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機仍需時間發展擠列世界先進行列 - 解讀2007年軍事裝備發展資料來源: 新華網 軍事頻道
隱形”合圍 隱形,科學說法是“低可探測性”,其目的就是盡最大可能壓縮對方雷達的探測範圍,從而為己方空中作戰造就有利態勢。有人認為這將引發空戰模式的巨變,但是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2007年更多國家空軍受到了“隱形”的影響。在理智的國家戰略規劃者心中,“隱形”已經是一種有形的現實存在。
日本研製隱形戰鬥機 提高其遠程空中打擊能力 2007年09月19日 08:35:15 來源:北京日報
美國媒體近日第一次公布了日本隱形戰鬥機的錄像,它就是日本防衛省的ATD-X項目。據美國《航空周刊與航天技術》雜誌披露,日本開發的ATD-X隱形戰鬥機模型已在法國進行了隱形技術的測試,包括全尺寸模型、1/5尺寸模型,還有隱形結構基礎上的矢量推力係統地麵測試等。
幾乎全盤借鑒美軍F-22 法國提供隱形效果測試
日隱形戰鬥機研製取得進展,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技術支持分不開。
從公布的錄像來看,日本隱形戰鬥機實際上是F-22的翻版,整個外形幾乎一模一樣,配備兩台具有矢量推力的發動機,雖然看不到武器,但所有武器似乎也是內置的。
上世紀90年代末,日本曾成功地與美國聯合研製了類似美軍F-16的日本F-2噴氣戰鬥機。今年2月,美國最先進的F-22第一次海外部署日本衝繩,就與日本戰鬥機F-15進行了第一次聯合演習,給日本方麵“親身體驗”留下了絕佳機遇。日本世界問題研究所的一位專家就稱:“日本擁有了研製隱形戰機的良好技術基礎”。
《航空周刊與航天技術》披露,法國在雷恩附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雷達反射截麵室內測試場,可以測試任何戰機的雷達反射截麵,以了解其遭到雷達探測後的信號大小。2005年9月到11月之間,日本隱形戰鬥機模型就秘密運到法國,進行了一係列隱形效果的測試,包括整個雷達反射截麵、機體吸波性能和發動機紅外輻射等。
1.38億美元撥款繼續研製 為其它隱形兵器提供技術基礎
日本官方尚未就隱形戰鬥機遭遇“曝光”一事做出正式表態。日本防衛省正尋求2008財年1.38億美元的財政撥款,以繼續進行隱形戰鬥機的研製。這是日本30多年來第一次獨自開發自己的戰鬥機。《航空周刊與航天技術》載文認為,此研製還將為其它隱形兵器的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基礎,包括隱形巡航導彈和隱形無人戰機等。
不過,日本將來即使成功開發了隱形戰鬥機,作戰能力也難以與F-22相比。日本一位專家曾表示,ATD-X隱形戰鬥機一些核心技術係統還需要外來協助。日本一些官員也透露,未來實用型隱形戰鬥機要比目前的展示機小,需要10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大約2020年進入航空自衛隊服役。
目前,除俄羅斯前不久曾有媒體公布其未來隱形戰鬥機外,還沒有其他國家公布類似的隱形戰鬥機圖。日本隱形戰鬥機的研製似乎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日國防開支排世界前列 還正在研發遠程轟炸機
二次大戰後,雖然日本一直實行和平憲法,但其國防開支一直排名世界前列。日本一直是美國軍工產品和軍事裝備的主要客戶,日本現在的F-2支援戰鬥機,是日美共同開發的;主力戰機F-15J,是在向美國支付了專利費、並接受技術指導後,在日本特許生產的。
美國的相關法律規定,禁止向國外輸出最先進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日本有官員指出,盡管日本在電子機械、隱性材料和航空控製裝置等領域,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但由於不具備從零開始進行裝備的技術與經驗,作為實戰機實在無法與美國的戰機相比——日本隱形戰鬥機原型機不搭載雷達和武器,試驗機的尺寸比實際的戰鬥機要小;原型機能否最終實現批量生產,更是未知數。此外,費用也是難題——日本F-2支援戰鬥機的開發經費就遠遠超出了預期,達到3200億日元以上;而隱形戰鬥機預計開發周期在10年左右,開發費用必將超過F-2。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冒如此大的風險自行研製隱形戰鬥機,是向美國施壓,迫使美國修改其國內法律,向日本開放F-22戰鬥機,並降低出售價格。
日本防衛省的一名發言人近日對媒體明確表示;我們一直在研究隱形技術,並且會繼續努力,以提高自衛隊遠程空中打擊能力。日本《朝日新聞》曾報道,日本三菱重工正在大力研發F-3遠程戰鬥轟炸機,是以美國諾思羅普公司研製的ATF戰機——YF-23的原型機為藍本研製的,這是因為日本相中了YF-23戰機先進的隱形技術。(北京日報)
俄報:專家稱中國研製第五代戰機牽製美軍F-22 2007年12月25日 15:22:52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近日,俄羅斯專家瓦謝斯拉夫·瓦羅金在俄《獨立報》上撰文,預測中國第五代戰機。文章如下:
2004年,美國谘詢機構戰略研究國際谘詢中心曾受命研究中國航空工業的狀況,其最主要議題是對“中國是否有能力建造五代戰機”進行前景分析。該機構後來出台的報告成為美國國會和國防機構做出相關報告的重要依據。
現在,很多國家都在建造第五代戰機,其主要的動機是:希望保證航空軍事戰鬥力可以應對現代軍事威脅,符合21世紀軍事行動特點;希望保證軍事航空工業科學技術先進性,符合21世紀發展水平。
不論如何,21世紀,鬥爭是難免的。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很多國家都加入到美國領導的JSF(聯合打擊戰鬥機)計劃,該計劃最終目的就是要打造出符合第五代戰鬥機標準的F-35“閃電 II”。很多參與該計劃的國家絕不僅僅隻是希望得到一份購買合同那麽簡單,他們還積極參與到研究工作。因此,這些國家千方百計要讓自己國家的公司進入到生產過程,盡一切可能要實踐一下第五代機的研製。
美國當然也是這樣想的。對美國來說,JSF計劃的首要作用是十年內幫助美國空軍更新武器 。美空軍F-35A戰鬥機和F-22戰鬥機大概將超過1750架,這些戰機可以讓美國空軍的戰術和能力發生實質性的變化,包括航空偵察和快速反應能力。
目前,美國F-22A戰鬥機已經進入作戰狀態。重要的證明是,調遣位於弗吉尼亞州蘭利空軍基地F-22空軍大隊到位於衝繩群島的嘉手納基地的行動。通過個別F-22機隊,很容易就能看出整個F-22機隊的快速反應能力,就像所說的那樣--“在需要的時間,出現在需要的地點。”
美國測試這種戰鬥力的地點並不是隨意選擇的:太平洋遠東地區,這是美國最頭疼的地方。美國希望在此扮演的不是消極的“觀察員”,而是積極的“調停者”。
太平洋遠東地區除了有讓美國頭疼的問題,也有讓中國頭疼的問題。在兩國領導人的外交辭令下,還是可以看出他們真實的意圖。這種衝突有時甚至會非常突然、直接地爆發出來,比如當初的撞機事件。
這一地區激烈的衝突會日趨激烈。而排兵布陣、“軍力”對話,爭奪製空權等等行動都在所難免。這要求中國人展示自己的戰鬥力,就如美國人做的那樣——在中國周邊駕駛F-22戰鬥機炫耀武力。
而中國第五代戰機的目的,就是為了從軍事技術的角度製衡美國的F-22“猛禽”。(環球時報·環球網/梁旭)
韓國研發隱形戰機困難重重 設計模型模仿F-222007年11月01日 08:53:32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美國F-22戰鬥機
F-35隱形戰鬥機
能夠躲避雷達探測的隱形戰鬥機,一直是世界上許多國家希望研製和部署的重要武器裝備。在亞洲,繼日本和印度宣布自行開發隱形戰機後,媒體又披露了韓國空軍也在考慮自行開發隱形戰機,並公布了有關設計模型。然而,據西方媒體近日報道,由於技術不足等方麵的原因,韓國開發隱形戰鬥機存在許多困難。
設計模型模仿美F-22
據英國《國際飛行》雜誌近日在網站上披露,韓國空軍正考慮自行開發新一代隱形戰鬥機,可行性研究報告有望年底前後出爐。
從韓國媒體公布的有關設計模型來看,韓國試圖自行開發的隱形戰鬥機模仿了美國空軍最先進的隱形戰鬥機F-22的設計,外形結構十分相似,單座,兩台發動機,可配備空空導彈等武器執行空戰等任務,能夠超音速飛行。此外,韓國未來隱形戰鬥機還參考了美國三軍將要部署的F-35隱形戰鬥機的設計。
多年來,韓國空軍主要使用美製F-16中低空戰鬥機,但其航程有限,難以避開防空雷達的探測。韓國空軍認為,如果隱形戰機自行開發成功,將極大提高空中作戰能力。
近年來,韓國一直加緊開發航空隱形技術,包括先進的吸波材料等,為自行研製隱形戰鬥機做準備。除計劃開發隱形戰鬥機外,韓國空軍還在考慮自行研製無人駕駛的隱形戰鬥機。
核心技術要依靠進口
然而隱形戰機的開發是許多國家空軍麵臨的最大技術難題。目前,全世界隻有美國部署了隱形戰鬥機。
韓國工業方麵近日說,未來隱形戰鬥機的研製將麵臨一係列困難。其中,韓國從來沒有自行研製過先進戰鬥機,缺乏研製戰鬥機的技術基礎。此外,躲避防空雷達探測的隱形技術十分複雜,需要相當長時間進行研究開發。其中,最為核心的發動機技術很可能不得不依靠進口。據估計,韓國如果進行隱形戰鬥機開發,很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開發費將高達幾十億美元。而在未來20年裏,世界一些國家的隱形戰鬥機將可能大量投入市場。
從韓國公布的未來隱形戰鬥機模型來看,導彈不像美國F-22隱形戰機那樣內置,而是外掛。這將嚴重影響戰鬥機的隱形性能。因此,即使韓國將來研製成功隱形戰鬥機,隱形性能將受到很大影響。
目前,美國研製隱形戰鬥機的洛馬公司以及西方其他國家一些研製戰鬥機的公司正遊說韓國有關部門,希望韓國未來購買它們具有隱形技術的戰鬥機。一些公司聲稱,可以進行技術轉讓。
美國《防務新聞》近日報道說,韓國空軍2011年將競標采購第五代具有隱形技術的戰鬥機,2014年開始部署,2020年前部署大約120架。有專家認為,韓國航空部門難以很快研製成功隱形戰鬥機,空軍可能不得不選擇國外的隱形戰鬥機。由於美國國會禁止外銷最先進的F-22隱形戰鬥機,美國三軍通用的F-35隱形戰鬥機很可能成為韓國空軍一大選擇。
新聞分析 與日本展開競爭
韓國自行開發隱形戰機,一方麵是想擺脫長期以來對美國戰機的依賴,另一方麵,試圖與日本展開競爭,爭奪東北亞空中力量優勢。今年以來,日本一直試圖購買美國最先進隱形戰機F-22,但受到美國國會有關法律的限製。為此,日本加緊自行開發隱形戰機。據日本媒體前不久報道,日本自行開發的隱形戰鬥機取得重大進展,其模型機已多次進行隱形技術測試。在2008財年,日本計劃撥款1.38億美元,繼續進行隱形戰鬥機的開發。
今年4月下旬,韓國國防部曾明確表示,正在部署的美製F-15K戰鬥機與隱形戰鬥機F-22和F-35相比是落後的,韓國需要防止落伍於日本,應該建立可匹配的空軍實力,包括尋求具有隱形能力的第五代新型戰鬥機。
韓國空軍是在2002年決定購買美國F-15K戰鬥機的,預計2008年底部署40架。但F-15K難以像F-22那樣避開防空雷達的探測,很容易遭到地空導彈的攔截。(聶齊)
俄印協議生產隱形戰機 印度想掌握俄戰機秘密2007年10月25日 07:40:50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蘇-30MKI戰鬥機
10月18日,印度和俄羅斯簽署共同開發和生產第五代戰鬥機的協議。印度媒體報道說,隨著印度國防部長對俄羅斯的訪問,印度將在航空技術發展方麵獲得新的動力。
簽協議生產隱形戰機
據《印度防務》報道,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16日抵達俄羅斯進行為期4天訪問。18日,他在參加印俄軍事技術合作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時,與俄方簽署了共同開發和生產第五代戰鬥機的協議。安東尼表示,協議簽署是一大裏程碑,雙方關係將進入新的高度。
俄羅斯新聞社報道說,印度將要參與研製的第五代戰鬥機很可能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未來戰術航空概念機”。該型機進行了隱形化設計,配備先進的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為20多噸,最大航速為2馬赫左右,可攜帶多枚導彈,預計2009年試飛。
一旦印度參與俄羅斯未來戰鬥機的研製,將分享隱形等方麵的航空技術,為自己研製隱形戰機提供方便。按照協議,印度將可在本國生產第五代戰鬥機。不僅如此,隨著第五代戰機將要部署俄軍,印度也將購買部署,成為世界少數幾個擁有隱形戰鬥機的國家。
《印度防務》網站此前報道說,第五代戰鬥機項目投資將達80億美元,將是印俄最大的合作項目。印度一位官員說,目前,世界上隻有美國使用第五代戰鬥機F-22,俄第五代戰鬥機可與F-22相比。
安東尼還透露說,雙方同意加強各方麵的合作,很快將簽署有關聯合研製和生產多用途運輸機的協議。
想掌握蘇-30機密
據悉,在印國防部長訪俄前,印度還與俄簽署了購買15億多美元戰鬥機的協議,俄羅斯將在2010年前向印度提供40架蘇-30MKI多用途戰鬥機,由印度進行組裝。
俄新社報道說,2000年,印度曾與俄簽署協議,購買140架蘇-30MKI戰鬥機。起初,印度根據俄羅斯的許可,在自己的航空企業生產戰鬥機,然而由於成本過高,印度不得不購買現成的整機。現在,印度軍方不顧高成本,要俄羅斯同意印度組裝40架蘇-30MKI戰鬥機,顯然是有其特殊用意的。分析人士認為,印度此舉意在進一步掌握蘇-30MKI戰鬥機的設計思路和製造模式,盡可能多地掌握俄羅斯戰鬥機的技術。
多年來,印度武器裝備主要依靠進口。其中,戰鬥機大部分來自俄羅斯。為此,印度一直希望發展自己的航空產業,能夠獨立研製自己的戰機。
然而,自行研製的輕型戰鬥機LCA雖然耗時20多年,卻一直難以受到空軍的喜愛。近年來,印度空軍在購買外國新型戰鬥機的同時,不得不要求有關國家傳授相關的技術,包括國內組裝,甚至要求參與研製和開發新的戰鬥機等。
目前,蘇-30仍然是俄羅斯空軍一大主力戰鬥機,也是一些亞洲國家的主力戰鬥機。因此,印度空軍迫切需要掌握其設計和製造的秘密。
不過,長期以來,蘇聯/俄羅斯在外銷先進武器上一直留有餘地,許多技術進行了特殊的處理。印度即使參與俄第五代戰鬥機的開發,但俄在多大程度上願意與印度分享技術,還是一個未知數。此外,印度即使掌握蘇-30戰鬥機的設計和製造秘密,也未必能夠製造其核心技術係統。(聶雲)
美國隱形戰機引發論戰 隱形能力性價比成為焦點2007年10月24日 08:03:55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美國F-22A“猛禽”戰鬥機
美國F-35“閃電II”戰鬥機
關於隱形戰機的購買,一直是美國軍方無法平息的爭論。美國的F-35和F-22戰機,是戰機隱形化發展的具體表現,圍繞隱形能力價值的辯論中,它們首當其衝。
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報道,雖然隱形能力的優勢無可辯駁,如在作戰第一天減少被發現的可能,並保障飛行員的安全,但辯論的焦點是,這種能力的性價比是否合理,它是否值這麽多錢。
F-22和F-35需要優勢互補
飛行員約翰·比斯利專門被派去對這兩種機型進行評估,從而成為惟一既飛過“閃電”Ⅱ和“猛禽”戰機,又飛過上一代隱形飛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F-117“夜鷹”戰機的試飛員。
比斯利自2002年6月以來一直擔任F-35戰機的首席試飛員,並曾在試飛階段飛過F-22。比斯利說,他認為“第4代戰機”的高機動和隱形性能,將決定誰在未來空戰中占有優勢,他預計這兩種戰機將在未來的空戰中起到互補作用:F-22將飛高空,負責同敵方戰機作戰,F-35則飛低空,負責對地攻擊。比斯利表示:“猛禽飛機攜帶的空對空武器將比F-35多,隱形性能比F-35更高,不過,F-35在攜載對地攻擊炸彈方麵更勝一籌。這兩種機型結合起來,才能真正體現全部的效力。”
昂貴的F-22總單價3.38億
但支付購買隱形飛機的能力,成為妨礙在實戰中大規模部署這種飛機的主要障礙。目前隻有21架B-2“幽靈”隱形轟炸機投入實戰,該行業的一些經理人員預測,由於費用太高,美國空軍在2018年投入實戰的遠程隱形轟炸機不會超過兩百架。同樣原因,F-22的產量已縮減到不足1991年擬定數量的四分之一。目前每架F-22的造價約為1.5億美元。然而,以626億美元(項目總費用)除以185架(計劃采購總量),每架的總單價則高達3.38億美元。
亞洲空軍將迎來隱形戰機時代 空戰模發生巨變 2007年10月29日 08:02:31 來源:環球時報
據美國《防務新聞》日前報道,韓國繼日本之後也宣布了自己的隱形戰鬥機計劃,預計在2014年至2019年實現作戰部署。目前,亞洲各國或者研製國產隱形戰機,或者大力引進俄美歐先進戰機,外界預測到今後十年裏,亞洲空軍將迎來隱形戰機時代,空戰模式也將隨之發生改觀。
未來10年內大規模換裝
《防務新聞》的報道稱,韓國24日公布了所謂F-X計劃的第三階段目標,即采購具備隱形能力的第五代戰鬥機。F-X計劃是韓國空軍為替換老化的F-4、F-5戰鬥機而進行的大規模換裝項目,將采購總共120架先進戰機。其前兩階段分別采購了40架和20架美國製F-15K戰鬥機。報道稱,考慮到裝備日程的緊迫性和價格上的可承受性,韓國可能在第三階段選擇美國的F-35而不是更先進的F-22戰鬥機。它將在2014年到2019年進入韓國空軍服役。
韓國並非第一個計劃裝備隱形戰鬥機的亞洲國家,土耳其、新加坡、以色列等國此前已經先後參與到F-35戰鬥機聯合研製計劃中,將實現在2015年前裝備隱形戰機的目標。與此同時,日本和印度等國也加強了國產隱形戰機的開發進度。日本已在今年8月宣布,其正在研製的F-X未來戰鬥機性能媲美美國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它將在未來5年內實現首飛,10年內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而印度則在忙著與俄羅斯合作研製第五代隱形戰鬥機,定位為能夠對抗美國的F-22。據說它已完成氣動布局設計,它將采用超現代化的合成材料,可保證飛機高度隱形,並使用各種最先進的武器對空中和地麵目標實施打擊。俄總統普京表示,俄第五代戰鬥機最晚將於2012年到2015年裝備部隊。
俄羅斯第5代重型戰鬥機想象圖 [資料圖片]
將改變未來空戰形態
亞洲各國除了引進和開發類似F-22與F-35等追求雷達反射麵積盡量小、被稱為“全麵隱形”的這類先進戰機外,沙特阿拉伯、馬來西亞等國也同時引進了具備部分隱形能力、所謂“適度隱形”的歐洲“台風”和美國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再加上包括台灣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研製可吸收雷達波的飛機隱形塗料,能將現役的各種戰機改造成“準隱形戰機”,亞洲的隱形戰機時代即將來臨。
這個時代的來臨,將對沒有隱形戰機的空軍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脅。隱形戰鬥機憑借低雷達探測性,能在對手戰鬥機發現自己之前,使用中遠程空空導彈將其擊落,盡量避免陷入近距離格鬥。常規戰鬥機在這類對抗中將相當被動,F-22曾經創造的0:144的戰損比就是明證。
亞洲空軍進入隱形戰機時代,同時也使隱形戰鬥機之間的對抗成為可能,這對於全世界空軍來說都是一個新課題。美空軍的研究表明,由於雷達對隱形戰鬥機的探測距離大幅縮短,隱形戰鬥機之間的對抗很可能將如同“瞎子對瞎子”的決鬥,中遠程空空導彈將不再適用,視距內的格鬥作戰重新成為戰場上的主角。此外由於隱形戰機不同角度的雷達反射截麵相差很大,如果空戰中能搶占到合適的方位,能實現提前發現和提前開火。這一切都將對未來的空戰模式造成深刻變革。
防空係統麵臨嚴峻挑戰
更值得警惕的是,隱形戰機時代的到來,也迫使亞洲各國進入“反隱形時代”。多數國家都把隱形戰機作為突破對手防空網的第一梯隊,承擔摧毀敵方指揮中樞的重任。隱形戰鬥機一方麵能延緩對手雷達發現時間,使其防空係統來不及做出反應,另一方麵使雷達探測的覆蓋麵積縮小,使原本完整的防空體係出現空隙,隱形戰鬥機可以借機在縫隙中找出一條安全的突擊通道。
目前盡管亞洲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相對完備的防空體係,但這都隻是針對常規作戰飛機而言,為對抗隱形戰機,它們還需要整合引進大量新係統,並在戰法運用等多方麵進行新的改進。對此,在承擔攔截導彈任務已萬分吃力的情況下,亞洲各國的防空係統將麵臨更加嚴峻的挑戰。(《環球時報》)
反隱形措施層出不窮 挑戰猛禽F-22戰機 2007年05月24日 08:34:23 來源:中青在線-青年參考
據美國《飛行》網站11日報道,隸屬於美空軍第27飛行中隊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已於前一天飛離日本衝繩回國,從而結束了該型戰機服役以來的第一次海外部署。
有消息人士透露,自2月17日進駐嘉手納基地以來,12架“猛禽”戰機總共進行了600架次以上的飛行訓練,在同日本航空自衛隊的模擬對抗中展示出壓倒性優勢。美軍高級官員表示,F-22的作戰能力“無可匹敵,如有必要,今後它們隨時可能再次被派往東亞執勤”。
兩大隱身術打造最強戰機
所謂“隱形”指的是通過各種技術使敵方雷達難以捕捉己方真實形狀,從而麻痹對手,以達到突襲效果,而並非像科幻小說中的“隱形人”那樣用肉眼難以發現。
作為世界上第一種投入現役的第四代戰鬥機,F-22出色的隱身能力,是確保其在激烈的對抗中躲避對方雷達探測,“先敵發現,先敵開火”進而掌握戰鬥主動權的關鍵所在。要想破解“猛禽”稱霸天空的神話,就必須對其隱身技術的原理及手段有基本了解。
簡單地說,電磁隱形的核心問題在於降低雷達反射麵積(RCS),RCS越小,雷達就越難對目標作出正確判斷。削減RCS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大體上無外乎材料技術和外形設計這兩大方向。
其中,隱形材料按使用方法又可細分為塗料型和結構型。前者通過向陶瓷材料中添加少量金屬的方式,達成消耗電磁波能量的效果,工藝簡單,但容易脫落和重量偏大的缺陷也令人頭痛。之後出現的結構型隱身材料則將吸波材料與非金屬複合材料結合起來,使之既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又具有重量輕、強度高的優點,可用來製造結構部件,應用範圍更加寬廣。
至於所謂外形設計,就是指合理地規劃飛行器的外形,以達成使目標回波偏離偵察雷達視向的效果。它的曆史沒有吸波材料那麽長,但發展卻十分迅速,目前已成為隱身技術中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徑。更早的F-117和B-2兩種隱身飛機,都是這一思想指導下的產物。
反隱身措施層出不窮
隱身飛機自誕生之日起,就對傳統的防空體係構成了巨大挑戰。最新的F-22戰機,其雷達反射麵積據說僅為普通飛機的萬分之一,幾乎可以在對手的眼皮下橫行無阻。麵對“猛禽”的潛在威脅,各軍事大國一方麵加緊研製自己的第四代戰機以圖抗衡,同時也積極開展了一係列反隱身措施的研究。
首先是提高雷達的探測能力,開發各種新體製雷達。而在五花八門的設想當中,又以超視距長波雷達最有特色。受物理規律製約,現有的隱身飛機隻能對抗厘米波雷達的探測。因此,隻要使用波長超過10米的特種雷達,結合電離層反射原理,就很容易發現千裏之外的隱形飛機,可留下充足的預警時間。
機載或浮空雷達是又一個備選方案。由於技術條件的限製,目前隱形飛機的重點一般放在機頭正負45度角範圍內,背部的反射麵積相對較大。這樣,隻要能把雷達“搬”到相對較高的位置,探測到隱形飛機的機會將大增。理論上講,大型預警機乃至浮空氣球都有能力完成這項任務。
光學與紅外設備的價值也不容忽略。這類係統的實際使用效果雖然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畢竟具備不主動輻射信號的特色,隱蔽性良好,故非常適合做雷達係統失靈時的補充。
隱身技術與反隱身技術的對抗,客觀上促進了雙方的共同進步。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究竟誰成為最終的勝利者,隻能留待在實際對抗中去檢驗。(青年參考 辛穎)
“無人”喝彩 相比有人駕駛飛機,無人機以其低費用、高效能、零傷亡的特點而持續受到了各國軍隊的青睞。在第100架F-22已經進入美國空軍的2007年,美軍高官們卻在憧憬著“第六代無人戰機”的美好未來。無人機的天賦異稟遲早能讓他們由輔助性的戰場偵察走進攻擊的第一線。除了作戰飛機,無人化也在向其他軍事領域滲透,也許這就是國家軍事機器在預算和民意雙重壓力下的必然反應。不過,這也預示著某種英雄主義的終結。
核潛艇水下發射無人戰機? 美海軍秘密項目曝光2007年12月26日 07:47:19 來源: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由諾格公司推出的的X-47無人戰鬥機方案
美國國防部18日公布了一份名為《無人作戰係統路線圖》的戰略規劃報告。根據這份報告,無人作戰平台未來將為美軍 承擔越來越多的危險任務:空軍將部署更多的無人戰機;陸軍將使用更多的機器兵;海軍將部署更多的無人戰艦和無人戰機。
美空軍使用無人機,陸軍也擁有作戰機器人,已經為外界廣泛所知。其實,美國海軍的無人作戰係統也在發展中。
美正在發展無人戰艦
在太平洋海戰史上,曾有無人戰艦的身影,它就是二戰後期日本軍國主義的自殺艇。在未來歲月裏,世界一些大洋也將出現無人戰艦,但技術含量更高,作戰威力更大,包括水麵無人戰艦和水下潛遊的無人潛艇兩大種類。
無人戰艦具有自己的作戰優勢:即使被擊沉,也沒有人員傷亡之虞;可替水兵執行許多危險任務,包括掃雷、近距離偵察和實施爆破等。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海軍本世紀初就開始秘密研製水麵無人小戰艦——“勇士”號,總投資達1億美元左右,可在海上航行8小時,時速達28節,能攜帶1.2噸多武器。“勇士”號原型艦已研製出來,配備了導航通訊等設備,可進行遙控操作。美海軍計劃將“勇士”號開發成係列化無人戰艦:無人掃雷艦——可配備拖曳式聲呐等係統,清除重要水域水雷;無人偵察艦——配備紅外傳感器和雷達成像儀等進行情報搜集;無人攻擊艦——配備導彈或魚雷等武器,用於反艦作戰。然而,美國媒體迄今尚未披露海軍無人小戰艦研製的最新進展情況。
在水下無人潛艇方麵,早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就開始研製。2005年11月,美海軍曾從核潛艇上發射1艘微型無人潛艇。迄今,美海軍已開發成功多種型號無人潛艇,能夠執行偵察、進攻和掃雷等多種作戰任務。美軍專家估計,到2020年前後,海軍將擁有大約1000艘各型無人潛艇,形成強大的水下無人作戰力量。
更多戰艦配備無人機
在無人機方麵,美國海軍一直大力發展水麵戰艦無人戰機和核潛艇無人戰機兩大類。然而,相對於空軍和陸軍而言,大海環境極為複雜,海軍無人戰機發展比較緩慢。今年5月底,美國國防部曾宣布,海軍新世紀第一種垂直起降無人戰機MQ-8B“火力偵察兵”開始進入初步生產階段,預計2008年初形成初始作戰能力,2008年底前完成9架的部署。
MQ-8B全長約7米,重約1.1噸,可從戰艦上自動起降,作戰半徑為200多公裏,續航時間達8個多小時,可配備多種偵察係統,包括紅外傳感器和電子光學相機等。不僅如此,該型機還可配備火箭等武器對海麵目標展開襲擊。
美國海軍認為,隨著290架左右的P-3C遠程海上巡邏機逐步退役,未來部署108架新型P-8A遠程海上巡邏機是不夠的,至少還需要50架左右的無人偵察機,才能滿足全球海上監視的需要。
目前,美國海軍主要使用RQ-2“先鋒”號無人戰機執行偵察等任務,但整個艦隊隻有21架。RQ-2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部署海軍的,僅200多公斤重,可連續飛5個小時,最大航程約200公裏,主要執行空中偵察等任務。
上世紀60年代初,美海軍曾配備世界第一種艦載無人直升機QH-50,總共部署300多架,主要進行遙控反潛作戰。QH-50最多可攜帶700公斤的武器。其中它可攜帶1枚MK17型深水核彈,足以摧毀一艘隱蔽水下的大型核潛艇。
核潛艇可射出無人機
今年11月中旬,美國海軍曾透露,一艘“洛杉磯”級核潛艇配備一架無人戰機,在大西洋進行了試飛。這是美國海軍核潛艇第一次配備無人戰機進行試飛。無人機是從核潛艇上彈射升空的,曾飛到數百米高的空域。
目前,全世界五個核大國擁有大量核潛艇。然而,還沒有哪國核潛艇從水下發射戰機進行空中作戰。據美國媒體披露,多年來,美國海軍一直秘密研製核潛艇水下無人戰機。美國海軍核潛艇一般有16個洲際導彈發射管,每個發射管直徑約2米,可用於水下無人戰機的彈射。
美國海軍認為,核潛艇可長期潛伏大洋,一旦戰機水下升空作戰,更有隱蔽性,對手防不勝防而慘遭打擊。水下無人戰機可進行水雷探測、電子戰和情報搜集等多種作戰任務。其中,水下無人戰機可配備光學成像和雷達監視傳感器進行偵察。一旦獲到情報,它可通過衛星傳回美軍戰艦。如果需要,水下無人戰機也可配備武器,在高度危險的淺海水域跟蹤敵方潛艇,使用先進武器進行攻擊。
無人戰機完成空中作戰任務後,將返回核潛艇附近降落,回到導彈發射管。在導彈發射管裏,無人戰機將補充燃料,為下次升空作戰做準備。
未來作戰時,水下無人戰機可獨自按照設計程序飛行,也可通過水下或水麵通訊係統由作戰平台遙控。
然而,水下無人戰機的研製涉及一係列複雜的技術難題,美軍能否按時部署,人們將拭目以待。
威脅中俄海上安全
二戰結束以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一直在西太平洋地區加強對中國和蘇聯/俄羅斯的遏製,包括在西太平洋地區部署航母、核潛艇和其它作戰平台。近年來,根據軍事戰略調整,美國海軍正將航母和核潛艇總兵力的60%部署太平洋地區。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海軍無人作戰平台投入使用,其必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西太平洋地區,對中國和俄羅斯的海上安全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
早在2006年8月,《簡氏防務周刊》就曾報道,美國海軍加強無人潛艇力量一大目的,就是加強西太平洋地區水下封鎖能力。其中,一些無人作戰平台未來很可能出現在中國台海周圍地區,執行偵察和監視等特種任務。由於美國海軍無人作戰平台很小,使用非噪音的推進係統,對方很難探測和攔截。(國際在線-世界新聞報 聶雲)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2007年12月24日報道,據最新消息報道,美國國防部正在計劃增強無人係統的用途來填補五角大樓在指揮有效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RS)能力方麵的主要漏洞。在國防部日前發布的無人係統2007-2032年的路線圖中,最先計劃進行的工作是提高對無人係統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數據綜合的方法,確保作戰指揮員具有即時訪問權限。
新發布的路線圖要求國防部通過對無人係統收集的數據進行更加完善的標記來改進作戰指揮員之間偵察、監視和情報任務的傳播方式。數據標記——元數據,其作為允許更多用戶訪問數據庫的初級信息產品,能發現目標信息並使連接更加簡單。新的路線圖中還談論了未來無人係統應該重點發展的特殊任務。其中之一是探測水雷、地雷和簡易爆炸裝置。五角大樓把工作重點放在改進無人係統的傳感器,用於探測這些威脅目標。
同時路線圖中還說明了要擴大無人係統的應用範圍來探測生化、放射性及核武器威脅目標。另外一個目標是使用無人係統提供五角大樓使用安裝在無人飛機上的全球定位係統進行目標識別的能力,進一步縮短從發現目標到將其摧毀這一過程所用的時間。路線圖中沒有明確表示美國空軍計劃在2018年完成最初作戰性能的遠程炸彈屬於人工操作還是無人操作係統。但是其中提到,從總體方針上考慮還是使用無人係統比較妥當,能降低人員暴露在危險中的幾率。(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 於洋)
美軍計劃與亞洲盟國共享“全球鷹”無人偵察機 美國“全球鷹”無人駕駛偵察機
美軍正計劃與亞洲盟國共享其最先進的“全球鷹”無人偵察機,將至少在11個亞洲國家為這種偵察機建立備用起降基地。分析人士指出,美軍打著維護亞太安全的幌子,意欲在中國周邊國家部署高性能無人偵察機,其真實目的昭然若揭。
據路透社報道,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周三接受了路透社的電子郵件采訪。在郵件中,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透露,在今年四月,美軍在夏威夷召開了一次非正式的地區會議,探討了在亞洲國家部署“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的計劃。美軍在信中稱,“我們的目的是讓盡可能多的亞洲國家參與這一計劃。”按照美軍設想,至少有11個國家可能參與這項計劃,其中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菲律賓、文萊、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斯裏蘭卡、泰國。根據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女發言人米勒上校的說法,這一名單還將不斷擴大。就在上周,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空軍司令保羅·赫斯特在華盛頓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美軍不排除使用“全球鷹”無人偵察機監控馬六甲海峽的可能性。
“全球鷹”無人偵察機是由美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一種先進無人偵察機,於2001年服役,其滯空時間長達35小時,飛行高度超過2萬米,裝備有先進的雷達和紅外線和光學探測器,可以實時向控製中心傳送偵察數據。美軍計劃在2009年將這種飛機部署在關島,它將成為美軍在亞太地區偵察力量的重要支柱。
分析人士指出,從美軍公布的名單看,這些國家都是中國海上鄰國或者靠近中國重要海上航線,美軍打著維護亞太安全的旗號,意欲將這些國家拉進該計劃,其真實目的是想從海上包圍、監控中國。(環球時報·環球網)
英國嚐試用戰鬥機遙控無人駕駛飛機新華網倫敦4月3日(記者楊川)英國國防技術公司凱奈蒂克公司日前成功地完成戰鬥機控製無人駕駛飛機的試飛,這是世界上首次進行的類似試驗。
據此間媒體3日報道,這次試驗飛行是在英格蘭西南部的威爾特郡的博斯坎比機場進行的,試驗旨在開發出一種能夠讓一名飛行員遙控數架無人駕駛飛機的技術。
報道說,美國空軍經常使用無人駕駛飛機進行偵察和攻擊行動,無人駕駛飛機可免去飛行員在危險地區執行任務時的風險,但這些無人駕駛飛機是由一個任務控製中心控製,遙控者距離戰場太遠,不能對變化的局勢作出反應。
報道說,在英國的這次試驗中,一架經改裝的“颶風”式戰鬥機的飛行員同時成功遙控操縱4架無人駕駛飛機,完成了搜索和摧毀目標的任務。
對於這次試驗,英國一些評論人士認為,在戰鬥激烈進行的時候,飛行員會麵臨許多意外情況,不可能在戰鬥的同時還操縱遙控飛機,因此從地麵控製無人駕駛飛機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