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762)
2009 (1498)
2010 (796)
2011 (759)
2012 (633)
2013 (449)
2014 (575)
2015 (323)
2016 (276)
2017 (470)
2018 (127)
2023 (1)
自從知道倫敦大英博物館有李嵐清先生的現代篆刻展後, 心裏一直惦念著想去看,能在大英博物館展覽的作品都應該是值得看的吧, 雖然自己對篆刻不懂, 上個月有個機會在大英博物館附近學習的機會,終於去了, 也就是展覽快結束的一周去的。
大英博物館,人總是那麽多,被告知是在亞洲館,亞洲館也是遊人喜歡去的地方,快步趕去,和我一樣,不少老外也很好奇趕來。
印象中以前看過的篆刻有的好難看懂,不知為什麽 這次看李嵐清先生的篆刻 讓我覺得非常優美親切:可能還是被李老先生的 《 童心》和《樂天》感動,還有他的《誠信》, 《君子坦蕩蕩》,《心平如水》,
自己不懂篆刻在俺這雙的普通眼睛裏:李老先生的作品中字的造型因題材也不一樣,用的石頭材料也很講究選石:從石頭的顏色花紋還有大小造型也很精心設計:
比如《童心》不僅字的雕刻就已經很質樸,選的石頭是那麽小巧玲瓏可愛
《君子坦蕩蕩》, 選的石頭不大卻方方正正, 就是:坦蕩不在身高, 方正就好。
《樂天》,如果不是有翻譯, 我都快認不出《天》字了, 這說明自己對《天》字認識太膚淺,李老先生,雕刻的《天》《樂》字充滿人生的學問,兩個字型都那麽悠然飄逸升華 那個《樂》字顯得特別憨厚童心,樂不開支,而《天》字又那麽人性化,人天合一樂融融,放下得失,享樂天地人生, 人的快樂不僅僅是物質世界, 精神的享樂是無邊的...
仔細麵對每一個中文方塊字,都可以感受到中華祖先們對天地的淳樸的感知, 和他們幾千年在天地間跋涉中的自我定位。 無論簡體還是繁體,都是華夏民族的曆史記錄
也很喜歡看李嵐清先生和夫人的金婚篆刻,字體溫柔秀美,很有港灣的溫暖氣氛 寫的話語很感人,感受到他們豁達的心胸和相互恩愛情懷,金婚篆刻中寫到(英文):《We have been married for 50 years, have been through the hapiness and sorrow together. But both of us have become old and we cherish other more 我們結婚50年,一起經曆過幸福和憂傷,現在我們都老了, 我們更珍惜對方》.
《心平如水》:石頭表麵很多雕刻千回百轉 曲折不已,但是曲折的盡頭是去繁從簡,湖水般平靜的《心平如水》,傳來音樂般的漪連,李老先生喜歡的夜曲了吧。
李嵐清先生的篆刻就靜靜地擺在玻璃櫃裏,周圍是些熱鬧孤寂的中國古董,被大英博物館收藏,李老先生的篆刻與四周的古董雖有一種美麗的似曾相識,但李嵐清先生這些獨特篆刻也給這些失落他鄉多年的中國古老的寶藏帶來了它們久違的家鄉的問候,
Hello! 流浪英倫的中國古董們,估計你們也已經很久沒看到來自來自家鄉古老而美麗的信條了吧:《 童心》和《樂天》,《誠信》, 《君子坦蕩蕩》,《心平如水》......多美啊!上次你們聽到看到這樣的信條又是什麽朝代了?
這次展覽中還展出了李嵐清先生為貝多芬的《悲愴》,《月光》雕刻,比才的《卡門》的造型是一圓型鬥牛場, 《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刻有一把小提琴,毫無疑問, 李嵐清先生是一位古典音樂迷也,否則不會花這麽多時間刻這些, 我自己也在想:李老先生平日沉靜專心雕刻的時候,會不會時有音樂在心中響起呢?轟轟烈烈的西班牙鬥牛,皎潔的月光,如癡如醉的帕格尼尼隨想曲,因為當我看到他的雕刻時,怎麽總感覺有旋律跳出,有音樂傳遞。喜歡雕刻的人,或者說能沉迷專注做事的人真幸福,當人深入細微的時候, 感受世界事物的巧妙和 時間的凝固,應該是很美的事。
李嵐清先生的雕刻不僅是他本人人生的心得,也是他對對中西文化的領悟融會和探索。
第一次看了以後,覺得沒看夠,那天沒想到自己會這麽喜歡和被感動,筆記本也沒帶,感動的心得草草寫在一張發皺的紙上, 回來後自己決定再去一次, 展覽要結束的前一天又回去看了, 這次別說讓西方人認識中國, 也讓作為中國人的我又重新認識自己的文化。 我們常常忽略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精華, 中國方塊字多美,華夏老祖宗們怎麽是這樣有藝術想像和創造力, 大英博物館收藏有不計其數石刻,他們的雕塑多是展現人體美,可能西人的文字形狀太平淡了,無法承載人類對美的追求, 遠古的人們喜歡直觀形象的衝擊和表達;而中國篆刻是在石頭上呼出藝術形象的漢字, 任其千回百轉,自如收放-清淡濃烈去表達情感,信念,處世,去尋找天地人見的和諧美吧,不同的表達不同地看世界,平靜下的轟轟烈烈,轟轟烈烈下的《心平如水》吧。 在大英博物館 人們總喜歡去看Rosetta stone,Rosetta stone也是當年英國人打敗法國人在埃及獲得的戰果,我更喜歡中國篆刻,充滿和諧與和平
以前讀過一篇文章說李嵐清總理酷愛音樂,而這次展覽我感受到的是一位喜歡音樂專注篆刻的藝人那種生活和藝術熱情和精益求精.
當我正有些依依不舍要離去時, 回望玻璃櫥櫃裏那些雕刻跟它們道別時, 忽然怎麽感受到一個念頭:海!篆刻就是音樂,是在石頭上譜曲,讓石頭歌唱道出華夏心聲, 今天的參觀何止隻是參觀,就像去趕了一場音樂會,難道篆刻不是我們華夏文化的千年之歌嗎?
也期待能有更多中國民間藝人的作品能走出國門讓世人欣賞。
(想起自己小時候也和小夥伴去小城的店裏請人刻過私章也,每次買新書後,都喜歡蓋印一下,現在自己那枚私章不懂放在何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