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讀《馬勒:絕望的愉悅》的一點感想

(2011-10-14 06:43:26) 下一個
馬勒:絕望的愉悅 ZT
http://www.sin80.cn/class/feel/201007/07018038.html

作為音樂家,馬勒為自己的狂躁找到了一種華麗而完美的形式,他可以口無遮攔,他可以聲嘶力竭,他可以為所欲為地折騰,對於一個表現者來說,這是一種舒坦透頂的狀態。當自身為一種瘋狂所襲擊時,卻能將這種瘋狂轉化為一種美,還有什麽比這更美妙得不堪設想的呢?

  從馬勒的家庭生活來看,是很容易給人這樣一種錯覺,即他音樂中的悲劇品質來自他不幸的家庭。在奉“藝術來源於生活”為至高準則的中國,就更容易將“死亡”與馬勒音樂尤其是第九交響樂捆綁叫賣了。

  對於一部分樂迷來說,無法走進馬勒的音樂世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已習慣於對貝多芬的欣賞。貝多芬的音樂相對簡練,整體結構相對容易把握,從對交 響樂的欣賞角度來講,隻有對其整體結構、節奏把握後才可能存在理解。因為貝多芬音樂的指向明確,樂思鮮明,也就相對容易接受,一部分音樂史家也因此斬釘截 鐵地認為貝多芬是古典主義作曲家,哪怕是他開了浪漫主義之先河。

  相比之下,馬勒交響樂結構龐大,節奏更複雜。這一點就足以令不少樂迷難以逾越。從貝多芬式的結構規律,到馬勒的結構規律,這個跨度很大。同時,馬勒是浪漫主義晚期作曲家,音樂指向相對模糊,於是就會出現這種可能:聽著聽著,就不知所雲了。

  作為一個當代樂迷,可以不聽海頓,不聽亨德爾,甚至可以不聽莫紮特,但不可以不聽馬勒,因為馬勒音樂裏,有與我們心靈更接近的精神品質,這種品質不僅是宏大的,而且也是深刻的。

  第五交響樂是馬勒重要的作品之一,筆者最初也正是從這個曲子進入馬勒世界。

  當時我聽的是巴比羅利指揮新愛樂樂團在1969年錄製的版本。再後來,我又聽過阿巴多的,布列茲的,伯恩斯坦的和卡拉揚的,似乎都沒有找到那種 “絕望的愉悅”,因此我一度認為,巴比羅利的實為最佳。其實每一個版本都有其取向――伯恩斯坦的音樂表情較為外露;布列茲版對整體的處理頗為“現代”,極 盡各聲部的音色之美,他的弦樂部分極為流暢、優雅,無視在伯恩斯坦版裏出現的那種近乎悱惻的表情;阿巴多版和卡拉揚版均由柏林愛樂樂團演奏,同一樂隊、不 同的指揮在相隔20年的一前一後的演奏中,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兩種麵貌:阿巴多版的音樂張力來自音色與節奏感的把握,不僅是馬勒第五,這也是他後期交響樂唱 片的一個特點;而卡拉揚版的張力更多地來自對旋律流線的處理。

  馬勒音樂應該可以成為當代人的知音,他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巨無霸音樂大師。後世音樂家如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肖斯塔科維奇等,缺乏一種“音 哲”的味道,或許更像詩人些,倒是勳伯格、梅西安有那麽一點味道。當然,不能以此為標準來對其他音樂家進行取舍,因為音樂氣質是多樣的。隻是,當我們的心 靈需要激越地冥思時,隻有馬勒理解你。

    [讀後感]

    不,我不認為隻有馬勒理解我,

    今年,趁紀念馬勒逝世100周年,夥同眾人卷進了馬勒音樂熱潮,在Southbank center 去聽著名指揮家Maazel主持和指揮的Mahler Cycle 音樂會,交響樂1-10 還有大地之歌等Lieder, 缺席了幾個,大多數都聽了並有係列資料,講座, 實話說 之前自己聽馬勒的音樂除了幾個著名的片斷外,幾乎一無所知,

    也許自己慢慢接觸了宗教,人生經過了一些車站, 一下子進入馬勒音樂的森林,要懂不懂的,很入迷,也很迷失,也許他的音樂道出了現代人的迷亂, 當時的馬勒也是很迷亂,工作,家庭,情感,病魔,改信天主教...這一切的一切,讓我看到100年前馬勒 的迷失:精神,情感,肉體的迷失, 可他一直在掙紮尋找,在音樂裏思索

    現代人的迷失沒有那麽厲害吧:物質已填補精神, 強盛的知識武裝,讓人已經不需要不相信上帝, 也許是經濟危機讓現代人重陷入恐慌, 馬勒音樂給現代一些同感

    絕望的愉悅? 我喜歡馬勒的音樂,非常喜歡,但沒有馬勒的音樂,我也不會難過,因為他之前的偉大作曲家的音樂已經給我巨大的愉悅和和諧了,也許巴赫,莫紮特....他們的音樂是人生終極的答案, 但馬勒的音樂我還會聽下去,值得我一輩子反複聽下去, 但絕不是絕望地聽,  把馬勒的交響曲聽到最後, 我倒覺得他已經超脫了先前的絕望,他的Farewell 不是很平靜嗎?  他還是找到了精神寄托,人注定都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留下的隻有上帝,天空和大地,對, 還有音樂會留下, 也許人的一生中遲早多少都要尋找和上帝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早點找到早點明白可能會少些絕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