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陽謀一篇: 朝鮮半島與中國大戰略

(2007-12-25 04:58:39) 下一個
朝鮮半島與中國大戰略
鼎盛軍事  錄入時間:2007-12-25 9:53:12 來源:中華網 銀河巨星

  【前言】看了第六壯士網友的置頂帖《風向變了:李明博上台,中國應及時調整朝鮮半島政策》,我非常讚同作者的觀點,我把我的補充觀點發文章如下:

近代以來,朝鮮半島一直是東北亞國家相互爭奪的地緣政治焦點,成為東北亞局勢流變動蕩的關鍵性誘因。對此,中國付出了沉重代價,有時幾近亡國(如甲午戰爭的割地、尤其是賠款幾乎葬送了中華民族的前途)。

從地緣政治看,在中國相對虛弱時,朝鮮是中國陸上的“東大門”;在中國需要崛起時,朝鮮乃至韓國就是我們的後院之一。

或許是因為中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過於廣泛,不是十分具體和集中,這種利益的散溢特征導致了某種權益的模糊性,反倒使中國難以明確其國家利益的關鍵方麵。這樣的後果便是缺乏對於朝鮮半島問題的戰略性看法和維度,而隻能就半島發生的某一些特定的事件采取應急性策略,缺乏長遠規劃的做法掣肘了中國在此類地區問題上的建設性作用的發揮。

下麵,就朝鮮半島對中華崛起的意義、我們的戰略選擇談一點個人看法。

一、朝鮮半島對中華崛起的意義

朝鮮半島的地緣價值是毋庸多言的,人們慣以“唇齒相依,唇亡齒寒”來形容。如果回顧一百多年來由朝鮮半島引發的東北亞國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在某些個別事件上,中國的政策和處理方式確實值得商榷和反思。即便時至今日,也不能確切的說中國已經有了明確的之於朝鮮半島國家的大戰略。

1.目前階段對我國統一進程的意義

目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由於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使我國的經濟總量位居世界前位,軍事科技技術的發展與提高引起了國人的驕傲。國人中此時都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感受,這是好事,這是民族向心力和凝聚了提高的表現。

可是仔細想來,卻發現我們離強國還差得很遠!理由如下:

①在國際事務上發揮的的作用有限;

②世界多極化趨勢還不很明顯,美國一超獨大;

③自身安全仍受到周邊國家的挑釁;

④自身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全統一的大國;

⑤國家的經濟發展還不平衡,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⑥國人的整體受教育水平還很落後,人們的綜合素質還有待於提高。

總之,我們的強國之路還很遠,當務之急是解決領土問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隻有自身統一了,在國際戰略的角逐中才有可能不授人以柄!我們發現,為了得到世界對“一個中國”原則------這個已經被聯合國承認的立場的再確認,我們又花費了不少金錢和外交手段來得到一些小國的外交場合的保證!這種狀況不改變,如何“大國崛起”?

而朝鮮半島問題,恰好就是目前我們可以利用的最有力的武器(再別說伊朗核問題、中亞問題了,中國因素是有一些,但決不是像網友們說的那樣重要;最多是在聯合國框架內,美國對我們行使否決權有點顧忌。但在美國繞開聯合國、如伊拉克戰爭,試問中國因素有多大?)

2.目前對我們的安全的意義

在美國仍然對中國奉行“接觸+遏製”的情形下,如果沒有朝鮮的戰略縱深的緩衝作用,我們的東北工業基地,京、津、唐經濟圈,山東半島所受的威脅就要從38線前推至鴨綠江!

也許愛國熱情高昂的網友又會說了,咱就別搭理朝鮮,看沒了我們的援助它能活幾天!是,沒錯,您這招的確夠狠。實際情況是朝鮮沒了咱的糧食和燃料還真就能崩潰,但問題在於,朝鮮是傻子嗎?別看它的軍事體製和宣傳機器,似乎完全都是為著與“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血戰到底”而準備和運作的,但假如我們把它逼到山窮水盡的地步,隻要朝鮮還想存活,它就必然會重新選擇一個靠山,而這會是誰呢?現在看起來美國的可能性很大。一旦這種情況發生,進而使整個半島都以韓國為主導實現統一後,那我們的整個華北、東北地區就甭想再安生了。

3.朝鮮半島的統一對中華崛起的影響

中國傳統上一直是朝鮮半島事務的重要參與者!從長遠看,對於半島統一是曆史的必然要有長遠打算。不管我們願意或不願意,半島的統一後對我們的影響必須考慮清楚!因為任何國家的統一必然使自身強大起來。對中國來說,自己周邊出現另一個“大國”,決不是好事!

就算現在朝鮮有求於中國,暫時不像韓國提“長白山問題”、“鴨綠江劃界”、“黃海北部劃界”等問題;但統一後的朝鮮,以他們的性格,還會老實?

所以朝鮮半島最終的統一,對中華崛起的影響比分裂時要不利的多!

二、我們應該采取的策略

1.目前階段:要製定合理的、一貫的外交政策,把朝鮮事務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為世界上惟一與朝鮮半島北南雙邊都維持“友好”關係的國家,中國無疑掌握著極具價值的戰略資源。但是,一段時期以來,中國並沒有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來達到一種戰略目標,而更像是朝鮮半島事務中一個被動的旁觀者。

朝鮮半島是具有地緣戰略支點效應的地區,這為中國實施預防外交拓展了戰略空間,即中國應在半島外交實務上做好“即時反應”,謀取“綜合收益”:規避事態惡化並駕馭其向著有利於中國的方向發展,在半島事務上爭取戰略上、全局上的主動權和主導權。為此,必須盡可能地因勢利導,規避靜態操作,形構內含動能和慣性特質的外交態勢,以其帶來滾動收益。

2.在國際事務中,朝鮮半島問題的任何新提案必須由我們提出、並主導實施

作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對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負有特殊的責任,並已初步顯示出自己的力量。中國與朝鮮半島山水相連,存在長期固有的傳統利益,必須也完全有能力實施預防性戰略。通過外交戰略係統,即官方外交、民間外交、政黨外交、議會外交以及軍方外交,在保持與半島雙邊以及其他相關國家間定期會晤和頻密交流的前提下,促成朝鮮開放,為建構可能的半島和平機製創造機會,提供平台,同時充分發揮建設性作用,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構想和方案供國際社會選擇,是中國應然的義務和責任。

3.讓所有國家明確知道朝鮮半島是我們的後院

筆者以為,中國必須厘定之於朝鮮半島國家的大戰略,有張有弛,讓其他國家知曉、明晰中國在半島的國家利益之所在,外交底線之所在,而不是采取所謂的“孤立主義”——“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抑或所謂的“門戶開放”,利益均沾。

冷戰結束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全球性對抗的消逝,使中國與朝鮮半島國家的關係具有了一個基於雙邊利益的關係框架,但限製和支持相互關係發展的因素長期同時存在。總體來說,這種框架是相對穩定的,處於非敵非友的態勢。但是,朝核危機還是折射出了中國與半島國家尤其是與朝鮮之間存在著相當分歧甚至是某種程度上的互不信任,反映出中朝關係尚存在一定問題的客觀現狀。潛在的重要性和問題的複雜性,曆史原因被附加的過多象征意義,以及地緣政治強力和國家利益散溢,都應然地要求中國在保持與朝鮮半島國家正常關係的前提和維度上,建構一種係統性的國家戰略,即大戰略;追求整體安全目標,即朝鮮半島的長治久安。

4.阻止半島統一是我們不二的選擇;即使統一,也要促使其“中立化”

即使統一,也必須是在自主和平的路徑下實現,其前提是消除一切可能生成的地區不穩定因素,包括駐韓美軍的撤離;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國家必須奉行武裝“無核化”和外交“中立化”原則。傳統的國際安全模式依賴於權力均勢,但在相互依存度愈益加強的全球化時代,這一模式的形構變得越來越困難。大國在追求力量均衡的同時,外交重點逐漸傾向於建構某種國際機製。這使得朝鮮半島實現和平統一,進而在統一的半島國家奉行“中立化”政策成為可能。

5.阻止半島統一的有利因素

在統一後朝鮮半島的戰略走向還存在著太多變數的時候,中美兩國對彼此的擔憂使它們都不可能完全熱衷於支持半島的統一,而更多的是滿足於維持現狀。在朝鮮半島問題上,美國最關心的不是半島能否和平統一,而是如何維持在韓國的駐軍,從而達到防範中國和俄羅斯,維持其戰略優勢的目的。相反,如果半島的統一意味著美軍的撤離,那麽,美國隻能是盡力拖延甚至阻止朝鮮半島的統一進程。事實上,早在數年之前,美國軍方的分析家就已經指出,雖然朝鮮半島的最終統一還是未知之數,但朝韓兩國有可能在2015年前後達成某種政治上的妥協,若此,朝鮮的威脅將不複存在,東北亞地區的安全結構也將發生根本性轉變。為此,美國有必要從長遠的國家利益出發,為保持在東亞地區的長期軍事存在奠定必要的基礎。在美國看來,一個脫離了美國控製的朝鮮半島是難以想象和不可接受的,因為撤軍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力量真空的出現,擁有強大經濟和軍事力量的國家之間的不穩定性則會引發新的軍備競賽,這對地區穩定和全球經濟都是有害的,並將打亂美國在東亞的戰略部署。

中國之於半島統一的猶豫不決,則源於對統一後美軍繼續留駐半島的擔憂,因為這可能比半島分治的現狀還要糟糕。

所以,長遠的戰略應該是中美共同阻止半島的統一,這才是上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