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首鋼琴曲。曾經彈過無數遍。每次彈時,感覺都不一樣,就好像那深深結壓的在心靈中的對初戀少女的深情和思念的愛,在這慢慢流水般樂曲中,一點一點輕輕的淒涼的唱了出來。
Performed by Wilhelm Kempff
這部奏鳴曲作於1801年,題獻給朱麗葉·琪夏爾蒂伯爵小姐。 德國樂評家萊斯達布把第一樂章的音樂比作琉森湖上月色的夜景,根據他的提議,這部奏鳴曲被稱為《月光》,並流傳至今。
創作這部奏鳴曲的起因是貝多芬熱戀著朱麗葉·琪夏爾蒂。這大概是貝多芬第一次真正的愛情衝動,隨之而來的是多麽深沉的絕望。1800年末貝多芬與來自意大利的朱麗葉相識, 1801年他們相互熱戀。但就在1802年初,朱麗葉把自己的感情轉向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一個毫無才能的作曲家卡列爾貝克。1802年11月6日貝多芬寫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囑》,其中包含著失去聽覺和失戀的痛苦交織在一起的絕望思想。這部作品反映了痛苦失望的心情,該曲也正是作者“幻想維持得不久,痛苦和悲憤已經多於愛情”心境的反映。
第一樂章,柔板。第一樂章的音樂具有豐富的感情。這兒有寧靜的沉思,有悲哀,有光明信念的時刻,有傷心的疑慮,有克製住的衝動,有沉重的預感,貝多芬天才地把所有這一切表現在集中的沉思的總範圍內。從一開始和聲就在歌唱;其中時而透露出意誌和正在成熟的決心的充分,但很快又消失了,緊接著出現了膽怯的請求;第一樂章縈繞在猶豫不決和神秘莫測的色彩和感情中,但也顯得沉重和壓抑,仿佛意識到自己掉進無法避免的深淵。為了擺脫沉思,必須超脫一切。
上半部份是一種種深情的思念,兩小無猜的少男少女,在安寧溫柔的月光下,卿卿我我,如洗似膠,如癡如醉的一種精神境界。
後半部份越來越悲哀和絕望,最後,主調變得越來低沉,低沉得透不過氣,好像心中的愛人,永遠的離開了,再也不能相遇了,那是多麽的悲哀和無能為力。其實,人生不就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