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一定會覺得陳腐不堪,勤家持家致富這樣的說法,在國人中早已過時多年,在美國提起,大概更讓人好笑了。其實不然,前不久我剛剛參加了一個講座,其中演講人之一David Bach在今日美國非常走紅,演講的題目就是他的最新暢銷書“自動百萬富翁”(Automatic Millionaire)。裏邊的中心內容就是提倡勤儉持家致富,他本人還於最近被雅虎網站受聘為財經專欄作家。他講的致富之道和方法對我來說雖然時間上是晚了,但我覺得對家庭理財還是很有啟發,這裏把我聽後的感想寫在這裏,供有興趣者參考。
(一)在美國致富有哪些途徑?
人人都喜歡有錢致富,成為百萬富翁。但怎麽樣才能致富成為百萬富翁呢?原來在中國時,經常聽到或在報上看到致了富的人介紹經驗說:要致富首先要依靠政策。也就是說隻有依靠政府和政策才能致富,這話換著理解就是政府和政策想讓誰富誰就會富。我不知道這該算正當的致富道路還是不正當的手段,但至少在美國是一點也不靈。
在美國要致富的話,就正當途徑來說,大致有下麵一些途徑:
繼承財產:如果你的家庭很有錢,可以繼承財產而致富,但出生不可以選擇,大多數人望塵莫及;
通過婚姻:找一個有錢的丈夫或者娶一個富的老婆,也可以致富,但這對多數人也沒有希望;
賭博中彩:買彩票賭博,如果運氣好中了彩的話,可以瞬間一夜致富。這是很多美國人的致富之夢,有許多人樂此不疲,希望能趕上好運氣;
打官司:如果有機會的話,去告人打關司也可以致富;
開公司當總裁或者做公司的高級主管,碰上好的公司,也可以迅速致富。
但上麵這些途徑對於絕大部分人都不適用,上麵的各條途徑,是可遇而不可求。就以買彩票中彩的事來說,每天都會看到媒體在炒作,而且也確實每天都有人中彩而突然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億萬富翁,但對於每個買彩票的人來說,中大獎的幾率不會比普通人們遭雷打擊的幾率更高。至於找個掙錢多花不完的好工作,又不是誰的夢寐以求呢?隻可惜人稠位少,很難***得上。對於上班族的工薪階層來說,David Bach 認為隻有一條成為百萬富翁的道路,那就是勤儉持家,而且是維一行之有效人人可為的方法,他稱之為“自動百萬富翁”(Automatic Millionaire)。
(二)普通工薪在美國能成為百萬富翁嗎?
對這個問題,David Bach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他的書裏和講座中,他講了一個現實中真實的故事。一對50多歲的夫婦,準備提前退休,那年前他們夫婦的工資全年總收入是$53,946,那時候那樣的工資收入不能算太低,但也絕對不是很高,但這樣的一對夫婦是怎麽樣有能力提前退休的呢?下麵請看一下他們的家庭資產狀況:
房屋資產:他們擁有兩棟房子,其中第一棟房子是在結婚不久就買下的,貸款早已付清,價值$450,000;在買了第一棟房子之後,他們把30年的貸款20年內還清,這樣房子資產就屬於自己了。在此期間,等經濟寬裕後攢出可以付出頭款的錢以後,他們又買了第二棟房子作為出租房屋資產,由租金收入來支付第二個房子的貸款,到50多歲時,貸款也已經付清,價值$325,000。房屋資產總值$775,000。
退休帳號資產:30多年裏他們夫婦401k總值積累$610,000.個人退休金帳號$72,000,總值$682,000;
債券總值:$160,000;
銀行現金存款:$62,500;
上述各項總值$1,679,500,再加上家庭的其他資產,並且沒有債務,52歲的主人公家庭資產總值超過兩百萬。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根據目前的資產狀況,出租房屋還在繼續有租金收入,他們的投資張號上的債卷每年也有固定的收入,其他投資帳號也在繼續增值,按當時的經濟和物價消費情況,這對夫婦完全可以提前退休,實現經濟上的自由,幹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去享受人生。
上麵就是美國的一位收入並不高的普通工薪家庭靠勤儉持家成為百萬富翁的例子。
事實上,這個美國夢在美國的工薪階層人人都可以通過勤儉持家實現。
(三)牛奶咖啡效應(Latte Factor)
對於上麵的例子來說,有兩個問題要回答,首先之一是,對於普通工薪家庭來說,每月要靠預算來過日子,稍有變化,就會入不敷出,那能省出那麽多的錢來?第二是即使每月能省出上百元錢來,離百萬之數是杯水車薪,能管用麽?通過牛奶咖啡效應(Latte Factor)的計算就可以回答上麵的兩個問題,而且答案是肯定的。
那麽什麽是牛奶咖啡效應(Latte Factor)呢?
當David Bach問及一位普通的工薪人員的每天消費情況時,他發現人們的一個典型的消費現象,每天早上,不論窮人富人,都會一早起來,就到店裏買一杯牛奶咖啡,一塊蛋糕;休息時間會到自動機器上買一瓶果汁,再加上一些點心等等,花費可列出如下:
Double Nonfat Latte $3.50;
Nonfat Muffin $1.50;
Juice $3.95
Juice Boost $0.50
PowerBar $1.75
總計Total $11.20
這時候還沒有到午飯時間呢。午飯的花費就更不用說了。
在這裏的例子中,如果是在家裏把這些準備好,而不到店裏和機器上去買的話,每個人每天省出$10是完全可行的,這樣每周7天就是$70,每個月則會省下$300,這樣日積月累的話,並且把這些錢合理投資,按保守平均10%的回報率,我們可以得到下麵的一組數據:
1 year =$3,770
2 year =$7,934
5 year =$23,231
10 years =$61,453
15 years =$124,341
30 years =$678,146
40 years =$1,897,224
也就是說,每天節約$10的話,假如到退休時有30年的話,會有近70多萬美元,假如到退休時還有40年的話,會有近2百萬美元。對每個家庭,如果真要做的話,每天結餘10到20美元不是太難的事情。那麽如果是每天$20美元的話,按照上麵的計算,我們很容易就會得到:
1 year =$7,539
10 years =$122,907
30 years =$1,356,293
40 years =$3,794,448
從上麵的計算可以看出,每個家庭隻要從早做起,勤儉持家,就會成為百萬富翁,早日實現經濟上的自由。
(四)顯富與致富
通常來說,一般認為掙錢多就會富裕這是再正確不過的道理了,但事實上也不完全如此。在美國,你完全可以遇到這樣的例子,一個掙很高工資的人,生活方式如下:
戴著分期付款的名牌金表;
開著分期付款的名牌跑車;
出入有很高貸款的住房;
信用卡上還有借款,每月付最低數目,付高達超過10%的利息,再加上,還有:
學生貸款;
離婚子女贍養費用等等;
這樣下來,雖然掙的工資很高,但每月也要靠預算才能平衡家庭收支出入,並沒有多少結餘。這種情況表麵上可能看起來很富裕,David Bach認為是典型的looking-rich,實際上在家庭財務上並不是成功的,遠沒有在前麵提到的那一對雖然掙錢不多但卻擁有百萬資產而沒有負債的夫婦在經濟上成功。值得一提的是幾年前馬塞諸塞州有一位很成功的政治家由副州長競選州長時,當時媒體就提到他雖然掙有高薪,但卻債務累累,以至於人們對他的信任產生了疑問,盡管此公競選州長成功,後來成為美國駐加大使,但在當時卻轟動一時。
有人提出衡量一個人事業成功除去用薪水的多寡以外,還應當加上積累資產能力的指標,如果以前麵提到的牛奶咖啡效應例子中的10%的存款為標度的話,我們可用下麵的計算和標準來衡量。假如一位現年50歲的工薪人士或家庭,當年的收入是10萬美元的話,以10%的工資為積累,每年一萬美元,30年應當為1.88百萬美元,考慮到工資的增長因素,上麵的計算之數再除以2,也應當是1百萬美元才可以算作事業和家庭財務上的成功。
上麵的數據我們還可以用下麵的公式來估算:
積累資產總值=現在年薪 x (現在年齡—20)/3
積累資產總數等於所有資產總值減去總負債務。 舉例來說,假如一位現年50歲的工薪人士或家庭,現年的收入是10萬美元的話,根據上麵的公式可計算為:
10 x (50-20)/3 =100萬美元
而同樣工資隻有40歲的工薪人士或家庭,則為:
10 x (40-20)/3 =67萬美元
如果超過上麵的計算值,就表明達到了10%收入積累,依我看在財務上就是很了不起的成功的了。請注意我這裏在上麵的公式裏計算時,不是從開始工作的年限算起,而是不管從什麽時候開始工作,一律按年齡20算起。另外上麵的計算一律隻包括合法收入。
上麵的計算標準看起來不算高,可能很不起眼,但要做到的話並不容易,特別是在追求高收入和高消費的現代社會裏,實際上更加不容易.在美國剛剛公布的財政數據裏,人們的存款率越來越少,今年正式達到零存款率。
就家庭財產積累數目來說,世界首富國家美國的3億多人中,不計算主要居住房屋在內家庭淨資產總值超過1百萬美元者今年有890萬戶,這些算作美國的最富裕家庭的年收入高達平均12萬,平均年齡56歲,可能不足總人口的10%.較富裕家庭有2450萬戶,他們的家庭資產不包括主要住房為10萬到50萬美元,年齡平均50歲,家庭平均年收入約6萬5千美元。上周最新公布的數據,美國工薪人士總平均每小時工資收入達到$16美元,年薪總平均3萬3千美元。去年各大公司的總裁平均收入高達5百萬美元,其中居首位的是雅虎總裁,達幾百個百萬美元。
(五)從早做起,從少做起
從上麵的計算裏,假如一位30歲的工薪人士或家庭,年薪10萬,按上麵的計算,應當為33萬美元,但是如果是剛剛工作一年的話,雖然工資不算低,但要達到上麵的指標卻也是非常的不容易,原因在於時間效應。我們再看下麵的一個常見的例子:
假如一位人士從19歲開始,每年省3千美元,按10%的年回報率計算,到26歲共投資8年後停止繼續投入,到65歲退休時為1.55百萬美元;
另一位人士沒有從19歲開始,而是晚8年從27歲時開始,每年節省3千美元,同樣的投資回報率,他需要從27歲一直到65歲每年都要投資3千美元,才在65歲時達到1.32百萬美元,比上麵的那一位還要少20萬美元;
更有甚者,假如是從15歲做零工開始就每年投資3千美元的話,隻需要從15歲到19歲共隻有5年時間,以後就不再需要繼續投資,到65歲時,可達到1.61百萬美元,比上麵兩者的錢都多。
從上麵的例子可見,家庭財務資金積累,關鍵還不是掙錢多少,而是要從早做起,從少做起。這結論我也一直有點懷疑,但上麵的例子確實是如此。實際上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人們往往的想法是,我現在掙錢少,沒有辦法也沒有必要,等我以後掙錢多了,自然就會有錢積攢了,但實際的情形是,隨著工資的增長,開銷也不斷地增加,而且開銷增長的速度往往會超過工資的增長速度,工資增長了,錢卻越來越不夠花,至少我的經驗是這樣。
(六)掙了錢之後,先付自己
那麽怎麽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在美國許多人就像美國公司的運作一樣,依靠於財務預算和平衡。但David Bach認為對家庭財務來說這不會工作。事實上,財務預算就象美國政府和公司一樣,不會幫助你攢下錢,而隻會幫助你決定應當借多少錢和負多少債務。 要想財務成功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掙了錢之後,先付自己,再付別人。
想想我們在美國工作,每月下來,工資一到手,甚至還沒有到手,該付的賬單早就排成一長串了:聯邦稅、州稅、房產稅、財產稅、地方稅、醫療保險、汽車保險、銀行貸款或者房租、學費貸款、車貸款、水費、垃圾費、電費、油/氣費、電話/上網費、捐獻、種草肥料費、剪草費、鏟雪費、渡假賬單、訂報、房屋維修、信用卡張單等等,這還不是全部的賬單,按照財務預算平衡方法的話,往往很容易就會超支,別的不說,就拿汽油費和取暖費兩項,一場卡翠那颶風,就會令年初做好的財務預算不能平衡。使用信用卡來補缺的話,醫得眼前痛,剜卻心頭肉,隻會使情況更加嚴重。
說起來美國聯邦政府收稅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來理解這一過程。在以前,聯邦政府收稅不是采用預扣稅方法,而是采用年終賦稅辦法,這樣人們掙了錢之後,可以先幹其他用處,到年底再來交稅,但聯邦政府發現,人們到了年底往往已經把錢花光了,而沒有錢交稅,因而後來就改成了預扣稅製度,人們掙了錢之後,先付稅款,然後才能花用,這樣就不存在沒有錢交稅的問題了。
我們也應當從美國預扣稅的過程中學會處理家庭財務的辦法,那就是掙了錢之後,先付自己,然後再去付別人,這樣就會自動積累起家庭財富來。
(七)把錢放到什麽地方
最後也是最為至關重要的問題是,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錢,應當放到那裏,才能得到超過10%的回報率,下麵是一些途徑:
(1)公司401k退休計劃
對於家庭財務資金積累,公司401k退休計劃應當是第一選擇。它有如下的好處:第一是當年掙的錢進入計劃裏,不用付個人收入所得稅,而且投資掙得錢也不用交稅,直到退休取出錢 來時候才需要交稅,如果比較普通交稅的投資和401k計劃的投資的話,假如是按30%的稅率的話,在一年期間裏,有10%投資回報率的普通保稅收入投資$1隻有$0.77,而在401k退休計劃裏卻有$1.10,二者差值$0.33;第二,許多公司為了鼓勵員工參加退休計劃,往往還會再補加一定比例,這樣就更加有利,公司這一部分的錢等於是免費白拿, 不拿白不拿。 一般來說在30年的期間裏,投資401k退休計劃要比普通報稅投資最後總值會高出一倍以上還多。比如30年裏投資總值10萬在普通投資賬號上為66萬美元的話,在401k退休計劃裏就會高達174萬美元。
對於401k退休計劃,應當盡可能地投到最大。2005年49歲以下者最大允許額為1萬4千,50歲以上者為1萬8千;2006年49歲以下者最大允許額為1萬5千,50歲以上者為2萬。
(2)住房
是交租金?還是交房屋貸款?我們經常因為各種原因會對買房子躊躇不定,而是選擇租房子,租房子隻是省事而已,但實際上卻是在替房東買房子。與其這樣,還不如盡早為自己買房子。而且從長期來說,房地產一定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增值,是一種相對來說風險低而回報率高的投資途徑。
現在人們經常聽到談論房地產是不是泡沫的問題,對於買自用住房來說,其實這個問題不用擔憂,從來都是盡可能地越早買越好。一個例子是,如果從96年開始就擔心房屋市場已經超值,而等待房價大掉去買的人,大概等了10多年時機也不會來臨,其實從96年到現在,即使不算房價上漲,如果是15年貸款的話,大概也快付清了。
(3)個人退休賬號
除去公司401k退休計劃和自家住房外,如果還有精力的話,最好的選擇就是個人退休賬號了,也就是普通IRA和Roth IRA.其中Roth IRA適合於現在所得稅率較低的情形,而普通IRA最適合於現在所得稅率較高但還沒有超過限度的情形。
(4)出租房屋
安排了上麵的資金投資,如果還有錢財精力的話,購買出租房屋大概是最合適的投資選擇了,在最近的10多年裏,投資房地產更是效益良好,一般來說,投資房地產要比其他途徑比如股票等要安全一些,但其中所包含的風險也一定要牢記在心,特別是購買房屋不管是自用住房還是出租地產,都大部分采用銀行貸款,貸款的好處是在上漲市場中往往使投資增值率提高,但在下降的市場中,也會使虧損增加,這一點上,投資房地產和用借來的錢買股票並沒有什麽不同,隻是因為近十多年的良好房地產市場,使人們認為這一點好像不存在一樣。
舉例來說,假如購買50萬元的房屋,投資頭款10%為5萬元,假如市場價格隻掉10%,就會使其頭款5萬元投資血本無歸,這一點今日人們大概沒有這樣的思想準備,就象2000前的股票市場一樣。就目前的房地產投資來說,未來的幾年裏可能不會有象過去的5年裏那樣好的回報率了,隨著聯準會不斷地提升利率,美國房地產熱的降溫大概是勢在必行了。
(5)應急基金
一個家庭,應當有一定的應急基金。過去的時候,山西商人在外麵賺了錢,就換成銀子,回家埋在後院裏,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到確是集財和應急的好辦法。山西商人就靠這一條為基礎作為後盾,日積月累,辛勤經營,18和19世紀幾百年裏在晉中一帶打造了中國的金融華爾街,左右著中國的金融市場。我還聽說過許多故事,當年靠在後院裏不僅埋銀子而且埋糧食,竟過了10多年還能幫助度過上個世紀60年代的三年劫難饑餓的。其實當時山西票號雖然是家族經營,但經營方式和管理已經非常現代化,包括象支票、連鎖經營、投資財股、員工股票期權(身股)、物資期權等等金融方式,幾百年後才在西方華爾街出現和發展,隻可惜中國的政治左右一切,幾百年發展起來的中國金融業的精華山西錢莊和票號也就很輕易地被人為扼殺萬劫不複,現在隻剩下一些古跡供人們憑吊了,今日遊覽平遙古城和太穀的話,還可以找到當年票號和錢莊的痕跡,現在的山西農業大學花園般的校址,就是侵占原來有名的金融世家孔家的舊居。
話扯得遠了,在現代社會裏,後院埋銀子的辦法不需要了,但應急基金的概念還是需要的,一般來說,應當有4到6個月的房屋貸款大約1萬多現金為宜。應急基金也不應當太多,太多了就會降低投資效果。無論是短期還是定期,在銀行裏存錢過多的話就現代觀念來說都不是最佳的投資組合。
順便一提的是,在報紙上經常刊登出賣的比如超過10%高利率的存款,實際上和普通銀行的存款完全不同,是風險非常高的投資方式,不適合於作應急基金的存錢之處。
(6)進入資本股票市場投資
如果還有剩餘資金的話,投資股票市場大概是勢在必行的了。實際上就我們前麵提到的退休賬號來說,如果離退休還有相當時間的話,也一定是以投到股票市場上最為合適。從長期來說,由於經濟的增長,股票價值一定會隨經濟的增長而增值,長期風險實際上很小。盡管這一結論對於單一股票來說並不完全合適,但對於股票共同基金和指數股票卻是完全對的。一般來說,要想得到超過10%的投資回報率的話,股票可能是最合適的投資錢財的辦法了。
同樣,盡管對於單個公司來說,小公司的股票是非常危險的,但對於共同基金和指數股票來說,小公司的回報率和危險性則一般優於大公司。這一點,從Fidelity Low Priced Stock基金最近10多年裏包括2000年的股票市場泡沫破滅在內平均年增長率高達17%可以得到驗證,假如1990年投資該基金1千元的話,到今年接近翻4番超過1萬元以上。另外的一個例子是,假如1998年投資到小公司的市場指數股票上,到2005年增長可能為3倍,而同時期的大公司指數股票可能增長還不到一倍,這主要是從整體來說,大公司的運營效率要低於小公司。特別是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就更是如此。
至於我們上麵提到的401k等退休計劃中的投資,一般以投到分散結構的以股票為主的組合為宜,但為安全和保險起見,應盡量避免買本公司的單一股票。構買退休計劃就是出於長期目的為了保險老有所養,而單一公司的股票不能達到這一目的,別說是象幾年前ENRON那樣的公司會使員工的多年辛苦幾夜間付諸東流,就是象GM那樣大名鼎鼎的世界汽車業第一大公司,在過去運營良好的時候人們那能會想到會有今天幾乎接近破產的境地。
(八)目前的股票市場形勢
就當前市場的股票市場來說,今年以來市場平平,不上不下,正負方麵都沒有大的驚喜。下麵是到11月8日為止今年的股票市場業績:
道30家工業股指數收盤10766,年內持平,增長0%;
道20家運輸股指數收盤4141,年內增長9%;
道15家公用事業股指數收盤396,年內增長18%;
道綜合(Composite)指數收盤3612,年內增長6%;
S&P100家企業指數收盤575,年內持平,增長0%;
S&P500家企業指數收盤1248,年內增長3%;
S&P400家中型(MidCap)企業指數收盤729,年內增長10%;
紐約證交所(NYSE)綜合(Composite)指數收盤7635,年內增長5%;
Russell2000小型(SmallCap)企業指數收盤672,年內增長3%;
Wilshire5000全美企業指數收盤12495,年內增長4%;
NASDAQ綜合(Composite)指數收盤2227,年內增長2%;
費城半道體指數收盤478,年內增長10%;
高盛Internet指數收盤207,年內增長16%;
美洲(AMEX)生物技術指數收盤685,年內增長26%;
東京Nikkei指數收盤468,年內增長27%。
從上麵的指數看,近幾個月來股票市場表現良好,已經收複失地,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預計今年的投資市場還會有象去年一樣不錯的收成。令人感覺不安的是,由於颶風的影響,石化產品短缺,會帶動整體物價的上漲,這樣聯準會何時停止增加利率還遙遙無期。但可喜的是9月和10月股票平穩度過,加上經濟形勢良好,投資人正看好市場,特別是目前資金有從房地產建築商,石油原材料等保守性投資向有進取性的技術股和金融股等方麵轉移的跡象。其中MSFT和INTC,YHOO等重新開始受到投資人親睞。最近的表現更為引人注目。希望今年的第四季度裏能表現良好。就世界股票市場來說,一個重要的跡象是,日本市場持續表現良好,今年以來繼續上升25%以上,有的投資人正湧入日本市場,寄希望於這個信號是日本長達15年熊市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