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避免被別的違章開車人撞到
(2008-02-20 10:51:28)
下一個
加拿大每天都有相當數量的好司機,他們既不超速,也不違規卻被一些疲勞駕駛、粗心大意、酒後駕車、經驗不足或者不計後果的司機碰撞以致受傷甚至喪生。這些事故是如何發生的?怎麽樣才能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
<讀者文摘>調查了2001年發生的2800例交通死亡和22萬例交通受傷案例(可以看到的最新數據)。該調查發現了“好”司機們――在事故中無責任一方的主要致死原因。結果如下:
一、迎頭碰撞。事故中導致無責任司機死亡的第一殺手是迎頭碰撞,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這占到了致命碰撞總數的18%。這類碰撞通常發生的極其突然且無可避免。“事故發生時他們可能都沒有看到對方,因此他們什麽也沒有做,直到最後一秒。”更令人驚奇的是,這其中的絕大多數,超過70%,是發生在司機直線行駛時。左右轉彎時發生的僅占到5%。碰撞通常都是由於司機注意力分散引起的,如照顧孩子、換CD、收音機調台、調整空調或打手機等等。“馬路上的第一殺手不是那些酒後駕車的司機,而是不安全或經驗不足的司機。”疲勞和困倦駕駛造成了4%的致命碰撞,並且在非致命碰撞中排在第五位。調查還發現,近一半的致死碰撞和超過60%的致重傷碰撞發生在白天。而近80%發生在晴天。“好天氣使人們對開車時的危險放鬆了警惕。”“我們忘記了危險,於是調收音機、打手機、和車上的人說話,因此而失去了麵對車禍時最需要的那半秒鍾的反應時間。而壞天氣時那些危險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反而更加集中精神駕駛、車開得更慢、前車距留得更大、更仔細地計劃行車路線。”
如何能避免被別的車迎頭撞上呢?
“永遠要給自己留一條逃生通道。”當發現對麵來車有可能進入到你的行車道時,目光一定要放得盡量遠,遠到地平線的道路盡頭。(不妨借用一下旁邊的人行道,)保持恒定車速,讓一側車輪上人行道而另一側留在路上。當危險過去後,你就可以回來了。(這一段譯自原文,我也不知道可行性如何。但是“永遠要給自己留一條逃生通道”卻和我的補鍾師傅教我的不謀而合,具體操作可能因人而異了,大家自己領悟吧。)
二、停牌。我們常見的紅色八角形停牌,卻成了好司機們的重大危險。調查發現,6%的致命碰撞是因為司機們沒有看見、或故意疏忽、或判斷錯誤引起的。我們通常都是在停牌前停一下或者慢行,然後也不仔細檢查路口附近駛近的車輛狀況就開了出去。或者有時錯誤地判斷了來車的距離和速度,結果把車開到了來車的前麵。警察和專家們建議在路口要格外警惕。他們的建議是:當在路口看到有車朝你駛來時,不要隻看它是否停了,還要檢查它的司機。他/她看到你了嗎?他/她是否注意力分散了?(可能有朋友會問,我怎麽知道他有沒有看見我?問問老司機們就知道了,你能的。)專家還建議換換手腳的位置。把手輕輕地放在喇叭上準備按響,把腳放在刹車上準備踩下去,以便為自己贏得躲開車禍的半秒鍾。(我考路試那天,親眼見到四個人FAIL,原因無一例外,第一項就是停牌不停穩,看來是個老毛病了。)
三、危險的紅燈。人們通常在停車線前等待紅燈,當紅燈剛一轉綠就一踩油門衝了出去。殊不知每年都有這樣的司機,被側麵衝過來闖紅燈的車給撞死。調查發現交通信號燈也是一大危險區。8%的致命碰撞和21%的致傷碰撞發生在信號燈下或附近。而另一項調查顯示,交通信號燈下發生的交通事故中,29%是因為闖紅燈引起的。另有72%的公眾認為闖紅燈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根據BC省保險公司的數據,BC省五分之一的撞車事故發生在有交通信號燈的路口。很多都是因為司機闖紅燈。調查發現,在路口安裝照相機可以有效地防止闖紅燈事件的發生。BC省某個路口裝了照相機後,頭一周內每天抓到28起違章,第三周就降到了每天16起,六周以後則降到了每天6起。
好的建議是:當你麵前信號燈變綠時,衝出去之前先檢查一下兩邊。“總有人認為黃燈意味著加速。”專家說,“我女兒路考時在通過黃燈時被FAIL了。在她的意識裏,看見黃燈意味著你可以繼續前行。”他告誡:一定要“黃燈刹車,紅燈停止。”
四、小路。調查數據得出的最重要結論是:無論何時堅持走大路。最近的研究表明,80%的致死車禍和63%的致重傷車禍發生在鄉間小路上。分道的大路上發生車禍的概率要降低一半。因為他們的交叉路口和交叉行車線少得多。“我和我妻子開車去美國東部旅行,令人驚奇的是,8000英裏的路上竟然沒有看到一起交通事故。”
五、不係安全帶。無論何時,請係好安全帶。每100個因不係安全帶而死去的人中,如果都係了安全帶,至少有60個人可以活下來。加拿大是安全帶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即便這樣,還是有十分之一的人不係安全帶。(想想我們中國,可怕!)但不管怎麽說,無論采取多少安全措施,司機的位置終究還是個不安全的地方。“要學會在開車時把目光盡量往遠處看,在危險來臨前發現它。”專家說,“記住,即便一輛最安全的車,在最晴朗的天氣裏,在最佳設計的道路上,卻由一個愛犯錯誤的人來開,它也一樣會撞車。”(唉,還是毛主席說的對,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