爆發前,駐紮在日本的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有4輛特種吉普車,2輛塗成白色、2輛塗成橄欖黃褐色,4輛車均做了某些改裝。1950年7月沃克率部入侵朝鮮時,他隨行帶了 2輛橄欖色吉普車。沃克通常坐在副駕駛的位置上,編號1的吉普車在司機和沃克之間的後麵安裝了1挺.30口徑的支座機槍,2名貼身警衛坐在後排。車尾還有一個同車體焊在一起的後懸架,既可以放行李也可以放彈藥,在朝鮮戰場上就用來放置彈藥,這使得吉普車的前輪微微傾高、操縱不穩,隱含一定危險。沃克的吉普車沒有裝甲護擋,隻是在底部裝有一塊裝甲板以保護沃克免遭地雷傷害。每次出行,有著特有標誌的沃克的吉普車閃著紅燈、鳴著警笛,威風八麵,而沃克又總愛站在車上,抓著橫杠,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朝鮮的土路塵土很重,沃克的兩輛急馳的吉普車高速行駛時,常常是塵土飛揚,絕塵而去。沃克,就如同他的第8集團軍在朝鮮戰場上驕橫一般,他和他的坐騎也是霸道無比。

每次出行,他的第二輛警衛吉普車必定緊隨其後,這輛被稱為機槍吉普的警衛車支架上有一挺大口徑機槍,第502偵察排的士兵隨車護衛(502偵察排負責沃克駐地、指揮所和出行警衛)。沃克身邊的人都知道他的司機貝爾頓有飛車之好,更知道沃克的脾氣暴躁。貝爾頓的飛車很讓沃克滿意,因為沃克同樣不喜歡慢行,更難容忍道路交通堵塞,遇到這種情形,煩躁的沃克還會拔出他那把.45英寸自動手槍向路麵射擊以清出一條通道。貝爾頓和沃克的這種霸道的車風,最終將這輛吉普連同他的主人送進了黃泉。
   
沃克的隨行警衛是這樣描述導致中將死亡的這場事故的:
   
當一輛韓國運載武器的軍用小卡車突然從停在路邊的英國軍車後麵繞行出現時,沃克的座車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對麵駛來,他的有著飛車嗜好的司機貝爾頓並沒有減速,兩車交匯時,沃克的吉普車車幫擦著韓國軍車,巨大的衝力使吉普車順時針方向翻倒,整個吉普顛倒過來,車扶手壓在沃克的頭上。韓國軍車未受大的傷害,車上的韓國士兵跳下來和沃克的後一輛吉普上的警衛一起把壓在中將身上的吉普抬起,沃克的頭部受到重創、眼球突出,顯然已經氣絕身亡。得到消息的第9軍很快從議政府來人將沃克送往野戰醫院。
   
當南朝鮮總統李承晚和南朝鮮軍方高層獲悉名聲赫赫的美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竟然死於一場涉及他們士兵的車禍事故中的消息時,感到極為震驚並認為是一件十分丟臉的恥辱。他們當即下令由憲兵司令負責徹底調查車禍事故,肇事的南朝鮮軍隊的那位司機最終被判刑。本來還想在侵朝戰場上逞威的沃克在這場飛來橫禍中成了車下亡魂。
   
12月23日那個十分寒冷的夜晚,沃克的遺體被放置在漢城大學(這所大學此時被用作第8集團軍司令部駐地)的禮堂內,第502偵察排的值勤衛兵站在中將遺體旁寂靜的哨位上, 6根大蠟燭將棺材周圍照得通亮。24日早晨5時,沃克的屍棺在大批高級軍官的護送下,被送往金浦機場由一架大型運輸機運回美國華盛頓,美軍第15航空隊司令帕特裏奇少將親自駕機,飛機在第8集團軍設在日本橫濱的基地作了短暫停留,安排沃克夫人探視。1951年1月2日,美國政府在華盛頓舉行了悼念儀式,次日沃克被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附:美國曆史教科書上對朝鮮戰爭的記錄:
   
“韓戰是曆史上最血腥的戰爭之一。南韓有約一百萬平民死亡(多冷血,北朝鮮的平民就不是平民了,難怪美軍在北朝鮮大開殺戒,不過南朝鮮的平民死傷大半也應記在美軍頭上,證據請看伊拉克),幾百萬平民無家可歸。聯合國及南朝鮮軍士兵死傷或失蹤58萬人,Communistparty軍隊死傷或失蹤一百六十萬人。”
   
而美國的韓戰紀念塔上卻顯示是:美國 戰死 54246
   
失蹤 8177
   
被俘虜 7140
   
受傷 103284
   
聯合國軍戰死 628883
   
失蹤 470267
   
被俘虜 92970
   
受傷 1064453
   
那麽真實的聯合國及南朝鮮軍士兵死傷或失蹤人數應該是聯合國軍戰死加失蹤470267+62883=1099150,而不是美國曆史教科書上的聯合國及南朝鮮軍士兵死傷或失蹤58萬人。(我不知道這58萬是從那得出的,也不知道依據在那,如果有人有資料,可以回帖說明)
   
由此可知道雙方麵的傷亡比例應該是1600000比1099150即1.4556比1。而其中的Communistparty軍隊死傷或失蹤一百六十萬是采用美國的說法。而美國說法中的160萬包括中國誌願軍和朝鮮軍隊。
   
而中國方麵的數據是:1953年9月,誌願軍司令部統計:誌願軍戰鬥傷亡36萬;非戰鬥減員(包括病退、病故和事故、裁減等)38.6萬,兩項共計77.2萬,另據總參謀部統計,朝鮮人民軍傷亡為26萬。
   
那麽根據中方的數據來比較,77.2+52(朝鮮人民軍傷亡統計采用朝鮮方麵數據,應該有很大水分,西方的數據是52萬)是129.2萬。從這個數字出發,雙方麵的的傷亡接近,比例是1.17比1。如果采用朝鮮人民軍傷亡為26萬的數字,那麽比例就是0.95比1。

從這裏可以知道,雙方麵的傷亡比最高不過1.4556比1.
   
那麽單單看中美兩國。從美國方麵的統計數據來看,中美的傷亡比接近10比1,由此可知所謂雙方的戰爭傷亡相差10倍是采用美國數據,且僅僅考慮中美兩國的。而美國的數據中把非戰鬥減員(包括病退、病故和事故、裁減等)等數據也列入美軍的戰果,而在美國的統計中非戰鬥減員(包括病退、病故和事故、裁減等)以及傷員重傷死亡中的部分是不作為戰鬥傷亡的,比較有名的例子是美國沃克將軍在一次吉普車車禍死亡,美國方麵列入事故,不在戰爭傷亡裏麵。(從伊拉克戰爭來看,美國把這個傳統發揚光大了)

從這裏可以比較得出,中美兩國如果不計非戰鬥減員,比例應該約是5:1(因為數字本身不精確,所以隻能大概估計),計戰鬥減員,比例應該是7比1。再考慮美軍的裝備優勢和直接投放在前線參與陸地戰爭的??能接受。
   
關於雙方麵的軍力比較,我們先來看下美國曆史教科書上對朝鮮戰爭的記錄是:“北韓入侵南韓之初,北韓軍有十三萬五千人。其中很多士兵曾於二戰中參與過中國和蘇聯的戰爭。北韓擁有飛機,大炮和坦克。南韓則有九萬五千名士兵,少量飛機,重炮,沒有坦克。一開始,南韓軍幾乎未給敵軍以反抗。
   
後來最強盛時期的南韓及聯合國軍擁有近一百一十一萬士兵,其中59萬南韓人,48萬美國人,另有三萬九千人來自澳大利亞,比利時,加拿大,哥倫比亞,埃賽俄比亞,法國,英國,希臘,盧森堡,荷蘭,新西蘭,菲律賓,南非,泰國及土耳其。
   
北韓軍則增加到超過26萬人。中國派了78萬士兵支援北韓。”
   
從這裏上看59+48比26+78,誌願軍的人海優勢也無從談起。
   
從全局上看,聯合國軍和誌願軍總數上沒有較大差異,而聯合國軍的傷亡主要都是由誌願軍造成的,如果單單考慮誌願軍的戰果,雙方麵的傷亡比上誌願軍明顯占優,這在聯合國ammo力裝備後勤都占優勢,而人數等同的情況下能打出這個戰果,不能不讓世界以新的眼光看中國軍隊,聯合國軍中許多參加過朝鮮戰爭的指揮官的回憶錄中都認同這一點。從世界各國當時的報導來看,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很出人意料的,以至於美國隻能用中美兩國的傷亡比和中國軍隊對美軍(而不是對聯合國軍)的人數上的絕對優勢(78萬比48萬)來找安慰了。這場戰爭同時也成為美國最不願提起的回憶,描寫越戰的電影和作品很多,而描寫朝鮮戰爭的卻幾乎沒有!這也該讓部分人思考了!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很快,美軍大舉入侵朝鮮,在美國海、空軍出麵支援南朝鮮李承晚集團後,6月30日,美國駐日本的地麵部隊也投入侵朝戰爭。然而,朝鮮人民軍的迅猛攻勢將美軍、南朝鮮軍壓縮至半島南部狹小地域後,使美軍孤注一擲,於9月15日自仁川偷襲登陸,並不顧中國政府警告,肆無忌憚地向中朝邊界突進。沃爾頓沃克中將作為侵朝美軍主力第8集團軍司令,統轄著24萬人的龐大兵力,可以說是朝鮮戰場上美軍的風雲人物。當時,南朝鮮軍隊的一半、即10萬2千人歸美國第8集團軍指揮。此外,英國軍隊2個旅1萬1千人、土耳其1個旅5000餘人和比利時、菲律賓、泰國等小股部隊,也歸該集團軍指揮。作為朝鮮戰場上侵朝美軍的頭號主力兵團,美國第8集團軍自1950年9月仁川登陸撲向朝鮮北部後,計劃在10月中下旬攻到中朝邊界,甚至等不及冬裝的到來,就快速向中朝邊境突進,其氣焰十分囂張。
   
然而,惡有惡報。沃克這位美軍的統兵大員在趾高氣揚之時,先想著感恩節凱旋,受到中國人民誌願軍沉重打擊,攻勢被挫敗後又想著聖誕節回家。結果,-次車禍死於非命,沃克在聖誕節前真的回家了。忘了說了,南朝鮮總統嘉獎式中包括向美軍授勳,沃克將親自給正在美軍部隊服役的兒子授勳,這也是他不顧軍情緊急,堅持要出席這一儀式的主要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