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港媒踢破台媒翻炒“中美台海對峙”之險惡用心 zt

(2008-01-16 07:27:04) 下一個
港媒踢破台媒翻炒“中美台海對峙”之險惡用心
2008年01月16日 19:19:32  來源: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消息:1月15日,在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訪問中國期間,與中國軍方交流、討論包括“小鷹號”等問題之時,台灣相對嚴謹的媒體《中國時報》突然爆發炒作已經冷卻的“小鷹號”事件的續集,香港《明報》16日針對台灣媒體的報道分析稱,這些動作雖然無礙中美大局,但台灣方麵透過這則報道,是為表達“不要忘了台灣”的信息,挑撥中美極度微妙、極度敏感的地帶。

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正在中國訪問,這是去年11月美國航空母艦“小鷹號”訪港風波之後,中美之間最高層的軍事交流。基廷這次訪華,顯示“小鷹號”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中美關係並未因而倒退,雙方軍事交流也未受到影響,相信雙方對美軍來港度假也再度達成共識,將會有美國航母戰鬥群再度來港度假。基廷此行雖然為中美兩軍交流帶來正麵信息,但是“小鷹號”穿越台灣海峽返回日本駐地時,原來有“續集”,她當日曾經與解放軍潛艇和軍艦對峙28小時的事,昨日“恰巧”地由台灣《中國時報》以大篇幅報道,餘波雖然無礙中美大局,但是說明台灣問題在中美之間極度敏感,必須雙方小心對應,切勿擦槍走火橫生枝節。

去年11月底,“小鷹號”航母戰鬥群8艘艦艇要來港過感恩節,中國臨時拒其進港,雖然中國後來改變初衷,以人道理由準許他們訪港,但是“小鷹號”不領情,駛回日本,並且特地穿越敏感的台灣海峽。多年來“小鷹號”曾經來港約20次,中國為何突然拒絕她訪港,至今仍是一個謎,而昨日之前,事態本來到此為止,但是基廷在北京密集會晤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總參謀長陳炳德和外交部長楊潔篪等人,就兩國兩軍關係、台灣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問題廣泛交換意見之時,台灣《中國時報》詳細報道“小鷹號”事件的續集,令人有不少聯想。

報道說這次“28小時對峙”事件是1996年台海危機後,中美兩軍首度在台灣海峽發生海上軍事對峙。這個報道的內容,應該列屬絕對機密,以《中國時報》一向在新聞處理上較嚴謹的作風,這則報道不會是胡編亂造的,相信一定是台灣“有關方麵”放料給他們。除了主體報道以外,該報還有3則與事態相關的報道,標題分別是:“小鷹Vs.宋級冤家又碰頭”、“共艦繞行南台我反潛沒知覺”、“中共意圖形塑台海為內海”,整體報道立體地呈現出台海水麵和水底那種的詭譎局麵。

 《中國時報》當然不會披露如何得到機密數據,其它傳媒也沒有途經查證報道是否真實,人們隻是從客觀事態發展觀察這則報道,時機之巧合,就在基廷與中國軍方交流、包括討論“小鷹號”之時,台灣方麵透過這則報道,巧妙地表達了“不要忘了台灣”的信息。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交往,高來高去,一篇報道當然不會影響整體中美關係的大局。但是,這一幕巧合,再一次說明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之間,確實極度微妙,也極度敏感。

“小鷹號”事件發生後不久,中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到訪華盛頓,與美國總統布殊會晤時談到此事,當時布殊說事件已經過去了,因此在中美的議程,“小鷹號”事件應該已經是過去式。基廷去年3月才接任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短短約10個月,今次是他第二次訪問中國,而且是在“小鷹號”事件發生一個多月之後,顯示事件未影響中美關係,但是從基廷在北京記者會的談話,也再一次表達美國對戰艦穿越台灣海峽的立場。他說: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美國會選擇不引發對抗的情況下,繼續穿越。這番說話,不能顯示美國的立場是軟了還是硬了,相信基廷與中國官員的會晤中,應該表達了美國這方麵的立場。由此看來,“中共意圖形塑台海為內海”這句標題,大概透析了一些玄機。

中美雙邊關係極其複雜,現在美國視中國為“利益攸關者”,事實上中美之間共同利益愈來愈多,在國際合作的領域也愈來愈多,但是台灣問題,仍然左右雙邊關係之良窳。經過這些年的摸索,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應該知道對方的底線,近數月美國高分貝反對台灣陳水扁總統推動的“入聯公投”,說明中美就此不乏共識。因此,現在很難想象中美會就台灣問題發生正麵和全麵衝突的可能。不過,雖然“小鷹號”事件隻是小事一樁,但是事態本身和台灣欲影響事態發展方向的舉措,說明涉及台灣的事,在中美之間並無小事,性質極其敏感,必須雙方極其小心對應和處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