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看毛澤東時代 zt

(2007-12-25 04:19:19) 下一個

如何看毛澤東時代 鼎盛防務論壇 » 天下雜談 » 2007-12-23

黎陽

2007.12.21.

一.準戰爭年代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三.冷戰時期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四.毛澤東時代的序幕——中國避免了第二個、第三個“外蒙古”
五.特殊條件下的特殊鬥爭方式——“一邊倒”
六.曆史性分水嶺——抗美援朝
七.咬定青山不放鬆——中蘇分裂
八.最偉大的陽謀——中蘇論戰+援越抗美
九.高手過招
十.陽謀的副產品——猴與豬
十一.今天來自昨天
十二.駁對毛澤東的三大誹謗
十三.一場空前的民族危機
十四.毛澤東的旗幟永遠飄揚

附錄一.數學:關於“畝產萬斤”評價一下思聞和天父的材料
附錄二.毛澤東、劉少奇大躍進前後言論對比錄
附錄三.毛澤東:關於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問題

一.準戰爭年代

所謂“毛澤東時代”,是指從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到毛澤東逝世的1976年這27年


這27年是個“準戰爭年代”——從頭至尾不是打仗就是準備打仗。主要包括:

(一).不流血的大戰——

1.冷戰(1945—1990)——貫穿整個毛澤東時代(1949——1976)。
2.反封鎖、禁運、顛覆、包圍的“超限戰”——貫穿整個毛澤東時代(1949——
1976)。

(二).流血的小戰(局部戰爭)——

1. 反台灣國民黨軍隊對大陸沿海的封鎖破壞(1949—),其高峰時段為1949—1955,

比較著名的有:——舟山群島之戰(1949.8—1950.5):打掉台灣國民黨軍隊
封鎖長江口、上海、江浙沿海的基地——萬山群島之戰(1950.5—1950.8):
打掉台灣國民黨軍隊封鎖珠江口、廣州、廣東沿海的基地——上海保衛戰(1950)
:製止台灣國民黨空軍轟炸上?
——海南島之戰(1950):製止海南島變成第二個台灣,奠定中國收複南海諸島
基礎。——東山島之戰(1953):反擊台灣國民黨軍隊進攻東山島
——東海海戰(1954):爭奪東海製海權
——一江山島之戰(1955):占領一江山島和大陳島,打掉台灣國民黨軍隊在浙
江沿海的最後一個基地——大陸沿海地區製空權爭奪戰(1949—)
——炮擊金門(1958)
——挫敗台灣國民黨軍隊大規模反攻大陸的圖謀(1962)
——反台灣國民黨軍隊特工登陸騷擾(1962—1963)
——“八.六”海戰與崇武以東海戰(1965)
2.抗美援朝(1950—1953)
3.國內剿匪(1949—1962)
4.西藏平叛(1959)
5.中印邊界保衛戰(1959,1962)
6.中緬邊界堪界作戰(1960)
7.援越抗美(1960—1975)
8.中蘇邊界衝突(1969)
9.西沙之戰(1974)
10.對美國和台灣國民黨空軍的反偵察、反襲擾作戰(1949—1972)

整個毛澤東時代就是在這樣“流血的大戰不打、不流血的大戰不斷、流血的小戰
(局部戰爭)接二連三、一切按最壞的情況做準備”的準戰爭氣氛、準戰爭環境
中過來的。評論毛澤東時代,就不能脫離“準戰爭年代”這個曆史實際。

二.用民族利益衡量一切

評價曆史,看的是結果。評價曆史人物,看的是對民族利益的貢獻。隻有堅持“
民族利益超越意識形態、超越個人恩怨,超越個人好惡,超越個人私利”的原則
,才能做到如實公正客觀,達到全民族的最大共識。否則一切評論隻不過是少數
人謀求私利的鼓噪喧囂和廣告表演而已。

評價毛澤東時代,關鍵是看毛澤東時代開始時中國是什麽狀況,毛澤東逝世時中
國又是什麽狀況。評價毛澤東,關鍵是看毛澤東時代開始時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根
本利益是什麽,毛澤東逝世時這些根本利益實現得如何。

毛澤東時代發生了那麽多流血的和不流血的戰爭,發生過那麽多那麽天翻地覆的
變革,所有這一切是對是錯,是功是過,同樣隻能用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為標準來衡量才能弄清。

三.冷戰時期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整個毛澤東時代都處在“冷戰”期間。要評論毛澤東時代決不能脫離“冷戰”這
個大前提,一切都必須從“冷戰”這個基本現實出發。

“冷戰”導致世界分為“兩大陣營”。現實迫使世界各主要國家必須作出自己的
判斷和選擇,二者必擇其一。《大國的興衰》作者保羅•肯尼迪說:“一個
國家不站在美國領導的陣營內,便站在蘇聯領導的陣營內,不存在中間道路。在
斯大林和齊•麥卡錫時代,那種走中間道路的想法是很不明智的。”

中國尤其如此。中國的地理位置及其1945年的虛弱狀況使中國對冷戰既無法逃避
又無法免受其害。

冷戰甚至還沒有正式開始,中國就已經成了冷戰的犧牲品。1945年雅爾塔會議上
,中國的主權被美國作為交易的籌碼讓給了蘇聯。而蘇聯堅持要得到這些權益(
確保外蒙古從中國分裂出去、占有旅大基地和中長鐵路)歸根到底是出於冷戰的
需要。1945年冷戰開始時的中國,是百年積弱又飽受八年戰火蹂躪的中國,是滿
目瘡痍、遍體鱗傷、國弱民貧的中國,是對美蘇兩強中的任何一個均毫無抵抗能
力、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其宰割的中國。作為弱者,夾在美蘇冷戰夾縫
中的中國無論怎樣都要倒黴:你向美國“一邊倒”,蘇聯要收拾你。你向蘇聯“
一邊倒”,美國要收拾你。你誰也不向,兩家一塊收拾你:一家扯住你的一部分
使勁往自己那邊拽,直到把你扯成兩半,一家分一半,分裂中國——我得不到的
,你也休想得到,至少得不到個全的(設想一下兩隻狼撕搶一隻羊的情景)。顯
然,這對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最大的威脅。冷戰期間中華民族最根本最頭號的
民族利益就是避免這種命運。這就必須徹底改變中國民族利益遭受美蘇冷戰主宰
的命運,不當美蘇冷戰的犧牲品。

但隻要冷戰還沒有結束,隻要中國還不夠強大,中國就無法抵禦美蘇的主宰,就
無法避免成為冷戰犧牲品的命運。這就發生了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
:中國不強大,就不能擺脫當冷戰犧牲品的命運;不擺脫當冷戰犧牲品的命運,
中國就不能強大。

由此可見,衡量冷戰期間一切中國領導人曆史功過的唯一標準,就是看其是否解
開了這個死結,是否粉碎了美蘇為自己的冷戰需要而犧牲中國民族利益的一切舉
措,是否讓中國從美蘇兩大陣營的左右夾擊中突出了重圍。一句話,是否使中國
擺脫了冷戰。做到了這條的就是捍衛了中華民族最根本民族利益的英雄,就應該
肯定。否則就是中華民族的罪人,就應該否定。其他一切都是廢話。

四.毛澤東時代的序幕——中國避免了第二個、第三個“外蒙古”

蔣介石選擇了向美國“一邊倒”。在他看來隻要傍上美國,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美國強,美國富,美國反共。世界上沒人敢惹美國。傍上美國金票大大的,實
惠多多的,有美國撐腰蘇聯就不敢亂說亂動,自己就可以放手消滅共產黨,就不
用擔心東北、西北出問題。

實際呢?

據《蔣經國自述》,斯大林當麵明確告訴蔣經國蘇聯為什麽一定要把外蒙古從中
國分裂出去:“倘使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
切斷,俄國就完了。”“日本和中國都沒有力量占領外蒙古來打俄國;但是,不
能說就沒有第三個力量出來這樣做。”

蔣經國問這“第三個力量”是不是美國,斯大林回答說:“當然!”

斯大林更特別警告蔣經國:“不能讓美國有一個兵到中國來。隻要美國有一個兵
到中國來,東北問題就很難解決了。”

斯大林的這番話充分說明蘇聯的戰略圖謀和夾在美蘇兩大國之間的中國在冷戰中
的處境。

中國與蘇聯有世界上最漫長的邊境線。蘇聯麵對中國的部分正是蘇聯最地廣人稀
、力量最薄弱、最無險可守的“柔軟的腹部”。如果有“軍事強國”從這個方向
進攻蘇聯,就可能把蘇聯橫著切開,“大卸八塊”。斯大林對蔣經國說的“西伯
利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並非杞人憂天。“軍事強國”即便不進攻,隻
要沿著中蘇邊界駐軍與蘇聯對峙,就足以產生足夠的威懾,讓蘇聯日夜精神緊張
,防不勝防,不知道要部署多少兵力才敢放心。蘇聯向來把來自這個戰略方向的
軍事威脅視為心腹之患,從不敢掉以輕心。1941年夏秋蘇聯在蘇德戰場那麽吃緊
,明斯克戰役損兵41萬,斯摩棱斯克戰役損兵76萬,基輔戰役損兵70萬,維亞茲馬戰役損兵66萬,一線部隊幾乎打光了,預備隊供不上了,莫斯科都快門戶洞開了,蘇聯仍然不敢動用西伯利亞的駐軍。直到獲得佐爾格的確切情報、得知日本
將“南進”而不“北進”、不會威脅西伯利亞時,斯大林才敢把西伯利亞駐軍西
調,在“最後一分鍾”趕到前線守住了莫斯科。要知道,蘇聯早在1939年的哈勒
欣河戰役中就已經把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打了個落花流水,已經知道日軍的綜合
戰鬥力比蘇軍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對蘇聯的威脅跟德軍沒法比。即便如此,蘇聯
對這個戰略方向仍不敢掉以輕心,仍千方百計保持重兵。可見確保中蘇邊界的安
全在蘇聯的戰略思想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既然蘇聯視這個方向為戰略要害,
視這個方向上的軍事威脅為心腹之患,那麽蘇聯為對付這種威脅自然會不惜一切
,決不會有任何顧忌,受任何束縛。

蔣介石顯然沒聽出斯大林的弦外之音:如果中國向美國“一邊倒”,蘇聯就要把
中國的東北、西北變成第二個、第三個“外蒙古”——“不能讓美國有一個兵到
中國來。隻要美國有一個兵到中國來,東北問題就很難解決了。”

其實仔細推敲一下斯大林的話的內在邏輯就不難看出蘇聯的戰略意圖:“西伯利
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如果要靠“緩衝國”這種辦法來確保西伯利
亞鐵路不被切斷,光一個外蒙古夠用嗎?從中國的東北、西北不照樣可以“切斷
西伯利亞鐵路”嗎?既然確保西伯利亞鐵路不被切斷對蘇聯那麽重要,那對蘇聯
而言合乎邏輯的結論就是把中國的東北和西北變成第二個、第三個“外蒙古”—
—對此蘇聯毫無顧忌:戰略利益的考量永遠超越意識形態,超越個人恩怨,超越
個人好惡,超越個人利益。

蘇聯的這種戰略意圖自沙俄時代就已經形成了。1902年10月,沙皇尼古拉二世在
他主持召開的禦前會議上說:滿洲將來必須並入俄國,至少要成為完全依附俄國
的屬國。這就是史稱“黃俄羅斯計劃”的核心內容。由此又產生了“中國邊界不
過在長城”之類論調。雖然日俄戰爭妨礙了沙俄實現這個戰略,但從沙俄到蘇聯
都一直沒有放棄把中國的東北、正北和西北這“三北”都變成“緩衝國”的戰略
設想——所以有了外蒙古獨立,所以有了蘇聯在抗日戰爭期間對“滿洲國”的承
認,以換取日本對外蒙古的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反法西斯大國裏隻有蘇聯
承認了“滿洲國”)。新疆也曾差一點“獨立”出去。也就是說,正當中國為民
族生存跟日本浴血奮戰的時候,蘇聯幾乎實現了把中國的“三北”全部從中國分
裂出去的戰略意圖。所有這一切都出於蘇聯極端重視確保西伯利亞安全、防範來
自中國方麵的任何可能的軍事威脅這一戰略總目標的需要。雅爾塔協議使蘇聯有
權在中國的旅大駐軍,控製了連通中蘇邊界和旅順的鐵路。憑這兩條,加上蘇聯
二戰後巨大的國際政治威望,蘇聯有能力在東北培植親蘇分裂勢力,製造第二個
“外蒙古獨立”。1945年蘇聯在新疆的影響勢力同樣不可小視,要製造第三個“
外蒙古獨立”也並非不可能。

如果蘇聯真這麽幹,以中國1945年的國力無論如何也阻止不了。那麽向美國“一
邊倒”能阻止得了嗎?

白日做夢。當日本製造“滿洲國”的時候,美國向日本宣戰了嗎?美國能在雅爾
塔會議上把中國的外蒙古當籌碼送給蘇聯,同意蘇軍占領旅大,本身就說明美國
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當回事,更不用說為此犧牲自己的士兵跟蘇聯開戰了


不管中國如何向美國“一邊倒“,美國的戰略重點始終是歐洲,中國總是排在後
麵。二次大戰中隻要歐洲戰場一吃緊,美國總是把給中國的物資扣下轉運歐洲方
向。解放戰爭三大戰役時正趕上“柏林危機”,美國全力以赴保歐洲方向,對蔣
介石的支持力度與此根本沒法比。

不管中國如何向美國“一邊倒”,美國頂多保你的政權而不保你的主權,更不會
為了保你的主權而犧牲自己。——美國從來隻在中國內戰的問題上跟蔣介石站在
一起。但碰上中國主權問題時,比如外蒙古,“滿州國”、麥克馬洪線,釣魚島
,西沙南沙等等,美國何曾為蔣介石“兩肋插刀”過?

“冷戰”其實就是美蘇兩家又要打仗又怕死,自己不上陣,雇別人去賣命。也就
是說,讓別人為自己的利益送死,而非相反。指望美國保衛你的主權,就等於要
求美國為別人的主權而犧牲自己——這是美國打“冷戰”的本意嗎?這不是本末
倒置嗎?

更廣義一點講,國家關係再好不過如此。即便結盟,那也隻管政權不管主權。除
非蓄意挑起戰爭,否則決不會因為“友好國家”的主權如邊界領土糾紛之類而卷
入戰爭。

比如,不管是美國還是蘇聯,不管跟印度關係有多好,肯為克什米爾這樣的主權
和領土爭端為印度向巴基斯坦宣戰嗎?中國能為克什米爾歸屬問題為巴基斯坦向
印度宣戰嗎?

蘇聯把中國向美國“一邊倒”視為“致命的威脅”,對此將毫不猶豫地利用自己
的地理優勢、政治影響和壓倒的軍事實力建立第二個、第三個“外蒙古”以應對
,決不在乎因此而肢解中國。美國把中國向蘇聯“一邊倒”視為“嚴重的威脅”
但不是“致命的威脅”,對此寧願封鎖圍堵禁運而不願直接對華用兵。曆史已經
證明,美國對中國的分裂並不在意,隻要自己能分得一杯羹。也就是說,處在1945年美蘇冷戰夾縫中的中國向蘇聯“一邊倒”固然沒好果子吃,向美國“一邊倒”則隻能落得個國家被肢解的下場。這就是當年的現實。

而蔣介石的帳卻不這樣算。他覺得自己跟蘇聯做成的那筆交易已經解決了一切:
“在蘇聯尊重東北的主權、領土完整,不幹涉新疆的內部事務,不援助中共等三
個條件下,允許外蒙古獨立”。——用外蒙古換得東北和新疆,再加上蘇聯保證
不援助中共——這就去掉了“蔣委員長”最大的心病:美國已經宣布不跟中國共
產黨合作,隻跟他合作。現在連蘇聯這個世界頭號共產黨也同意跟他合作而不支
持中共,那中國境內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妨礙他消滅中共了。他的政權就坐穩了。
犧牲主權保政權,這筆買賣劃得來——隻是為了顯得不那麽丟人,在宋子文、王
世傑1945年8月14日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走了個“公民投票”的過場:

“鑒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獨立願望,中國政府同意,將在日本戰敗後舉行公
民投票以確定外蒙的獨立。”

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當局一手操辦了“公民投票”。國民黨政府派內政部常務次長雷法章前往“觀察”(不折不扣“叫人賣了,還幫著數票子”)。

“公民投票”結果:外蒙古獨立。

1946年1月5日,中國的國民黨政府正式承認外蒙古的獨立。

顯然,蔣介石做這筆交易時最優先的考量不是民族利益,而是意識形態——反共
,是個人私利,是個人好惡,是個人恩怨,是有形的、眼前的好處——不折不扣
“浙江奸商”兼股票交易所“上海小開”的投機本色:聰明不英明,精明不高明
,見小利忘大義,顧眼前不顧長遠,隻知算小帳,不知算大帳。

蔣介石隻顧打自己的如意算盤,卻把曆史的教訓、蘇聯的戰略意圖和斯大林的弦
外之音等等一股腦扔到了九霄雲外。人家早有言在先:“隻要美國有一個兵到中
國來,東北問題就很難解決了。”——你既然堅持向美國“一邊倒”,還能指望
蘇聯信守承諾?何況條約規定的是蘇聯“不援助中共”,並沒有規定蘇聯有義務
幫蔣介石“取締中共”、“禁止中共進入東北”,更沒有規定蘇聯不得另起爐灶
、就地取材培當地親蘇勢力。蔣介石在國內一貫翻雲覆雨,縱橫擺闔,把別人都
玩弄於股掌之上,而跟超級大國打起交道來卻如此無能。說他“外戰外行、內戰
內行”真是一點不假。看來他的聰明勁隻用在“保政權”上,不用在“保主權”
上。

今天的中國人很難想象1945年冷戰剛開始時中國的處境是何等險惡危急:蔣介石
向美國“一邊倒”,立刻將古老孱弱的中國置於美蘇兩大超級大國冷戰的“交叉
火力”之下:美國將不費吹灰之力在中國取得最能威懾蘇聯要害的戰略要地,蘇
聯將不惜一切凶狠反擊,利用蘇聯二次世界大戰後如日中天的威望,利用蘇聯在
東北駐軍的優勢,培植、支持親蘇勢力,把中國東北變成第二個“外蒙古”;在
新疆如法炮製,製造出第三個“外蒙古”;美蘇為避免直接軍事衝突,將再來一
次“雅爾塔協議”,劃分出各自在中國的“勢力範圍”,讓中國變成第二個朝鮮
、第二個德國。中國的“三北”(東北、正北、西北)俱失,民族利益將遭到毀
滅性傷害,從此被分割肢解,綁在美蘇冷戰的戰車上永世不得翻身……更有甚者
,千裏長堤一旦決了口,崩潰就難避免了;外來勢力操縱下的國土分裂一旦開了
頭,爾後的進展就殊難預料了。在那種情況下,誰敢擔保中國不會被分裂分裂再
分裂,變成又一個奧匈帝國,又一個阿拉伯世界,又一個南斯拉夫,又一次“春
秋戰國”,又一次“五胡十六國”?誰敢說屆時中國老百姓的日子會比今日貝魯
特、伊拉克、阿富汗的老百姓的日子更好過?

中國之所以避免了這種不堪設想的命運,原因隻有一個:毛澤東。是毛澤東領導
的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的曆史關鍵時刻眼明手快地抓住了稍縱即逝的曆史機遇,
扭轉了曆史進程。

不僅蔣介石和美國的如意算盤裏沒有中國共產黨人的位置,蘇聯也一樣。遵義會
議確立了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結束了王明等“百分之百”聽從蘇聯
指揮的“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的瞎指揮。此後蘇聯與中共的關係便冷淡而微
妙。1944年6月,斯大林在與美國駐蘇大使哈裏曼的談話中公開說中共不是真正的共產黨,而是“人造黃油”式的共產黨(意即“代用品”、“冒牌貨”)。抗日
戰爭時蘇聯給中國的一切援助都隻給蔣介石,不給中共。蘇聯在與蔣介石簽定的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中明確承諾不支援中共,同意將中國東北交國民黨人接收
。這一切事先跟中共連個招呼都不打,倒是打電報要毛澤東去重慶談判,甚至還
提出要中共學法國共產黨,交出武裝去做官。

如果當時中共一切乖乖聽蘇聯的,那中國的命運可想而知:毛澤東被纏在重慶沒
完沒了地扯皮,整個中共的中心都放在等待與國民黨討價還價的結果上而無所作
為。蔣介石在美國支持下從容不迫調兵遣將對付中共。蘇聯趁美蔣與中共鬥得不
可開交之際從容不迫在東北扶植“百分之百”聽命於蘇聯的親蘇勢力。(前蘇聯
將軍、1945—1946年奉天[沈陽]警備司令А•И•科夫通-斯坦克維奇將軍在回憶錄中說:“1946年3月9日,我們接到撤出奉天的命令,要把所有權力在3月11日前移交給中國人。這個命令使我們有些感到意外。要知道,在3月5日,抵達奉天的Р•Я•馬利諾夫斯基元帥在與我的談話中,叫我好好安排一下,因為我將在奉天長期駐守。而3月9日,我們就突然接到緊急撤離奉天的命令,警備司令部全體人員撤往哈爾濱。”——注意這句話:“我將在奉天長期駐守”——可見蘇軍原來的確打算要在東北長期呆下去。)如果當真如此,那等美蔣把中共收拾得差不多了,蘇聯在東北製造第二個“外蒙古”的條件也成熟得差不多了:蘇聯並沒有違約支援中共,隻是乘美蔣忙著對付中共的時候做了一點“群眾工作”而已——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歐國家的政權不都有類似的經曆嗎?

然而美蔣蘇三家的如意算盤全被毛澤東打了個稀爛。毛澤東來了個“針鋒相對”
:“打的隻管打,談的隻管談”,“人民的武裝,一枝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
,不能交出去”。不管蘇聯態度如何,毛澤東自有主張:爭分奪秒,見縫插針,
大舉進軍東北,戰略上搶到了先機——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 8月11日朱德即下令進軍東北;8月28日毛澤東赴重慶談判,8月30日第一支中共武裝即抵達東北,抓住了蘇聯最高層對中共如此迅速進入東北毫無思想準備、來不及下達明確指示而導致蘇軍中下層官兵自行其是的機會,於8月31日占領山海關,9月5日進駐沈陽——這一下就使美蔣蘇三方把中共排除在東北之外“就地解決”的戰略計劃完全破產,各方馬上全亂了套,各種猜忌、矛盾立刻激化,形勢頓時改觀:蔣
介石認定蘇聯違約支持中共搶占東北,於是不顧一切請美軍直接出動。美軍也什
麽都顧不得了,於中共軍隊進駐沈陽後不到兩周的1945年9月13日在青島登陸,緊接著於9月30日在天津登陸,10月1日在秦皇島登陸。美軍同時大規模為國民黨軍隊運送軍隊,親自出馬打通、搶修通往東北的交通線。美國大兵步步緊逼,美蘇間“蘇軍不入關,美國不登陸”的默契隨之破滅。蘇聯立刻直接感受到了蔣介石
向美國“一邊倒”帶來的威脅,迫不及待急於反擊。但“遠水不解近渴”,於是
蘇聯不得不放棄原先“利用中共拖住美蔣、在東北‘就地取材’培植親蘇勢力、
把東北變成第二個外蒙古”的念頭,對“不請自來”的中共從排斥轉為默認——
蘇聯最高層對中共的態度在美軍登陸前後大不相同,根本原因就在於此。

毛澤東一箭雙雕:明抗美蔣,暗拒蘇聯——利用美蘇矛盾,逼蘇聯不得不改弦更
張,這就不動聲色堵死了蘇聯在東北培植“第二個外蒙古”力量的機會。毛澤東
就這樣未雨綢繆,連打帶消,不知不覺間便一舉消除了嚴重威脅中華民族民族利
益的這一大隱患。

蘇聯對中共之所以不得不改弦更張,是因為美軍突然登陸。美軍之所以突然登陸
,是因為蔣介石為爭奪東北迫不及待。蔣介石之所以迫不及待,是因為毛澤東的
軍隊搶先進了東北。毛澤東的軍隊之所以能搶先進入東北,是因為毛澤東的軍隊
與東北近在咫尺,而蔣介石的部隊全遠在西南。毛澤東的軍隊之所以與東北近在
咫尺,是因為毛澤東領導中共堅持敵後抗戰,在華北、山東、內蒙建立了敵後抗
日根據地。中共能建立並堅持敵後抗日根據地,是因為中共的作戰目標是長期抗
戰,是消耗敵人,打的是人民戰爭,沒有外援也能堅持下去。蔣介石的軍隊之所
以全遠在西南,一是蔣介石的部隊在敵後呆不下去,二是因為蔣介石的作戰目標
是打通對外交通線第一。打通對外交通線,是為了取得美援——說到底作戰目標
是撈錢第一。結果:進入東北時中共軍隊近水樓台,蔣介石軍隊望塵莫及,不得
不求美國直接插手,引起美蘇間的一連串連鎖反應,讓毛澤東抓住了曆史的機遇


毛澤東之所以能抓住這曆史機遇,除了手急眼快、當機立斷之外更多的是靠了無
數先前做的紮紮實實的基礎性工作:建黨、建軍、人民戰爭、持久戰、獨立自主
、自力更生、敵後抗日根據地……一切默默耕耘在此時此地都得到了回報。許多
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互不相幹的東西,實際卻是環環相扣、因果關係嚴密的統一
體。——毛澤東能抓住這曆史機遇看似偶然,實際包含著必然。沒有基礎,抓不
住機遇。要抓機遇,先打好基礎。

今天為台灣而焦慮的中國人能想象到1945年的中國差一點就丟掉東北和新疆嗎?
能想象得出失去了外蒙古之外還要失去東北、新疆、國土被美蘇兩強分別駐軍占
領、甚至走向四分五裂的中國會是個什麽樣嗎?對沒有發生的事雖然難有切膚之
痛,但隻要知道這種情況差一點就發生這個事實本身就夠令人震驚的了。而這一
切之所以沒有發生,全虧了毛澤東在刻不容緩的千鈞一發之際當機立斷巧妙利用
了美蔣蘇的矛盾扭轉了乾坤,又曆經三年的血戰才使中國避免了這一命運。國民
黨總是一口咬定自己失敗是因為毛澤東的中共得到了蘇聯的支持,這純粹是失敗
者為掩飾自己的無能而編造出來的拙劣借口。蘇聯瞞著毛澤東跟蔣介石做了交易
,一點風聲都不漏,明擺著要給毛澤東一個措手不及。而後又是逼毛澤東赴重慶
談判又是讓毛澤東交出武裝,說蘇聯支持蔣介石還差不多。對蘇聯來說這場戰爭
最理想的結果不是中共統一中國,而是國共劃江而治,再來一次“南北朝”——
這樣既能防止美軍出現在中蘇邊境又能防止將來中國強大起來威脅蘇聯。如果中
共真是靠蘇聯支持才能打贏,那蘇聯隻要在中共打到長江邊時切斷對中共的供應
就行了。實際呢?蘇聯隻能“勸說”,聽不聽全在中共。這足以證明蘇聯控製不
了中共,毛澤東保持了完全的獨立自主。把解放戰爭說成“國共內戰”不正確。
這實際是一場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抗擊美蘇兩強肢解中國的民族解放戰爭,是毛
澤東領導中國人抵抗把中國當冷戰犧牲品的第一仗。

這場戰爭的勝利者並不僅僅是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而是中華民族,是中華民族
的根本民族利益。毛澤東時代先聲奪人,還沒開始就已經先消除了一場不亞於“
九.一八事變”的民族危機,為捍衛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作出了無可估量的貢獻


五.特殊條件下的特殊鬥爭方式——“一邊倒”

在毛澤東時代開始的1949年,中國是什麽狀況?

——百年積弱的農業古國,軍閥混戰、八年抗戰蹂躪之餘又經曆了一場明為國共
內戰、實為抗擊美蘇冷戰肢解中國的民族解放戰爭,實實在在已經國窮民貧、遍
體鱗傷、滿目瘡痍。

——西北、西南、東南戰事正酣。國內尚有大量土匪、殘敵在大肆破壞搗亂。

——農業產值占國民經濟的80%。農業靠天吃飯,靠人力畜力,靠鐵鍁木犁,靠一
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生產力低下而不穩定,天公稍不作美就鬧災,全國年年都有
地區不是旱就是澇。

——工業殘破不全,不成體係,重工業不值一提。全國大部分地區在工業、交通
、通訊等方麵實際處於原始狀態。一切關鍵都得靠進口:設備靠進口,原材料靠
進口,石油靠進口,武器靠進口,汽車飛機靠進口,橡膠靠進口,醫藥靠進口…
…連造罐頭的馬口鐵都得靠進口。

——僅有的黃金外匯全被蔣介石運走了。能創匯的隻有為數不多的農副產品、土
特產、原料礦產。有限的歐美海外市場大都掌握在當時親蔣親台的人的手裏。“
來料加工”、“勞務輸出”等創匯方式更無從談起。文盲占總人口77%、被赫魯曉夫形容為“一堆肉”的中國,要資本沒資本,要技術沒技術,要外匯沒外匯,要
海外市場沒海外市場,有的隻是國民黨留下的天文數字般的通貨膨脹——老百姓
上街買菜得用麻袋裝鈔票。

——西方國家和蔣介石對中國大陸的封鎖禁運已經開始。《美國1949年出口管製
法》規定:“那些有助於增強共產黨國家的經濟和軍事潛力而有損於美國國家安
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絕”。1949年11月22日,“對共產黨國家出口管製統籌委員會”( “巴黎統籌委員會”)成立。新中國剛一成立便遭到美國的“對華貿易管製”,禁止向中國輸送包括軍火、鋼鐵、車船在內的戰略物資。

1949年的中國,地麵是共產黨的,天空和海洋是國民黨的。國民黨空軍隨時隨地
肆意轟炸大陸城市,北京上海也不例外——1949年5月4日國民黨空軍轟炸了北京。上海自1949年5月27日解放到1950年2月,先後遭到國民黨空軍2
6次空襲。剛進北京時毛澤東為什麽不住中南海而住香山?——防空。開國大典
為什麽定在下午三時而不是後來慣例的上午十時?——防空。

1949年6月23日,國民黨海軍永字號炮艦在天津口外炮擊英屬埃及貨輪,由此開始實施持續長達六年的對大陸港口的全麵封鎖。從1949年到1955年,先後有十六個國家的二百多艘商船遭到國民黨海軍海盜式的攔截。(誰“閉關鎖國”?誰“封
閉半封閉”?誰“拒絕對外開放”?)

1949年的中國盡管已經極度虛弱,但仍然不得不在美蘇冷戰的夾縫中立即作出明
確選擇:向美國“一邊倒”,向蘇聯“一邊倒”,還是不偏不向?

1949年的中國尚未解決前麵所述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中國不強大
,就不能擺脫當冷戰犧牲品的命運;不擺脫當冷戰犧牲品的命運,中國就不能強
大。因此,1949年夾在冷戰夾縫中的中國無論怎樣都免不了要付代價:向美國“
一邊倒”,蘇聯要收拾你。向蘇聯“一邊倒”,美國要收拾你。誰也不向,兩家
一塊收拾你。

毛澤東的選擇是:向蘇聯“一邊倒”。理由很簡單:這是當時條件下唯一行得通
的最符合中華民族最大民族利益的選擇。

向美國“一邊倒”絕對行不通:這是當第二個蔣介石,而且結果絕不會比蔣介石
更好:蘇聯為了確保中國方向的戰略安全是不惜一切的,包括意識形態關係。斯
大林已經懷疑中國是又一個“南斯拉夫”——也就是說,隻要中國向美國“一邊
倒”,蘇聯馬上就會撕破臉皮,象對待南斯拉夫那樣公開把中共當敵人對待。而
美國即便有援助,也決不會比援蔣更積極——想想美國對共產黨的態度和蔣介石
在美國龐大的“院外援華集團”遊說力量就夠了。實際當時美國與其說試探著和
中共拉關係,不如說是故作姿態企圖加深蘇聯的猜疑:美國國務院一麵指示美國
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試探跟中共當局接觸,一麵不批準他前往北京,什麽實際行動
都不幹,最後一走了之。就這麽個姿態就讓某些人喋喋不休說美國並非想跟中共
對立,全是毛澤東的“一邊倒”斷送了機會,害了中國等等等等。這些人不希望
中共長腦子長記性長心眼,毛澤東卻對美國人的本性一清二楚:幾年前剛剛跟蔣
介石合作上演過一邊“調解”一邊運兵殺共產黨的雙簧,直到當時也一刻沒有停
止過援蔣反共的實際行動。現在故作姿態,無非是緩兵計加離間計,另外也是摸
底:看中共是否有“共產黨員時刻聽從美國召喚”的味道,被人家殺著頭還願意
賠笑臉、三鞠躬、“一邊倒”。如果中共想當宋江,急著受招安忙著跟美國眉來
眼去,結果必定是蘇聯翻臉,美國先坐山觀虎鬥,然後出來收拾殘局,跟蘇聯再
做一次交易,合夥肢解中國——如前所述,1949年的中國是那樣虛弱,那樣內外
交困,抵擋得了兩個超級大國的兩麵夾攻嗎?即便抵擋得了,代價呢?

“不偏不倚”同樣行不通。夾在兩強當中的弱者“兩麵不得罪”的結果隻能是“
兩麵不討好”,照樣要受到美蘇兩家的夾擊。

而在1949年的具體情況下向蘇聯“一邊倒”則不同。對蘇聯而言,中國向美國“
一邊倒”是“致命的威脅”;對美國而言,中國向蘇聯“一邊倒”是“嚴重的威
脅”而不是“致命的威脅”。威脅的程度不同,反擊的力度也不同。蘇聯的冷戰
需要是中蘇邊境方向不受美軍威脅。中國的民族利益是把兩個超級大國最終都趕
出去。在“把美軍趕走”這一點上,蘇聯的冷戰需要跟中國的民族利益不矛盾。
隻要新中國沒有向蘇聯出讓主權,隻要沒有新的蘇軍進入中國,那來自蘇聯方向
對中國民族利益的威脅就不比以前更大。1949年的冷戰形勢是美國包圍蘇聯,蘇
聯處於守勢,對中國向自己“一邊倒”喜出望外,不願也來不及做危及這個大局
的傷害中國的事。這就使中國解除了最大的後顧之憂,要麵對的隻是來自美國的
經濟封鎖。這對中國民族利益的損害比被兩個超級大國肢解那樣的命運無疑小得
多。“兩害相衡取其輕”,對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民族利益而言,毛澤東的“一邊
倒”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蘇聯對中國的態度、對中共的態度從來都是國家利益第一,從來不受意識形態的
束縛。毛澤東對蘇聯的態度實際也一樣:講意識形態,但更講民族利益,否則不
會堅持獨立自主。盡管蘇聯在毛澤東打天下的過程中搗了不少亂,盡管蘇聯與中
國有那麽多的曆史恩怨,但毛澤東堅持了一個原則:民族利益超越意識形態,超
越個人好惡,超越個人利益,超越個人恩怨,決不感情用事。

毛澤東的“一邊倒”並不是無原則地一切都賴在蘇聯身上,使中國離不開蘇聯,
而是堅持獨立自主靠自己。不象蔣介石,向美國“一邊倒”就讓美軍在中國如入
無人之境,讓美國軍艦長驅直入中國長江內河。麵對美蔣的海空封鎖,毛澤東幾
乎從零開始,現建空軍,現建海軍,現學現用,現用現打,非不得已不求於人—
—唯一的一次例外是上海保衛戰:1950年2月,蔣軍飛機炸毀上海發電廠,上海市電力供應下降97%,整個城市陷於癱瘓。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才同意請蘇聯暫時出兵相助,但為期僅僅幾個月——1950年2月6日蔣軍大轟炸。3月20日蘇聯巴基斯基空軍中將率防空集團驅逐機團到達上海擔任守衛。6月19日中國空軍第四混成旅到達上海。8月1日華東軍區空軍正式成立。9月3日,陸軍出身的華東軍區空軍司令聶鳳智向陳毅報告,他用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便學會了全部空戰指揮
課程,開始接手蘇軍指揮防務,蘇軍開始撤退回國。10月17日,中國空軍接
收了蘇軍飛機裝備。10月19日,空4旅正式擔負起了上海的防空作戰任務—
—全過程一共7個月。

用一個月的時間學會空戰指揮並投入實戰——這就是毛澤東領導的軍隊在1950年
的速度。中國的海防空防就是這樣從無到有爭分奪秒建立起來的。美蔣對中國大
陸的封鎖就是被這樣的軍隊一步一步打破的。

——1949年8月至1950年5月:舟山群島戰役。解放軍陸軍用原始的木帆船跨海作戰,端掉了台灣國民黨軍隊封鎖上海、長江口、浙江及東海的基地。

——1950年5月至8月:萬山群島戰役。解放軍海軍第一次參戰。端掉了台灣國民黨軍隊封鎖廣州、珠江口、廣東沿海的基地。

——1950年4月至5月:海南島戰役。韓先楚指揮解放軍陸軍利用原始的木帆船跨海作戰,一舉占領中國第二大島海南島,使中國避免了第二個台灣,獲得了收複
南海諸島的基地。

1950年至1953年,中國被迫將主要兵力用於抗美援朝。戰爭一結束,中國立即揮
兵東南,重新開始因抗美援朝而推遲的打破美蔣封鎖的戰爭。

——1954年:解放軍與台灣國民黨軍隊爭奪東海製空權、製海權,擊沉“太平號
”。1955年1月18日:攻占一江山島。2月:收複大陳島,打掉了台灣國民黨軍隊在浙江沿海的最後一個基地。至此,台灣國民黨軍隊對中國大陸的海空封鎖基本
被粉碎。

與此同時,麵對金門的福建省的戰備從基礎開始有條不紊全麵展開——鷹廈鐵路
1953年開始勘探設計,1954年全線施工,1957年底竣工,1958年1月通車,1958年夏解放軍大舉入閩,7月與台灣國民黨軍隊激烈空戰爭奪製空權,8月23日大規模炮擊金門。

美蔣對中國大陸的海空軍事封鎖就是這樣被毛澤東指揮的軍隊靠自己的力量一步
一個腳印地逐步粉碎的。封鎖中國的包圍圈就是這樣被毛澤東領導中國人靠自己
的力量、不仰仗別人、經過數年的血腥戰鬥一寸一寸地掃除的。(這些曆史事實
足以證明一切汙蔑毛澤東“閉關鎖國”、“封閉半封閉”、“拒絕對外開放”的
人全是恬不知恥的大騙子。)

毛澤東領導中國邊打仗邊建設。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還如火如荼就已經開始裁
軍。1952年中國財政預算中軍費比例從1951年的50%下降到33%——近代中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國家經濟建設開支超過軍費開支的局麵。(國民黨的“黃金十年
”中軍費開支一直占國家預算的80%,但基本用於“剿共”而不是建立獨立自主的國防工業。對外則“絕對不抵抗”。)

1953年中國開始第一個五年計劃,1957年順利完成。兩年之後,1959年中蘇關係
破裂,“一邊倒”從此結束——中國向蘇聯“一邊倒”共10年(1949—1959)。
在這10年中,中國真正用於和平建設時間隻有一個五年計劃加兩年(1953—1959)。也就是說,毛澤東僅僅用了10年的時間、一個五年計劃加兩年的建設,便使中國徹底擺脫了1945年冷戰剛開始時麵對超級大國的擺布肢解毫無反抗能力的悲慘處境,改變了中國1949年不得不夾在兩大超級大國當中“兩害相衡取其輕”的無奈地位,硬是在一個農業古國中從無到有建立起了足以抗衡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兩麵夾擊的起碼實力,使中國從此能夠不再受製於任何一個超級大國,開始走上擺脫冷戰主宰的坦途。(這樣的成果,這樣的效率,靠“市場經濟”加“民營企業家”能做到否?)

毛澤東的“一邊倒”是特殊曆史條件下的特殊鬥爭方式。其結果不是削弱了中國
的獨立性,而是加強了中國的獨立性;不是危害了中國的民族利益,而是維護了
中國的民族利益。

六.曆史性分水嶺——抗美援朝

中國人裏關於抗美援朝爭論最多的大致有三:1.該不該。2.贏沒贏。3.值不值


對這些爭論隻有用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為標準,才能得出明確的結論。

冷戰時期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什麽?——擺脫美蘇冷戰的夾擊。

抗美援朝的結果是什麽?“趕走一個,送走一個”:美軍被從鴨綠江邊趕到了三
八線。蘇軍於1955年5月撤出了旅大。——趕走了美軍,蘇軍也就沒有了繼續留駐中國的理由:中國證明了自己有能力保衛自己。中國被雅爾塔協議剝奪掉的這項
主權從此被中國又拿了回來。這是對中國抗美援朝的回報,是中國抗美援朝的一
個間接的勝利果實,也是一個根本的標誌:把中國東北變成第二個“外蒙古”的
隱患從此徹底消除。這樣的結果對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擺脫美蘇冷戰的夾擊
——是更有利,還是更不利?

有人說因為中國抗美援朝,所以美軍才幹預台灣。中國是幫了朝鮮,丟了台灣。

這樣說的人是瞪著眼說瞎話。朝鮮內戰於1950年6月25日爆發。美國於兩天之後的1950年6月27日派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公開幹預中國內部事務。中國於4個月後的1950年10月19日派遣誌願軍入朝參戰。美國幹預台灣在前,中國出兵抗美援朝在後。這一切不是什麽機密。這樣說的人與其說是無知,不如說是無賴。

有人說中國抗美援朝是多餘,因為美軍沒有越過鴨綠江進攻中國的計劃。

不知道這樣說的人跟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或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什麽
樣的鐵哥們,對人家的心思如此有把握。對這樣的說法,最好的答複是薩蘇先生
在《尊嚴,不是無代價的——評抗美援朝》中的一段話:

“在日本,閱讀了大量關於甲午戰爭的史料——出乎意料的是,戰爭爆發之前,
日軍不但沒有打到山海關的思想準備,甚至沒有打過鴨綠江的作戰計劃!對中國
這樣一個大國,雖然知道它的軟弱,幾百年前豐臣秀吉在大明的炮聲中憂病而死
留下的恐懼,依然使日本邁不開侵略的步伐。”

“是誰讓日本軍隊殺進了中國?”

“日本人的記載有些荒唐——因為在平壤繳獲了葉誌超丟棄的大量裝備,日軍士
氣大振。清軍陸軍的行營炮和連發槍比日軍的裝備還要先進,卻一觸即潰,令日
軍對中國有了‘新的認識’。然而,他們還是遵令在鴨綠江停了下來,並沒有敢
輕易渡江。”

“這時,對岸卻來了一支清軍騎兵——這就是所謂的‘八旗鐵騎’了。日軍隻有
三十人的先鋒部隊隔江開槍射擊,並且就地準備掘壕防守。不料清軍幾百人的馬
隊立即蜂擁而逃,丟盔棄甲!於是日軍小隊長就自作主張渡江追擊……後續的日
軍隨即跟上。”

“違抗命令如何?勝利者是不受責備的。確切地說,這些違抗命令的日本兵隻是
發現了一個事實。”

“從那一刻,中國的尊嚴,在日本人的心中已經蕩然無存了。”

“朝鮮戰爭之前,這種事幾乎每年都在發生的。而朝鮮戰爭之後,再沒有一個國
家認真地準備‘征服中國’。即便對於中國的那個政府不滿,想要推翻它,也要
想出種種製衡的辦法來,從政治上,經濟上,從各個方麵想辦法。”

“要是能用戰爭解決問題,不是比這些複雜而麻煩的方法簡單得多?”

“正因為無法征服,我們才有了和這些曾被稱作‘列強’的國家坐在一張桌子旁
平等說話的機會。”

“而我們這些普通中國人因為這種尊嚴得到的,就是幾十年來不再有戰爭來破壞
我們的家園。”

1950年統帥“聯合國軍”的麥克阿瑟就是個堅信“勝利者不受責難”、誰也不尿
的主:不準越過三.八線?老子偏過。不準使用美軍占領中朝邊境地區?老子偏
用。不準把朝鮮戰爭跟蔣介石扯上?老子偏訪問台灣。怕引起中國幹涉?有什麽
了不起?中國人不過一群廚子裁縫,隻會洗衣做飯,哪敢打仗?如果他們敢跟美
國軍隊較量,那將是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屠殺”——對這樣的將領而言,“沒有
越過鴨綠江進攻中國的計劃”有什麽關係?隨時製定就是了。如果中國還象“李
中堂”時代那樣當縮頭烏龜、一哄而散,誰能擔保當年甲午戰爭的曆史不會重演


如果麥克阿瑟把“鴨綠江不是不可逾越的邊界”的威脅付諸實施,當真過江入侵
中國,根據《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蘇軍有權出兵。最壞的結果:又一次“
日俄戰爭”——外國軍隊在中國的土地上大打出手。不論誰勝誰負,戰爭的破壞
都落在中國人頭上。

即便美軍不過鴨綠江,隻是與中國軍隊沿江對峙,那又如何?中國必須隨時隨地
防備美軍打過來,必須在中朝邊境處處設防,當時中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東
北的工廠必須內遷,整個中國的經濟建設都要被打亂。更關鍵的是:蘇聯便有理
由長期保持在旅大的駐軍。這就使中國被牢牢綁死在美蘇冷戰的棋盤上愈陷愈深
,離擺脫冷戰這個根本目標越來越遠。

抗美援朝最大最深遠的影響:1840年以來西方列強第一次得出結論:“不要進攻
中國大陸”、“不要在陸地上跟中國較量”。

列強如果1840年就有這個結論,就不會有鴉片戰爭了。如果甲午戰爭前就有這個
結論,就不會有馬關條約了。如果1900年就有這個結論,就不會有八國聯軍了。
如果七.七事變前就有這個結論,就不會有八年抗戰,尤其不會有“南京大屠殺
”了。可見這個結論何等寶貝。

然而,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列強得出的卻是另一個結論:“中國不堪一擊,
不打白不打”。

俾斯麥說:“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
須用鐵和血來解決。”

“中國不堪一擊、不打白不打”這個結論是列強“用鐵和血”得出來的,不是“
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決定出來的。

於是有了一係列的侵略戰爭,有了中國一係列的失敗屈辱,有了滿清七十多年內
簽定的一千多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差不多平均每年14個,每月攤上一個
還多。

百年來不知多少中國人試圖靠“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而不靠“鐵和血”來改變
這個結論。無論是舉人進士出身、八股文倍兒溜的曾國藩、李鴻章,還是留過洋
的“蔣委員長”,身邊都不乏能言善辯之士,“說空話”、打筆墨官司個個不外
行。結果呢?“妙筆生花”和“三寸不爛之舌”改變了列強的“中國不堪一擊、
不打白不打”的結論了嗎?僅以1931年到1937年這6年為例: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占領了東北。國民黨政府“絕
對不抵抗”,請西方列強“調停”:“先以公理對強權,以和平對野蠻,忍怒含
憤,暫持逆來順受態度,以待國際公理之判斷。”

列強調停建議:中日兩國都從中國東北撤出武裝力量,中國東北由西方列強各國
共管。《國聯》通過了“多數派決議”,“不承認”日本占領東北。結果:日本
退出《國聯》,日本在東北建立“滿洲國”。“多數派決議”一文不值。

——1932年1月28日,日軍發動“1.28事變”,進攻上海。5月5日國民黨政府簽
《上海停戰協定》,劃上海為非武裝區,中國不得在上海至蘇州、昆山一帶地區
駐軍。

——1933年5月31日國民黨政府簽《塘沽協定》,承認了日本對東北、熱河的占領,劃綏東、察北、冀東為日軍自由出入地區。“長城線以南由中國方麵警察機關
擔任之上述警察機關,不可利用刺激日軍感情的武力團體”。

——1935年7月國民黨政府簽《何梅協定》,中國河北省主權大部喪失。

——1935年6月27日國民黨政府簽《秦土協定》,中國喪失了在察哈爾省的大部分
主權。

……

指望“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的結果,是用“漂亮的書法”在一個又一個喪權辱
國的協定上簽字畫押。——“鐵和血”得出來的結論,隻有“鐵和血”才能改變


中國人不是沒有試過用“鐵和血”來改變——八年抗戰中國人付出的“鐵和血”
還少嗎?但是那些“鐵和血” 硬不過列強的“鐵和血”:當美軍介入朝鮮、幹預
台灣、兵臨鴨綠江時,滿腦子仍然是列強1840年以來“鐵和血”的老結論:“中
國不堪一擊,不打白不打”。

抗美援朝的“鐵和血”徹底改變了1840年以來列強的“鐵和血”的結論——從此
不再是“中國不堪一擊、不打白不打”,而是“不要進攻中國大陸”、“不要在
陸地上跟中國較量”——中國人百年奮鬥、八年抗戰、犧牲幾千萬人、不知付出
多少“鐵和血”都沒能做到的,毛澤東領導的抗美援朝用“鐵和血”一舉做到了
——就憑這一條,能說中國抗美援朝失敗了嗎?

還不止於此呢。

既然推翻列強“中國不堪一擊、不打白不打”的結論“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
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這就意味著非打一仗不可。如果在
中國領土上打這一仗,即便中國贏了,那中國本土也要飽受戰爭破壞。而抗美援
朝卻使中國既用“鐵和血”推翻了舊結論,又使中國本土免遭戰爭破壞——就憑
這一條,能說中國抗美援朝虧了嗎?

中國大陸在抗美援朝之前戰亂不斷,從來沒消停過。但自抗美援朝之後,中國大
陸就再也沒遭受過任何大規模戰爭。對於中國,1949年是分水嶺:1949年之前的
中國是戰亂的中國,1949年以後的中國是和平的中國。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既是“
準戰爭時代”的中國,又是免遭戰禍的中國。扭轉乾坤之舉是抗美援朝。抗美援
朝是當代世界認識中國的曆史性分水嶺。

俞可平說“1949年後”的中國沒有了“以人為本”、否定了“人道主義”、“人
們的正常情理和心態受到嚴重的扭曲”——言外之意:1949年以前的中國是“以
人為本”的中國,充滿“人道主義”的中國,人們的“正常情理和心態不受到嚴
重的扭曲”的中國——比起充滿戰爭的“1949年前”,沒有戰爭的“1949年後”
居然是沒有“以人為本”,可見俞可平不承認讓中國人民免遭戰爭苦難是最大的
“以人為本”,最大的“人道主義”,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的“正常情理和心
態”。——也就是說,俞可平口中“以人為本”的那個“人”指的不是普通老百
姓,而是象他那樣的“精英”。充滿殺戮、死亡和破壞的戰爭不算破壞“以人為
本”,“精英”感受不自在才算,可見“精英”的幸福感比讓中國老百姓免遭戰
爭苦難更重要——這條日本鬼子就能滿足:當中國普通老百姓慘遭屠殺搶掠時,
給日本鬼子當走狗的們不是過的很滋潤嗎?雖然在“太君”麵前是條狗,但
在“不是人”的老百姓麵前卻是“高等華人”,能充分享受“以人為本”、免受
戰爭苦難的“人道主義”。可見俞可平的“以人為本”中的那個“人”隻包括戰
爭中能免受死亡苦難威脅的“高等精英”而不包括普通老百姓。用老百姓的俗話
說,這小子就倆字——欠揍:如果這廝領教過日本鬼子的皮鞭耳光拳打腳踢的滋
味,領教過南京大屠殺的滋味,領教過戰火紛飛朝不保夕忍饑挨餓的滋味,那他
就知道讓中國老百姓免受戰亂之苦算不算真正的“以人為本”了,就知道他一臉
不屑的“1949年後”對中國人民意味著什麽了。

有人說中國抗美援朝是上了蘇聯的當,為蘇聯當替死鬼,連武器都得自己掏錢,
可見中國當了冤大頭。

如前所述,中國抗美援朝是因為它符合中國的民族利益。既然符合中國的民族利
益,那中國就是在為自己而戰而不是在為別人而戰,就不存在上當受騙當替死鬼
的問題。當時中國和蘇聯的利益在抗美援朝這一點上一致,蘇聯提供的武器不少
是要錢的,但白給的也不是沒有。比如1951年誌願軍攻占漢城後蘇聯就一次無償
贈送了米格-15殲擊機372架。不過如果蘇聯一切都白給,那反而未必是好事:國
與國的關係如同人與人的關係,寧可欠債,不可欠情。欠債算得清,欠情算不清
。一旦有變,欠債可還,欠情難纏。比如兩人戀愛,一方為另一方犧牲了一切:
前途、機會、專業、工作、財產、親情……卻被對方占足了便宜後一腳踢開,那
將會如何?搞不好能出人命。中蘇分裂後蘇聯人對中國雖然惱火,卻並不恨之入
骨,因為當初中國並沒有虧待蘇聯,隻欠債,不欠情。赫魯曉夫撕合同撤專家把
事都幹絕了又有點懊悔,很有點戀戀不舍當初能從中國得到的好處。結果:對美
國聯手幹掉中國核力量的建議猶豫了一陣子。就這麽一猶豫的功夫,中國的原子
彈爆炸成功了。相反的例子是越南:跟中國打交道時一切白撈,占盡了便宜,很
有點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看我多能耐。越南不理會“寧可欠債、不可欠情”那一
套,當為傍蘇聯過河拆橋跟中國翻了臉時,中國人從上到下立刻個個恨得咬牙切
齒,同仇敵愾根本不用動員,說打就打毫不留情。兩相比較,到底誰更吃虧?

最精於算計的當屬“蔣委員長”:抗日戰爭時吃定了美國的底牌是不能讓中國垮
掉,隻要國民黨沒有投降日本,不管打不打、打得有多爛美國照樣得給錢給援助
。這竹杠不敲白不敲。於是一天到晚向美國叫苦要援助。但東西一到手就全留著
對付共產黨,不對日本動真格的。不管美國如何催促,“委員長”總是“以不變
應萬變”——要東西來勁,打仗不來勁:給我援助可以,要我跟日軍拚命不幹。
小算盤是反正美國早晚能打敗日本,自己可以穩搭“順風船”,犯不著拚命,不
如趁機發一筆,留著將來消滅共產黨用——不愧“浙江奸商”兼“上海小開”,
算盤精,“拎得清”。 (據羅斯福的兒子艾利沃特回憶,“羅斯福終於明白了:
‘中國軍隊一心隻放在監視共產軍上,根本無心和日軍作戰。’”)1944年日軍
到處吃敗仗,唯獨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之役大獲全勝,打得“國軍”一潰千裏,
望風而逃。美軍駐華代表史迪威將軍急了,要蔣介石趕緊調兵挽救戰局。蔣介石
說無兵可調。史迪威說你的胡宗南有四十萬大軍正閑著呢。蔣介石說那是對付共
產黨的,不能動。史迪威說既然你沒兵那何不讓我用美國武器裝備共產黨的八路
軍,由我帶出去打日本。蔣介石勃然大怒,立即以“不撤換史迪威中美兩國即無
法合作”為最後通牒逼羅斯福調走了史迪威——表麵上看“蔣委員長”大獲全勝
:趕走了對共產黨有好感的史迪威將軍,自己繼續過“仗不打,美援白拿”的好
日子,光占便宜不吃虧,讓美國當冤大頭。結果呢?美國立馬放棄了陸地上靠中
國軍隊打敗日軍的打算,轉身求助於蘇聯。蘇聯正中下懷:求我可以,得有甜頭
——中國的主權。美國滿口答應(這才是最狠的報複)。於是有了雅爾塔協議,
有了蘇聯出兵東北。最後的結局:小算盤最精、最“拎得清”的“蔣委員長”被
趕出了大陸,到台灣小島上斤斤計較“拎得清”去了——隻知算小帳,隻知貪小
便宜,見小利忘大義,總想白撈油水,有此下場奇怪嗎?

整天拿抗美援朝“虧不虧”、“合算不合算”說事的人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找借口妖魔化毛澤東而已:現在中國“公款吃喝”每年有多少?貪官弄到國
外的贓款每年有多少?“國有資產流失”每年有多少?中國的買辦讓外國老板從
中國人身上榨取的血汗每年有多少?怎麽從來也不見他們著急?怎麽從來也不見
他們象對抗美援朝那樣斤斤計較、“拎得清”?

有人專拿中國抗美援朝的傷亡說事。首先,戰爭的目標是勝利。看勝利與否不是
看代價大小,而是看是否實現了戰爭的戰略目標。實現了就是勝利,否則就是失
敗。——能說蘇聯衛國戰爭中的犧牲比德國大,所以蘇聯是戰敗國而德國是戰勝
國嗎?能說中國抗日戰爭的犧牲比日本大,所以中國是戰敗國而日本是戰勝國嗎
?其次,根據中國的統計,武器裝備絕對劣勢的誌願軍抗美援朝的傷亡總數並不
比“聯合國軍”的傷亡總數高。某些人論及中方的傷亡數字不用中國的統計而用
美軍的估計,這本身就是偏見的表現。而對比傷亡數字時,故意用美國一家的傷
亡總數來對比誌願軍的傷亡總數,這實際在耍流氓:跟誌願交手的有十六個國家
(包括南朝鮮)的軍隊,這十六家的傷亡數字加在一起與中國一家的傷亡數字相
比才能說明問題。中國出兵時北朝鮮的軍隊基本打光了,那些傷亡數字不能算在
中國頭上。隱瞞所有這些事實,用美軍一家的傷亡數字和美軍估計的中朝雙方的
傷亡數字做對比,這難道不是玩弄數字遊戲搞詐騙?

有人說抗美援朝招致美國對中國長達二十多年的封鎖禁運,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的
困難和損失,可見抗美援朝沒好處。

前麵已經說過,隻要中國還沒有擺脫冷戰,那就不可避免要吃冷戰的虧。美國幹
預台灣是因為冷戰。封鎖中國也是因為冷戰。這就是冷戰給中國帶來的傷害,是
中國向蘇聯“一邊倒”的代價。問題的性質是這樣的向蘇聯“一邊倒”的代價與
中國的東北、西北變成第二個、第三個“外蒙古”、整個國土被美蘇肢解那樣的
向美國“一邊倒”的代價孰輕孰重;是“兩害相衡取其輕”的問題,而不是在“
有害”與“無害”之間作選擇的問題。

美國的封鎖禁運是一柄雙刃劍,能傷人也能傷己。本來美國的算盤是封鎖禁運能
使毛澤東的政權即便不垮也發展不起來。但美國沒想到毛澤東的中共是在被封鎖
被圍剿的根據地這種環境中長大的,自力更生慣了,封鎖禁運別人受不了,中國
不但頂得住,而且摸索出經驗來了,發展的路子步伐誰也幹預不了。隨著中國實
力的不斷增長,美國越來越坐不住了: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美國對古巴實行海上封鎖,禁止向古巴運進“進攻性武器
”(導彈、轟炸機)。當時美國海軍對駛往古巴的中國輪船概不搜查——不是尊
重,而是一種無言的輕蔑:諒你中國船上沒有“進攻性武器”。但僅僅過了兩年
,中國原子彈試驗成功(1964年)。又過了兩年,中國導彈核武器試驗成功(1966年)。再過了一年,中國氫彈試驗成功(1967年)——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後僅僅5年,美國就再也沒法對中國保持“諒你也沒有進攻性武器”那種悠然的心情了。

相反,美國不得不扒耳撓腮發愁:如果中國向“不友好國家、勢力、地區”提供
“進攻性武器”如導彈甚至核武器,那可怎麽辦?(實際上,利比亞總統卡紮菲
確實曾提出願意花大價錢向中國買原子彈,但周恩來總理彬彬有禮地拒絕了:原
子彈是不供出售的。)要求中國同意不出口“進攻性武器”?處於敵對狀態的中
國會聽你的?向中國施加壓力?已經封鎖禁運了二十年,能施的壓力全施完了,
再沒什麽可施的了。向中國開戰?又不是沒較量過。除非核大戰,否則還能怎麽
樣?設法讓中國改變政策?美國與中國敵對二十年,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幾乎是零
,吃裏扒外替美國效勞的“基金會學者”一個都沒有,能指望誰說得上話?被封
鎖被隔絕的中國成了“和尚打傘,無法無天”,不受任何條約規定的製約。不管
是美國還是聯合國,不管是國際組織還是“民權團體”,中國可以概不買帳。誰
也休想對中國內部事務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美國越來越痛感對中國的封鎖禁運
對美國利益的損害簡直不亞於對中國利益的損害,越來越急著改變這種狀況。尼
克鬆說美國決不能讓“幾億中國人生活在憤怒的孤立之中”,潛台詞是:一個憤
怒而孤立的中國更能給美國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害,還不如趕緊解除封鎖禁運,恢
複美國對中國社會、對中國“精英”的影響力。所以到後來美國解除對中國封鎖
禁運的心情其實比中國人自己更迫切,而且更徹底:以後再也不這麽幹了。典型
的例子是1989年,老布什堅決拒絕對中國重新施行嚴厲的封鎖禁運。表麵上說“
不願意孤立中國人民”,實際是曆史的教訓領教夠了:對中國搞封鎖禁運不但無
效,而且到頭來“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如果封鎖禁運管用,美國才不會在
乎是否“孤立人民”呢。比如對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那就封鎖到底,毫不手軟
。)

抗美援朝導致的封鎖禁運是壞事不假。但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把這種壞事變成了
好事,反而使美國從此以後再也沒胃口對中國用這招了。一勞永逸——1989年中
國就沾了毛澤東的光——這難道不是壞事變成了好事嗎?這難道不是有利於中國
的民族利益嗎?

七.咬定青山不放鬆——中蘇分裂

中蘇分裂表麵上是因為意識形態,實際真正的原因是民族利益——民族利益超越
意識形態、超越個人恩怨,超越個人好惡,超越個人私利。

五十年代初,中國的民族利益與蘇聯的冷戰需要基本不衝突,加上有共同的意識
形態,所以兩國關係很熱火。

艾森豪威爾上台後,變美國的戰略從“遏製”為“大規模報複”,一切跟核戰爭
掛鉤:放棄過去認為在有限戰爭中不應使用核武器的想法,決定隻要軍方認為軍
事上需要就可以使用核武器,包括使用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讓“潛在的敵
人由於確信美國將以它願意的方式——首先是核手段——還擊侵略而受到威懾,
因而不敢輕舉妄動”。

麵對美國以核優勢為後盾的“大規模報複”戰略和“戰爭邊緣”政策,蘇聯決定
“緩和冷戰”。1954年1月美國國務卿杜勒斯宣布“大規模報複戰略”。兩年之後,1956年2月的蘇共二十大便提出了“和平共處”、“和平過渡”總路線。這實際是要求已經當政的共產黨不要得罪美國,沒當政的共產黨別再走暴力革命的道路。潛台詞:既然“一顆小小的火星就可以引起核大戰”,那象抗美援朝那樣的麻
煩今後不能沾,免得惹火燒身,為了你的國家統一把我蘇聯拖進核戰爭。

這樣一來,中國收複台灣、維護領土完整和統一的民族利益就跟蘇聯的冷戰需要
矛盾了:要統一台灣就必須反掉美國的幹涉。經過麥卡錫主義肆虐、頑固堅持冷
戰理論、敵視中國的美國堅決拒絕跟中國做任何妥協,甚至根本不承認中國政府
,隻承認在台灣的蔣介石當局代表全中國。最典型的事例就是1954年日內瓦會議
上杜勒斯拒絕與周總理握手——敵視到這個份上,怎麽“緩和”?即使中國放棄
統一台灣美國都不會答應,更不用說中國堅持收複台灣了。毛澤東麵臨的問題是
:是為蘇聯的冷戰需要而犧牲中國的民族利益,放棄收複台灣的努力,還是為中
國的民族利抵製蘇聯的冷戰需要?毛澤東“咬定青山不放鬆”——咬定中國的民
族利益絕不鬆口。這才是中蘇決裂的根本原因。

1958年蘇聯提出在中國建立長波電台、與中國建立聯合艦隊,被毛澤東一口回絕
。毛澤東為什麽發那麽大脾氣,反應那麽激烈?因為這兩個建議將嚴重危害中國
的民族利益。

成立聯合艦隊、平分指揮權不僅意味著中國軍權旁落,破壞毛澤東“堅持黨對軍
隊的絕對領導”這一根本原則,而且等於要封鎖中國海岸線:當時中國海軍力量
很小。要成立聯合艦隊,中國的軍艦都得填進去。蘇聯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隨便掃掃庫底子就行了,自己另外仍然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艦隊。聯合艦隊表麵
是指揮權一家一半,實際上是讓蘇聯擁有了對中國海軍的否決權——隻要不符合
蘇聯的冷戰需要,那聯合艦隊就甭想動。中國不管是收複台灣、護航護漁還是收
複西沙南沙之類,都得事先經過蘇聯批準。這樣一來,沒有蘇聯的同意,中國的
海軍等於說沒就沒了——沒了海軍,中國的海岸線豈不等於被封鎖了?理論上中
國對聯合艦隊同樣有否決權,實際那個否決權對中國沒什麽意思:當時中國沒什
麽遠洋權益,當務之急是沿海近海。中國近海的事跟蘇聯的冷戰沒多大關係,蘇
聯卻要管;遠洋的事跟中國沒多大關係,中國怎麽否決?根據什麽理由否決?實
際的結果是蘇聯說了算,讓中國當冤大頭。而且即便中國行使了否決權蘇聯也不
在乎:蘇聯除了聯合艦隊還有得是軍艦可用,你聯合艦隊出不出動對蘇聯無關緊
要。

建立長波電台的名堂就更大了。長波電台是為潛艇作戰服務的。而在中國成立長
波電台隻能是為遠洋作戰服務——蘇聯本土的長波電台已經足夠蘇聯潛艇近海作
戰用的。當時中國有多少遠洋權益?這長波電台實際是為蘇聯海軍遠洋活動服務
。而蘇聯海軍到遠洋活動隻可能是跟美國較量,百分之百屬於蘇聯冷戰的需要,
對中國的民族利益沒什麽好處。當時中蘇是同盟國。理論上,一方遭到攻擊時另
一方有義務參戰。但如果一方主動攻擊別人呢?另一方就沒有參戰義務。在陸地
上誰遭受攻擊一目了然,在海上,尤其在遠洋,軍艦與軍艦之間誰攻擊了誰哪那
麽容易查清楚?這樣一來,如果蘇聯與美國發生了海上衝突,不管是誰攻擊誰,
隻要蘇聯宣稱自己是遭到攻擊的一方,那中國就得站在蘇聯一方參戰,自己一點
作不了主。當時美國堅持的是“大規模報複戰略”,又把中國蘇聯看成鐵板一塊
,有了抗美援朝結的“梁子”,恨中國勝過恨蘇聯。而當時中國的防衛力量又遠
不如蘇聯,萬一美國跟蘇聯衝突,十之八九“老太太買柿子——專揀軟的捏”,
首先衝著中國來。如果蘇聯想暗中使壞借刀殺人,通過製造個海上衝突借美國的
力量重創中國也不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表麵上是個長波電台,實際是一張賣身契
,要中國把和、戰的選擇權拱手交給蘇聯。

蘇聯關於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的建議的真正效果是把中國牢牢綁在蘇聯的冷戰戰
車上,休想擺脫蘇聯陣營。這跟中國的民族利益完全對立,毛澤東為此大動肝火
一點沒有錯。

蘇共二十大的路線、聯合艦隊和長波電台的建議標致著中蘇關係已經走到了轉折
點:蘇聯的冷戰需要跟中國的民族利益已經不能再兼容了。盡管如此,毛澤東還
是竭力挽救兩國關係,試圖勸說蘇聯不要因美國的戰略訛詐而改變總路線。赫魯
曉夫說美國現在碰不得,一碰就要打核大戰,為小衝突把自己全賠上不值得。毛
澤東說美國的“大規模報複”戰略和“戰爭邊緣”政策是嚇唬人的,實用性很有
限。它隻立足於正麵衝突、全麵大打。但碰上小打小鬧,特別是不牽涉到美國人
的局部衝突就不知所措了——你能因為南越一支共產黨的遊擊隊伏擊了親美的政
府軍就往那裏扔原子彈嗎?不跟美國正麵衝突不等於碰都不敢碰,頂多不正麵突
破就是了,側麵迂回仍然行得通。

毛澤東如此主張並非頭腦發熱。美國提出“大規模報複”戰略後,毛澤東專門針
對其搞了兩次火力偵察:一江山島之戰和炮擊金門。回顧一下這兩次戰役的大概
經過,不難看出毛澤東膽識驚人,獨具匠心。

——1954年12月1日,美台簽訂“共同防禦條約”,規定美國幫助台灣當局協防台
灣和澎湖列島;美國有“依共同協議之決定在台灣、澎湖及其附近為其防衛所需
要而部署美國陸海空軍之權利。”48天後,1955年1月18日,解放軍發起一江山島戰役,迅速攻占該島。艾森豪威爾馬上於1月24日向美國國會提出特別谘文宣稱“如果台灣和澎湖列島落入不友好者的手裏”,那就會“在西太平洋的島嶼鎖鏈
中造成一個缺口”,“中共對大陳群島的炮擊是共產黨征服台灣的序幕,美國必
須對此采取行動”。美國國會眾參兩院迅速於1月25日和1月28日分別通過“授權總統在台灣海峽使用武裝部隊的緊急決議”即《福摩薩決議案》。美軍隨即先後
出動6個航空母艦群、400餘架飛機全麵封鎖浙東海域,掌握了大陳島──台灣─
─衝繩三角地帶的製空權,控製了台灣對大陳島嶼的運輸線。美國參謀長聯席會
議命令戰略空軍指揮部“以緊急情況為基礎”,開始為大規模使用核武器攻擊中
國大陸選定目標。毛澤東針鋒相對,於1月28日接見芬蘭大使時說:“我們有兩條
:第一,我們不要戰爭;第二,如果有人來侵略我們,我們就予以堅決回擊。”
“美國的原子訛詐,嚇不倒中國人民。”兩天後(1月30日)解放軍空軍猛烈轟炸大陳島。當天(1月30日),美國命令第7艦隊準備幫助國民黨部隊從大陳撤退, 並通過蘇聯向中國轉達這一信息,希望在美軍幫助國民黨軍撤退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不要采取行動。中國政府接到蘇聯轉達的這一信息後指示解放軍對從大陳撤
退的的美、蔣軍不要攻擊。2月5日,美國命令第7艦隊和其他部隊幫助國民黨軍隊從大陳島撤退。2月25日,解放軍占領大陳列島中最後一個島嶼。浙東沿海全部島嶼均被解放,大陳島至金門數百公裏海岸和近海海域全部被解放軍控製,國民黨軍在大陸沿海所控製的島嶼僅剩下了金門和馬祖。自1949年以來國民黨對大陸的海空封鎖基本被粉碎。(毛澤東冒著核威脅的風險發動一江山島之戰,就是為了
打破對大陸的封鎖。說毛澤東“閉關鎖國”、“封閉半封閉”的人要臉不要?)

——1958年8月23日,毛澤東下令炮擊金門。數日後宣布暫停炮擊,允許國民黨軍艦向金門運送補給,條件是美國軍艦不得護航,否則立即開炮。美國無視這一禁
令,公然為國民黨軍艦護航。毛澤東立即下令開炮,命令隻打國民黨軍艦,不打
美國軍艦。但如果美艦開火,則允許還擊。炮聲一響,美艦立即拋下被護航的國
民黨軍艦而去,一炮未放。

這兩次戰役說明了什麽?

1.美台的“共同防禦條約”不適用於大陸沿海島嶼。美國隻對台灣本島感興趣。
2.美國的原則是讓蔣介石替美國賣命,不是讓美國替蔣介石賣命,更談不上“舍
己救人”。3.美國人的決心並沒有表麵上講得那麽嚇人,並不是稍微一碰就當真
要“大規模報複”打核大戰。美國的戰略實際是消極防守的戰略,不是主動尋釁
找岔子找機會跟中國打核戰爭的積極作戰的攻勢戰略。美國雖然嘴上很硬,但並
不打算主動發起對華戰爭。4.美國的那個“大規模報複戰略”太絕對,碰上小規
模局部衝突這樣的“擦邊球” 的複雜情況就不知所措:打又不是,不打又不是,
左右為難。這樣的戰略完全對付不了毛澤東最拿手的遊擊戰。5.“正麵攻不動,
側麵迂回”。中國沒有力量硬打台灣,但可以在其他地方挑戰美國利益,讓美國
沒好日子過,最後逼美國有求於中國。6.美台的“共同防禦條約”既不準大陸進
攻台灣,也不準台灣“反攻大陸”。其客觀效果是讓台灣與大陸徹底隔離,最後
勢必導致台獨。美國壓蔣介石放棄金門,把所有兵力全收縮到台灣,讓大陸台灣
老死不相往來。這證明美國在圖謀製造“台灣獨立”。而蔣介石堅持保留金門這
最後的“反攻大陸”的基地,證明美蔣之間的戰略目標並不一致。7.蔣介石堅持
“反攻大陸”就意味著堅持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就意味著反台獨。如果大陸收複
金門,蔣介石就更難以在美國人麵前堅持“反攻大陸”的主張。當短期內沒有力
量收複台灣時,可以利用蔣介石“反攻大陸”的主張來遏製台獨,辦法就是炮擊
金門,保持適當的緊張局勢,給蔣介石以“中國內戰尚未結束,不能示弱”的借
口頂住美國人要他從金門撤退的壓力。金門炮戰最後演變成“雙日不打單日打”
,實際是毛澤東、蔣介石在製止台獨這個民族大義麵前共同放棄了黨派私利,聯
手上演的一出對付美國人製造台獨陰謀的悲喜劇,從不同的立場、用不同的方式
遵循了“民族利益高於意識形態、高於個人恩怨、高於個人好惡、高於個人私利
”的共同原則。8.美國雖然口口聲聲“美國利益”,但對“美國利益”的要害所
在並不清楚。美軍登陸黎巴嫩後,中國大陸向金門一開炮,美國就趕緊把航空母
艦從中東調往台灣海峽。等弄清楚大陸並不準備攻占金門,又趕緊把航空母艦開
回去。哪裏吃緊往哪裏跑,證明美國的戰略雖然是“守勢戰略”,但對哪裏是要
害、哪裏是重點心中無數,所以全球到處伸手。這樣的對手容易被調動。

毛澤東通過這兩次戰略偵察基本摸清了美國的老底和真實意圖,心中有了底,跟
赫魯曉夫爭論起來底氣十足。但赫魯曉夫根本聽不進去。他隻知道按自己的冷戰
需要來衡量一切:我這裏正跟美國人講緩和,你那裏炮擊金製造緊張空氣;我正
要訪問美國談和平,你那裏跟印度發生了邊界衝突。全世界都把中蘇看成是一氣
的,你這一打等於讓我在美國人麵前顯成了個一邊談和平一邊動手打仗的騙子,
美國人對我的緩和呼籲不買帳全是你給鬧的。你再堅持就要攪黃我的和平共處的
總路線。所以你中國無論如何不能打,台灣丟了就丟了,印度要邊界領土你讓給
他就是。總之我的冷戰需要高於你的民族利益。

要堅持中國的民族利益,就不能不對蘇聯的冷戰需要說“不”。既說了“不”,
那就意味著從“一邊倒”走向“誰也不向”。當毛澤東堅決拒絕為蘇聯的冷戰需
要犧牲中國的民族利益時,赫魯曉夫明白了:中國不再“一邊倒”了。一直以為
中國除了把自己綁在蘇聯冷戰戰車上別無出路的赫魯曉夫之驚訝惱怒可想而知,
立刻開始懲戒中國,再也顧不上意識形態、國家關係了。這就是中蘇關係破裂的
真正原因。

如前所述,處於美蘇冷戰夾縫的大格局下,中國“向這邊‘一邊倒’,那邊要收
拾你;向那邊‘一邊倒’,這邊要收拾你;誰也不向,則兩邊一起收拾你——除
非中國自己足夠強”。1949年的中國極端虛弱,根本經受不起“誰也不向、兩家
一起收拾你”的局麵。然而過了十年,僅僅十年,毛澤東已經帶領中國建立起了
足以抵禦兩大超級大國兩麵夾攻的必要實力,可以向“誰也不向”、“掙脫冷戰
夾擊”的總目標進軍了。

八.最偉大的陽謀——中蘇論戰 + 援越抗美

1959年中蘇分裂。中國結束了向蘇聯“一邊倒”,從此對美蘇“誰也不向”。如
前所述,隻要中國不夠強大,中國在冷戰中就始終處於夾在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
夾縫中受欺負的地位:“向美國‘一邊倒’,蘇聯要收拾你。向蘇聯‘一邊倒’
,美國要收拾你。誰也不向,兩家一起收拾你”。中國在中蘇分裂之後遭到美蘇
兩麵夾攻一點也不奇怪:“誰也不向,兩家一起收拾你”。

在一般人看來,當時的中國實在是毫無希望:外有強敵,內乏糧草,壓力空前巨
大,處境極端艱難,“黑雲壓城城欲摧”。中國既沒有力量對抗蘇聯,更沒有力
量對抗美國,又沒有辦法勸說美蘇改弦易轍改變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別忘了俾
斯麥的名言:“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
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在如此絕望的情況下,中國除了屈服投降還有別的出
路嗎?

曆史結果是:13年後的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美國對中國的戰略從敵對
走向緩和,從聯蘇反華走向聯華製蘇。中國的“誰也不向,兩家一起收拾你”的
處境被徹底扭轉,從被前後夾擊走向左右逢源。對中國的封鎖禁運包圍孤立從此
土崩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從兩極走向“三國演義”,整個冷戰局勢徹底改觀了。

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是怎麽來的?是天上突然自己掉了個大餡餅,讓中國白揀了
個大便宜嗎?是美國突然良心發現,洗心革麵痛改前非,從此跟中國講友好親善
了嗎?是中國運氣太好,啥也沒幹世道就突然之間變好了嗎?

如果當真如此,那這個世界就是個童話世界。然而童話不是現實。現實中的這一
切變化都不是偶然的,更不是白來的,而是一場驚心動魄空前絕後大較量的結果


尼克鬆為什麽訪華?因為美國改變了對華戰略。美國為什麽改變對華戰略?因為
第一,美國終於認識到真正威脅美國利益的不是中國;第二,美國有求於毛澤東
——幫助美國“體麵地撤出越南”。美國為什麽會改變對中國的認識,為什麽會
有求於毛澤東?因為美國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美國為什麽會陷入越南戰爭的
泥潭?因為當時美國認為越南事關美國的核心利益。為什麽當時美國認為越南事
關美國的核心利益?第一,中蘇論戰。第二,援越抗美——中蘇論戰使美國認為
毛澤東領導的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威脅,援越抗美使美國認為越南是中國破壞美國
利益的突破口。結論:美國必需在越南跟毛澤東較量。在越南取勝就等於打敗了
毛澤東,就保住了美國的核心利益。

今天的美國政要精英們一說到越南戰爭,幾乎全部心照不宣地避免提及毛澤東。
而整天絞盡腦汁標新立異的中國曆史學者“精英”們雖然連“一個章子怡頂一萬
個孔夫子”這樣的匪疑所思的命題都能挖空心思想得出來,但在美國陷入越南戰
爭的泥潭和毛澤東的關係這個問題上卻對美國人非常“體貼入微”、“為尊者諱
”,絕不在這個方向上做任何研究和發掘。中外“學者”們在此空前一致,千方
百計抹殺美國在越南戰爭的失敗與毛澤東的關係——否認了美國在越南戰爭的失
敗是毛澤東的傑作,自然也就否認了美國改變對華戰略、尼克鬆訪華是毛澤東的
勝利這一曆史事實。這樣一來就可以讓普通人以為整個中美關係的曆史性變化、
中國戰略環境根本性改善等等全是美國單方麵的恩賜,與毛澤東沒什麽關係。曆
史就這樣偽造出來了。

判斷曆史,真正有價值的是當時的事實,而不是“事後諸葛亮”們的信口開河。
判斷美國當年卷入越南戰爭的真正目的,看看當年美國政要的們為美國卷入越南
戰爭辯護時的各種講話、宣言、文件、決定等等白紙黑字的事實就夠了。好在這
些資料基本都已解密,花不了太大功夫就能查出來。

且看如下事實:

——1959年,中蘇分裂。越共中央委員會決定武裝統一越南。

——1960年,“中蘇論戰”爆發。

——1960年,中國出版發行《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外電紛紛報道評論。10月17日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發表題為《毛想使美國成為一隻“紙老虎”》的文章
,稱:“毛澤東奪取世界的計劃在要赤色中國人民學習的一本新書中作了概括的
說明。”

——1960年11月19日,毛澤東公開接見並宴請古巴遊擊戰英雄格瓦拉。頓時,“
激進的赤色中國試圖用遊擊戰征服世界”的“中國威脅論”風靡一時。

——1960年12月,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成立。中國政府立即予以承認。

——1961年,肯尼迪就任美國總統,將“大規模報複戰略”改為“靈活反應戰略
”,要求部下研究毛澤東著作,尤其是遊擊戰的理論。肯尼迪親自閱讀毛澤東有
關遊擊戰爭的著作,以求能找出破解以弱勝強人民戰爭的策略和方法。他常對他
的妻子傑奎琳說,毛澤東把軍人與人民的關係比作魚兒與水的關係,多麽巧妙。
傑奎琳聽後哈哈大笑。(1965年1月,毛澤東會見《西行漫記》作者斯諾時說:“
美國總統肯尼迪為了對付亞非拉的新興力量,提出了特種戰爭和局部戰爭。有消
息說,他也看我寫的軍事文章,這可能是真的。”同年7月26日,程思遠陪同歸國的李宗仁見毛澤東時,也告訴毛澤東,肯尼迪生前在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部《毛
澤東選集》,看來是要人們研究中國。)

——肯尼迪任命號稱“冷戰鬥士”的臘斯克為國務卿。臘斯克經常把毛澤東、胡
誌明比作希特勒,把越南比作1947年的希臘,把和平抗議者比作對納粹德國的綏
靖分子。

——1961年1月28日,肯尼迪剛就職一個星期就向其高級顧問們表示他對越南問題有了危機感和緊迫感。不久,美國國務院通知駐西貢使館:白宮已把在南越的“
反叛亂”確定為美國對外政策最優先的事務之一。4月29日,肯尼迪批準在南越建立一個作戰發展與試驗中心,用以發展反越共的新技術。5月,美國派遣特種部隊和軍事顧問到南越,同時向南越提供財政支持幫助西貢政權推行“戰略村”計劃
。“特種戰爭”爆發。

——1961年9月9日,肯尼迪在對NBC電視台晚間新聞節目主持人切特•亨特
利和戴維•布林克利說:“中國的領土是如此之大,就像一個巨大的龐然之
物一樣,屹立在邊境之外,如果南越倒向他們,那將比較會為他們在馬來亞開展
遊擊戰爭提供有利的地理條件,而且,也會給人們造成深刻的印象,即東南亞的
發展趨勢將掌握在中國和共產黨人的手中。”

——美國駐蘇大使湯普森給美國國務院的備忘錄聲稱:“中國人正在提倡以更好
戰更咄咄逼人的政策反對西方,特別是美國。”“我們肯定不應站到中國人一邊
,同蘇聯人相比,他們倡導一種至少在短期內對我們更危險的政策”。

——1961年11月下旬,一個由中央情報局、國務院情報處、陸海空參謀長、所有
美國情報委員會成員組成的國家情報特別評估委員會,對中國的外交意圖做了仔
細的剖析,認為:“一旦形勢適宜,北京就會以常規政治戰爭形式,支持當地的
遊擊戰爭和恐怖行動,或充當後盾和幕後操縱者。”

——1961年11月3日,美國國務院智囊班子——政策規劃委員會主任羅斯托(Rostow,
Walt W.)和泰勒給肯尼迪的報告中認為:“南越的失陷將導致共產主義的極度擴
張,使東南亞和馬來群島的其他國家處於共產主義的控製之下,其戰略影響特別
是在亞洲的影響將是非常嚴重的;如果美國軍事力量沒有實質性的介入,阻止南
越失陷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1962年1月2日,羅斯托宣布,中蘇分裂顯然是“史無前例的事件”,美國應該支持共產陣營中鐵托那樣的右傾分子,而不支持中國那樣的“左傾分子”。

——1962年2月,“美國駐越南軍事援助司令部”在西貢成立,直接統一指揮南越吳庭豔軍隊和美國“特種部隊”作戰。

——1962年3月26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共產主義問題研究所所長布熱金斯基在《新共和》周刊上發表文章《和平交戰的政策——我們如何能從共產主義的不團結
中得到好處》,建議美國政府:因為“中國共產黨人對美國的極端敵視”,所以
應該“把友好和敵視區別對待的政策應用於中國”,“至少在現階段繼續排斥中
國”。

——美國中央情報局1963年1月14日的備忘錄中指出,“因為北京的尚武和強烈反西方的路線,一個單獨在中國領導下的亞洲共產集團對美國的遠東安全利益有嚴
重影響。”

——1963年10月5日,前美國駐蘇聯大使凱南在《星期六晚郵報》發表文章《我們能同莫斯科交易嗎?》稱:“中國人的立場是不顧死活的,不負責任的,對誰都
是危險的(包括中國自己在內)。蘇聯的立場卻表明它開始認識到共產黨和非共
產黨國家在具體的有限的一些方麵可以有共同利益。”

——1963年12月13日,美國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希爾斯曼在舊金山聯邦俱樂部發表演說《美國對共產黨中國的政策》,宣布:“中國是一個‘敵視西方、威脅鄰
國的激烈的敵對力量’,美國在遠東麵臨的‘最大麻煩’的問題就是中國”;“
蘇聯在核時代的現實麵前似乎認識到某些利益——特別是生死存亡的利益——是
全人類一致的。但是,北平(即北京)卻仍然堅持正統形式的共產主義,這種共
產主義強調暴力革命,即使將使世界文明遭到毀滅的危險也在所不惜。它不承認
什麽超越意識形態的界線的共同利益。”“美國對華政策的首要目標是要中國不
對‘自由世界和鄰國進行顛覆或發動侵略’,這需要在中國周圍建立一個包圍圈
來‘遏製’中國”。

——1964年3月2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的備忘錄宣稱:“就美國的安全利益而言,阻止南越的喪失是頭等重要的大事。”

——1964年3月26日,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聲稱:“中國共產黨人的利益是十分明顯的。每當蘇聯發出警訓式的調子時,他們就會公開譴責莫斯科,指責他們
已背叛了革命的事業。他們將美國視為一隻紙老虎,並堅持認為,在自由世界的
核防務和常規防務麵前,通過緩慢而卓有成效的運動,越南就可以進行其‘解放
和統一’的革命鬥爭。因此,北京似乎認為,他們已經發現了一個絕好的時機,
運用越南作為試驗品來展現自己的新戰略。北京認為,越南的勝利將為中國的論
點提供有力的佐證,為其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意識形態鬥爭服務。”

——1964年8月,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國家評估委員的報告結論如下:“南越和老撾落入共產黨人之手中,將會極為嚴重地削弱美國在遠東的地位。造成這一結果的
特殊原因是,長期以來,美國已經引人注目地公開承擔了義務,要阻止共產黨人
強占這兩個國家。失敗於此,將對美國的威望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害,並且,在遏
製共產主義在其它地區的擴散方麵,美國意誌的可信度和能力也將受到嚴重的貶
低。我們的敵人將會為此受到鼓勵,而在其它國家中,以更大的規模向共產黨人
靠攏的傾向,將會出現快速增長的勢頭。”

“除了北越會因為實現了國內目標而感受到直接的歡欣鼓舞外,中國的共產黨人
也會受惠無窮。這不僅使他們早已引人注目的自信心得到了進一步的助長,而且
,也使他們作為共產主義世界領袖的威望得到了提高。北京的理論認為,未發達
國家革命的條件已經成熟,美國是一隻虛張聲勢的紙老虎,地區性的暴動和起義
不會導致國際間的大戰,可以毫無風險地走向最終的勝利。他們早已將南越視為
這些理論的試驗場,並大造輿論。相比於蘇聯比較謹慎的姿態而言,南越和老撾
的最後結果,將更為顯著地支持了北京咄咄逼人的進攻性戰略立常就某種程度而
言,這種結果對世界各地不發達國家出現更為積極的革命運動,將無疑會起到推
波助瀾的作用。”

——1964年12月,約翰遜指定的政策研究小組特別報告稱:“如果我們不采取足
以在軍事上擊敗北越甚至共產黨中國的軍事行動,則我們不能保證非共產黨的南
越能繼續存在下去。”

——1965年2月,美國國務卿迪安•臘斯克致總統的備忘錄說:“共產黨中
國聲明,南越的衝突是他們認為正在向全球蔓延的‘解放戰爭’”。“我堅信,
如果允許共產黨北越統治東南亞,必將給美國和自由世界帶來災難性後果。”“
我還認為,應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回擊河內和越共的侵略”,甚至不惜“冒大規
模擴大戰爭的風險”。“以談判為掩護把東南亞拱手讓給共產黨北越是完全不能
接受的。”“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從那裏退出,因為我們有條約,因為我們已經發
表了許多言論。我認為抽身而退會使我們在全世界大失臉麵,一想到世人的輿論
我就不寒而栗。”

——1965年2月,美國開始大規模地轟炸越南北方。3月8日,美國海軍陸戰隊在越南南方峴港登陸。美軍在越人數短短數月之後已達22萬。(1966年達38萬。1967年達42萬。1968年達52萬。)“特種戰爭”變為“局部戰爭”。

——1965年5月13日,約翰遜說:“共產黨中國希望戰爭繼續下去,不管盟友支付什麽代價”。約翰遜講話後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報
告說,“南越是東南亞反共鬥爭的基石,是中共理論的決定性考驗的對象。”

——1965年8月,約翰遜在同高級幕僚們討論是否增派10萬美國戰鬥部隊、從而接過地麵戰爭的主要責任時說,若不如此,世界各國會說美國是紙老虎,其威望將
受到無可挽救的打擊,“最嚴重的打擊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無法打敗一小批遊
擊隊”。威廉•邦迪在1967年5月說,越南戰爭在“亞洲人”的眼裏是一塊
試金石,美國的失敗或軟弱將使他們喪魂落魄。

——美國前駐南越大使亨利•洛奇在一篇題為《我們在越南能夠獲勝》的文
章中指出:“在越南的鬥爭,是戰後反共鬥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北越勝利,
中國的做法就會被證明是正確的,蘇聯也會被迫采取更好戰的立場,盟國將不再
相信美國的保證,國內也將要退出世界而實行固守‘美國堡壘’的戰略。美國隻
要堅持下去,是能夠勝利的。”

——美國參議員蓋耳•麥吉在國會辯論越南問題時發言說,“南越如丟失,
柬、泰、馬、印(尼)、菲也將丟失;美國“已投下過多的資金,不能前功盡棄
”。“現在指揮中心正在轉移到北京,它的手法是‘最討厭、最肮髒、最難得出
定局的遊擊戰’,因此,“必須在東亞劃一條堅定的界線並堅守之”。

——《紐約時報》軍事編輯漢斯•鮑德溫說:“哪怕是中共以最大的力量打
擊我們,我們也能在南越和老撾打贏一場朝鮮式的戰爭”。

——1965年11月7日,美國國防部長麥克納馬拉在給美國總統的備忘錄說:“中國是威脅到我國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一個主要國家,其組織整個亞洲反
對我們的可能性雖然較小,但威脅性極大”“……長期以來,有三條防線在竭力
遏製中國(另外有蘇聯在北方和西北方“遏製”中國):一、日本—朝鮮防線;
二、印度—巴基斯坦防線;三、東南亞防線。”“對遏製中國之事,美國仍需繼
續給予關注,投入金錢,有時還需犧牲美國人的生命。”

——麥克納馬拉在回憶錄《回顧——越戰的悲劇與教訓》中承認:

“艾森豪威爾政府全盤繼承了杜魯門政府的觀點,即共產主義在印度支那的勝利
將威脅到美國的安全。”“一九五四年四月,艾森豪威爾總統發表了他著名的預
見,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產黨人手中,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會‘緊隨其後’,就像
‘多米諾骨牌’一樣。”

“我們——當然包括我——隻能相當膚淺地理解中國的動機,錯誤地認為,那些
好鬥的言詞中包含著建立地區性霸權的意圖。同樣,對於胡誌明領導的運動,我
們也完全忽視其民族主義的色彩,而將其首先視為一名共產主義者,其次才把他
當作一位越南的民族主義者。”

“中國和北越的激烈言詞使我們認為:他們將追求一個地區性的霸權。”

“共產黨中國聲明,南越的衝突是他們認為正在向全球蔓延的‘解放戰爭’”。

“撤離也意味著,美國在整個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丈,而共產黨人對其它東南業
國家的壓力,則大大加強了。最後,撤離還將意味著,全世界與西方為敵的勢力
將倍受鼓舞,他們也會效仿越南的做法,嚐試進行暴動的滋味。”

“沒有人願意討論退出越南。我們認為那將使我們遏製共產主義在東南亞蔓延的
堤壩出現巨大的裂口,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我全文引述這些段落是因為現在回頭來看,它們集中體現了當時我們頭腦中一
種完全不正確的想法:‘中國威脅’我國的安全。”

“迪安•臘斯克、沃爾特•羅斯托和世界上許多地緣政治學家至今仍
回答說值得。他們斷言:如果沒有美國對越南的幹涉,共產黨霸權——蘇聯和中
國——將會在東南亞進一步擴張,包括控製印尼、泰國,甚至可能還有印度。”

——1965年4月18日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漢斯•摩根索在《紐約時報》發表文
章《在越南我們是在欺騙自己》說,美國試圖在外圍對中國實行軍事遏製、結果
必然導致中美戰爭,那時美國的核力量和海空優勢都不會起決定作用,勢必要派
幾百萬地麵部隊到亞洲去。這將是美國最大的悲劇。美國必須適應中國在亞洲的
政治和文化優勢;在越南達成一個保全麵子的協議;同蘇聯暗中合作來扶植一個
“鐵托式”的北越或全越政府。

——1967年總統顧問阿貝•福塔斯聲稱,從南越撤軍“這是給中國共產黨人
在世界上擴大影響的一劑補藥,是我們在亞洲多米諾骨牌前的全麵撤退。”

——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華爾特•李普曼著文說:“根據所謂多米諾骨牌的
理論,如果美國在同中國共產主義對抗的時候顯示出自己是一隻紙老虎,而不采
取軍事行動,美國就會喪失亞洲各國人民對它的尊敬和支持。自從2月以來的3個
月中,我們越來越大力地運用這個理論。結果是什麽呢?同預期恰恰相反:今天
美國不僅是孤立的,而且遭到亞洲每個主要國家越來越大的反對。”“亞洲人民
中間的所有這種日益增長的反美情緒的根源是什麽呢?這個根源就是:他們認為
我們在越南進行的戰爭是一個富有的、強大的、白種人的西方國家對一個軟弱而
貧窮的亞洲國家進行的戰爭,是西方白種人對亞洲非白種人進行的戰爭。”“我
們可以隨意大談我們如何為越南人的自由而戰鬥。但是,對亞洲各國人民來說,
這顯然主要是一場美國人對一個亞洲國家人民進行的戰爭。”

……

所有這些事實確鑿無疑地證明美國當初卷入越南戰爭確實就是衝著毛澤東來的,
就是要和毛澤東“單挑”。也就是說,美國之所以陷入越南戰爭的泥潭,完完全
全是因為毛澤東——“中蘇論戰”使美國認定中國是比蘇聯更危險的敵人,“援
越抗美”使美國認定中國的的確確正在通過“人民戰爭”挖美國的牆角。二者合
起來就使美國精英認定:美國的最高國家利益在越南的叢林中。結果:美國傾舉
國之力“奮不顧身”地衝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

美國幾十萬大軍陷在東南亞的沼澤水網山川叢林中盡情地、無止無休地耀武揚威
卻又無法自拔。蘇聯則趁機大舉擴張。60年代末,蘇聯軍事力量已經與美國不相
上下,在全球到處挖美國牆腳。1967年,蘇軍進駐中東。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
。勃列日涅夫提出了咄咄逼人的“有限主權論”、“國際專政論”、“社會主義
大家庭論”和“國際主義義務論”。美國精英們此時此刻突然如夢方醒,恍然大
悟:壞了,上當了,上了毛澤東的大當了。原來美國真正的要害利益不是在東南
亞的爛泥潭裏,而是在中東和歐洲;真正威脅美國利益的不是“好戰”的中國,
而是美國以為“可以有共同利益”的蘇聯。美國敢情被毛澤東誘進了越南戰爭的
沼澤地白挨揍,如同老牛掉進井裏——有力沒處使,進不得退不得,眼睜睜看著
蘇聯坐大而無可奈何。如果還不顧一切繼續在越南硬抗到底,就等於自我了斷,
把世界霸權拱手讓給蘇聯。不管是誰當美國總統,借他八個膽他也不敢走到這一
步。

1969年尼克鬆上台後宣布美國從越南撤軍,使戰爭“越南化”,通過談判取得“
體麵的撤退”——不再說“打贏”而說“體麵的撤退”,這實際已經是認栽了:
如果能打贏還用得著談判嗎?還有什麽樣的撤退能比凱旋而歸更“體麵”呢?所
謂“體麵的撤退”真正含義是:不管你南越是死是活,反正我美國得走人了。我
走後你南越有本事就靠自己活下去,沒本事就聽天由命。我真正關心的是別一垮
一大片,弄得我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隻要美國脫身後隻垮掉一個南越,那就謝
天謝地,就算“體麵的撤退”了。而要實現這“體麵的撤退”,就隻得求毛澤東
:得繞人處且繞人,千萬別我前腳走你後腳乘勝追擊,來個橫掃東南亞。“解鈴
還需係鈴人”,我美國當初因為你毛澤東才掉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現在隻好求
你毛澤東高抬貴手,讓我“體麵”地從這泥潭裏爬出來,好全力以赴去跟蘇聯爭
個高低。

美國既然有求於毛澤東,那就不得不滿足毛澤東開出的價碼。最終結果:

一.美國得出結論:不要在軍事上大規模卷入亞洲大陸。

二.美國重新檢討對華政策。放棄敵視中國的立場。放棄“以冷戰為綱”的對華
政策和理論思維方式。總統親自出馬改善對華關係。承認中國大陸的政權(從想
方設法推翻的準戰爭狀態到不承認,從不承認到最終承認)。原則上停止了直接
顛覆、騷擾中國的行為,停止了對流亡的西藏叛亂分子的援助。

三.美國承認“一個中國”。承認台灣屬於中國。同意廢除與台灣簽定的《美台
共同防禦條約》(1980年1月1日正式廢除),停止了海軍在台灣海峽的巡邏,美軍撤離台灣。

四.美國解除了對中國長達二十多年的全麵經濟封鎖禁運和外交孤立政策。

五.美國承認中國的政治大國地位。支持恢複中國的聯合國席位和常任理事國地
位。

六.美國采取聯合華製蘇的戰略——這意味著美國不僅實際承認了中國大陸的政
權,承認了中國的大國地位,而且更進一步,承認中國已從“前蘇聯陣營的一員
”上升為世界力量中的“一極”,即世界政治力量的格局開始從“美蘇兩極世界
”演變為“美、中、蘇”三極的“新三國演義”(如果僅僅把中國看成世界上一
個普通的大國,何須如此大費周折?)

所有這一切都在毛澤東和尼克鬆、周恩來與基辛格的會談、《上海公報》和而後
的中美關係發展過程中得到了體現和證實。這一切都是戰勝國才能得到的東西—
—這才是毛澤東進行中蘇論戰和援越抗美要達到的真正的戰略目標,才是毛澤東
自建國以來一直孜孜以求的東西:使中國從美蘇兩大陣營的兩麵夾擊中突出重圍
,徹底擺脫美蘇冷戰的支配,變“誰也不向、兩家一塊收拾你”為“誰也不向、
兩家一塊巴結你”,使中國的戰略處境從“前後夾攻”轉為“左右逢源”。也就
是說,根本改善中國的戰略處境,捍衛中國最根本的民族利益。

今天要問越南戰爭的失敗者是誰,幾乎眾口一詞會說是美國——美國自己都不否
認美國輸掉了越南戰爭。但如果要問越南戰爭的勝利者是誰,那答案就各式各樣
了。有說是北越的,有說是蘇聯的,就是少有說是中國的——如今中國的官方“
精英”對“越南戰爭勝利者”這頂桂冠似乎毫無興趣,那當然怪不得別人要貪天
之功為己有。然而曆史自有其邏輯。美國卷入越南戰爭是衝著毛澤東去的,毛澤
東又從頭奉陪到尾。美國失敗了,越南戰爭的真正勝利者舍毛澤東其誰耶?

這個勝利是毛澤東誤打誤撞憑僥幸得來的嗎?如果真是這樣,那美國這個世界頭
號超級大國也太徒有其名了,居然稀裏糊塗就破了自己號稱“建國二百年從無敗
仗”的曆史記錄,輕而易舉就把有史以來頭一個“戰勝美國”的勝利桂冠拱手送
給了毛澤東。世界上哪有這種美事?!這一切都是毛澤東精心策劃巧妙運籌的結
果,是毛澤東跟美國鬥智鬥勇鬥力、反複較量的結果。

如前所述,冷戰期間中國最根本的民族利益是擺脫冷戰,打破美蘇對中國的圍攻
。要打破美蘇對中國的圍攻,關鍵在於美國——中蘇是為了美國而鬧翻的:對美
國對中國民族利益的侵犯,毛澤東主張堅持鬥爭,蘇聯主張中國做犧牲以適應蘇
聯的冷戰需要——中蘇分裂使毛澤東可以不必再顧忌蘇聯,完全按照自己的判斷
對付美國:要打破美國對中國的圍攻,就必須使美國放棄對中國的敵視。要使美
國放棄對中國的敵視,就必須記住俾斯麥的名言:“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
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也就是說,必須讓
美國吃個史無前例的大敗仗,使美國自己得出結論:跟中國敵對沒有好處,不得
不有求於中國。

然而要讓世界頭號超級大國、號稱“建國二百年從未打過敗仗”的美國吃個史無
前例的大敗仗談何容易?當年的德國辦不到。身為超級大國的蘇聯辦不到。處於
美蘇兩強的前後夾攻、處於三年經濟困難中的中國哪有這個力量辦到?怪不得國
內外當時幾乎所有的“精英”都認為毛澤東是“發瘋”。(中國今天的“精英”
們不還在如此喋喋不休地鸚鵡學舌嗎?)所有這些“精英”都是“智叟”級人物
,有知識,懂邏輯,會算計,但算來算去怎麽算也算不出毛澤東有任何勝利的希
望——當然這也不算多丟臉:從井崗山到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
……所有給毛澤東“算命”的“精英”“智叟”們哪次沒得出過同樣結論?所以
他們這一次算不出毛澤東能以弱勝強、扭轉乾坤也不算太低能。

他們算不到的是:以弱勝強恰恰是遊擊戰出身的毛澤東的拿手好戲——我弱,那
就不跟你正麵較量,而是設法把你引到你的強項發揮不出來的地方,使你整體雖
強,但局部為弱;我整體雖弱,但局部為強。隻要在局部造成如此強弱逆轉之勢
,那勝敗就由不得你了。如此持之以恒打持久戰,隨著時間的推移,局麵就必將
改觀——“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看透強弱的辯證關係,調動敵
人為我所乘——這正是毛澤東過人之處。

毛澤東經過五十年代與美國的三次大較量(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島、炮擊金門
),對美國已經摸了底:美國雖強,但不是沒有致命弱點:

第一,驕傲狂妄,自我迷信——世界上頭號超級大國,“上帝的寵兒”,經濟力
量第一,軍事力量第一,科學技術第一,文化優勢、心理優勢,世界上沒有美國
辦不到的事。難怪肯尼迪就職演說會如此牛氣衝天:“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忍
受任何重負,應付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任何敵人”——“任何”、“
任何”、“任何”,沒有“任何”限定詞。

古人雲:“驕兵必敗”。美國國力再強也不是無限的。認識不到這一點而盲目妄
自尊大,這正是當時美國的致命傷,為日後的失敗奠定了基礎。

第二,意識形態掛帥,“以冷戰為綱”——美國當年把全世界簡單分成非黑即白
的兩大類,不反共就是共產黨,不承認民族主義,不承認民族獨立,一切都是“
共產主義全球擴張的陰謀”。中國內戰是“共產主義擴張”,朝鮮戰爭是“共產
主義擴張”,古巴革命是“共產黨主義擴張”,越南戰爭也是“共產主義擴張主
義”。 麥克納馬拉說:“我們對敵友分析上的失誤,反映出我們完全忽視了該地
區的曆史、文化、人民的政治信仰及其領導人的個性特征與習慣。”“對於胡誌
明領導的運動,我們也完全忽視其民族主義的色彩,而將其首先視為一名共產主
義者,其次才把他當作一位越南的民族主義者。”美國這樣簡單粗暴地對待第三
世界的民族獨立、民族解放運動,結果隻能走到與人民戰爭為敵的地步。

意識形態掛帥的另一個後果是麥卡錫主義陰魂不散:當年為“誰丟掉了中國”不
知整了多少人。從此誰不主張強硬、建議妥協誰就有“同情共產主義”的嫌疑。
麥克納馬拉在國會流露出對擴大轟炸效果的懷疑,馬上就挨了當頭一棒:“部長
先生,我對您的話感到異常失望。我認為它會令共產主義者們感到欣慰。這是對
共產主義退讓的言論,這是一種失敗的言論。”結果:美國政府官員明知越南戰
爭打錯了、打不贏也沒人敢反對,惟恐被戴上“誰丟掉了越南”的大帽子。

第三,唯武器論——隻要武器先進、訓練有素就能解決一切問題,看不到也不肯
相信人民戰爭中人心的向背才是最關鍵的,持久戰才是最無法招架的。因為自持
武器天下第一,所以敢毫不猶豫大包大攬往越南戰爭泥潭裏跳。

第四,包袱沉重,輸不起——“曆史上從未打過敗仗”這一曆史記錄誰也不敢破
。“白種人優越、不能輸給東南亞‘螞蟻之國’的鄉巴佬”的自負誰也不肯破。
既然是“自由世界領袖”,那就必須有威信:有“威”別人才怕,有“信”別人
才跟。打了敗仗就沒了“威”,半途溜號就沒了“信”。 約翰遜說:“如果我撒
手不管這場戰爭,聽任共產黨人接管南越,那麽我就會被看成是一個懦夫,我的
國家就會被看成是一個綏靖者,我們和我們的國家都將發現,我們在整個世界上
將不可能再為任何人做成任何事情。”1965年3月下旬,麥克瑙在為麥克納馬拉起草的一份備忘錄中直言不諱地分析說,美國在越南的目的70%是為了避免丟臉的失敗,20%是使南越及其鄰近地區“不落於中國人之手”,10%是讓南越人民享有“較好、較自由的生活方式”。 麥克納馬拉說:“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從那裏退出,因為我們有條約,因為我們已經發表了許多言論。我認為抽身而退會使我們在全世界大失臉麵,一想到世人的輿論我就不寒而栗。”——如同黑社會老大,無“
威”無“信”今後在道上可還怎麽混?所以“麵子”比天大,一旦卷入就無論如
何不能容許失敗,代價再大也得硬著頭皮頂住撐下去。

第五,戰略重點意識薄弱——在美國眼裏,全世界到處都是“美國利益”。結果
:美國在全世界到處設防,哪裏有動靜就手忙腳亂調兵去救火。麵麵俱到必然顧
此失彼——到處都是重點結果就是沒了重點。毛澤東通過1958年炮擊金門已經發
現了這點:美軍登陸黎巴嫩,中國大陸向金門一開炮,美國就趕緊把航空母艦從
中東調往台灣海峽。等弄清楚大陸並不準備攻占金門,又趕緊把航空母艦開回去
。哪裏吃緊往哪裏跑,證明美國對哪裏是要害、哪裏是重點心中並無成算。這樣
的對手容易被調動——否則美國怎麽會把越南的沼澤地當成美國的核心利益?

毛澤東不但善於知彼,更善於知己:對付美國,最有效的辦法是人民戰爭,最有
利的地方是越南的叢林——作為遊擊戰的大行家,毛澤東非常清楚什麽樣的地方
最不利於現代化武器威力的發揮(蘇聯就不管這一套,跑到中東的沙漠去跟美國
和以色列比試現代化武器,結果人所共知)。胡誌明領導的越南統一戰爭是民族
解放戰爭,地地道道的人民戰爭。隻要得到中國的大力援助就能夠戰勝最強大的
敵人。中國援越抗美,選擇在越南跟美國較量是“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俱全
,決不會失敗。不怕美國不來,隻怕美國不肯上鉤。

結果是美國非常合作地上了鉤,乖乖地跳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1965年中國國慶
時一位西方記者如此評價當時的中國:“政府廉潔有效。外交咄咄逼人。正帶著
滿意的心情地看著美國在越南戰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美國為什麽會心甘情願地跳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陽謀。毛澤東的陽謀——“中
蘇論戰”+“援越抗美”。

“中蘇論戰”是虛招,“援越抗美”是實招。毛澤東一虛一實雙管齊下,虛虛實
實,真真假假,虛實結合,出神入畫,在全世界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空前精彩的
謀略大戰,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都玩弄於股掌之上,把美國這個頭號超級大國的
“戰略思維”拿翻在地,使其自己闖進越南戰爭的泥潭裏動彈不得,最後不得不
向毛澤東認栽求和。

網絡小說《新警察故事》裏有幾段關於“陽謀”極為精彩的描述,不引用在此實
在可惜了:

——“所謂陰謀就是設陷阱,就是無中生有。其中高下就看你設置的陷阱高不高
明了。不過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陰謀中的致命傷。隻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
不值。所以說是陰謀就有破綻。而陽謀就不同了,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麵前的
計謀。它沒有隱私,沒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
者隻要把握住方向就行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
己的目的。就像洪水決堤,誰都知道會死人,可是擋在它前麵的還是非死不可,
走都走不了。舉個簡單的例子,毛主席當年和蔣介石爭江山,明知道毛澤東打土
豪、分田地是爭取民心的陽謀,可蔣介石卻幹看著沒有辦法。因為他當時照做的
話隻有死得更快。結果一敗塗地,直接逃到台灣去了。”

——“真正最無懈可擊的計謀總的一句話概括就是——你明明第一次中了計,如
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裏鑽的計謀。”

——“陽謀最可怕之處並不是它本身有多麽複雜的策劃,而是它不可猜測的方向
。甚至由於它把握了世事的脈搏,所以它的去勢是不可逆轉的。這就是我前麵說
的明知道是計,即使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裏鑽。”

——“陽謀就是隨勢而動。沒勢他都會去造勢,來達到他的目的。”“陽謀才是
真正無懈可擊的計謀”。

——“陽謀,策劃的滴水不漏。你根本摸不清他的底細,可以說不到事情的結局
,你不知道他的目標在哪裏。唉,有時候我真希望這中間有什麽遮遮掩掩、改頭
換麵的勾當,一個人活到我這個歲數最不怕的就是別人跟我耍陰謀。因為隻要有
和客觀存在相違背的行為,就會有漏洞,可惜,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陽光下進行的
,光明正大。”“這就是陽謀的可怕之處了。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裏頭鑽
。因為你不知道他的目的。正因為不知道,才會越害怕。”

對照這些來回顧回顧毛澤東當年的種種舉措,就不難理解毛澤東的“陽謀”的高
明和厲害。

在外行人看來,毛澤東搞中蘇論戰純粹是浪費口舌,徒勞無益:能說服誰呢?說
服美國還是說服蘇聯?憑你一麵之詞能讓人家改變對華政策嗎?(又是俾斯麥的
名言:“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必須用
鐵和血來解決。”)即便能說服若幹在野的共產黨人,那對改善中國的戰略處境
又能有多大作用?毛澤東早在《反對黨八股》裏就批評過“無的放矢,不看對象
”的宣傳,提出“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
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麽人看、給什麽人聽的,否則就等於下決心不要人
看,不要人聽。”既然中蘇論戰的長篇大論既不準備說服美國又不準備說服蘇聯
,那又是寫給誰看的呢?所以也難怪中國“精英”們現在還一口咬定毛澤東的中
蘇論戰是“頭腦發熱”、“左傾冒險”、“思想僵化”、“晚年錯誤”等等等等


實際呢?

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搞遊擊戰的人多的是,美國並沒有那麽在意。古巴的卡斯特
羅在美國的鼻子底下靠遊擊戰打得了天下,成立了共產黨政權,美國雖然也對古
巴又是封鎖禁運又是雇傭軍入侵,但力度和決心比打越南戰爭差遠了。為什麽美
國單單對越南的遊擊戰那麽耿耿於懷呢?中蘇論戰。不是中蘇論戰,美國不至於
把這個問題提到戰略利益的高度來對待。

對美國而言,中國1960年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最刺激的是什麽?“帝
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民戰爭”、“持久戰”。為什麽?因為
這兩條直接刺疼了美國最敏感的神經:一旦被當成了“紙老虎”,誰也不買帳,
這個霸主還當得下去嗎?美軍隻學過如何打現代化戰爭,對蘇聯那樣的堂堂之陣
胸有成竹:“大規模報複戰略”。但美軍還真沒學過如何對付人民戰爭,從軍事
理論起就是一片空白,把人民戰爭視為“最討厭、最肮髒、最難得出定局的遊擊
戰”。(美國駐越軍隊總司令威斯特摩蘭後來回憶說,他在越南的遊擊戰麵前實
在是束手無策。每天晚上,他不得不看兩本書,一本是《聖經》,一本就是美國
軍方編印的毛澤東的英文小冊子《論遊擊戰》。)中國又出“毛選”又援越,頓
時使美國感到從理論到實踐都被打中了要害:“大規模報複戰略”對付不了“人
民戰爭”,普通正規軍不知道如何對付“遊擊戰”。這一下子就使美國感到自己
原以為固若金湯的“遏製共產主義”的大係統原來居然漏洞百出,對蘇聯信心十
足的東西在毛澤東麵前竟然一點底也沒有。“理論上講”,毛澤東可以通過“人
民戰爭”一塊一塊蠶食美國的地盤而美國卻無能為力。這還不是對美國核心利益
的最大威脅?這還了得?結果:肯尼迪帶頭學“毛選”,苦心研究如何對付“人
民戰爭”;立即調整戰略,把“大規模報複戰略”改為“靈活反應戰略”,特地
增加“特種戰爭”這一項以專門對付“遊擊戰”;公開接受毛澤東的挑戰,把位
於中國“前沿”、深受中國遊擊戰影響的南越作為“特種戰爭”的試驗場;針對
毛澤東“軍民關係是魚水關係”的論述,在南越實施“戰略村”計劃以切斷軍民
的“魚水關係”;充分發揮美國的技術優勢,在南越采用“直升飛機戰術”以對
付叢林遊擊戰……所有這一切都發生在中國出版《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和宣布承
認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之後短短幾個月的1961年,可見毛澤東這兩招當真戳到
了美國的痛處,確實把美國弄毛了——毛澤東的一本書、一個宣言就鬧得美國雞
飛狗跳,又是調整戰略、又是增添“特種戰爭”、又是把整個南越變成“特種戰
爭試驗場”、又是“戰略村計劃”、又是“直升飛機戰術”……這麽多、這麽大
的動靜,換了別人能有此“殊榮”否?

(俗話說,“說話有勁不在上糞多少,文章有勁不在牛皮多少”。如今中國的那
個嘲諷毛澤東“隻遊過江、沒留過洋”的“作家將軍”、“具有革新精神的解放
軍高級將領”、充滿“先進的思想理念和前瞻性”、具有“地緣戰略的眼光和獨
特的戰爭視角”的“新銳軍事理論家”搞出的“現代化軍事戰略”及種種“特色
理論”可曾讓美國正眼看一下?可曾讓美國也如此大動幹戈?)

現在可以看出毛澤東的“陽謀”的厲害了:我一點也沒有撒謊,一切都放在明處
:“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人民戰爭威力無窮”。“支持民族
解放運動,援越抗美”。這一切都光明正大,一點陰謀也沒有,的的確確實心實
意地支持越南統一,確實沒打算在越南取得任何見不得人的好處。如果你美國不
管,那越南的民族解放戰爭就必然取勝,自然就證明“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
是紙老虎”、“人民戰爭威力無窮”。那中國就贏得了中蘇論戰,順便打掉了世
界對美國的迷信和美國的霸主地位。如果你美國管,那正中下懷:正怕你不肯往
越南戰爭的泥潭裏跳呢。——如果沒有中蘇論戰,沒有毛澤東的這一整套人民戰
爭的理論,沒有中國公開的援越抗美,美國未必把越南戰爭看成涉及美國核心利
益的頭等大事,未必會不顧一切竭盡全力卷入越南戰爭。有了“中蘇論戰”加“
援越抗美”,一切都改觀了——所以說“中蘇論戰”加“援越抗美”是一個虛實
結合的陽謀。這就是所謂“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麵前的計謀。它沒有隱私,沒
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隻要把握住方向就行
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陽謀才
是真正無懈可擊的計謀”。“不管是不是陷阱,你都得往裏頭鑽。”“你明明第
一次中了計,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你還是不得不往裏鑽”。

如果美國沒有前邊所述的那些致命弱點,毛澤東的陽謀未必奏效。(但那樣的美
國還會那樣輕率地幹預中國台灣、使自己處於與中國的敵對狀態嗎?)然而曆史
就是曆史。麵對毛澤東的陽謀,美國的一切致命弱點的致命效果充分發揮得淋漓
盡致:

1.“驕傲狂妄,自我迷信”——美國天下第一,所向無敵,豈能怕你搞什麽陽謀
?“我們將付出任何代價,忍受任何重負,應付任何艱辛,支持任何朋友,反對
任何敵人”——你毛澤東敢在越南跟我公開叫板,我立馬公開就地接招,索性就
把越南當成“特種戰爭”的試驗場,跟你當眾較量——痛痛快快一下就跳進了越
南戰爭的泥潭。

2.“意識形態掛帥,‘以冷戰為綱’”——“南越是東南亞反共鬥爭的基石,是
中共理論的決定性考驗的對象。”“越南的勝利將為中國的論點提供有力的佐證
,為其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意識形態鬥爭服務”。“在越南的鬥爭,是戰後反共鬥
爭的一個重要環節。如果北越勝利,中國的做法就會被證明是正確的,蘇聯也會
被迫采取更好戰的立場,盟國將不再相信美國的保證,國內也將要退出世界而實
行固守‘美國堡壘’的戰略。”

3.“唯武器論”——你靠百姓,我靠“精英”,用“直升飛機戰術”對付你的遊
擊戰,用“特種部隊”對付你的遊擊隊,我武器精良,訓練有素,不可能贏不了
你的土槍土炮鄉巴佬……於是眼都不眨就跳進了泥潭。

4.“包袱沉重,輸不起”——“撤離也意味著,美國在整個世界中的威望一落千
丈,而共產黨人對其它東南業國家的壓力,則大大加強了。最後,撤離還將意味
著,全世界與西方為敵的勢力將倍受鼓舞,他們也會效仿越南的做法,嚐試進行
暴動的滋味。”“沒有人願意討論退出越南。我們認為那將使我們遏製共產主義
在東南亞蔓延的堤壩出現巨大的裂口,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 “南越如丟失,
柬、泰、馬、印(尼)、菲也將丟失;美國已投下過多的資金,不能前功盡棄”

5.“戰略重點意識薄弱”—— “就美國的安全利益而言,阻止南越的喪失是頭
等重要的大事。”“共產主義在印度支那的勝利將威脅到美國的安全。”“如果
印度支那落入共產黨人手中,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會‘緊隨其後’,就像‘多米諾
骨牌’一樣。”“一個單獨在中國領導下的亞洲共產集團對美國的遠東安全利益
有嚴重影響。”

……

所有這一切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是美國非常自覺地配合了毛澤東的陽謀,積極主動
闖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從此在裏邊越陷越深。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的美國“精英”為順利實現毛澤東的陽謀、使美國在越南
失敗而做出的“特殊貢獻”。

肯尼迪、約翰遜政府薈萃了一大批名牌大學畢業、學術學曆資格優異的“學者型
官員”、“出類拔萃之輩”(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甚至被稱為“哈
佛俱樂部”。這些人用中國今天的時髦話來說就是“精英”。而這些當年的美國
戰爭“精英”跟今天的中國改革“精英”還真頗為相似,值得不惜篇幅對照描述
一番。

1.都是憑“聰明絕頂”當“精英”。

中國的“精英”張維迎號稱“神童”,美國的“精英”麥克納馬拉也號稱“神童
”。誇耀中國“精英”“絕頂聰明”的故事滿天飛,如津津有味地描述張維迎“
獲得倫敦經濟學院Lionel Robbins紀念獎學金”(還特別注明:麵向全英大學的
最高獎學金,每次僅授一名)、“獲得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特等獎(
又特別注明:僅一名)”;誇耀美國“精英”“ 絕頂聰明”的故事也滿天飛。如
《出類拔萃之輩》裏津津有味地描述某“精英”中學時代的得意之筆:被老師課
堂點名朗讀自己的作文,於是毫不遲疑拿起本子就念,結構嚴謹,文筆流暢。老
師正津津有味,突然發現其他同學擠眉弄眼,表情古怪,趕忙追問。同學答曰:
他作文本上什麽也沒寫,是對著一張白紙現編呢——出口成章,何等聰明。總之
都靠“絕頂聰明”撈世界:“你們個人聰明的腦袋與無數顆同樣聰明、充滿好奇
的腦袋相連接,形成了一個智慧之網。”

2.都是隻管理論不管實踐,隻管“邏輯推理”、“想當然”而不管實際後果。

中國“精英”:“我是一個由邏輯驅動的人,好證理論道”。“如果沒有了邏輯
,這還是社會嗎?”“學術觀點通行的表述方式是‘如果…,那麽…’,講的是
事物的因果關係。比如說,‘如果我們不削減政府的權力,現象就不可避免
。’”

美國“精英”:整個越南戰爭都是這種“邏輯驅動”、“證理論道”、“如果…
…那麽”之類“事物的因果關係”等“想當然”的“邏輯推斷”“推導”出來的
——

“如果印度支那落入共產黨人手中,其它東南亞國家也會‘緊隨其後’,就像‘
多米諾骨牌’一樣。”“如果美國不堅決有力地在東南亞同共產主義戰鬥,並且
取得成功,菲律賓、衝繩和台灣等海島基地就沒有安全可言,太平洋就將成為“
紅色海洋”,美國就不得不退守西海岸。”“如果我們不采取足以在軍事上擊敗
北越甚至共產黨中國的軍事行動,則我們不能保證非共產黨的南越能繼續存在下
去。”“如果允許共產黨北越統治東南亞,必將給美國和自由世界帶來災難性後
果。”“如果美國在同中國共產主義對抗的時候顯示出自己是一隻紙老虎,而不
采取軍事行動,美國就會喪失亞洲各國人民對它的尊敬和支持”……(如果、如
果、如果)

戰略上如此,戰術上亦如此:“美國的司令官們也像許多人那樣,喜歡沉溺於一
廂情願的思維之中。”“根據合理的推測……我們似乎沒有理由不獲勝”。“美
軍政治和軍事領導人都想當然地認為,美軍和南越軍隊能夠迫使越共和北越正規
軍在戰場上進行常規戰爭。這樣,美軍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加上空中轟炸切
斷來自北越的供應和增援,定會迫使他們尋求和解。如果越共和北越軍隊像某些
人認為的那樣不打常規戰爭,而是采用遊擊戰術,我們認為美軍和南越軍隊在安
民計劃的強有力支持下,能夠進行有效的反遊擊作戰。”“事實證明這些假定都
是錯的。”“我們驕傲自大,因為我們是美國人,我們是陸軍士兵或海軍陸戰隊
,我們能贏。但事實證明那是錯誤觀念”……(“一廂情願的思維”、“合理的
推測”、“想當然”)

具體的過程更充滿了這種“邏輯推理”“想當然”——既然毛澤東說遊擊戰的成
敗關鍵是“軍民魚水關係”,那“合乎邏輯”的推論就是“反叛亂”的關鍵是將
遊擊隊從普通村民中分開,斷掉這“魚水關係”。要把“魚”與“水”分開,“
合乎邏輯”的辦法就是建立“戰略村”,把全體南越農民都遷入“戰略村”,這
不就斷了“魚水關係”了?一連串“合乎邏輯”的結果:對全體南越農民搞“強
迫搬遷”:毀了你的家園,抄了你的家產,銷了你的“農村戶口”,統統“進城
”,搬到“戰略村”去。這是“改革代價”——不,“建設自由民主新越南”的
“代價”。膽敢反抗格殺勿論:“合乎邏輯”的罪名是“反對改革”——不,反
對“自由民主新世界”。——這一係列“合乎邏輯”的結果是“適得其反”,“
火上澆油”,“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激起了越南人民更激烈的反抗,“特種
戰爭”徹底破產。

3.都是頑固不化,死硬到底

中國“精英”:改革出問題是因為改革措施不徹底,必須深化改革。
美國“精英”:戰爭沒取勝是因為戰爭升級不到位,必須加速升級。

中國“精英”:“那些批評罵我的人,他的道德連我一個腳後跟都沒有!”
美國“精英”:“誰說撤軍隻配坐著撒尿!”(即娘們)

中國“精英”:“倒退沒有出路”。
美國“精英”:“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從那裏退出,因為我們有條約,因為我們已
經發表了許多言論。我認為抽身而退會使我們在全世界大失臉麵,一想到世人的
輿論我就不寒而栗。”“美國已投下過多的資金,不能前功盡棄”

中國“精英”:“不爭論”。
美國“精英”:“沒分歧”。(記得1965年麵對國內一片抗議,約翰遜告訴記者
:美國社會對美國卷入越南戰爭沒有分歧,隻對具體作法有不同見解。《人民日
報》就此發表了方成的一幅漫畫,還配了一首打油詩,開頭幾句是:“下有天,
上有地,月亮落東日出西。示威抗議遍全國,美國國內沒分歧。任何國家任何人
,誰都不準有懷疑!君不見臘斯克發脾氣,向輿論表示感激。白宮官員忙著向指
責道謝,高興得有點歇斯底裏……”)

4.最後都頂風臭十裏

諷刺美國“精英”的書《出類拔萃之輩》 (The Best and The Brightest,直譯
為“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用中國現在的時髦話說就是“精英”)在美國大受
歡迎,幾十年暢銷不衰。麥克納馬拉在回憶錄一開頭也承認:“這些人——‘最
優秀和最聰明的人’(後來我們發現這種稱謂具有諷刺和貶低之意)”。可見“
精英”、“學者型官員”、“聰明絕頂”、“哈佛俱樂部” 這些東西在美國早臭
了。“精英”這個詞在中國現在同樣臭不可聞,也算“國際接軌”——見識了中
國“精英”的德行,就不難明白為什麽《出類拔萃之輩》在美國如此受歡迎了。
看來“‘精英’不是好東西”還真是個規律,不分國家文化背景,“放之四海而
皆準”,“英雄所見略同”——不,人民所見略同。

有人說毛澤東一邊“中蘇論戰”一邊“援越抗美”是同時向“兩強開戰”,是“
冒險”、“孤注一擲”、“冒核戰爭風險”,實際呢?

恰恰相反。正是“中蘇論戰”+“援越抗美”才使中國不但有驚無險,而且穩操勝
卷。

毛澤東通過五十年代跟美國的屢次較量已經發現,美國對中蘇的戰略不管是“遏
製”也好,“大規模報複”也好,“靈活反應”也好,連同整個“冷戰”在內,
基本思路就是個“守勢戰略”:既要打仗又怕死,能不直接上陣就決不上陣。隻
要自身不受到攻擊就不主動進攻。“中蘇論戰”開始時,美國認為這是兩個共產
黨巨人在爭論用哪種方法搞共產主義,對中蘇的分裂高興還來不及,生怕一不小
心做出使這兩家和好的舉動。當時赫魯曉夫雖然跟中國鬧翻了,但還不敢公開走
得太遠。美國惟恐如果直接攻擊中國會反而逼得中蘇和好,再加上抗美援朝的教
訓記憶猶新,美國不想冒這個險,隻敢在南越舞刀弄槍搞“特種戰爭”。而中蘇
論戰的核心是中國指責蘇聯背叛馬克思主義,對美國搞投降。這種指責本身就使
蘇聯清楚中國沒打算和美國聯手對付自己。如果放著越南不管卻跟美國夥在一起
收拾中國,就沒法證明自己是“正統馬列主義者”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領袖
”,所以既下不了決心也沒有借口立即進攻中國。

“中蘇論戰”+“援越抗美”其實是一箭雙雕,一下子同時戳到了美蘇兩家的痛處
:美國蘇聯都是在自己陣營裏當老大的主,最怕的是鎮不住台。美國惟恐被看成
“紙老虎”而眾叛親離,決心不讓南越垮掉,馬上跳進了越南戰爭的泥潭,從此
越陷越深。“特種戰爭”一輸美國登時急眼了,不顧一切擴大戰爭轟炸北越。這
下蘇聯也坐不住了:袖手旁觀、任憑美國肆意欺負“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成員北
越,那“龍頭老大”的麵子何在?威信何在?那還不眾叛親離?還保得住“社會
主義陣營領袖”的地位?於是不得不援助越南對抗美國。而且為了證明自己才是
正牌的社會主義陣營的盟主,不但援越,而且專給中國當時給不了的先進武器如
導彈、飛機等等。——抗美援朝時中國的先進武器都得自己花錢向蘇聯買,買回
來自己學著使用,然後再自己費盡心血送上前線去拚命。現在倒好,毛澤東一個
“中蘇論戰”就讓蘇聯一個子不要還卯著勁地白給,給的還淨是當時中國給不了
的好玩藝,還不勞中國人冒險,由老毛子親自出馬送貨上門把著手教越南人使用
,或者直接派人操作——這等於無償幫著中國實現“讓美國吃個史無前例的大敗
仗,使美國自己得出結論:跟中國敵對沒有好處,不得不有求於中國”的戰略總
目標。這下中國可省大發了:有人心甘情願倒貼著白幫忙還不用領情——我不謝
你,你也不覺得是在幫我,連“聒噪”兩字都省了,代價不過是“中蘇論戰”的
一通筆墨官司——世界上還有比毛澤東的這招陽謀更巧妙更合算的買賣嗎?蘇聯
這一上勁,美國更不敢無限製擴大戰爭了:要擴大,是擴大到中國還是擴大到蘇
聯?結果:戰爭一直老老實實局限在越南,使越南戰爭變成了一場符合毛澤東理
想的時間、理想的地點、理想的方式的理想的人民戰爭,沒有擴大到中國。毛澤
東巧妙地利用了美蘇矛盾,限製了戰爭擴大,爭取了時間,使中國得以加速備戰
、加快“兩彈一星”、開展三線建設,使自己的安全有了切實的保障。

毛澤東的陽謀——“中蘇論戰”+“援越抗美”對美國來說如同鬥牛士的紅幡,就
那麽三幌兩幌便引得美國如同紅了眼的蠻牛,一頭撞進了毛澤東為它選好的戰場
;對蘇聯來說則如同趕牛鞭子,就那麽輕輕一揚便鞭策得蘇聯格外賣力,為毛澤
東實現根本的戰略目標——使中國擺脫美蘇冷戰支配——而使勁拉犁。

中國抗美援朝是被動出戰,一切不由己,時間、地點、作戰方式全是被動的。援
越抗美則是中國主動出擊,一切自己作主,完全按中國的胃口選擇時間、地點、
作戰方式。抗美援朝時中國被逼上了第一線,直接承擔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援越
抗美時中國除了高炮部隊、工程部隊外基本處於二線,傷亡比抗美援朝小得多,
而戰果卻大得多:在越南給美國辦了個“思想改造學習班”,專門改造美國社會
的“冷戰思維”、狂妄自大和反華意識:隻要你堅持“以冷戰為綱”,堅持目空
一切不認輸、死要麵子活受罪,堅持敵視中國,堅持“中國威脅論“,那你就必
然心甘情願乖乖呆在越南盡情用腦袋撞牆,直到你“思想改造”成功、放棄那些
立場為止。而蘇聯也非常配合,及時抓住這個機會全球到處挖美國牆腳,用實實
在在的行動從反麵教訓美國:到底誰才是美國利益的真正威脅。美國硬著頭皮死
死撐了幾年,最後實實在在撐不住了,終於大徹大悟,徹底認栽,決心改弦更張
,從越南戰爭脫身。

1969年中蘇邊境衝突後蘇聯領導人試圖聯和美國一同襲擊中國。這反而幫了中國
一個大忙:打掉了美國對根本改變對華戰略的最後一點顧慮,促使美國下定決心
,改變對華戰略。美國尼克鬆政府此時已經明白對美國根本利益的真正挑戰來自
蘇聯,已經決心從越南戰爭脫身,已經明白美國在越南真正的對手是中國——沒
有中國在政治、軍事、經濟、交通、後勤、人員等方麵的全力支持和“不準美軍
越過北緯十七度線”的警告,貧窮落後的北越根本撐不下去,十個武元甲也抵擋
不了美國的五十多萬如狼似虎的現代化軍隊的進攻和空中的狂轟濫炸。美國要從
越南“體麵地撤退”,就不能不求助於毛澤東,就不得不改善對華關係,就不能
不走聯華製蘇的路子。但美國又擔心中蘇會重歸於好,讓美國竹籃打水一場空。
中蘇在珍寶島武裝衝突,蘇聯試探與美國聯合襲擊中國,這等於向美國證實:中
蘇同盟關係不會再恢複,中國不會再向蘇聯“一邊倒”。美中蘇的關係不再是兩
極而是三極。三角政治的規律立刻開始發揮作用:美中蘇三家中,中國最弱。正
因為如此,美蘇兩家最關心的都不是中國目前會威脅自己,而是不要把中國推向
對方,或被對方一口吃掉,尤其不能陷入跟中國的長期衝突消耗自己的實力,讓
對方坐收漁翁之利的情況。所以蘇聯一定要拉上美國一起對中國下手而不肯自己
單幹。美國則立即打消了最後一絲顧慮,馬上通知蘇聯:美國認為中國的安全涉
及美國的國家利益,警告蘇聯不要對中國下手,並開始認真設法改善對華關係—
—這意味著毛澤東的陽謀成功了:中國被美蘇兩強任意支配的戰略處境已經改變
,三角政治的規律已經起作用,毛澤東追求的“打破美蘇兩麵夾攻”的戰略目標
已經成功在望。

尼克鬆訪華意味著毛澤東的陽謀大獲全勝:美國徹底改變對華政策,從敵視走向
緩和。這也意味著整個美國社會對華認識都被毛澤東徹底改造了:在毛澤東的“
越南戰爭思想改造學習班”學習及格,準予畢業。鄭必堅跑到美國苦苦哀求美國
人“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胸襟、換一個角度”,“研究一下中國共產黨與已經解
體的蘇聯的共產黨之間的區別”。其實哪用得著他脫褲子放屁?毛澤東幾十年前
早就做到了——尼克鬆訪華本身就證明美國對中國和蘇聯的“根本區別”一清二
楚,否則何必那麽積極跑到沒有外交關係、相互敵對幾十年的中國來?正因為毛
澤東把整個美國社會的對華認識都徹底改造了,所以尼克鬆訪華消息一宣布,美
國社會一片叫好:“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專門通過一項聯合決議,要求規定197
2年2月21日為支持尼克鬆訪華的紀念日。美國新聞處的電報稱,尼克鬆訪華
受到‘美國人民壓倒多數的支持。兩黨所有的政治領袖實際上都和尼克鬆總統一
樣,具有同中國重新建立聯係的願望。’”——如果美國社會對華的主流意識沒
扭轉過來,象鄭必堅那樣隻知道圍著少數幾個美國“精英”打轉,即使能改變個
把官員的對華態度又有什麽用?當年美國駐延安觀察組的人如謝偉思等向美國國
務院如實反映了中共實情,結果還不是都被清洗了?同樣讓美國人認識到中國和
蘇聯的區別,毛澤東用的是“越南戰爭思想改造學習班”。結果:美國總統親自
訪華——到一個沒有外交關係、敵對隔絕了二十二年的國家來談和平,並同意了
中國政府的要求:有史以來破天慌頭一次,在中國領空上美國總統不乘坐美國總
統專機而乘坐中國飛機。不僅如此,尼克鬆訪華是單方麵訪問,沒有回訪——也
就是說,不對等。(按中國的老習慣,對此是什麽個說法?——“來朝求和”。
)而鄭必堅呢?七老八十了還梳妝打扮送上門去發公嗲、賣老騷、吊洋膀子、撒
媚嬌:“麵對這樣的中國共產黨,美國有什麽可以擔心的呢?”結果呢?“熱臉
貼上個冷屁股”——人家答曰:“中國有人認為,強調經濟增長和增強民族主義
可維持共產黨的一黨統治。這是危險的,也是錯誤的。”——相比之下,誰偉大
?誰令人作嘔?

毛澤東的陽謀——“中蘇論戰”+“援越抗美”是有史以來最精彩絕倫的謀略傑作
。美國號稱戰無不勝,打遍天下無敵手,偏偏兩次在亞洲跟毛澤東交手,兩次都
栽了大跟頭,而且一次比一次慘:朝鮮戰爭開了個先例:“第一次沒有取得勝利
”。但美國好歹保住了南朝鮮半壁江山,還可以勉強用“沒有失敗”來自慰。而
越南戰爭則連這樣聊以自慰的借口都沒撈到,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失敗了。朝鮮
戰爭還可以推說中國有蘇聯為後盾,越南戰爭則連這樣的借口也找不到,完全是
毛澤東的傑作。越南戰爭使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嚐到了戰敗的滋味:經濟衰退、
沮喪迷茫、信心危機、國內矛盾激化、社會動蕩不安……一切戰敗國的特征幾乎
都占全了。美國建國兩百年,什麽時候吃過這麽大的虧?尤其令美國精英們憋氣
的是: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毛澤東幹的,偏偏還沒法報複。魯迅說:“譬如一個
人,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氣和,被別人打了,就非常氣忿。”——如果承認
美國這場史無前例的慘敗是因為上了毛澤東的大當,那就屬於“被別人打了,就
非常氣忿”,必定群情激憤,堅決要求追究責任。那樣一來誰也承擔不起這戰敗
侮國之責。況且毛澤東的陽謀的特點就是毫無隱瞞,一切都放在明處,是你自己
心甘情願往陷阱裏跳,能怪得了誰?所以美國隻好說是“曆屆政府的錯誤”導致
美國陷入了越南戰爭的泥潭,你錯我錯大家都錯,一推六二五,“老虎吃天——
沒處下嘴”,最後不了了之——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心平氣和”——美
國連敗於毛澤東都不敢承認,那還有什麽理由報複中國?如果中國跟美國打堂堂
之陣,打不過不說,犧牲無算不說,即便打贏了,也得防備美國會卷土重來變本
加厲地報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不就是個例子?二次大戰後德國被
分割占領,目的不就是防備複仇主義東山再起?這條中國能學嗎?而毛澤東的陽
謀卻讓美國吃了虧還有苦說不出,根本不存在報複的問題。整慘了你,還用不著
擔心你報複,不但一點後遺症沒有,還讓你從此不得不心甘情願地跟我套近乎—
—世界上還有比這幹得更漂亮的活嗎?

還不止於此呢。毛澤東的陽謀讓美國史無前例地吃了個大敗仗。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中國打贏了一場“隱形世界大戰”,而且自己還幾乎沒怎麽流血。美國壓
倒一切、舉世無雙的優勢居然毫無用武之地,戰死五萬,傷殘無數,耗費無數,
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卻一敗塗地,而且輸得莫名其妙:打贏了每一仗,卻輸掉了整
個戰爭。而中國付出的代價呢?援越200個億,算上戰略徉動——援助阿爾巴尼亞
200個億,總共耗費400個億。援越部隊有傷亡,但比抗美援朝傷亡小得多。就中
國的國力而言,這一切代價的確不小。但用400個億加這些傷亡打敗了世界頭號超
級大國、徹底改善中國的戰略地位,打破了美蘇的圍堵,使中國從此成為世界大
國,成為“三角政治”的“世界一極”,掃清了阻撓中國大崛起的最後的外在障
礙。這樣一算帳,中國贏了還是虧了?跟這個大帳相比,後來越南跟中國鬧翻對
中國雖然不是好事,但二者哪個更值?(為什麽有人一提援越抗美就隻看得見中
越鬧翻這個戰爭後果而看不見中美接近、中國變成“世界一極”這個戰爭後果呢
?)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犧牲兩千萬、物質財產損失不計其數才當上“世界一極
”。德國打了兩次世界大戰,犧牲無算、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仍然沒當成“世界一
極”。日本更是“偷雞不著賒了米”,沒撈著“世界一極”還吃了兩顆原子彈。
中國以弱勝強贏了一場“隱形世界大戰”,成了“世界一極”,傷亡代價不但少
於上述任何一個國家,而且還既無外債又無內債,以至於中國老百姓都不知道自
己是生活在“隱形世界大戰”中——這水平世界上還有第二家嗎?盡管德國日本
經濟實力比中國強得多,但仍算不上“世界一極”,因為它們屬於美國陣營。而
中國當時雖然實力弱得多,卻硬成了“世界一極”,憑的就是政治上跟美蘇誰也
不尿,自成一家。想想1945年的中國是什麽個地位,想想1949年的中國是個什麽
地位,再看看尼克鬆訪華後中國又是個什麽地位,誰能否認毛澤東徹底改善了中
國戰略地位?看看建國後毛澤東經手的幾場對外戰爭:抗美援朝、中印邊界自衛
反擊戰、援越抗美、中蘇邊界衝突、西沙海戰——每打一仗,中國的國際地位就
穩步上升一級,一次都不例外。中國就這麽從“任人宰割”一步一步上升為“世
界一極”。而其他一些國家呢?兩伊打了那麽多年,中東打了那麽多年,不知付
出多少代價,打出了什麽名堂沒有?“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一比就能
看出毛澤東的陽謀有多了不起,毛澤東有多了不起。

毛澤東的陽謀的勝利不僅僅是有形的,並不僅僅是根本改善了中國戰略地位,更
深遠的意義是讓西方精英對中華文明從此刮目相看,由輕蔑轉為敬畏;使中國人
對中華文明的信心倍增,極大地提高了中華文明的“軟實力”和凝聚力。

這種改變在尼克鬆訪華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尼克鬆來華途中路過關島時,透過
媒體表示,他期望同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談話從哲學的角度來進行,而不
是隻集中討論眼前的問題。”“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讀了主席的詩詞和講話
。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學家。”——尼克鬆不是學哲學的。身為美國
總統,越南戰爭就夠他焦頭爛額的了,加上歐洲、中東……全世界不知有多少麻
煩讓他手忙腳亂,每日每時不知道有多少事等著他急辦。在這種情況下,他卻要
花整整一周,不遠萬裏跑到沒有外交關係、互相隔絕、相互敵對了二十多年的中
國來,特意提到毛澤東的詩詞,而且還專門想跟毛澤東談哲學——怎麽那麽閑情
逸誌?難道尼克鬆真那麽悠閑?開玩笑。誰不知道美國人最講究實際,哪肯為不
著邊際的事浪費這麽多時間?何況還是美國總統?

真正的含義是:第一,美國明白在越南戰爭的真正對手是中國——如果對手是北
越,美國與北越正在巴黎會談。如果對手是蘇聯,那尼克鬆直接訪問蘇聯就是了
。無論是兩種情況的哪一種,尼克鬆都沒必要繞個大圈子跑到沒有外交關係的中
國來。第二,尼克鬆和基辛格真正明白了毛澤東的陽謀的厲害:美國跟中國主要
不是在較量實力,而是在較量謀略。而與謀略關係最密切的不是兵力兵器導彈飛
機,而是哲學、文化、文明體係等精神因素。

基辛格也許是當時美國為數不多的能不從字麵上理解毛澤東的人。

比如,1970年毛澤東發表了《5.20》聲明,譴責美國入侵柬甫寨。“讀過毛澤東
的聲明後,尼克鬆愁眉不展,滿腹心事,以為剛見縫隙的中美關係的大門,又將
重重封閉,自己為此所作的努力,將要付之流水。他心煩意亂,立即讓基辛格研
究毛澤東的聲明,基辛格很快便送來自己的見解和分析:‘實質上,……那是一
篇非常空洞的聲明。……它沒有提出什麽威脅,沒有承擔什麽義務,對你沒有進
行人身攻擊,在有爭議的雙邊問題上避免表態。從策略上看,毛的聲明是要達到
這麽幾個目的:利用你在柬埔寨的行動大肆宣傳。以毛的個人威信加強中國人對
西哈努克的支持。’”

同樣的東西在肯尼迪政府的“出類拔萃之輩”們眼裏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美國的
極端敵視”、“中國人正在提倡以更好戰更咄咄逼人的政策反對西方,特別是美
國”、“中國和北越的激烈言詞使我們認為:他們將追求一個地區性的霸權”,
而基辛格卻能看出這許多別人看不出的東西,堅持改善中美關係的既定方針,可
見他確實領悟了毛澤東的陽謀。明白這一點,也就比較容易理解毛澤東會見尼克
鬆時的這一段談話了:

毛澤東用手指著基辛格說道,“‘隻爭朝夕’。我覺得,總的說來,我這種人說
話像放空炮。比如這樣的話:‘全世界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各
國反動派,建立社會主義。’”

“像我這種人”,尼克鬆說,“還有匪幫,都在打倒之列嗎?”

毛澤東微笑著說:“你,作為個人,也許不在被打倒之列。”接著,他指向基辛
格說:“他這個人也不屬於被打倒之列。如果你們都被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
了。”

表麵上看,這是在開玩笑。而我理解的更深一層的含義是:雙方都清楚,陽謀是
虛實結合。虛的部分可以是“放空炮”,也可以是當真的。你不跟中國作對,那
虛的就始終是虛的,就成了“放空炮”。但你如果跟中國作對,那虛的隨時可以
變成實的,叫你吃不了兜著走,如援越抗美。毛澤東實際當麵告訴尼克鬆、基辛
格:既然你們改變對華關係了,那我那虛的部分就是“放空炮”了。——這正是
尼克鬆、基辛格最想知道的底,也正是他們對毛澤東最感到神秘的地方:如此虛
虛實實、真真假假、變化莫測、出神入畫的謀略到底是從哪裏來的?西方的哲學
體係裏找不到答案,古老的東方哲學體係如孔孟之道裏似乎也沒見識過。在這樣
的謀略麵前,美國最自傲的、對付蘇聯行之有效的種種戰略理論體係似乎簡直不
堪一擊,輕而易舉便被毛澤東玩得團團亂轉找不到北,輸都不知道怎麽輸的——
象美軍在南越,打贏了每一仗,卻輸掉了戰爭。這些在美國曆史上從來找不到先
例,在歐洲戰場從來沒見識過,在軍事科學理論上無論如何也解釋不通的東西,
碰到毛澤東卻成了活生生的現實。這才是令美國人最迷茫的地方。要論物質實力
,美國對中國實在沒什麽可擔心的,也並不太放在心上,以至於跟毛澤東周恩來
談不談都無所謂。正因如此,尼克鬆才對跟毛澤東談哲學有那麽大興趣——這樣
的謀略課世界上沒第二家,沒第二次機會,也永遠不會有不走樣的教科書和學習
輔導材料——無論從回憶錄上看還是從記錄片上看,尼克鬆、基辛格在毛澤東麵
前簡直帶了點學生般的表情。難怪基辛格會感慨:“我從來沒有遇見過一個人像
他具有如此高度集中的不加掩飾的意誌力。”“他身上發出一種幾乎可以感覺到
的壓倒一切的魄力。毛澤東的確能讓人體會到力量、權力和意誌的共鳴。”——
如果僅僅為了取悅於人以利談判,有必要事後這樣說嗎?

這說明了什麽?說明美國最高級謀略家對毛澤東的謀略五體投地,欽佩之至。這
背後的含義呢?現代史上第一次,代表西方文明的最高級精英在代表東方文明的
最高級精英麵前服軟認輸:我服了你。對你的謀略我甘拜下風。對能產生這種謀
略的古老的中華文明我不由自主肅然起敬。美國軍人說:“美國不怕中國軍隊現
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化”——過去一般人總是從戰略戰術、戰鬥意誌等純
軍事方麵來理解。實際這句話的含義已經超越了純軍事範圍:越南戰爭之後,毛
澤東的陽謀才是令美國軍隊最敬畏的,這是任何最現代化的電子計算機也算不出
來的,永遠不知道如何應付的。毛澤東的陽謀使中國人終於能夠揚眉吐氣地宣告
:中華文明不僅不比西方文明差,而且有自己獨到的優勢,能令最傲慢的“西方
文明優越論者”俯首稱臣。不信?看看毛澤東的陽謀。看看越南戰爭。

重複一遍一開始的話:“衡量冷戰期間一切中國領導人曆史功過的唯一標準,就
是看其是否解開了這個死結,是否粉碎了美蘇為自己的冷戰需要而犧牲中國民族
利益的一切舉措,是否讓中國從美蘇兩大陣營的左右夾擊中突出了重圍。一句話
,是否使中國擺脫了冷戰。做到了這條的就是捍衛了中華民族最根本民族利益的
英雄”。尼克鬆訪華標誌著毛澤東終於實現了1949年以來孜孜以求的“使中國擺
脫美蘇冷戰的兩麵夾擊”的戰略目標。就憑這一條,就可以說毛澤東是中華民族
有史以來最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不要以為民族英雄是隻會吃苦犧牲、視死如
歸的“拚命三郎”。不要以為中國隻有失敗的民族英雄。中國不僅不乏成功的民
族英雄,而且有“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的智勇
雙全的高級成功的民族英雄。毛澤東的陽謀不動聲色便將實力遠遠超過中國的超
級大國玩弄於股掌之上、讓中國人不知不覺間便打贏了一場“隱形世界大戰”、
讓中國以最小的代價在戰略上徹底翻身、一舉去除對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最大的威
脅、使中華文明在“全球化”的世界大放異彩,空前地提高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自信心和自尊心。毛澤東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而且是古往今來獨一無
二的最偉大的民族英雄。



九.高手過招

隻有理解了毛澤東的陽謀,才能夠理解並欣賞尼克鬆訪華時中美兩國頂級謀略高
手直接交鋒過招的精彩之處。

片段一:“維護中國的獨立及其生存能力”

1972年1月3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亞曆山大•黑格準將率先遣組
來到北京,為尼克鬆的中國之行作技術安排。黑格此行帶來了尼克鬆和基辛格的
重要口信:由於蘇聯企圖繼續包圍中國,美國對中國的生存能力表示懷疑,準備
力圖抵消蘇聯對中國的威脅,以維護中國的獨立及其生存能力。希望通過這次訪
問,加強尼克鬆總統的世界領袖的形象。

毛澤東得知黑格口信後說:“包圍中國!要他們來救我,那怎麽了得!頂回去!
無非尼克鬆不來。不來就不來嘛!22年不來了,再等22年。尼克鬆不來,土克鬆
、磚克鬆也會來。”

毛澤東批準的中方答複說:“我們認為,任何國家決不能靠外力維護其獨立和生
存,否則隻能成為別人的保護國或殖民地。……事實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一
切妄圖孤立、包圍、遏製、顛覆中國的陰謀都隻能以可恥的失敗告終。”“美方
口信表示,期望通過訪問,加強尼克鬆總統作為世界領袖的形象。對此我們難以
理解。一個人的形象取決於他自己的行動,而不是任何其他國家。我們從不認為
有什麽自封的世界領袖。”

當中方把答複稿念給黑格後,黑格臉上一陣紅,一陣白,說:“我是個軍人,可
能我沒有正確地轉達尼克鬆總統的意思。”

評論:這一段實在精彩。表麵看,美國人真是一片“好心”:“對中國的生存能
力表示懷疑,準備力圖抵消蘇聯對中國的威脅,以維護中國的獨立及其生存能力
”。代價呢?條件不高,一個子不要,隻希望來點“麵子工程”:“ 通過這次訪
問,加強尼克鬆總統的世界領袖的形象”。——給尼克鬆一點“世界領袖形象”
就能解除中國的後顧之憂,不用再為“生存能力”、為蘇聯的大兵壓境犯愁。這
買賣太合算了。換上認實惠、“拎得清”、“逮住耗子就是好貓”的主早喜出望
外一口答應了。然而實際呢?這等於承認美國是“世界領袖”,宣布中國是美國
的“保護國”,等於中國“改換門庭”,從蘇聯陣營跳槽到美國陣營了——從向
蘇聯“一邊倒”改為向美國“一邊倒”。這樣一來,“向美國一邊倒,蘇聯要收
拾你”的規律立刻就會起作用:蘇聯將馬上感到最敏感的“柔軟腹部”遭到了來
自中美的直接軍事威脅,必定采取激烈的反措施。那時中國能指望美國什麽?起
碼眼前虧吃定了。更進一步說,中國建國以來費了那麽大心血,為的是什麽?是
從美蘇冷戰夾攻中突圍出來,兩方誰也不依附,自成一家。隻要中方在這個問題
上一鬆口,立刻前功盡棄,平等關係變成了不平等的保護國關係,三角政治的格
局就算吹了,利用美蘇矛盾確保中國安全的整個戰略目標就算吹了,勝利者一下
子變成了失敗者——一言之差,天壤之別。美方實際想摸一下毛澤東的底:你爭
的究竟是“世界一極”還是眼前利益?同意跟我和解是因為要自成一家還是因為
懼怕蘇聯?如果是因為受不了蘇聯的威脅而不顧一切,那給你點甜頭就行了,在
台灣問題和其他問題就可以強硬一些了。而這麽重大的話題尼克鬆不出麵,基辛
格不出麵,卻讓一介武夫黑格出麵,顯然為了留有餘地便於下台階,一旦被拒絕
可以往底下推:“我是個軍人,可能我沒有正確地轉達尼克鬆總統的意思。”如
果是尼克鬆基辛格出麵,那被中國一口拒絕就太難堪,搞不好會危及整個訪華計
劃。可見這是美方一個精心準備的圈套。結果被毛澤東一眼識破,馬上做出最強
硬反應:寧可你尼克鬆訪華取消,我也絕不答應。——什麽叫高手,這就是高手
:要害問題心中有數,明察秋毫,絕不含糊,寸步不讓,根本不為眼前小便宜所
動。美方的圈套水平高,毛澤東的眼力決心更高。尼克鬆人沒到就先親自領教了
毛澤東的厲害,不但再也不提這個話題,而且小心翼翼多了。這次過招的結果:
尼克鬆摸到了毛澤東的底,也向毛澤東漏了自己的底:出了這個插曲之後尼克鬆
仍堅持按計劃訪華,可見決心之大,可見美國有求於中國之迫切。這等於反過來
告訴中國:不用擔心美國死不讓步。這就為後來的聯合公報奠定了基礎。

片段二:起草《聯合公報》

基辛格:按國際慣例,強調含糊其辭的共同點,用陳詞濫調掩蓋著分歧。
毛澤東:各說各的,明確寫出雙方的分歧,同時寫出雙方的共同點。

基辛格:“在美國總統曆史性的訪問結束之時,列舉雙方這麽多的不同觀點,這
豈不等於告訴全世界,中美雙方在吵架麽?!這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都是
難以接受的。”

周恩來:“你們的初稿是偽裝觀點一致,我們認為公報必須擺明雙方根本性的分
歧。眾所周知,中美在意識形態、社會製度和國際重大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20多
年的隔閡不可能消失於一旦,如果在此情況下雙方簽署那種既不說真話、也不打
算遵守的陳詞濫調式的文件,那是不可取的。”

基辛格:“我們不回避雙方的分歧,簽公報又有什麽意義?”
周恩來:“用漂亮的外交辭令掩蓋分歧的典型公報,往往是‘放空炮’,是禍根
。公開地擺明分歧,就是解決問題的開始,也是通向未來的第一步。”

結果:

基辛格:“也許用這種別出心裁的方式,可以解決我們的難題,這就是中方草案
的奇妙之處。”洛德:“周恩來太厲害了!讓我們否定了自己的方案,接受了他
們的方案,而且高高興興,心悅誠服……”

評論:如果按照美方的方案搞出個“強調含糊其辭的共同點、用陳詞濫調掩蓋分
歧”的符合“國際慣例”的公報來,那對於中國來說尼克鬆算是白來了:就算中
國渾身是嘴,也沒法讓全世界相信中美之間是平等關係、中國與美國沒有結盟、
美國不是中國的保護國、中國沒有與美國搞秘密交易、沒有出賣別人的利益。美
國可以對中美關係做隨心所欲的解釋放風,在中蘇之間來回撥弄。毛澤東的使中
國獨立於美蘇兩強之外的戰略總目標仍然實現不了。而按中國的辦法搞聯合公報
,則用最明確無誤的方式宣告中美之間關係改善但不是同盟關係。防止了美國利
用措辭模糊的公報在中蘇之間搬嘴弄舌,防止了蘇聯誤判中美結成軍事同盟而挺
而走險,防止了第三世界國家誤解中國。總之不給任何人留下任何猜測懷疑挑撥
離間的機會,不讓毛澤東利用美蘇矛盾確保中國安全的“三角政治”戰略目標受
到任何可能的幹擾。這才是最高明的做法。

片段三:正麵交鋒(毛澤東會見尼克鬆)

毛澤東:“我認為,一般地說來,像我這樣的人放了許多空炮,比如,全世界人
民團結起來打倒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和一切反動派,建立社會主義。”毛澤東還
說:“你(指尼克鬆,作者注)可能就個人來說,不在打倒之列。可能他(指基
辛格,作者注)也不在內。都打倒了,我們就沒有朋友了嘛。”

基辛格的理解:毛澤東說自己“放空炮”,實際上是在暗示,不要認真看待中國
到處牆上寫著的喊了幾十年的口號,“中國領導人在和我們打交道時已經超越了
意識形態。他們實際上是同我們訂了一個無形的互不侵犯條約,從而解除了一個
方麵的敵情。”

評論:前麵已經說過,陽謀是虛實結合,可以是“放空炮”,也可以是當真幹。
既然美國的對華戰略從敵視變為和解,那原來實的就成了虛的,變成了“放空炮
”。讓毛澤東轉實為虛的代價:美國人認同“訂了一個無形的互不侵犯條約,從
而解除了一個方麵的敵情。”——陽謀厲害不厲害?

尼克鬆:“……究竟怎樣好,是要日本處於中立和不能自衛的狀態,還是在一個
時期內讓日本同美國具有某些關係,這都是屬於哲學範圍的問題。……總理指出
,他感到美國在伸手,蘇聯在伸手,那麽問題是,人民共和國麵臨的危險,是來
自美國的侵略,還是來自蘇聯的侵略?這是一個困難的問題,但是我們要討論這
個問題。”

毛澤東:“來自美國方麵的侵略,或者來自中國方麵的侵略,這個問題比較小,
也可以說不是大問題,因為現在不存在我們兩個國家互相打仗的問題。你們想撤
一部分兵回國,我們的兵也不出國。”“我們也不威脅日本和南朝鮮”。 毛澤東
堅持美國隻有同台灣斷絕所謂“外交關係”,中美才可能建立國家間的外交關係
。在涉及中國主權的原則問題上,毛澤東寸步不讓,毫不妥協。

基辛格的理解:毛澤東雖然沒有公開承諾,但卻有著明顯的暗示,而正是這個暗
示,“消除了美國兩屆政府的噩夢,害怕中國會武裝幹涉印度支那。”他說,對
毛澤東這句話的前半段,“通過排除法,顯然說明蘇聯是毛澤東在安全方麵主要
擔心的對象。”在保證中國不會到國外進行軍事幹涉以及談到日本和南朝鮮時,
毛澤東是在告訴我們,北京不會對美國的主要利益提出挑戰。

評論:尼克鬆費了那麽大勁訪華、改變對華戰略,為的就是毛澤東的這句話:“
現在不存在我們兩個國家互相打仗的問題。你們想撤一部分兵回國,我們的兵也
不出國。”——你美國可以“體麵地撤出”越南了。中國不會出兵橫掃東南亞。
不會站在蘇聯一邊跟你美國交戰。也不會對美國的主要利益提出挑戰。——美國
耗費幾千億、幾十萬大軍、無數人力物力在越南拚死拚活了好幾年都得不到的東
西,毛澤東一句話就解決了。代價:中國成為“世界一極”。台灣問題。撤消封
鎖禁運。聯合製蘇……

毛澤東得到了中國需要的一切。作出的讓步是什麽呢?嚴格講,O——沒有犧牲中
國的主權。沒有在台灣問題上做任何妥協。沒有出賣越南或其他任何國家的利益
。答應美國人的都是中國本來也要幹的,比如不向蘇聯“一邊倒”、反對蘇聯的
霸權主義、 “不稱霸”、不出兵侵略別人、不幹涉其他國家內政、不輸出革命(
但並不是說不保留支援民族解放運動的權利)。美國從毛澤東那裏得到的實際隻
是一種保證——陽謀中化實著為虛著的保證。

誰說毛澤東不懂經濟?世界上還有誰能做出這種比毛澤東的陽謀更厲害更精明的
買賣?

回顧這最精彩的一幕,回顧這一幕的前前後後和來龍去脈,令人不禁感慨:毛澤
東不是神,隻是比神還神。

十.陽謀的副產品——猴與豬

毛澤東的陽謀產生了兩個副產品:一猴一豬。

美國在越南戰爭吃了大虧之後得了“越南戰爭恐怖症”,聽到“人民戰爭”、“
遊擊戰”這幾個字就心驚肉跳,避之不及。1975年北越大舉進攻,南越土崩瓦解
,拚命向美國呼救求援。美國答曰:越南戰爭對美國來說已經結束了。美國再也
不會管越南的事了。越南遂統一。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國王巴列維
向美國求救。美國吭都不吭一聲,聽任美國的這個“鐵杆盟國”轟然垮台。美國
駐伊朗的外交官被綁了票,美國束手無策,一籌莫展。這一時期美國在全球處於
守勢。蘇聯卻從越南戰爭嚐到了甜頭壯了膽,全球到處插手:中東、阿富汗、安
格拉、埃塞俄比亞、索馬裏、也門、格林納達、葡萄牙、支持印度肢解巴基斯坦
、支持越南占領柬甫寨、挑釁泰國、蘇聯海軍進駐越南金蘭灣……(說來也好笑
,中蘇鬧翻本來是因為蘇聯要和,中國要鬥,現在卻來了個大顛倒:蘇聯跟美國
鬥上了癮,逼美國與中國加速緩和)蘇聯的咄咄逼人把美國逼急了,顧不上再拖
延觀望,終於兌現了向毛澤東的承諾,對台灣撤軍、廢約、斷交,與中國正式建
交——正式形成了中美蘇三角關係,宣告毛澤東的陽謀終於大功告成。(如果當
時毛澤東健在,“與台灣關係法”能出籠嗎?毛澤東的陽謀把兩個超級大國耍得
象猴,“與台灣關係法”則把某些中國人耍得象猴:你抗議美國向台灣賣武器,
人家說這是國會通過的法律,行政部門管不了,你找國會去。你當真去找國會,
人家說這是民意,我沒辦法。你遊說民意,人家馬上大做文章,又是“幹涉內政
”又是“政治獻金”……團團轉了半天隻能幹瞪眼,比被耍的猴還狼狽。中美關
係如同一桌盛宴,毛澤東又備料又下櫥忙活了半天,正要端上桌不幸去世了。有
幸坐享其成的隻需把這桌現成的飯菜往嘴裏一送就成——就連這點能耐都蹩腳,
又是掉筷子又是流哈拉子的,楞是把毛澤東辛辛苦苦做成的極品佳肴弄變了味—
—沒辦法,偉人就是偉人,小人就是小人。)

蘇聯垮台關鍵原因之一是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陷入阿富汗戰爭泥潭是因為錯誤
地總結了越南戰爭,以為自己才是越南戰爭的勝利者:什麽毛澤東的陽謀、人民
戰爭、遊擊戰,全是瞎吹。起決定作用的是我的先進武器和“社會主義”旗號。
隻要在“社會主義”旗號下出兵,不論到哪裏都無往而不勝。前蘇聯領導人在毛
澤東的陽謀麵前腦筋如豬——一點不開竅。結果:大舉入侵阿富汗,闖進了另一
個人民戰爭的泥潭。(越南領導人腦子同樣進了水,自以為越南戰爭勝利是自己
的本事,在毛澤東的陽謀麵前同樣如豬,所以大舉入侵柬甫寨、跟中國鬧翻。)

列寧說:“戰敗的軍隊善於學習。”美國輸了越南戰爭,卻知道了毛澤東的陽謀
的厲害,知道了向毛澤東學陽謀。難怪美國的謀略水平從此大有長進,一反越南
戰爭以前呆板僵硬的守勢防禦那種消極戰略,開始以積極主動的姿態搞戰略了。
美國也學著象毛澤東的陽謀那樣搞虛實結合,放棄了過去非黑即白的以“反共”
為唯一標準的敵我劃分法,代之以虛虛實實的“人權”“民主”戰略:你聽我的
,我對你“人權”、“民主”的要求就是虛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切好說好
商量;你不聽我的,我對你“人權”、“民主”的要求就是實的,橫挑鼻子豎挑
眼,雞蛋裏邊挑骨頭,發動“顏色革命”。俄國熊不知死活地闖進阿富汗,美國
大概連做夢都能笑出聲來:老天有眼,可輪到你來嚐嚐人民戰爭的滋味了。於是
照葫蘆畫瓢模仿毛澤東的援越抗美,來了個援阿抗蘇,把當年自己在越南吃足了
的苦頭照樣送給了蘇聯。雖然這其實隻是毛澤東的陽謀的“盜版”,蘇聯也照樣
吃不消,在阿富汗抗了十年之後終於也象當年的美國一樣撐不下去,不顧一切奪
路而逃。然而為時已晚,經濟實力不如美國的蘇聯已經承受不起,從此一蹶不振
了。

美國很善於舉一反三:既然越南戰爭中本國決策層的“精英”能給國家帶來這麽
大的禍害,那為什麽不把這變成一種克敵製勝的武器,想方設法讓敵對國家的決
策層也來上一堆這樣的“精英”?於是:“基金會學者”、“休克療法”、“顏
色革命”……結果:最現代化的導彈核武器、成千上萬億美元、“遏製戰略”、
“大規模報複戰略”、“靈活反應戰略”、“軍備競賽”等等傾舉國之力費盡九
牛二虎之力得不到的東西,花幾個小錢雇幾個“精英”鼓噪一通“民主”“自由
”就辦到了:蘇聯解體。冷戰告終。中國從此徹底擺脫了冷戰的威脅。

美國學毛澤東的陽謀開了竅,搞垮了蘇聯,贏得了冷戰,乍一看似乎是“青出於
蘭”,實際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陽謀變成了陰謀。如前所述:“所謂陰
謀就是設陷阱,就是無中生有。其中高下就看你設置的陷阱高不高明了。不過再
高明的陷阱都是陰謀中的致命傷。隻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所以說
是陰謀就有破綻。而陽謀就不同了,陽謀是把一切都放在你麵前的計謀。它沒有
隱私,沒有秘密。它幾乎一切都是透明的,所以它沒有破綻。實施者隻要把握住
方向就行了。可以說它是借勢而動,推動一切必然的發展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美國搞垮蘇聯用的淨是陰著、損著:收買、誤導、欺騙……這一切越不過這一條
:“再高明的陷阱都是陰謀中的致命傷。隻要讓人看穿,這個陰謀就一文不值”
。幸虧當時蘇聯有一幫“基金會學者”與美國裏應外合,楞是沒讓豬腦子的蘇聯
領導人看穿,使美國計謀得逞。但是陰謀畢竟是陰謀。俄國人並非都是豬腦子。
雖然當時上了當,事後仍然明白過來是被耍了。俄國人盡管嘴上不講,但心裏有
數,這股子仇恨就別提了。美國對此當然心知肚明,一清二楚。冷戰都結束了,
蘇聯都解體了,俄羅斯已經算“民主國家”了,美國為什麽仍然不依不饒接二連
三下狠手,又是“顏色革命”又是“車臣獨立”地不放過俄羅斯?就是怕俄國人
有機會東山再起來報這一箭之仇。萬一有那麽一天,誰知道俄國熊的報複會有多
狠?——這就是陽謀和陰謀的根本區別:搞陽謀成功了沒有後遺症,不存在對方
報複的問題。搞陰謀即便成功了也得時時提心吊膽,堤防對方報仇雪恨。(中國
的改革“精英”雖然“騙出一個製度來”,但從此不得不時時擔心受害者的報複
。所以他們也同樣必須“一不做,二不休,不把中國徹底搞垮就不能安心,就如
同美國不把俄羅斯徹底搞垮就不能安心一樣。)美國學陽謀學來學去隻學了個皮
毛,所以說美國在毛澤東的陽謀麵前如猴——會模仿,但掌握不了精髓。

冷戰怎麽結束的?蘇聯崩潰了。蘇聯怎麽崩潰的?中了美國的計謀。美國哪來的
計謀?模仿毛澤東的陽謀。如果沒有毛澤東的陽謀呢?繼續如同越南戰爭之前那
樣,靠“遏製”、“大規模報複戰略”之類蠻牛功夫硬頂。結論:結束冷戰,毛
澤東的陽謀功不可沒。中國徹底擺脫冷戰,多虧了毛澤東的陽謀。


十一.今天來自昨天

1.不溫故則不知新

毛澤東已經逝世了。冷戰已經結束了。一切似乎都那麽遙遠了。現在還提毛澤東
時代幹嗎?

因為今天來自昨天。中國今天的一切都從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不
正確認識毛澤東時代,就不能正確認識今天的一切,就一切皆錯,就要出大亂子


比如:

——改革開放誰的功勞最大?毛澤東。道理很簡單:改革開放的前提是和平。如
果處於“戰爭狀態”或“準戰爭狀態”,就不是開放不開放的問題,而是“開門
楫盜”或“開城投降”的問題——列寧格勒被德軍團團圍困時能“開放”嗎?你
一“開放“,德軍馬上衝進來按希特勒的命令把這座城市從地球上“抹掉”。隻
要戰爭沒結束,你“開放”個試試?同樣,當美國根本不承認中國政府、公開宣
布要顛覆這個國家時,你能“開放”嗎?就算你“開放”,人家還“封鎖禁運”
呢。——記得1962年《人民日報》登了條新聞:美國禁止加拿大從中國進口的醬
油對蝦過境。《人民日報》為此還配了首打油詩:“醬油對蝦過境,美國政府不
準。奇聞轟動加拿大,諷刺外加責問。若問對蝦罪狀,實在清楚得很:頭腦一煮
便赤化,可見思想不穩。至於醬油其人,更是紅得發紫。出場便能鬧革命,由此
可定罪名。鐵幕高懸白宮,將軍草木皆兵。如此封鎖禁運,世界史上笑柄。”—
—封鎖禁運得如此嚴厲,還想“開放”?如果不是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自力更生
艱苦奮鬥二十多載,使美國認識到對中國封鎖禁運隻能事與願違,如果不是毛澤
東用陽謀、出奇計逼美國有求於毛澤東而不得不解除禁運,如果不是毛澤東使中
國徹底擺脫了冷戰、贏得了和平的大環境,困在美蘇兩霸的夾縫中動彈不得的中
國怎麽“開放”?“開放”個屁!

曆史的回聲中,隻有克勞塞維茨的聲音最清晰:“你想和平嗎?那麽你就準備戰
爭吧!”毛澤東的“準戰爭時代”換來了今天的和平環境。這個和平環境批準了
今天的“改革開放”。可見中國今天的一切積極成就實際都不過是毛澤東掙來的
“和平紅利”,是毛澤東的陽謀的“勝利果實”。不承認這個,就叫“貪天之功
為己有”。就叫“殺良冒功”。

——“製止台獨”,得謝謝毛澤東用陽謀破使美國改變了對華政策。如果沒有毛
澤東迫使美國承認“一個中國”,同意廢除“共同防禦條約、從台灣撤軍、與台
灣斷交,那麽今天的台灣會是個什麽狀況?陳水扁會如何?還會不會有中國的“
反分裂法”?

——“招商引資”,得謝謝毛澤東前後花十三年之久徹底清剿了國內千年未絕的
匪患:如果中國還是遍地土匪橫行,誰肯來投資?

——“出口創匯”、“國際接軌”、“全球化”,得謝謝毛澤東的普及教育:中
國如果還象1949年以前那樣77%的人是文盲,你能按國際標準迅速地、大規模地、
保質保量地生產出口產品嗎?

——中國與非洲的經濟關係突飛猛進,得謝謝毛澤東的非洲政策:沒有毛澤東時
代打下的基礎,今天中國人能說“五星紅旗就是我的保鏢”嗎?——毛澤東在中
華民族的根本利益上從來高瞻遠矚,沒有走過廢棋,更沒有走過臭棋。

……

2.駁謬論種種

——“毛澤東時代生活苦。如今生活好。”

毛澤東時代是“準戰爭年代”。如今是和平年代。用和平年代的生活水平嘲笑戰
爭年代本身就是一種卑鄙。沒有毛澤東的戰爭勝利,那有今天的一切?何況今天
中國許多“弱勢群體”的生活水平未必比毛澤東時代的普通老百姓強到哪裏去。

——“毛澤東時代什麽東西都買不到。如今什麽東西都買得到”。“毛澤東時代
買什麽都憑票。如今什麽都不憑票了。”

第一,戰爭年代憑票供應再正常不過。

第二,正因為有毛澤東時代的“憑票供應”,才會有今天的“不憑票供應”。這
是毛澤東時代“憑票供應”換來的“勝利果實”。

舉例:中國目前每年糧食總產量約4.69億噸,總消費4.9億噸,缺口2100萬噸靠
進口。如果中國仍處於被封鎖禁運的狀態,那這2100萬噸就進口不成。那現在也
照樣得“憑票供應”。今天的“不憑票”是因為能進口。能進口是因為毛澤東的
陽謀勝利迫使美國解除了對中國的封鎖禁運。毛澤東的陽謀能取勝是因為毛澤東
時代的中國人民跟隨毛澤東,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默默承受了“憑票供應”之
類的苦難。毛澤東時代的“憑票供應”換來的是真正的獨立自主:誰也休想用封
鎖禁運來左右中國的內外政策。中國人根本用不著看外國人的臉色行事。中國想
發展什麽武器,想搞什麽工程,想上什麽項目,想懲罰哪些內奸,不管哪個國家
都無可奈何,最後的結論是封鎖禁運得不償失。結論:不能再對中國搞全麵的封
鎖禁運。——毛澤東時代的“憑票供應”換來了今天的“不憑票供應”,不折不
扣的“前人吃苦,後人享福”。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人民都是英雄。今天的人有什
麽資格用“憑票供應”之類來嘲笑他們當年的奉獻呢?

毛澤東時代根本不指望任何大規模外援。那時雖憑票供應,但供需平衡是真的,
不含任何水份。現在呢?靠外債,靠內債,靠投資,靠賣資源,靠賣環境,靠賣
苦力,靠賣血汗……用這一切跟毛澤東時代的“既無外債,又無內債”、計劃平
衡相比,誰有資格嘲笑誰?

第三,今天的“不憑票供應”未必靠得住。比如石油,一旦發生戰亂,一旦被封
鎖,一旦國外供貨短缺,馬上就會供不應求,馬上就會“憑票供應”。那時還有
資格以汽車之類奢侈品為例來炫耀現在的生活比毛澤東時代強嗎?

(這種假設可不是杞人憂天。如果中國內部矛盾危機激化而又無法解決,那保不
定就有人需要用戰爭來轉移視線了。台灣的陳水扁似乎也巴不得打起來,以便解
脫困境。“你有情我有意”,說不定就撞到一起了——如果能一舉收複台灣,一
切內部矛盾都能得到緩解:沒說的,統一了國家的就是民族英雄。民心民望一下
就上去了。其他一切也都好辦了。但如果不能迅速解決問題,那就得點有長期戰
爭的思想準備了。——總不能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國家統一大計吧?那時還能嘲
笑“毛澤東時代一切憑票”嗎?)

用“毛澤東時代生活苦。如今生活好”、“毛澤東時代什麽東西都買不到。如今
什麽東西都買得到”之類指責毛澤東,這叫“打井的有罪,吃水的有功”—— “
打井的有罪”:光付出沒水吃。“吃水的有功”:不付出就有水吃——這是什麽
邏輯?又好比修青藏鐵路,前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一切都就緒了,偏偏隻剩
下最後幾公裏鋪軌的時候去世了。最後的鋪軌、剪彩、通車等榮譽全由別人完成
。你能說這條鐵路跟前人沒關係,全是最後剪彩的人的功勞嗎?

——“毛澤東時代把富人都打倒了,結果就變成窮人國了”。“清算富人的結果
是大家一塊兒受窮,社會上再也沒有富人了”。

這是無恥的詐騙。

“富裕”之“富”與“富人”之“富”根本不是一回事。一個社會可能人人都“
富裕”,但不可能人人都是“富人”。

“富裕”含有“收入能夠滿足合理的生活需要”的意思。度量的標準是自己的收
入與自己的需要相比滿足程度如何,與奢侈和攀比無關,是一種客觀而理性的度
量。一個人是否算“富裕”與其他人是否算“富裕”無關,因此能夠做到整個社
會人人都“富裕”,即“小康社會”或“富裕社會”。

“富人”不僅含有“收入遠遠超過合理的生活需要”的意思,而且含有“收入遠
遠超過其他人”的意思,度量的標準是奢侈和攀比:不窮奢極欲不能算“富人”
。收入不讓別人望塵莫及不能算“富人”。因此“富人”的標準是個無底洞,永
無止境。憑這一條就可以知道,一個社會能當上“富人”的永遠隻能是極少數。
說“窮人都能變成富人”是彌天大謊。

靠工資吃飯能做到“富裕”,但做不成“富人”(那些能自己給自己開工資的特
殊“老總”不算)——要讓打工族憑工資收入變成“富人”、達到奢侈和別人望
塵莫及的水平,這工資該給多少?怎麽核算?如果對人人都這麽發工資,恐怕早
破產了。——可見“富人”決不能單靠工資吃飯。單靠工資吃飯的決當不了“富
人”。

“富人”基本都是“老板”,至少能自己給自己開工資。“富人”都是自己給人
開工資(包括給自己開工資),而不是由人給自己開工資。所以“富人”手下無
“富人”:讓你們都達到“奢侈”,錢給光了恐怕都不夠。那我呢?也就是說,
“富人”的手下隻能是“打工族”,每個富人必然對應著一群“富不了的人”—
—也就是說,一個人當了“富人”,至少有一群人就決當不了“富人”。憑這一
點就可以說,要走“富人”之“富”的“先富帶後富”沒門。

亞當.斯密說:“哪裏有巨大的財富,哪裏就有巨大的不平等。有一個巨富的人
,同時至少有500個窮人,少數人的富有,必定是以多數人的貧困為前提。”
——對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裏的這一論斷,“主流經濟學家”們決不肯
引用,更不會放進“大國崛起”。他們大肆吹捧亞當.斯密的《國富論》,讚揚
那隻“看不見的手”,因為他們是專門用這“看不見的手”“撈世界”的“三隻
手”。——所謂“學術道德”、“學者的良知”不過如此。

公有製都是靠工資吃飯。既然靠工資吃飯可以實現“富裕”,那就是說,靠公有
製為主、私有製為輔便能夠做到人人“富裕”。這就是說,“富裕”之“富”與
公有製不矛盾。也就是說,以公有製為主、“節製資本”可以做到整個社會人人
“富裕”。這種“富裕”之“富”是沒有窮人、沒有“富人”、大家都“富裕”
的“富裕社會”(或曰“小康”)。

既然靠工資吃飯當不成“富人”,那麽要走“富人”之“富”就隻能靠私有製,
而且是大規模、無限製的私有製——規模小了不行,受到製約了不行,個體戶、
小業主、小老板那樣小打小鬧的頂多達到“富裕”,當不成“富人”。隻有達到
“富得流油”、“富可傲人”、“窮奢極欲”的水平才有資格當“富人”。“富
人”之“富”隻能允許少數人當“富人”——“富人”與“窮人”是對立統一:
沒“窮人”何謂“富人”?有“富人”就必有“窮人”。每造就一個“富人”就
必然剝奪一群窮人“富裕”的機會。假如現在農民收入一萬元就算富裕,那麽每
多一個億萬富翁就意味著剝奪了一萬個農民富裕的機會。也就是說,“富人”之
“富”必然導致社會兩極分化。一旦走上“富人”之“富”的路子,階級分化、
社會分化、矛盾激化等等客觀規律就必然發揮作用。這一切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
誌為轉移的,也是任何花言巧語都掩飾不了的。

“富裕”之“富”與“富人”之“富”,一個容得公有製,一個容不得公有製,
截然相反,水火不容:有“富裕”之“富”就沒有“富人”之“富”,有“富人
”之“富”就沒有“富裕”之“富”。中國一旦走上“富人”之“富”就休想做
到“全民富裕”。想靠“富人”之“富”實現“全民富裕”是“緣木求魚”。把
“致富”之“富”解釋成“富人”之“富”是彌天大謊,是極其陰險卑鄙的理論
詐騙。

茅於軾主張“為富人說話,為窮人辦事”、“富人得到保護,窮人才可能變富。
如果打倒了富人,這個國家就沒有富人了,就變成窮人國了!”、“張維迎是非
常同情窮人的”——真正同情窮人是使天下無窮人,即:認同既無“窮人”又無
“富人”的“共同富裕”之“富”。隻要認同“富人”之“富”,那就是認同製
造窮人。茅於軾故意把人們引導到該如何對待“富人”與該如何對待“窮人”這
一話題上。隻要爭論起該如何對待“富人”和“窮人”,那就已經中招了:因為
這個話題的邏輯前提是認可“致富”之“富”乃“富人”之“富”。就這一下便
足以使人不知不覺把既無“窮人”又無“富人”的“共同富裕”排除在外,忘掉
這條規律:有“富人”就不能有“共同富裕”,有“共同富裕”就不能有“富人
”。

那麽西方國家為什麽能既有“富人”又能大體上實現“富裕社會”呢?

因為一直有象中國這樣的SB在“舍己為人”地給“補貼”——乖乖迎合人家製定
的“遊戲規則”去“全球化”、“國際接軌”:中國每創造100元財富,人家就拿
去99元,(足夠人家補貼出個“富裕社會”了)。中國剩下的這一元,九毛九歸
“富人”,留給“打工族”一分錢養家糊口。口口聲聲“按經濟規律辦事”的中
國“主流經濟學家”們既不碰那99元,也不碰那九毛九,而是專打這最後的一分
錢的打主意,整天琢磨如何再扣掉幾厘以“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告訴“
打工族”:隻有把你們的“一分錢掰兩半”,“貢獻”給“富人”一半,你們將
來才能當上“富人”,這叫“先富帶後富”。

為什麽人家能從中國拿走那99元?因為這是人家的“規矩”——比方說,你造褲
子質量再好也隻能賣10元。同樣的東西人家貼上自己的商標牌號就能賣200元。人
家什麽也不花費,就憑這牌號賺死你。因為這是人家說了算的“全球化”,隻認
人家的牌子。掙錢得按人家的規矩辦,花錢也得按人家的規矩辦,甚至不花錢也
得按人家的規矩辦:辛辛苦苦掙了點錢,然後呢?還得聽人家的:買美國國債?
存美國銀行?買美國股票?人民幣升值?房地產投機?一大堆規矩,一大堆陷阱
,叫你沒錢頭疼,攢了點錢照樣頭疼。雖然外匯儲備世界第一,卻左右為難,花
也不是不花也不是,動不動就賠上千億——掙錢、花錢、存錢、玩錢的規矩全是
人家定的,主動權全在人家手裏,不管你怎麽跳都跳不出人家的手掌心。人家管
著規矩,有票子占你的便宜,沒票子還占你的便宜。你欠他的時候你吃虧,他欠
你的時候還是你吃虧。他可以打白條、印票子、金融風暴、貶值賴帳隨心所欲,
哪種情況都吃不著虧,而你哪種情況都占不著便宜——明白西方國家是怎麽實現
又有“富人”又有“富裕社會”的了吧?中國有人給這種“全球化”的“補貼”
嗎?就憑那可憐的半文錢,能實現“富裕社會”嗎?

讓一個社會“人人富裕”行得通也坐做得到。讓一個社會人人“富人”則行不通
也做不到:邏輯混亂不說,社會承受不起。地球承受不起。西方國家有“全球化
”的“補貼”,才能既有“富人”又有“富裕社會”。中國在“全球化”中隻有
“補貼”別人的份,沒人來“補貼”中國,所以中國沒辦法實現既有“富人”之
“富”又有“富裕社會”。有“富人”之“富”就沒有“共同富裕”之“富”。
有“共同富裕”之“富”就沒有“富人”之“富”。隻有把“致富”之“富”解
釋成“富裕”之“富”才能堅持公有製為主,才能實現整個社會和諧富裕,才能
避免走向社會分化、矛盾對抗。把“致富”之“富”解釋成“富人”之“富”則
必然摧毀公有製,必然實現無製約的私有製,必然造就大批窮人,必然造就貧富
對立,必然導致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必然分裂社會,必然引發越來越激烈的階級
鬥爭,最後必然形成對抗性矛盾。

隻要不是貪官,從理論上講不管官多大也隻能靠工資吃飯。一個社會如果推崇“
富人”之“富”,那隻靠“死工資”吃飯的就會被視為“次等”,當官的也不例
外。作為離不開“威信”二字的官員,手裏有權而又低人一頭,這能讓人心理平
衡嗎?在這種大環境下能保持心理平衡、無動於衷的能有多少?而“富人”既成
了社會的主流,你能指望他們當真尊重隻靠工資吃飯的人嗎?不管是部長省長還
是司令政委,在“富人”眼裏都不過是掙工資的“打工族”、自己做不了自己的
主的一類。“富人”盡管為了需要可以花高價向官員行賄購買權力,但心裏明白
:這跟花錢買娼妓沒什麽兩樣。也就是說,在一個推崇“富人”之“富”的社會
裏,單純靠工資吃飯的官員是被瞧不起的:社會主流——“富人”從心裏瞧不起
他們,隻是利用他們。他們要保持心理平衡就隻有三種選擇:1.堅持操守,無動
於衷。2.也當“富人”——既當官又當“富人”。既然隻靠工資吃飯就當不成“
富人”,那就隻有利用權力貪贓枉法。3.我當不成“富人”也不會給你好氣受,
有機會就利用手裏的權力給你點顏色,叫你不敢小瞧我。——不管怎麽“製約權
力”,你也沒辦法製約這“心病”。——“心病還須心藥醫”。這種“心病”在
“共同富裕”的社會中就不存在:大家誌同道合,地位相當,平等相處,沒什麽
想不開的。所以推崇“富人”之“富”的社會想讓權力機構清廉有效、平等尊重
“富人”與其他人幾乎是不可能的,杜絕貪汙受賄和濫用職權也幾乎是不可能的


把“致富”之“富”解釋成“富人”之“富”說穿了是為了自己當“富人”,為
自己一家子巧取豪奪找根據。一個說:“以私有化為綱”。一個說:“資本家代
表‘先進生產力’”。一個說,要學會“科學”地壓榨,不要“殺雞取卵”、“
竭澤而漁”、一錘子買賣,而要“細水長流”、“可持續剝削”、世世代代不斷
線。“三結合”到一起,就湊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絕對排斥毛澤東思想
的“私有化特色理論體係”。

整個毛澤東時代都處於“準戰爭年代”,在沒有取得“隱形世界大戰”的勝利、
衝破冷戰的包圍、為中國創造出和平環境之前,無法把“富裕”提上日程,所以
老百姓的日子相對而言確實較苦。但那是戰爭年代的那種每個人都不可避免的必
須的苦,是戰爭的代價,也是戰爭勝利的需要——如果戰爭年代的中國出現了“
富人”,那才豈有此理呢——但毛澤東時代堅持走的路是“共同富裕”——“富
裕”之“富”。隻要在冷戰結束和平來臨後按照這條路繼續走下去就必然是人人
“富裕”——沒有“富人”,但也沒有窮人,更不是“窮人國”。——茅於軾說
“打倒了富人就隻剩下窮人”,這是玩弄文字概念遊戲故意騙人。隻有“富人”
之“富”才會有窮富對立,非此即彼,非“富”即“窮”。“共同富裕”之“富
”就不存在“不富即窮”。

——“你們想倒退回到毛澤東時代”

毛澤東時代分兩部分:已經經曆了的和尚未來得及經曆的。前一部分是“準戰爭
年代”,後一部分是“共同富裕年代”。前一部分是後一部分的必要準備。所謂
“倒退回到毛澤東時代”隻能是指已經發生了的那部分,即“準戰爭年代”。平
白無故讓和平年代的人過戰爭年代的生活,當然誰也不會願意。但人們的主觀願
望是一回事,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則是另一回事。如果將來某一天中國被迫處於
戰爭狀態,那就不是願意不願意的問題,而是願意也是那樣,不願意也是那樣。
在那種情況下,是願意象毛澤東時代那樣人人平等、齊心協力、為一個共同的目
標而努力奮鬥,還是願意象國民黨時代那樣“前方吃緊、後方緊吃”、貪汙橫行
、物價飛漲、多數人饑寒交迫、流血拚命而少數人作威作福大發戰爭財、國難財
、人命財?讓你吃苦流血拚命以便讓別人躲在一邊享福斂財,你願意不願意?那
時還會說“你們想倒退回到毛澤東時代”之類的諷刺話嗎?

既然口口聲聲“你們想倒退回到毛澤東時代”,那就是說不願意回到“毛澤東時
代”已經發生過的那部分了。也就是說,不願意中國處於戰爭年代或準戰爭年代
了。但堅持“富人”之“富”已經使中國社會貧富劇烈分化,社會矛盾持續激化
,正走向全麵對抗。各種利益集團無視國家利益,肆無忌憚內外勾結禍國殃民。
“政令不出中南海”,各路諸侯自行其是,對中央陽奉陰違。“人權高於主權”
意識大行其道。民族凝聚力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如果一意孤行,沿這這條路
一直走到黑,那社會撕裂、國家分裂、爆發內戰是免不了的。那時就隻能靠毛澤
東的一套來收拾殘局了。這不反而實現了“回到毛澤東時代”了?主觀上拚命想
避免的東西客觀效果上卻是在為其變成現實而創造條件——這就叫“適得其反”
,這就是曆史的辯證法。

隻有按毛澤東的主張,堅持公有製為主、私有製為輔,認同“富裕”之“富”而
不認同“富人”之“富”,那才能避免中國社會的崩潰,自然也就不存在“倒退
回到毛澤東時代”的問題。——不是“倒退回到毛澤東時代”,而是“前進走向
毛澤東時代”——走向當年的“毛澤東時代”尚未來得及實現的那部分:“共同
富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