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年輕的德日混血鋼琴家:Alice Sara Ott

(2011-05-09 03:56:46) 下一個





是誰在 Deutch Grammophon(DG德國留聲機公司) 取代了我們的《鋼琴王子》李雲迪?
 又是誰在郎朗生病的情況下代替郎朗出場與倫敦交響樂團(LSO)演奏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給倫敦巴比肯中心的觀眾帶來了巨大的驚喜和轟動?

是她,Alice Sara Ott, 23歲的德日混血鋼琴才女

Alice Sara Ott1988年出生在德國慕尼黑,父親德國人,母親日本人, 她說她3歲那年, 母親帶她去有生以來第一場音樂會,她立即被鋼琴傳遞出來的情緒,色彩,鋼琴的表達能力感染,音樂會結束後她跟母親說,她長大要當鋼琴家。 

如今年輕美麗的Alice Sara Ott已成為世界樂壇的鋼琴新寵,第一次聽說她的名字還是去年,正值世界各地慶祝肖邦誕辰200周年,李雲迪在EMI唱片公司出了肖邦夜曲專輯,我在納悶為什麽李雲迪為什麽離開DG去EMI? 也得知DG失去了鋼琴王子卻獲得鋼琴才女Alice Sara Ott,能獲DG青睞的一定是很有潛力很特別的演奏家。 

Alice Sara Ott參加過許多鋼琴比賽, 又被DG納入旗下,但是對大眾來說她還是新人,需要特別的機會征服觀眾。 機會來了, 去年10月郎朗原定與倫敦交響樂團演奏李斯特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郎朗突然生病不適取消演出,倫敦交響樂團臨時找人, 發現Alice Sara Ott前不久剛在舊金山演奏過,而且她新出的CD有很受好評。 一場頂替郎朗的演奏,讓她更走到世界樂壇的前台, 為廣大樂迷認識。 大明星們偶爾感冒失約,卻是其他新人閃光的機會。  

 聽了Alice Sara Ott演奏的音樂,覺得確是她的音樂非常豐富:音很純,優美,神秘,夢幻,力量,女性少有的爆發力...正如一篇文章說的那樣:"She was grand and rhetorical (without forcing), lyrical (without cloying), glittering (without bling), fiery (but not of the flamethrower variety) and loving (without smothering), exploiting an affecting range from dramatically potent to caressing..."(http://www.harrisonparrott.com/news/2010/11/alice-sara-ott-steps-lang-lang-critical-acclaim

個人感覺Alice Sara Ott和她的音樂有一種執著,那種東洋女子柔美和執著, 也有那種德意誌的堅定和沉思, 她擁有美麗的外表,也擁有德意誌人的思辯, 當聽她敘說對音樂的見解時,可以感受她身上的音樂passion。  在下麵幾個MV中她談到人們都說李斯特的音樂是炫技的, 她卻說出自己特別的看法。 她也說音樂,在音樂麵前,人就像是裸體的,無能抵抗的。 是啊, 在音樂麵前,人是很難偽裝的,大腦可以控製人的言行,卻無法控製靈魂的顫動, 音樂是靈魂的聲音也是靈魂的食糧。

如果說演奏家是一位講故事的Storyteller,那麽他她如何把故事講的精彩,引人入勝, 不光是音符的:故事的理解,演講技巧,他她的內心,氣度,敏感,他她的文化和知識的背景.....當然外表多少也會影響,口音也不能太重啦。我還是很喜歡Alice Sara Ott的演奏,喜歡她的音樂故事, 也希望那天去現場聽她用鋼琴講故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