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太空監視有四大缺陷 劍指中國獵星試驗 zt

(2007-12-03 09:51:38) 下一個
美國太空監視有四大缺陷 劍指中國獵星試驗
星島環球網 2007-12-3

【星島網訊】隨著美軍控製太空的願望越來越強烈,軍方的高官開始抱怨美軍在太空監視能力上投入不足。在日前召開的美戰略司令部有關太空能力建設的研討會上,美軍總結出在太空監視方麵有四大缺陷。並將美軍加強太空監視能力的迫切性與中國進行反衛星試驗聯係起來,認為如果不能掌握太空狀況,太空資產將受到巨大威脅。

  美國《國防》雜誌以“對太空中發生了什麽一無所知,急壞美空軍官員”為標題,表達了美軍官員對監視太空能力的擔憂。報道稱,自從今年年初中國進行反衛星試驗後,提高太空監視能力已經迅速躍升為美空軍最為重要的發展目標。

  其實,重提中國反衛星試驗,完全是美國發展太空監視能力的借口,美國早就建立了一套由25個陸基雷達站組成的太空監視網,這套網絡嚴密監控著8000個在軌目標。美軍的太空監視網每天要進行八萬次針對衛星的監視活動,除本國的衛星外,俄羅斯、中國、歐盟、印度和日本等航天大國的衛星動向是重點分析的對象。

  不過美軍認為這套網絡並不能滿足美國控製太空的需求。日前,美軍負責太空作戰的高級軍官們就總結出當前太空監視能力所存在的四大缺陷:

  首先,跟蹤外國衛星的能力還不能讓人滿意。美國的太空監視係統是在冷戰時代建立的,目前已顯“老態”。當時為了防範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美國構建了一批導彈預警雷達基地,這些預警雷達對太空監視也起到了輔助作用。然而,隨著老舊的預警雷達站點逐步淘汰。雖然美國為構建導彈防禦係統已經啟動了新的預警雷達,但這些雷達的列裝速度無法趕上舊雷達的退役速度。更重要的是,所有的雷達站點幾乎都在北半球,南半球很少,美國空軍高官認為,一些衛星在某些時間可能會遊離於美軍的監視網絡之外。

  其次,太空“天氣預報”能力弱。在太空中運行的飛行器猶如在大海上航行的艦船,受“天氣”的影響很大。在已知的衛星故障中,有40%與太空風暴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由於受到技術和資金的限製,美軍認為,現在其太空“天氣預報”的能力十分薄弱。

  第三,太空碎片增多,難以監控。美國空軍負責太空項目的副部長加裏·佩頓表示,一個如高爾夫球大小的碎片以每秒7公裏的速度撞向太空飛行器,殺傷效果與兩枚口徑為20毫米的炮彈差不多。據介紹,1995年,美國需要跟蹤的太空碎片有1.05萬個,現在增加到了1.85萬個。而且,美軍的監視能力隻能發現和監視直徑大約為10厘米的碎片,更小的就無能為力了。

  最後,缺乏太空情報分析人員。太空監視設備再先進,如果不能對數據進行有效分析,就無法發揮作用。美軍認為,冷戰時期培養的專門針對前蘇聯進行太空對抗的資深情報人員已經大量流失,而新一代情報分析人員還沒有培養出來,這已經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太空監視能力。

  對美軍而言,掌握複雜的太空狀況十分必要。美軍認為,發射一顆偵察衛星上天,必須要明確了解周圍情況,這猶如美軍一艘要到西太平洋活動的核潛艇,在行動之前,必須掌握西太平洋地區的洋流、溫度、鹽度、海底地理分布等基本信息,更要了解行動區域其他國家的軍事態勢,方能展開行動。

  盡管美軍一再鼓吹監視太空主要是為了防禦,但其謀求太空主導權的企圖早就昭然若揭。本月12日,布什簽署的美國2008財年國防撥款法案,其研製新太空武器的預算就大幅增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