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

熱愛生活和科學。
正文

  事 關 林 達--zt

(2007-12-01 18:04:03) 下一個
作者:誰先看到村莊 提交日期:2004-4-22 17:23:00
  事 關 林 達
  
  
  0
  林達是誰?
  “林達”是兩位作者合用的筆名。1990年代初,接受了完整的社會主義教育的他們移居美國,謀生勞作的同時,開始和美國的普通人建立友誼,了解這個不尋常的國家。他們看到的美國完全出乎意料,法治保障著個人不受他人或政府的侵犯,人人享有著最大限度的個人自由,這一切讓他們驚奇,讓自己頭腦中被妖魔化的美國猜想轟然倒塌。興奮之餘,他們開始給國內的朋友寫信,不僅寫見聞和感受,也試圖寫出美國現象的製度根源,寫出大廈如何在常識常情的基礎上建立起來,而每個普通人的個人自由,為什麽竟可以是一個大國的立國之本。
  從1997年開始,三聯書店將他們的信函結集出版,一年一冊,是為“近距離看美國”係列:《曆史深處的憂慮》、《總統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個夢想》。其後,林達又有《在邊緣看世界》(雲南人民版)和《帶一本書去巴黎》(三聯書店版)兩書麵世,並在網絡及報刊上時有散章發表。這些書行銷坊間,總計數十萬冊,受其影響的讀者,難以計數。
  寫透中國世事的圖書並不鮮見,而能將美國的政法製度客觀深入又明白曉暢地表達出來,就我目之所及,無出其右者。
  林達,為普通的中國讀者打開了一扇窗。
  1
  我曾在書店工作五年,其間,經手銷售了不少頗有價值的好書,也經眼了太多的文字垃圾進進出出。五年裏,我並沒有看什麽書,更多的是為熟悉業務而翻書,浪得一個“博覽群書(皮)”的虛名。沒看什麽書的原因很多,有一條是怕上當,怕白白浪費了感情。那時候,越是熱銷的書,我越是敬而遠之。如果我看中了哪本書,先存上一本,並不急著買,更不急著看,而過了一段時間後,十有八九,這書我是瞧不順眼了,再從存書裏剔除出去。這種“滯後閱讀”的習慣好,也不好,它讓我摒棄了許多意義不大的圖書,卻也讓我與許多好書失之交臂,而許多年以後再次與它們相遇,隻歎相識恨晚(其實相見不晚)——比如潘旭瀾的《太平雜說》,比如吳思的《潛規則》,比如林達的……所有文字。
  2
  說起來,最近這十幾年中國也出了不少有關美國的圖書,而且,這些書也先後成為當時圖書市場的熱點。比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紐約》、周勵的《曼哈頓的中國女人》,比如錢寧的《留學美國》、陳燕妮的《遭遇美國——50個中國人的美國經曆》,比如劉齊的《給洋妞算命》、王伯慶的《十年一覺美國夢》,比如黃全愈的《素質教育在美國》、張欣武與劉衛華的《哈佛女孩劉亦婷》。其中,不乏平庸、膚淺之作,用了心的也有,但大都流於感性的認識,並沒探究出日常細節的製度根源,讓讀者一頭霧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解渴。我想到了林達,或許,他能不讓我失望?
  3
  我讀林達,開始於《帶一本書去巴黎》。
  書是斷斷續續看完的,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種輕鬆一種興奮慢慢在心中凝聚從胸中升騰,一如春天蛻去一件件冬裝。他讓我對“革命”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讓我看到了民眾曾經呈現的另一種麵貌——“在強權麵前他們是愚民,在弱者麵前,他們是暴民”。林達遍訪巴黎的革命史跡,讀者也因之隨他神遊其間,他扮演的似乎隻是地理意義上的導遊,然而在他涉筆之處,又盡是對法國大革命曆史的追述和反思,引領讀者漫遊人文巴黎,一詠三歎。就書中內容判斷,林達此行用時並不太長,但寫作此書無疑調動了他多年的積累,是他經曆與感受以及思索的一次大釋放,讓人讀來有種酣暢淋漓之感。
  字裏行間,依稀可見林達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是基於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的觀照,也就是說,正是緣於這種生活方式培育下的思維方式,讓林達回過頭來打量法國式的自由口號,才有了別樣的發現,對法國大革命也不再僅僅是瞧熱鬧的一位看客。那就是美國的生活方式,以及美國革命的曆史,給了作者這樣一種角度,一個機會——但在這本書裏,美國是隻鱗片爪的,不成形象的,這,吊起了我的胃口:我要看看“林達的美國”究竟是什麽樣!
  4
  果然別有洞天!
  我確信,林達寫作的過程,也是思索的過程,他試圖從蕪雜的生活現象裏抓住本質,理出一條線索,解除自己的困惑,同時向擁有著另一種文化的朋友明白曉暢地講述這一切。他又深知,被山水相隔的,不僅僅是距離遙遠的兩個國家,還有生活在不同國家裏的人相異的邏輯和思維方式——而這一點,並非隻是自然地理造成的,還少不了人為的“功勞”。縱然自己對異國他鄉發生的事有本真的探求,可要讓朋友們清晰地看到這些,其間仍有許多頗為困難的工作要做。因為,兩種思維方式之間,有著太多難以言說的模糊。
  最終,林達選擇了從最基礎的層麵突破,通過對美國的語詞、語境和邏輯的解析,展示不同於我們的價值體係。而且,他並不隱諱自己的認識進程,反而將其盡現紙麵,我認為,這是林達最值得珍視的地方。他起著橋梁的作用,溝通著思維的此岸和彼岸,讓我們不經意間完成了視角的轉變。
  就說“美國總統”吧,在我們的概念裏,他就是一國的元首,美國的政府首腦,是一個人說了算的,至少也是說話算話的——林達起初也是這種印象,因為這符合東方文化東方邏輯,而且,他還為英語裏用兩個不同的單詞表達“政府”這同一個概念而感到好笑,認為他們自找麻煩。然而,同屬“美國政府”的美國總統和國會又常常“出爾反爾言行不一”,引起外交糾紛,激起對方國家的民憤和強烈的反美情緒,想想看,我們曾經還真的為此拒絕消費美國品牌的商品呢。林達在美國生活久了,對這種現象從不以為然到留心關注,繼而試圖探究其原因。結果卻讓林達和我們吃了一驚:美國總統並非一權獨大,他隻是總體意義上美國政府“行政”分支的主管,而通常意義上的“美國政府”,隻是“美國行政分支”而已(另兩個分支是“立法”和“司法”)——我們對這個國家的誤解,卻是源於英譯漢的基本工作,先人將似乎是一個概念的兩個英語單詞合二為一,符合了我們的文化思路,簡單是簡單了,卻丟失了太多的內容!
  5
  移步換景。其實景一直沒動,不過是我們在行進罷了。我們隨著林達,從最基本的元素出發,循著迥異於我們卻不再心理排斥的思維方式,換了另一種角度看這個陌生又“熟悉”的國家,見到了別樣的風景。
  我們看到,言論自由的關鍵是“內容中性”原則,它與真理無關,而且它並非由政府賜予,而是一個人生來就擁有的天賦權利,反過來,言論自由以及其它權利卻是讓民眾監督政府的,以免政府權力的擴張損害了民眾個人的權利。我們也看到,美國人在擁有這些權利的同時,他們支付了什麽樣的代價,這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我們還看到,“公民權利的保障,不是僅僅依靠權利法案的條文,它還必須依靠健全獨立的司法製度、健康的社會機製、良好覺悟的社會和民眾團體。而且,這個社會必須普遍有起碼的正義感和公民良知”——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誰也不能立身其外坐享其成,維護他人的權利也關係到自己……
  我們看到,美國人對人性的弱點理解透徹,認為人是靠不住的,總統也是靠不住的,從日常工具的發明到國家製度的創立,他們從實際走向實際,利用機製刪選不可靠的人,同時利用它去限製和規範人的不可靠的行為,這其實是對人的極度負責。我們也看到,美國穩定的政治製度,以及生活選擇的多元,保證了政治家不會異化為政治動物,而是很容易還原為常人,這是極為符合人性的。我們還看到,美國人有著“注重個人”的傳統,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為他的“個人行為”負責,既避免了公職人員的任意犯罪,也避免了一種在信仰口實之下的大規模民眾犯罪——不得不承認,這些在事前的舉措,極大地節約了社會管理的成本,這一點,美國人走在了前麵……
   這許多的思想火花,逐漸燭照著我們心明眼亮起來。從此,我們不再沾沾自喜於發現別人的毛病,而能以自己獨立的眼光和更為寬廣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
  6
  誠如一位論者所言,林達的書是這幾年讀到的寫美國社會最好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取材於書報、電視新聞多於作者本人在這個國家的親身體驗”,林達在書中也表明,自己是借鑒了各種資料——但事實是不是“美中不足”呢?我看是恰恰相反。如果隻能寫或者隻是寫自己的經曆和感受,林達的書也就沒有太大價值了。因為這樣的書俯拾皆是,但是林達並不滿足於此,他要通過對曆史的梳理,逐本追源,試圖尋找令自己驚喜的今日美國現實的成因,而這,需要他鑽進故紙堆,把握美國的脈搏,除此並無他路。
  在閱讀林達的過程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努力,努力地用心傾聽一個國家的脈動,努力地在探究中感悟那十分細膩入微的理念,更為重要的是,努力地用平白的言語、優美的文筆來表達原本枯燥無味的史實,消除朋友和讀者的閱讀障礙,以期能在曆史的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試看如下文字:“後來的大批移民,其狀況並不比他們(先前的移民)好多少。英屬殖民地的開發是從北方開始的,大多數移民落腳的地方,冬天都相當寒冷。後來者除人多勢眾一些,所有的問題還是要每一個人自己去解決。他們的房子還是林中的樹木。他們與奔跑的野獸之間,誰是誰的食物,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他們幻想中的農田,還是長滿灌木和荊棘的處女地。他們的種子和工具卻還在海上漂泊的商船裏。冬天卻不肯推遲腳步,堅持要如期而至”。寥寥數語,形象又俏皮,還原了最初移民麵臨的困境,豐富了史書一筆帶過的曆史細節,也讓讀者感同身受,心生懸念,不由得追著文字行進。
  我還感覺到,書信體的表達,也讓讀者分外親切,那猶如朋友間的促膝長談,說的是家常話,道的是天下事,論的是自然理,來往之間,境界已然提升於無形。三種人稱的自然轉換也頗費苦心,為你講述,曆史人物的言行,替你設問,仿佛知曉你的心思,幫你分析,闡述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如此,我自是手不釋卷了。
  7
  林達是真的有話要說啊,觸動太深了。
  我想,當初出版社將他的書信結集出版時,選用“近距離看美國”為副書名,大概沒有想到,林達的文思如泉湧,“近距離看美國”也先後成為三本書書名的後綴,更沒有想到,這些有價值的書竟有那麽多的“識貨者”,因而一印再印——比較前後幾次印刷的《曆史深處的憂慮》,可以看出,因為《總統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個夢想》的出版,後來印刷的此書副書名裏,才有了“之一”二字。
  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懷疑這些“信件”的真實性,不是說內容,而是以書信體表達的形式——在這個互聯網時代,書信成為一種古典的詩意,封存在我們的記憶中,今天已沒有多少人寫信了吧,更別提動輒上萬字的信了。我總疑心采用這種形式,是作者和編者的良好用意。無論事實怎樣,我享用了一席心靈盛宴,而這,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願意相信林達是上蒼派來的天使,他的這些書信就是寫給我這樣的人,給予我們啟蒙和引導的。
  於是,便不難理解那麽多的巧合會自然發生:在他寫美國的司法製度時,恰好出來了個辛普森案,林達通過對現成的這個案子審理過程的敘述,讓我們看到了簡單結果之前的多種可能,至為重要的是,讓我們對美國的司法理念和司法製度的運行有了直觀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而他寫美國的政治法律製度時,正值總統大選年,克林頓謀求連任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林達並沒有流水賬式地記敘克林頓及其競選班子的言行,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幾十年前的總統尼克鬆,通過解剖這個“反麵”典型,道出了更替的是總統、不變的美國政府的權力結構和運作模式,以及美國社會更廣泛更深層的內容,讓我們透過紛繁熱鬧的表象,看出了一些門道;當他關注美國種族問題相關聯的社會意識和法律演進史時,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新片《阿姆斯達》(又譯《斷鎖怒潮》)剛剛上映,林達信手拈來,詳敘支撐影片的曆史事實和曆史背景,也讓讀者透過這些精彩動人的故事,看到在這個法治國家裏,民眾、尤其是弱勢人群如何運用法律,經過長期抗爭,取得自身權益,並由此推動著全社會認識的深化,使整個國家在消除不公正的曆史進程中取得穩定的進步……
  快意閱讀之餘,我不由得感歎:結識林達和他的文字,是緣分。
  8
  合上《我也有一個夢想》,我心潮難平。忽然想到,幾年前雲南人民出版社也曾出過林達的書,不如找來一閱。市麵上此書絕跡久矣,我於是聯係雲南人民出版社發行部,讓私交甚好的段興民老師想辦法找了一本寄來——這本書便是《在邊緣看世界》,是林達的散章合集。
  如果我最先接觸林達是通過這本書,沒有什麽好說的,隻一個字:棒!但我是遍閱其“近距離看美國”三部曲及《帶一本書去巴黎》後,才讀到此書的,感覺就複雜了。說是“在邊緣看世界”,其實還是對美國諸方麵的敘述和剖析,不過全書並無統一的主題——如果說林達的其它書是長篇小說,這本隻能算小小說集了。它對美國社會的描述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既富有情味又引人深思,這使得它從同類書中脫穎而出。
  但是,我卻從中看出了缺憾。大約這些文章先發表於網絡或報刊,不時有“前天”、“今年”字樣出現,但收入書中卻未做技術修改,讓人困惑。同樣的原因,導致不同文章的觀點甚至事例的重複,感覺不爽。還有,許多材料大約是“近距離看美國”係列的邊角餘料,此次用上了,有點炒冷飯的意思;一些觀點欲言又止,是怕看過他的書的讀者煩吧(嫌重複),但會讓沒看過他的書的讀者有莫名其妙之感了……
   我知道,我這是苛求賢者,內心裏,我還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我認為,林達以及這些出版人,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盜火者和舉燭人。我為能和他們生活在一個時代而慶幸,而驕傲。
  9
  也算是“心裏有,眼裏就有”吧,看過林達的書不久,我便注意到了朱學勤寫的有關林達的文章。朱學勤與林達夫婦相識,他筆下的林達正符合我的想像,也讓我看清了自己癡迷於林達文字的一部分原因。
  林達初到美國即打定主意,離華人而行,紮根美國社會的最底層,到遠離城市的南方農村,第二次“插隊落戶”。他們的鄰居是最底層最普通的美國人,其中不乏黑人,甚至是參加過“三K黨”的美國農民。在與鄰居們的交往交流中,他們突破了聚居城市的留學生們的狹隘視界,也發現了教科書裏天天在教導人的荒謬成見。這促使他們提筆,見所見而寫,聞所聞而寫,隨興而起,隨興而止。然而就是這樣低調平實的眼見為實、民間而自由的寫作,反而寫得很好,寫出了一個真實的美國。
  不過,寫作隻是林達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勞作謀生的方式同樣深深吸引了我。林達原來的專業與藝術有關,其繪畫很是耐看,這一點,讀者從《帶一本書去巴黎》中的插畫可以領略一二。然而,他們的勞作方式不是在地鐵站為路人畫肖像或賣畫,而是徹底的體力勞動與自食其力。從五月到十一月,他們開著裝滿各種小藝術品的貨車,走府過縣,趕集出售,多與美國的鄉下人打交道。半年下來,數數掙的錢夠一年食用,他們就安心收工,回到自己的老屋,砍一點自家林子裏的劈柴,點爐子生火,在火爐邊閱讀、畫畫、寫作。來年依然如此,過著清貧而豐富的生活。
  朱學勤認為,林達的書在知識界很難出現,他們的生活經曆和所寫的書教人如何寫作——健康的書籍來自健康的寫作,而健康的寫作隻來自健康的生活。他要求學生重視這些不是用來評職稱,而是在自家火爐邊用自家劈材取暖所寫成的通俗讀物,並將林達的書列為研究生入學後的首選參考書目。心儀朱先生很久的我,不知不覺中,已然做了一次他的學生。
  10
  《當沃爾瑪來到小鎮》,作者丁林。這篇文章發表於《南方周末》“文學”版,當時覺得寫的很好,我就剪下留存了。而在我通讀林達的文字之後,回過頭來再看這篇文章,覺得很熟悉,文筆,風格,以及文章後麵那顆敏感於外物縝密於思索的心——丁林,是不是就是林達?
  果然就是。我有一種他鄉遇故知的驚喜,卻無從向他人表白。驚喜的事情還在後麵呢,2004年4月,湖南文藝出版社又推出了林達的新著——《一路走來一路讀》,而《南方周末》在“視點”版也為他開設了專欄,《科學精神與人命精神》、《冬日裏的鈴聲》、《小農業與大農業》……這些文章延續了林達的視角和水平,又加入了對中國社會進程的關切——我可以想象,丁林雖遠居異國他鄉,但知識分子的秉性未變,身在自家爐火前閱讀、繪畫和寫作,心卻與中國法律的完善和社會的進步緊緊相連。
  自此,我得以與“林達”再續前緣。更為重要的是,我發現“林達”並不孤單,不信你看這個名單:朱學勤、秦暉、徐友漁、崔衛平、何家弘、梁治平、賀衛方、蔡定劍、喬新生、劉星、薛湧、秋風……
  他們,如暗夜的星鬥,照徹我們的內心。
  11
  林達,謝謝你!
意猶未盡:我也沒料到會寫這麽長。應該是己將我想要表達的都說出來了。我不想複述林達的觀點太多,隻是試圖接近作者的心靈,去解析他的文字。還寫了一些類似絮語的段落,與林達和他的書沒有多大關係,也許別人覺得沒什麽意思,但那是我的閱讀史的一部分,或許這些才是我這篇文字的意義所在?類似絮語的段落在發表時已刪除,今附錄如下------------------
    
    @在接觸林達之前,我鍾愛的是王伯慶。王伯慶不滿於國內圖書歪曲在美華人的生活,提筆作文,以正視聽。“南懷謹先生曾說,提起筆來麵對稿紙,一想到‘我現在要寫文章了’,就寫不好文章了。寫文章沒有什麽道理訣竅,如南先生說的:想到‘我開始放屁了’,有什麽放什麽,就輕鬆多了”。王伯慶信奉“美文如屁”追求快樂思索和輕鬆表達,“堅持小資產階級情調,帶點幽默感和故事性,語言生動一些,抓著機會就兜售一點國學餿貨和‘文革’語言,不失滄桑感”。我深深為之吸引,從《十年一覺美國夢》到《我家有個小鬼子》又到《改正了也是壞同誌》再到《成長1+1》,一路讀來,如癡如醉。他的書很對我的習性,也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我的閱讀口味,那就是,如果一本書想讓我關注,隻有兩個字:別裝。王伯慶的文章都是他周末閑暇的產物,這注定了他無法係統深入地解說美國,隻是就親曆的故事講體會,如此而已。
    @(我要看看“林達的美國”究竟是什麽樣!)  
    《曆史深處的憂慮》,我一口氣讀完了。
    《總統是靠不住的》,我也是一氣嗬成。
    《我也有一個夢想》,卻讓我“斷了氣”——當我對林達著迷上癮之時,卻發現身邊的書店裏早已沒有了這本書,心一下子慌了,也“荒”了。也許,其它城市的人文學術書店還有這本書?還好,我在書店做采購時,與這些同仁書店有過接觸,便心存幻想地一一打電話過去——長春學人書店、南京先鋒書店、上海季風書園……都告售罄!隨後,又趁著赴京出差的機會,在京中各大書店尋訪,從風入鬆到國林風又到三聯韜奮,均無功而返。我還去了三聯書店發行部,自然也沒有什麽滿意的結果……
    “我也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買到一本林達的《我也有一個夢想》!站在北京清冷的街頭,我心裏滿是失落,又滿是欣慰:我買不到這本書,從另一個側麵看,這些書畢竟是賣出去了,總比堆在倉庫擠在書架無人問津的好,又足見讀者鍾愛林達文字的程度多麽深!吾道不孤啊。又一想:既然市場斷檔了這麽多年,出版社為什麽不重印呢?
    一位朋友得知了我的“夢想”,提醒我,林達的《我也有一個夢想》已全文上網,我盡可以在線閱讀。說的也是,但我沒有網上閱讀的習慣,而且,我也沒有大段時間上網,消受林達的文字更需細細品味——隻好先借了別人珍存的這本書來看,因為書不是自己的,不能勾勾劃劃,十分的別扭。但無論如何,我總算看到了“林達的美國”的全貌。
    @“言論自由與真理完全無關,這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權利。言論自由與言論的內容無關,與言論的正確與否無關,與真理還是謬誤無關。如果你因為害怕一個不自由的時代,因此就不給他們言論自由的話,那麽,這個不自由的時代已經開始了,是你自己給它開了頭。言論自由隻有一個目的,保證每個人能夠說出他自己的聲音,保證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不同的聲音。”
    “事實上,一個國家的法律是針對它的整體人民的,隻有當它對所有的人是公正的時候,任何一個‘個人’才有可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受法律的保護,從而擁有安全感。相反,如果一個社會縱容對一部分大家認為是‘壞人’的人草率處理,表麵上看起來有可能是維護了‘好人’的利益,但是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已經隱含了對每一個人的公民權利的威脅。在一定的氣候下,無論公民權、踐踏公民權的‘細菌’,就會以人們的意料不到的速度突然迅速生長,危及每一個‘個人’, ‘好人’、‘壞人’通通無法幸免。”
    “不論你所堅持的這種價值觀是多麽美好,當你要求這個世界上局限於一種價值觀的時候,當你的價值觀不僅僅表現在嚴以律已,還發展成苛以待人的時候,這種價值觀就可能是禁錮思想的,也可能是危險的,因為它很容易走向極端。對於價值觀的唯一認定,一走極端就是排斥異端甚至迫害異端,道德觀和宗教信仰一旦走向淨化,就可能發生迫害異教;民族自豪感一旦走向極端,就可能走向種族歧視甚至種族奴役;政治理想一旦走向極端,就可能發生政治迫害。”
    “民主和自由那種四字成語一樣的神秘聯係被打破之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個簡單事實,就是‘民主’是大多數人的意願,它並不保證少數人的‘自由’。所以民主在曆史上常常是一個危險的東西。它與不民主的區別,隻在於由多數人掌局還是少數人掌局的區別。相對後者來說,它當然是個進步,可是,它並不一定是全體民眾的自由的保障。假如沒有對於人性的醒悟和孜孜不息的對於人道的追求,民主的結果完全可能演變為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政。”
    上麵這些文字,全部出自林達的“近距離看美國”那三本書。我無法細致描述自己閱讀時心靈的震動,那簡直是摧枯拉朽式的破壞,不是對美好的破壞,而是堪稱美好的破壞。也不僅僅是這些觀點吸引我,一再地追隨林達的文字,暢遊其中留連忘返——那,還有什麽呢?
    
  
  
    
  作者:西話 回複日期:2004-4-26 17:52:42 
    關於林達的帖子,我也來湊湊熱鬧。
      林達寫的書我都買了,個人覺得最好的是近距離看美國之一二三。這三本書確是三權分立的傻瓜讀本,啟發很大,我是不遺餘力推薦的。
      讀完之後受益良多,但也有遺憾,書中關於美國司法中的陪審團製度的敘述讓人大開眼界,但細細想來也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
      “陪審團製度”看上去不太可行,美國是如何實施的?在一個長達數年的法庭審理過程中,陪審員是怎樣生活的?他或她的生活、工作會受到怎樣的影響?美國社會是否也因此付出代價?
      
      應該有不少陪審員的故事,我希望林達能夠花時間寫成近距離看美國之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