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科院院士透露:中國正在研製“空天飛行器”做成空天武器平台 zt

(2007-12-03 19:10:09) 下一個
中國科學院院士透露:中國正在研製空天飛機 飛揚軍事 2007-12-3

中國科學院院士莊逢甘在京指出,為保證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空天安全,中國將致力於基礎研究,為發展空天作戰武器平台和空天飛行器做好科學儲備。

  莊逢甘是在中科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的學術報告會上發表這番講話的。 

  在這篇名為《空天安全的若幹重大基礎問題》的學術報告中,莊逢甘指出,中國要發展可自太空至大氣層和自大氣層至太空飛行的空天飛行器,以利發展空天作戰的武器平台。他說,目前需要解決六項關鍵技術:高超聲速技術,高機動飛行技術,長距離空天飛行技術,高隱形技術,兼具超輕質量﹑高強韌﹑耐熱和抗衝擊性能的空天器結構技術,精確打擊及可靠性技術。 

  莊逢甘表示,目前美國和歐洲有關空天飛行器的研究,由於技術儲備的不足,紛紛下馬。中國應吸收其教訓,致力於關於空天安全的重大基礎研究,並由此產生具有中國特色的源頭創新,以便為未來空天飛行器的研製奠定技術創新的基礎,並進行具有戰略意義的源頭創新儲存。


  莊逢甘特別指出,要發展高隱形技術。在這段論述中,他提到了美國的導彈防禦係統。

  莊逢甘說,源頭創新對於中國空天技術非常重要,“因為源頭創新的效果最大”。他表示,中國不能跟著外國的路子──即航天飛機到空天飛機──來進行自己的研發,他指出,中國有可能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同時,在研發過程中,中國人要用更少的資金實現更好的效果,他舉例說,中國研究導彈的費用不到外國的十分之一。

  莊老在隨後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中央關於載人航天以飛船起步的決定是正確的,如果采用航天飛機的形式,可能到現在也不會取得成功。

  他同時反駁了所謂“中國研製的載人飛船是落後技術”的說法。他說,中國的飛船已經不是前蘇聯六十年代意義上的飛船,中國飛船的很多技術都是新發展的,即使與俄羅斯現在的水平相比,也很優越。俄羅斯的飛船技術長期沒有取得重大進步,而中國的飛船技術卻在不斷發展。   在進一步闡述該問題時,莊老指出,研究飛船而不是航天飛機,主要考慮有以下三點:一是航天飛機的成本太高,以美國為例,每運送一公斤東西上太空,就要花費二萬五千美元﹔二是航天飛機必須人貨同裝,每送物品必須用人,而飛船則沒有這個必要﹔三是航天飛機的重複使用存在問題,每上一次天都需要大規模的修理,包括防熱網﹑噴氣口等部位均被燒壞。 

  莊老認為,能夠像普通飛機一樣重複而方便使用的空天飛機是最標準的發展目標,中國要往這個方向走,而飛船是一個很好的台階,如果中國具備跨越航天飛機階段的能力的話,一定會跨越這個階段。

  莊老透露,目前中國正在研究能夠重複使用的航天器,但還沒有進入設計階段,他指出,飛行器與空間站的研發要配套進行,以節約成本。

  據悉,目前有關空天安全的科學研究已經列入“十五”計劃,屬重大科研攻關項目。
  當問到此計劃是否針對外國一些相關計劃時,莊老引用了毛澤東的一句話作為回答,即“別人有的我們也要有”。

  具體到目前的情況,莊老認為我國空天技術與國外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因此更應致力於基礎研究,力爭源頭創新

中科院院士:我們的目標是做成空天武器平台  

  對話院士:莊逢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高級技術顧問,中國科學院院士
  提問人:馬婷婷

  記者:您在院士大會期間的學術報告會中,提到了一個“空天飛行器”的新名詞,它究竟是一種什麽樣的飛行器?我國是否已經開始進行這方麵的研究工作了? 

莊逢甘:從目前來講,我們所做的隻是一種概念性的研究,主要考慮的是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裏,空天安全工作中的發展方向。我們希望現在應該重點做一些在將來很有希望的研究工作,再把這些原理上、概念上的新結構、新成就用到技術上去。
  記者:為什麽這次不是像平常那樣先把具體成果說出來,而是先提出要做好基礎研究呢?

  莊逢甘:是的,我這次並沒有說現在要達到什麽目標,而重點談了其中的關鍵問題,這也是我們吸取其他國家的經驗教訓得來的。美國早些年就開始研製一種空間飛機了,可是1994年時這個計劃卻流產了,其原因就是因為發動機不過關,當初設計的是超音速飛行,發動機是衝壓式的,可是由於基礎研究不夠,在實際工作上遇到了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我們現在要做的,首先是概念性研究,保證其在技術上的可能性,然後再做可行性研究。

  記者:你所說的這種“空天飛行器”和美國的空天飛機有哪些方麵的不同?

  莊逢甘:我所講的空天飛行器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一個泛指,到目前還沒有特指什麽。就其先進性來講,並不是把它放在現在的環境來看是不是先進的,而是要保證二三十年後還是國際一流的。和美國的空天飛機來比,他們都屬於空間飛行器。

  記者:有外型上的設計了嗎?

  莊逢甘:都還沒有,我們現在必須先依靠各個專業、各種學科的最新的科研成果,做好概念性的研究工作。不過,有一點可以相信的是,和現在的飛行器比,這種飛行器無論是外觀還是功能,都會是首屈一指的。

  記者:有人說,我國目前連航天飛機都沒有,做這種“空天飛行器”的成功率大概有多大?

  莊逢甘:我一直以來都是這樣想的:不要人家幹什麽我們也去跟著幹什麽,這裏已經有很多經驗教訓了。比如日本製造航天飛機也不成功,拖了很長時間後還是下馬了,我們為什麽就不能完全自主地創造出一種先進的飛行器呢?

  記者:您今天提到最多的就是做好基礎研究,這就是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嗎?

  莊逢甘:是的,搞一個空間飛行器牽涉到很多很多學科,我們希望能用上每一個學科最新的成就。

  記者:在您的報告中提到了要攻克六項關鍵技術,其中包括高隱形技術、精確打擊及可靠性技術等,這是否說明這種飛行器和軍事有直接的關係?這六項技術攻克了以後我們就能造出比美國航天飛機更好的飛行器嗎?

  莊逢甘:其實這六項關鍵技術並不是全部難題,它隻是從我自己的專業來講需要解決的,在整個飛行器的若幹技術中,究竟需要解決多少問題還是一個未知數。它當然和軍事是有關的,我們的目標就是要把它做成全世界最好的空天作戰的武器平台,如果能軍民兩用更好。這就需要最先進的技術,如果想做到技術先進,首先必須保證它的科學理論根據要充分,否則肯定搞不下去。

  記者:預計一下大約多少年後我們會看見這種空間飛行器呢?

  莊逢甘:這個問題一是要考慮國家的需要情況,二是要看我們研究工作的進度,一般來講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時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