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航空專家宋心之: B-2墜毀等於2400次A級事故 zt

(2008-02-28 07:47:53) 下一個
B-2墜毀等於2400次A級事故 美戰略力量削弱
來源:新華網 2008-02-28 13:35




B-2戰略轟炸機



  宋心之:資深航空專家


  發動機和飛控係統應為主要原因


  記者:B-2墜毀的主要原因是什麽?


  宋心之:根據目前的新聞報道,美國軍方正在就此次事件進行調查。就我來看,事故原因除了飛機本身的故障(例如發動機、飛控),飛行員操作失誤,還要包括外界的因素,例如鳥撞和天氣等原因。我在網上看到過有關此次飛機墜毀的視頻,感覺當地天氣晴朗,能見度較高,似乎天氣並不是主要因素。從相關報道上來看,B-2是剛剛起飛,剛飛過塔台就墜毀,很可能和飛機上關鍵設備發生故障有很大的關係,主要可能和發動機和飛行控製係統有關。


  記者:有報道稱跳傘的飛行員稱機上起火,您對此如何判斷


  宋心之:如果機組成員發現了機上起火,那麽很可能就發生了發動機的故障。B-2裝備有4台發動機,如果飛行員報告1台失火,B-2還有可能挽救,但是希望不大,因為B-2采用2台發動機公用進氣道,很快火勢就會蔓延到第二台發動機,故障情況會迅速地惡劣,出現使飛行員難以挽救的狀況。


  第二種可能就是起火的部位是飛控係統的關鍵部件。B-2采用的是一種“靜不安定”的設計,飛行控製完全靠電子化的線傳控製係統操縱。一旦飛控係統關鍵部件發生問題,飛行員將很難挽救外形怪異的B-2轟炸機,隻能無奈的跳傘看著轟炸機墜毀。


  從可能性來看,我認為如果飛行員報告有起火現象,那麽發動機故障是最可能的因素。第二位的可能性就是飛控係統出了問題。


  人為因素不大 不會造成核汙染


  記者:是否可能是飛行員人為失誤?


  宋心之:我個人認為人為因素可能性不大,因為無論是發動機故障還是飛控係統故障,造成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是飛行員難以處置的,隻能盡快跳傘逃生。


  記者:機上是否帶有核武器,墜毀是否造成核汙染


  宋心之:不會。據美軍報道這是一次例行的訓練,沒有攜帶武器的必要。從現場視頻來看,沒有明顯的彈坑,周圍高速公路上也沒有封鎖,還有汽車通過。如果機上攜帶武器,即使是常規炸彈,現場就不是這樣了。

相當於2400次A級嚴重飛行事故 創世界之最


  記者:B-2這次墜毀損失是否隻是十多億美金?


  宋心之:遠遠不止於此,美軍這次B-2墜毀,在美軍曆史上,也在世界範圍內創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記錄,就是單次飛行事故損失世界之最。


  美軍有一套自己的飛行事故評估體係。我看到的材料是單次飛行事故損失達到50萬美元以上(當然現在可能由於通貨膨脹等原因這個額度要上升),或者出現飛行員死亡等人員傷亡就算做最嚴重的A級事故。而此時墜毀事件,B-2造價為12億美元,其實加上研製費用單價會飆升到22億美元左右。這就意味著,即使按照12億美元的價格計算,這次墜毀就相當於2400次A級嚴重飛行事故。如果從經濟領域來看,就好比一個公司瞬間損失了20多億美金,一個“世界500強”公司頃刻間灰飛煙滅。


  另外一個關鍵就是,美軍B-2原來一共就有21架,數量很少。1架墜毀就相當於B-2轟炸機隊損失了相當於5%的力量。不要小看這5%,因為按照美軍的標準,執行空襲任務的飛機,如果一次出動損失率達到了5%-10%(也就是100架飛機有5架損失),那麽這種損失率將是不可接受的。從這次事故來看,是4架B-2起飛,發生這次事故就相當於1次轟炸行動損失了25%的力量,可見此次墜毀事件損失的慘重。


  B-2缺陷“大曝光” 五角大樓喜歡“高科技垃圾”


  記者:作為長期關注美軍空軍裝備發展的專家,您認為此次事件是否暴率B-2在設計時存在重大隱患?


  宋心之:眾所周知,B-2的研製始於美國空軍的ATB計劃,即“先進技術轟炸機”項目,始於20世紀80年代。B-2在80年代末首飛,在90年代開始裝備美空軍部隊,到現在已經服役10多年了。一般來說,作戰飛機通常會在使用的初期和末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但是B-2飛機服役已經10多年,從來沒有發生過墜毀事件,但並不意味它沒有故障和隱患,隻不過沒有表現出來而已。而這次事故發生時B-2已經服役多年,一下發生了如此嚴重的墜毀事件,說明B-2在研製過程中乃至總的研製方針上出現了毛病。就是美軍在B-2研製上過於追求新技術。當然在作戰武器研製上采用新技術無可厚非,但是過多、過濫地追求新技術,就會給裝備造成諸多的不可靠因素,例如事故率高、出勤率低等問題。這些問題我認為在B-2早期肯定有,但是表現不明顯。而這次墜毀事件,則是以非常嚴重的形式,把B-2的缺陷一下來了個“大曝光”。


  記者:看來這是對美軍“唯技術論”的一種諷刺。


  宋心之:沒錯。國外曾經評論說,五角大樓喜歡“高科技的垃圾”。雖然是垃圾,但是隻要“充滿”了高科技,美軍方首腦就會滿意。當然,美軍武器崇尚高技術,一方麵可以方便向國會要預算,另外也是對其他國家的威懾。就像B-2沒事就在演習中出現,還常常宣稱是世界上唯一的隱身轟炸機,這都是威懾的體現。但實際B-2的性能,也許不想外界想象的如此可拍。高技術的充斥,造成的問題就是可用性和實戰性反而要打折扣。“唯技術論”給國家軍備發展帶來的危害將是非常嚴重的,往往是得不償失的。


  B-2停飛 美軍戰略威懾能力下降


  記者:B-2事件是不是也給其他國家裝備研製上有所啟示?


  宋心之:每個國家情況不一樣。美國財大氣粗,美軍是以全球稱霸、全球作戰為方針,所以美軍很看重高技術,很重視與其他國家的拉開“代差”。所以美軍這種“唯技術論”的特點很難扭轉過來。但是其他國家還有自己的國情。你是否需要“全球作戰”?你是否需要“和美軍全麵對抗”?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隻有根據自身的國情、國力和戰略,研製相應的武器裝備,才是正確之路。反之盲目地跟在美國後麵跑,迷信高技術,肯定沒有出路。


  記者:B-2墜毀對美軍戰略轟炸力量的有何影響?


  宋心之:肯定有影響。美軍的B-52戰略轟炸機群已經超齡服役多年了,而它的B-1轟炸機機隊使用時間也不短了,同樣問題多多。雖然轟炸機的壽命一般很長,而且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延壽”,但是美國空軍希望的是一支具有隱身能力,能夠兼俱“核打擊”和常規打擊的戰略轟炸機力量。而B-2墜毀帶來的整個機隊停飛,就意味著美空軍的戰略打擊力量被大大削弱了。如果B-2數量很多,那麽摔一架可能影響有限。但是現在B-2數量極少,美軍隻能在解決完問題後才幹重新使用,否則再摔1架誰也承受不起。如果在停飛期間,世界上出現什麽不利於美國的“風吹草動”,B-2就隻能幹瞪眼看著。即使恢複了飛行,美軍對B-2的使用還會更加“束手束腳”,一有風吹草動,還可能停飛。這就意味著B-2出勤率進一步下降,美軍戰略威懾能力進一步下降。

美軍無研製新轟炸機需求 亞太部署B-2不變


  記者:美空軍是否會利用B-2墜毀向政府追加資金研製新轟炸機


  宋心之:我看不會。美軍連B-2都快承受不起了,哪有財力進行未來轟炸機研發。當然從新聞報道上看,美國洛馬公司等軍工巨頭都有下一代轟炸機的預研。因為從這些軍工企業來說,他們肯定會拍著胸脯稱,什麽樣的先進轟炸機我都能研製,但是前提是大把的資金投入。我認為,在冷戰結束後“一超多強”的格局下,美國還看不出研製下一代隱形轟炸機的必要。盡管B-2停飛了,但是B-52、B-1等轟炸機還是能夠應付大多數的戰場。B-52+B-1+B-2的戰略轟炸機模式在美空軍還將延續很長時間。即使美軍硬著頭皮搞了新轟炸機項目,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沒有采購。


  記者:從F-15墜毀到B-2墜毀,說明了什麽問題?


  宋心之:還是反映了美軍偏愛高技術的特點,造成美軍戰機複雜、昂貴但忽視堅固、耐用和實用,往往在追求性能的同時飛機設計餘量不足,一旦到了壽命,美軍戰機就會出現較大問題。這與美軍的研製思想和方針有很大關係,一時間也較難改變。因為美國的“軍標”(軍用標準)就是這樣製定的,從而有影響著美軍工企業的生產。


  相反,俄式戰機卻很重視堅固、耐用和實用。在很多愛好者眼中,似乎是美軍戰機質量更高一些,摔的次數也少。但實際上這是因為美戰機發動機都比俄戰機要優秀很多,機體卻未必。俄式戰機雖然機體堅固,但關鍵的發動機質量不穩定,掉飛機多也就不難理解了。這也側麵證明了發動機作為飛行器“心髒”的重要性。


  記者:B-2在關島墜毀,是否和當地潮濕氣候有關。


  專家:我認為關係不大。因為理論上說,戰略轟炸機是能夠適應多種氣候條件的。即使昂貴的B-2也就是對維護要求更高一些。而且既然美軍把安德森基地作為B-2的一個前沿部署據點,其基地設施是能夠滿足B-2使用需要的。


  宋心之:B-2墜毀是否會影響B-2在亞太地區前沿部署的方針


  專家:不會,因為這次墜毀很大程度上是飛機本身的問題,而不是當地天氣、機場維護等外部問題造成的。


  宋心之:事故調查大概會持續多長時間?


  專家:很難判斷。這次事故美軍的飛行員還都幸存下來,對事故調查就很有幫助,否則一旦飛行員也死亡,調查起來就更麻煩,停飛的時間還可能延長。有了飛行員的報告,還有地麵上的殘骸,憑借美國強大的航空專家隊伍,找到問題也就不太困難了。無論是更換一些小的零部件,還是換發動機,對於美軍來說都不是問題。關鍵是,B-2這次事故是否意味著它已經進入了事故的多發期,後麵還會有更多的潛伏的隱患,這就麻煩了。當然美軍會公布此次調查的結果,比如是飛控問題還是發動機問題,但詳細情況肯定是作為機密不示於外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