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絕對利潤絕對優勢絕對控製 美國軍售有三大規則 zt

(2008-01-04 15:42:02) 下一個
絕對利潤絕對優勢絕對控製 美國軍售有三大規則
2008年01月04日 10:53: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據美國國會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美國2006年壟斷了全球超過四成武器貿易,排名世界第一。在獨占鼇頭的全球軍火貿易中,美國不但賺得了可觀的經濟利潤,而且繼續保持了軍事優勢,加強了地區控製,排除其中領先世界的技術優勢,就要歸功於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軍售“規則”。

同行是冤家 追求絕對利潤

在世界軍事工業中,美國的規模最大,軍工企業多達上萬家之眾,軍事工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100萬,軍事工業產值高達2000億美元,占全國GDP的2%。而且,美國外售的武器裝備都是成熟產品,研發成本早已收回,利潤率非常之高。

美國現有的軍工生產能力大大超出美國軍方的采購需求,雖然經過數次重組、收縮,但在固定翼飛機、大中型運載火箭、潛射戰略導彈和艦船的生產上,生產規模動用仍不到一半。

在軍方需求基本飽和的情況下,美國軍工企業隻能以相當大的規模和能力生產出口產品,爭取國際軍貿市場份額。

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美國的主要競爭對手來自俄羅斯。借助前蘇聯軍工體係的知名度和價格上的實惠,俄羅斯的蘇式武器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出口量日益增多。

但是,由於美式武器在近幾場局部戰爭的廣告效應和美軍在全球推行“反恐戰爭”的影響,“一分價錢一分貨”的買家心理和“花錢買安全”的附庸心理,使美國在世界軍售市場的爭奪中對俄羅斯形成了先天優勢。

受此影響,在國際軍火市場中被排擠的並非隻是俄羅斯,其北約和地區盟國有時也不能幸免。美國經常利用聯盟老大的特殊身份,在武器配備上搞統一標準,對武器出口實施捆綁銷售,排擠打壓其盟國在國際軍火市場的份額。通過歐洲戰機數次與美國戰機市場爭奪的激烈程度,不難發現,“市場”有時也是戰場,利潤是第一位的。

關鍵留一手 確保絕對優勢

為了確保軍事優勢,美國是執行軍事技術和武器裝備出口管製最嚴格的國家,專門製定有《出口管理法案》、《出口管理條例》、《武器出口控製法》、《原子能法案》、《對敵貿易法》、《國際緊急狀態經濟權力法》等多項管製法案。

在出口管製的監控過程中,美國各部門、海外代表處甚至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等國內情報部門,形成一個以商務部為主導的嚴密網絡,聯手執行美國的出口管製政策,防止自身的先進武器裝備和軍用技術被對手國家利用或研究超越。

2006年4月,美國國務院指控波音公司未經美國政府許可向海外出口了94架裝有“QRS-11”回轉儀芯片的民用飛機,因為這種芯片可用於導彈及衛星的導航係統。為此,波音公司除了支付1500萬美元的罰金外,還被指派1名獨立的外部官員,負責在兩年之內監督該公司的飛機出口業務。這是迄今為止美國公司因違反《武器出口控製法》而被處罰最為嚴厲的案例。

美國的軍火生意做得很大,但一般都能不賠“優勢”,對盟友也絕不輕易開“綠燈”。

被視為美國在亞洲地區最親密盟友的日本,從2006年年初就設法購買最為先進的F-22A戰鬥機,但美國參議院最終剝奪了F-22A戰鬥機的出口機會。其武裝力量委員會主席約翰·華納表示,“F-22A戰鬥機即便是發展出性能低於美國空軍的出口版本,也會影響到美國的戰略優勢”。

對其北約盟國,近年來雖然美國大量增補了獲許出口武器裝備和相關技術的清單,但這些武器多是低於美軍現役型號的出口版本。供其出口的戰術型“戰斧”巡航導彈射程比美軍自用型號縮水50%以上。F-35戰鬥機本來是包括美國在內的9國聯合研製項目,但美國卻拒絕向英國、澳大利亞等高級合作夥伴公開飛機設計軟件原代碼。

買賣見親疏 謀求絕對控製

“讓每一個潛在的挑戰國都生活在鄰國的製衡中”。對美國而言,這種方法投入最少,獲利最多。

20世紀90年代,美國同時向中東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出口F-15戰鬥轟炸機,提供給以色列空軍的F-15I戰機保留了與美軍現役F-15E戰機相同的設備,價格也比照國內采購價,而出口到沙特阿拉伯的F-15S卻是F-15E簡化型,性能和F-15I根本不能相提並論,以此確保以色列對所有阿拉伯國家有無法超越的軍事優勢。

美國武器賣到哪裏,其勢力範圍就延伸到哪裏,購買國樂此不疲,美國也“難得糊塗”。對於“表現較好”的“合作”國家,美國經常會拋出“軍售禮包”作為獎勵。這樣也就不難理解,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解除了對伊的武器禁運。同樣,鑒於利比亞近年來停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計劃,並在反恐戰爭中提供“傑出合作”,美國甚至全麵撤銷了對利比亞超過25年的禁運和製裁。

對於那些特別“不聽話”的國家,美國的武器禁運和製裁往往也是首當其衝的。對於委內瑞拉空軍的F-16戰機,美國政府甚至以公開宣稱停止供應戰機配件要挾委總統查韋斯改變其反美立場。如出一轍的是,美國五角大樓2007年1月30日宣布,停止銷售F-14戰鬥機零部件,而這一政策此次針對的則是比委內瑞拉更不聽話的伊朗。

“一切為維護其軍事利益和國家戰略服務”,是美國軍火貿易在大賺其錢的同時必須堅持的宗旨。 (王雲峰 劉大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