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心動經
(上) 12/12/07
經畢﹐心不在焉。謀信子﹐緣何語畢不盡﹖謀信子﹐緣何語盡不思﹖謀信子﹐無語即語﹐無思則思。
今天地之美語﹐廣大浩蕩。今天地善思之人﹐如櫆樹渺渺。
首思為過。謀信子﹐行者之過如風吹草﹐動唸即現﹐無犯更著。謀信子﹐夫今人之如何改過得福也﹖天地之廣大浩瀚﹐風水火輪無不相通。人生之廣大豐綿因果牽纏永久不息。天地之無休輪轉止於恆靜﹐而恆靜止相對於動息﹐故曰﹕靜非靜。因果之轉化其真實在於心。無心相對於心動不息。 故曰﹕動非動。
非心已動﹐謀信子﹐種種形態將現於呈。萬相在於心動。若無心﹐即萬相俱滅。
謀信子﹐心滅為心動﹐無心為有心。何處為心﹖有處無處為處處。
謀信子﹐心唸一動﹐橫萬裏可知﹐縱億年可感。體悟現形﹐卻止於唸。故行唸俱有因果。
行事度時﹐可感可量。但知身動心不可動。身可勞苦疲憊而不堪﹐若心等同﹐則形神受損。身心勞苦至極則行神俱滅﹐則現行屍走肉之相。
謀信子﹐應知若修正果﹐於任何相中﹐人身遭遇種種哪怕極致之苦楚﹐若心不動﹐何苦而言﹖
同理以推﹐謀信子﹐大喜大悲均心不動。不動心何來因果﹖
若有大喜﹐以因果論﹐難有二喜﹐三喜﹐則此為大喜。若緊隨二喜﹐三喜﹐則禍之將致也。
若有大悲﹐則有二悲。一悲再悲﹐悲至極致則有運轉。
現解如下﹕人喜之時﹐心動浮躁相﹐心一躁﹐護法遠離﹐且多喜之後因果須平衡﹐故禍之將至﹔人悲之時﹐所有餓鬼怨親債主纏身靈相隨﹐甚至現形像﹐故一悲再悲﹐光憑個人之力難以解脫。但若悲至極﹐則因果須平衡﹐故福將至也。
若大喜大悲皆無心動﹐則因果不成定律﹐故悲喜自主。
謀信子﹐人若悲喜自主﹐時辰自主﹐不受他心幹擾﹐則離佛近矣﹗
(下) 12/14/07
佛持花而語﹐曰謀信子﹐今吾手持何物﹖
答曰﹕無物。
佛曰﹕謀信子﹐今 三 女手持何物﹖
答曰﹕亦無物。
佛語﹕則花何在﹖
答曰﹕無花。
問﹕無花之於有花何異﹖
答曰﹕無異。
問﹕則何言無物﹖
答曰﹕佛亦何言有物﹖
佛無語﹐一笑。
謀信子﹐語畢麵紅﹐知道也。
我佛悲憫眾生之心萬千之唸流轉﹐若有物此為何物﹖
貪﹐嗔﹐癡﹐顯﹐怨﹐名﹐悔等種種七情六欲之幻像﹐皆為亂心亂性亂語亂唸之禍首。
萬像由心生。心之靜﹐則慾念止。心之動則受製於七情六欲。心唸之正招神明﹐心唸之邪遭惡魔。
佛語謀信子﹕何曾言物﹖萬物皆非物。心不唸一物則心照萬物。心中有物則形神損而慧不足。
佛再持花﹐曰謀信子﹕可知吾心唸何﹖
答曰﹕無。
問﹕ 三 女眼見何﹖
答曰﹕佛。
問﹕佛為何﹖
答曰﹕無。
問﹕見花否﹖
答﹕似見非見。
問﹕見佛否﹖
答﹕不知見否。
謀信子但作一歇﹕
無花、無佛、無心、無見
持花、見佛、明心、正唸
佛問謀信子﹐此由為何﹖
則曰﹕“放下。”
佛不語含頜﹐知悟道也。
佛說心動經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