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外購潛艇作戰軟件遭拒 用三年研製出國產貨--也是戰鬥英雄

(2008-01-13 08:05:37) 下一個
中國外購潛艇作戰軟件遭拒 用三年研製出國產貨
2008年01月13日 11:00 解放軍報

西方寧可出口先進的武器,也要壟斷武器的軟件係統,圖為德國212型常規潛艇

【人物小傳】胡均川,海軍潛艇學院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長期規劃某國防重點專項軍方副組長,中國軍事海洋學會委員,60餘項科研成果分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先後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

黃海之濱,坐落著亞洲唯一專門培養潛艇軍事人才的高等學府——海軍潛艇學院。前不久,該院專門為兩鬢斑白的教授、博士生導師胡均川設立和頒發了特殊貢獻獎。

寫給胡均川的頒獎辭很特別,每句話都連著一個“第一”:領銜研製我國第一個潛艇作戰軟件、第一套潛艇作戰模擬係統,創建我軍第一個潛艇戰術水聲學科、第一個作戰環境學科……

幾度寒暑春秋,胡均川擔綱研製的某型目標識別設備如期問世。該成果采用人機交互模式,有效突破了長期困擾潛艇部隊戰鬥力提高的水下目標識別難題。同年,他攜成果參加了全國聲納目標識別比賽,取得佳績。

有人向胡均川請教成功的“秘笈”,他的回答很幹脆:“我的興趣就是不斷研究新方向,開拓新領域,解決新問題。”這些年來,胡均川就像一支上足了發條的時鍾,不停地探索,不停地創新,開辟了一個又一個潛艇研究的新領域——

他創建的潛艇戰術水聲學科,填補了我軍水聲環境研究的多項空白,成為國內水聲界公認的三大重點研究領域和我海軍最具特色的學科之一。

他主持完成的某係統工程建設,為海軍水下作戰提供了有力的戰場保障和決策支持,推動了海戰場環境建設跨越式發展。

他將環境與作戰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創建了一門作戰環境新學科,目前已成為軍隊“2110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20多年間,胡均川帶領他的科技創新團隊,相繼開創了戰術水聲學、作戰環境學等4大新學科領域,開拓了近10個新研究方向,完成了100多項科研課題,其中60餘項榮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取得了一批原創性重大科研成果。

黨和人民不會忘記這位德高望重、成績卓著的老教授。去年底,胡均川被破格晉升為三級教授。



作戰軟件是潛艇的“靈魂”。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與某國就購買其裝備作戰指控係統進行談判,對方一口咬定:“設備可以賣,作戰軟件不能給”。沒有作戰軟件,指控係統如同人沒有大腦,要它又有何用?

中國潛艇必須要有“中國魂”。這一拓荒重任,曆史地落在了潛艇學院。為此,學院貼出招賢榜,第一個揭榜的就是胡均川。這個浙江大學物理係畢業的高材生,之前剛幹了件“漂亮活”——采用數學建模方法,首次完成了我潛艇作戰能力的定量化計算,開創了我軍潛艇作戰模擬的先河。

“潛艇作戰軟件是多學科交叉的尖端軍事技術,在國內還是空白,你有把握嗎?”院長找胡均川談話時,語氣裏不無擔憂。

“外國人能做到的,我們為什麽不可以?”胡均川帶著幾分挑戰和倔強的回答,讓院長心裏有了底。

胡均川率課題組夜以繼日工作,把潛艇的數十種各型武器、上百個作戰單元、近千個作戰要素,一一編成數學模型,成功打造出了一艘“數字化潛艇”。

曆經1000多個日夜的奮戰,我國第一套潛艇作戰軟件問世,並成功嵌入某型潛艇指控係統。該成果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從此,中國潛艇有了“中國魂”。

就在大家紛紛向胡均川道賀時,他已轉身踏上新的征程。如同陸軍作戰要研究地形地貌一樣,水聲環境對潛艇作戰影響巨大。胡均川研究發現,水下戰場環境是決定潛艇作戰成敗的重要因素。

於是,他將自己首創並已展現廣闊發展前景的潛艇作戰模擬研究方向,拱手交給一群年輕人,自己一頭紮進陌生的水下戰場環境研究領域。

“放著熱包子不吃,偏要去啃冷饅頭?”有同事對此十分不解。

“水下作戰環境對手比我們搞得明白,衛星遙感探測對手比我們看得清楚。我們的潛艇要出得去、藏得住、打得贏,這些領域必須要有人去研究。”他的回答擲地有聲。

一進入水聲領域,胡均川就把目光投向了影響潛艇作戰的“瓶頸”、一個國際公認的難題——水下目標識別。當時,國內很多單位都在做目標識別研究,可研究成果與實際應用效果差距甚大。他發現,人在目標識別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去正是由於過分依賴機器,才影響了識別的準確率。


舊款常規潛艇,通過改進較新型的指揮係統和軟件,同樣可以大幅提升作戰性能

各種新型水下兵器,也依賴著指揮係統和軟件平台的支持,才能發揮真正的威力。圖為宋級潛艇裝填魚雷

新型潛艇裝備的指揮控製係統,對指揮官和水兵的素質也提高了更高的要求

中國海軍的基洛級潛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