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碰到這篇有關巴赫的文章,文章有可讀性,毫無疑問作者對西方作曲家是很了解, 但卻有點故意把巴赫嚴重世俗化, 而且用非常濃重的現代人口音 文章的作者484談判高手啊,尤其在工資方麵? 把我們喜歡的作曲家巴赫也認為和他一樣了
不可否認,巴赫需要錢,他有那麽一大家人要養,兩次婚姻,20個孩子 盡管隻有9個孩子長至成人。那個年代的音樂家微薄的薪水都是來自為皇室的服務,來自喜歡音樂的貴族們的定稿,就因為後來巴赫的工資越來越高,他為皇室音樂服務作者就判定他巴結權貴,不安於樂貧,判定巴赫不是一個虔誠的新教徒,那是你用現代人的習慣思維。
巴赫最後十年非常忙,說明他的音樂越來越被看重喜愛 忙作曲演出最後勞累成疾 他自己也說他非常累 巴赫死後也沒留什麽財產, 除了一點點錢,就是樂譜,幾把樂器 書稿 聖經, 那點錢都不夠孩子分, 兒子們就各奔東西了,一個去漢堡,被稱為漢堡巴赫,一個去倫敦,被稱為倫敦巴赫, 巴赫的遺孀Anna 最後貧困潦倒 靠救濟度餘生,死時被無名埋葬在和 巴赫同一個教堂,後人無法辨認,而且後人認識到巴赫第二位妻子在巴赫音樂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上個世紀60年代, 現在更有人認為巴赫後期的一些作品是他妻子安娜作的, 他們倆的手跡非常相像,一般人的夫妻像是說五官 神態長得像,第一次聽說夫妻的字跡很相像吧, 俺也是崗亭錄音聽來的。
巴赫是凡人他有家人他過清貧普通生活,但同時巴赫也是音樂聖人,我相信巴赫的心中隻有上帝 音樂 家人
剛讀一法文音樂雜誌 有這麽幾句話: 一些愛好音樂的朋友在一起討論
《A quoi sert la musique? 音樂是用來幹啥的?
Oui, la musique ne sert a rien, maia elle nous permet de vivre 音樂不幹嘛,音樂是讓我們活著》
沒有音樂我們不是也照樣可以活著嗎?不過我是這麽想 《音樂讓我們活著》這句話, 和自然界所有植物一樣 陽光,水 碳水化合物保證我們如萬物一樣活著, 有呼吸和心跳地活著,而音樂讓我們活得更加有聲愉悅, 你一定不喜歡音樂, 你的生活不喜歡音樂那是你的損失, 不要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躺在床上叫兒孫放聽巴赫哈, 那時才發現音樂的魅力那真是大大地虧了!一輩子那麽多365天不去聽 電台免費提供 唉
音樂是紐帶讓我們如花草樹木樣在風中起舞 讓我們感受宇宙 和自己的聲音, 這是上帝的安排吧 上帝對人是多麽仁慈, 想象一下當年耳聾的貝多芬是多麽痛苦 。
最後還是要謝謝作者 盡管我不同意他對巴赫的一些評論。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d89a60010081ua.html
“音樂是比哲學更高的啟示”(一)
如果蓋棺就是論定,則巴赫的人生一敗塗地。千萬不要以為當時隻有亨德爾台傑非巴赫這幾個搞音樂。當時的樂壇像今天一樣熱鬧,叱吒樂壇的韓寒郭敬明之流亦多如牛毛。19世紀初德國最受歡迎作曲家排名,巴赫僅列第七,遠在亨德爾和台傑非之後。巴赫不像門德爾鬆和莫紮特那樣童年成名,也不像聾子貝多芬能在《第九交響曲》首演式上聽到掌聲響起來,更不像寫《天鵝湖》的柴可夫斯基榮任魯賓斯坦音樂學院教授,並被貴婦梅克夫人包養14年。他不僅沒有亨德爾、李斯特和肖邦有名,他也沒有台傑非和維瓦爾第有名。
實際上,他兒子都比他有名。十八世紀末歐洲音樂界說到巴赫,指的是他的三個兒子:柏林巴赫、倫敦巴赫與布克堡巴赫。作為丈夫,巴赫也是多產的,他與兩任太太共生二十個孩子,僅六子四女成人。所有成人的兒子都是音樂家。
柏林巴赫即巴佳愛(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老四,第二個兒子。他4 歲學習管風琴,後遵父命學習法律,24 歲時卻以羽管鍵琴成名柏林。他為弗裏德裏希大帝服務二十八年,弟弟倫敦巴赫亦從小隨他習樂。他寫的《論鍵盤樂器藝術的真諦》至今仍為研究18 世紀鍵盤樂重要文獻。1768 年,他的教父台傑非去世,大帝命其赴漢堡接任,一身兼任漢堡五大教堂樂監。去世後,柏林稱他為“柏林巴赫”,漢堡稱他為“漢堡巴赫”,聲譽之隆,可見一斑。
倫敦巴赫是二任太太巴亞蜜所生的巴若安(Johann Christian Bach)。他曾赴波洛尼亞師從馬蒂尼神父學習對位法,1760 年擔任米蘭大教堂管風琴師,兩年後擔任倫敦王室歌劇院作曲,兼任德裔王後索菲亞音樂教師。1764 年,8歲莫紮特隨父訪英十四個月,在倫敦向他求教。倫敦巴赫專門創作四首鋼琴二重奏,讓莫紮特坐在他膝上共同演出,轟動英倫。莫紮特《第一交響曲》明顯受他的影響。倫敦巴赫曾建議莫紮特去萊比錫研究巴赫音樂,惜乎莫天才沒來得及。不過,莫紮特聽到巴赫的《向主唱首新歌》時五雷轟頂,驚呼:“這是什麽音樂?我們終於找到效法榜樣了!”海頓和貝多芬也自稱受益倫敦巴赫匪淺。作為新教徒巴赫的兒子,倫敦巴赫居然是天主教徒!這個英國最紅的歌劇作曲在巴黎導演一出歌劇能掙一萬法郎,暮年時卻被女管家騙走巨額財產,負債累累,窮困潦倒而死。
布克堡巴赫是巴亞蜜所生的巴若夕(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Bach),倫敦巴赫親哥,自幼得父真傳,17 歲入萊比錫大學修法律,18歲到布克堡宮廷任職,直到去世。他寫了二十部交響曲和大量的協奏曲、室內樂、鍵盤樂、受難曲和康塔塔等,聲樂作品頗為世人稱道,同時也是傑出的鍵盤樂演奏家。
巴赫去世的1750年,維瓦爾第入土已九載,亨德爾也因失明基本停止創作。音樂史上,巴赫逝世標誌華麗輝煌的巴洛克時代結束,海頓、莫紮特和貝多芬代表的維也納古典樂派橫空出世,音樂風格轉向主調和聲,巴赫的複調音樂漸被視為曆史垃圾。直到十九世紀二十年代,舒曼在萊比錫圖書館發現《馬太受難曲》。
歌德鐵哥們兒、音樂家翟開西1791年建立柏林歌苑(Berlin Singakademie)。三十多年後,他決定公演《馬太受難曲》,並選中學生門德爾鬆充當指揮。9歲成名的門德爾鬆拿到樂譜後排練近兩年,1829年3月11日,在巴赫生日的這一天,19歲門德爾鬆在柏林歌苑上演了這部巨作。他的唱詩班有150人,超過百年前《馬太受難曲》在托馬斯教堂首演時五倍。聽眾中坐著海涅、黑格爾、神學家施萊馬赫和普魯士王室成員,門票高達20個格羅申。在回憶錄中柏遼茲這樣記述演出實況:“每個人都用眼睛追蹤歌本上的詞句,大廳裏鴉雀無聲,既無讚賞,也無指責,更無鼓掌喝彩,我們仿佛在教堂裏傾聽福音歌,我們似乎並非聆聽音樂,而是參加禮拜。我們崇拜巴赫,信奉他,一刻都不懷疑他的神聖。巴赫就是巴赫,就像上帝就是上帝。”
最後一個音符尚在空中嫋嫋,海潮般的掌聲風生水起漲上九重,直與天齊,然後翻身雷霆下行,刹那間撲滿巴赫的橡木棺材。
黑格爾激動地寫道:“巴赫是……一個堅定博學的天才,我們直到今天才重新認識到他的全部價值!”目空一切的浪漫音樂家集體宣布“I服了YOU”。
《馬太受難曲》柏林上演,轟然推開金碧輝煌的巴羅克音樂塵封百年的大門。門德爾鬆一步登天,就此成為世界級指揮家。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躺在約翰教堂墓地南牆、尚未被重新發現的巴赫,終於等到了成名的那一夜!在《馬太受難曲》首演後第100年。在他去世後第79年。史稱“巴赫複興”。媲美於文藝複興。
巴赫像耶穌一樣複活,但他等的時間比耶穌長多了。
門德爾鬆一生緣定巴赫。他在英倫掀起巴赫熱。去世一百年之後,巴赫終於在英國壓倒了亨德爾。1849年,在舒曼推動下,門德爾鬆學生、舒曼朋友威廉·史湯達·伯內特建立巴赫協會編錄巴赫全集。1899年全集出齊,協會解散,同日組建新巴赫協會推廣巴赫作品。現在世界流行的《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樂作品分主題編目》(Thematisch-systematisches Verzeichnis der musikalischen Werke von Johann Sebastian Bach)即由該協會按音樂體裁編錄而成,於1950年(巴赫去世兩百周年)出齊,其簡稱BWV已成德語固定說法,相當於俺們的“子曰”。
1835年,門德爾鬆出任萊比錫貨棧交響樂團指揮。八年後,他集資在托馬斯教堂西側樹立一尊巴赫紀念像。巴赫最後一個孫子(已八十多歲)出席揭幕式。兩年後他去世,飲譽樂壇的巴赫家族就此“斷子絕孫”。
1947年,二戰剛剛戰敗的德國重印巴赫全集,凡46卷,蔚為壯觀。
到2007年7月,偶長長短短逗留德國11回。某回在法蘭克福逛商場看見“特價巴赫”,內裝四片CD十幾首作品,於是買回放上書架,以為巴赫盡入我彀中矣。
按BWV,巴赫作品已編到1120號!還不包括已編到189號的附件。
鬧明白這一點後,偶下決心要寫這篇文章。
門德爾鬆為巴赫正名後整整60年(1889),在那個命中注定的寂寞炎熱的夏日黃昏,在柏林天際之外遙遠的巴塞羅那,一個瘦削的13歲男孩獨自走入那條泛黃長街的深處。
在一家商店灰土嗆鼻的角落裏,他遭遇了那捆殘破的樂譜。
《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s for solo cello),“來自這個音樂天才的無限喜悅”。1720年創作於葛屯。
169年塵封的天籟,在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夕陽中緩緩在少年纖細的指間蘇醒。
少年花12年練習,平均兩年一首,直到25歲走上舞台。少年就此成名。卡薩斯(Pablo Casals)!他兒時偶然聽到大提琴聲,說“這是我要的聲音”,從此一直拉到97歲痛終。他用一生練習《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在練習的間隙登台演奏,把它們的精彩指給世界看。21世紀,中國有個音樂學院學生早上在食堂喝粥時獨自哼唱這部作品,身未動,心已行,不覺之中竟淚如雨下,無法自已。
《紅樓夢》以塵世的華麗證明華麗的空幻,巴赫以音樂的工簡證明華麗的空幻。他說:你看,生命是這樣。
巴赫根本不在乎我們是否相信。然而那個大學生相信。全世界每天有無數地方奏響巴赫音樂。幾乎在巴赫音樂奏響的每一個地方,我們都能見到熱淚奔流的聽者。他們多非基督徒,更未必音樂發燒友。但是,巴赫仍然敲響了他們靈魂的琴鍵。
卡薩斯說,巴赫給世上最短暫的自然現象裝上永恒的翅膀,他發現了所有的高尚情感,並以最完美的形式加以歌頌,譜出音樂史上的最高境界。小提琴大師梅紐因要言之:“他代表人類心中的偉大。”
卡薩斯被稱為“大提琴教父”。
《小提琴奏鳴曲和組曲》(1720)是巴赫創作《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時的副產品,卻是空前絕後的小提琴獨奏名作。巴赫大量使用和弦及對位法,將繁重艱深的複調用於小提琴,要求在奏出和弦的同時照顧多條旋律線,使演奏變得幾不可能。不要忘了,巴赫本人就是傑出的提琴手:“從青年到老年,他的小提琴音色純正,深切感人,能輕鬆控製一般羽管鍵琴才能控製的樂隊”(巴佳愛)。18歲巴赫的頭一份正式工作就是魏瑪宮廷樂隊的小提琴手。小提琴大師魏若風在魏瑪用長於演奏單聲部旋律的小提琴完成多聲部即興演奏,為巴赫拉開小提琴明麗的天空。這部組曲的第四號d小調最有名,其第五樂章《恰空舞曲》更是膾炙人口,盡情展示了巴赫豐富的幻想,深邃的情感和高貴的立意,技巧玲瓏,樂思泉湧,擋者披靡。即使巴赫一生隻有這一部作品,也足以躋身世界著名作曲家之列。
現在,這套作品是重大國際比賽的標準曲目,被譽為小提琴的《舊約全書》。
1928年,德國《星期畫刊》給愛因斯坦寫信征詢他對巴赫的看法,愛因斯坦沒回信。編輯再次致信,愛大師回信說:“對巴赫的畢生事業,我隻有一句話可以奉告:聆聽、演奏、熱愛、尊重,並且不說一句話!”
對小提琴演奏超級自信的愛因斯坦,原是很喜歡對音樂評頭論足的。
19世紀,法國作曲家古諾為《賦格的藝術》上卷第一首C大調前奏曲配上一個莊重深邃的旋律,此即西方音樂經典歌曲《聖母頌》,手法簡練古樸,分解和弦構成的優美音型貫穿全曲,美豔逼人,點滴心頭,聽者醉入純美聖潔的人間仙景。《聖母頌》亦以小提琴小品風行於世。
1838年,門德爾鬆指揮萊比錫貨棧樂團上演《D大調第三管弦樂組曲》,此曲大紅。門德爾鬆用鋼琴把它彈給歌德聽,歌德說:“樂曲開頭壯麗非凡,像一大群人沿著富麗堂皇的寬大台階莊嚴地邁步而下。”1871年,德國小提琴家奧古斯特·威海密將此曲第二樂章改編成小提琴獨奏,由原來的D大調改為C大調,整曲隻用小提琴的G弦演奏。
《G弦上的詠歎調》!風靡世界,至今不衰。
聽音樂的人大都始於貝多芬和莫紮特,而止於巴赫。年輕人更喜歡追隨音樂革命家貝多芬去“扼住命運的喉嚨”,幾十年後,以酸甜苦辣齊備的人生曆練打底,他們才能聽見生命如何在巴赫音樂中以逼人的樸素和近於冷漠的簡潔將天上的華彩娓娓道來。歌德說巴赫音樂“就像永恒的和諧正與自己對話,就像上帝創世前心靈的流動,我似乎無耳無眼,也無其它感官,而且我也根本不需要它們,內心卻自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
欣賞貝多芬無需投資。欣賞巴赫卻必長期投資方能見效。然而這是對生命真正有意義的投資。房龍說:“巴赫能給你的投資以最大的回報。大師將親自告訴你如何理財,如何讓它增長,直到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你已擁有世界上任何人都奪不走的寶藏,那就是——對巴赫音樂的理解和熱愛。”
當你的血液終因血糖太多而無法承載貝多芬的力量,當你的心髒終因不再年輕而不得不放棄莫紮特的輝煌,那時,巴赫自會長驅直入,領你的靈魂上天。
巴赫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巴赫深不可測。因為他的淺。
巴赫就是樸,巴赫就是真。意大利人向來看不起沒文化的德國人,可偉大的威爾第說:“啊,北方快樂的孩子,我多麽羨慕你們能任意汲取巴赫的營養!”
當年萊比錫付的工資幾乎不夠巴赫養活老婆孩子,可今天每位萊比錫市長都驕傲地宣布萊比錫為“巴赫城”。至今,托馬斯童聲合唱團周六、日仍在托馬斯教堂禮拜時唱響巴赫,貨棧樂團伴奏。每年聖誕節,這個已與維也納童聲合唱團齊名的合唱團都要上演巴赫的《聖誕清唱劇》。
巴赫的藝術洞察力前人不可企及,後人無法仰望。隨著他令旗一揮,西方音樂一夜之間步入成熟,從此萬變不離巴赫。勃拉姆斯告訴自己的學生:“隻消看巴赫。那裏應有盡有。”肖邦對《平均律曲集》倒背如流,他認為“巴赫是音樂的全部和終結”。而一手提拔了肖邦、勃拉姆斯、柏遼茲、李斯特和瓦格納的舒曼說:“巴赫之於音樂,正如創教者之於宗教。跟他比,我們都是半瓶子醋。”
被列寧委以打倒俄羅斯舊文化重任的高爾基說:“如果用山巒來羅列偉大作曲家,那我認為巴赫就是其高聳入雲的頂峰,在那裏,太陽在雪白耀眼的尖峰上永遠發射熾熱的光芒。巴赫就是那樣,像水晶一樣晶瑩透明。”
依這段話來看,高爾基成為“革命的同路人”,是曆史的必然。
巴赫作品是對音樂結構徹頭徹尾的追求,人工得老老實實一絲不苟,充滿技術細節,他的音樂裏隻有音樂。既無塵世,也無天堂。
巴赫音樂是本質的音樂。
本質的音樂,就是本質的宗教。
樂聲飛處,天門開啟。
我覺得,巴赫從未蓄意百世流芳。他的樂譜像任何一個平庸作曲家那樣隨用隨丟,經常被拿去包魚。當時萊比錫最忠誠的巴赫迷是魚販子。這位德意誌最偉大的音樂家每周都絞盡腦汁為下一個禮拜準備一部康塔塔,演出後卻扔進抽屜,很少出版,甚至自己也很少用第二次。
從未有第二個偉大的音樂家這樣創作。
巴赫沒有留下自傳,雖然當時寫自傳頗為流行。
巴赫一生碌碌於塵世鑽營,卻從未真正“爬上去”。音樂其實隻是他進入上流社會的工具:在葛屯他隻寫世俗宮廷樂,而在萊比錫幾乎隻寫教會音樂。
隻有坐牢或被權貴冷落時,巴赫才埋首音樂,可每一次埋首都帶來驚天絕響。
為了在政教合一的社會中贏得封妻蔭子,他畢生致力於創作充滿限製和禁忌的教堂音樂。但教會從來都看不上他。
最後,充滿限製和禁忌的教會音樂,送巴赫登上萬年大師寶座。
一不留神成巴赫。
“音樂是比哲學更高的啟示”(二)
沒當成薑太公讓63歲的巴赫大受打擊,他目力漸衰,人老體疲,但他的創作激情踏遍青山人未老。1748年他開始大規模創作賦格。他去世後,巴佳愛將這些作品結集出版。
《賦格的藝術》(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一部包括14部賦格和4部卡農的巨作。它涵蓋了賦格所有的規則,是賦格音樂的頂峰,和結束。
賦格和卡農是對位法的主要形式。對位法的頂峰是巴洛克複調音樂。巴洛克複調音樂的頂峰是賦格。
巴赫,是賦格大師中的珠穆朗瑪峰。他的賦格是複調與和聲結合的最高典範。
俄羅斯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說:“僅在《平均律》中你就可以找到宗教性的、英雄氣概的、憂鬱的、雄偉的、哀訴的、幽默的、田園風味的、戲劇性的——各種各樣的賦格曲。”
《賦格的藝術》是巴赫音樂人生的最後驚歎號,被譽為“音樂史的哲學巨著”。除了未完成的《四重賦格》,所有賦格都圍繞第一部賦格的主題。《四重賦格》最富傳奇色彩,傳說它就是殺死巴赫的凶手。這部作品的手稿出自巴赫臨終前,在239小節戛然而止。巴佳愛在悼詞中說:“死亡中止了寫作……作者死於那首應當表現‘巴赫’這個名字的反主題賦格。”
在這一節,巴赫嵌入了自己的姓B-A-C-H。在德國樂理體係裏,B對應降si,A對應la,C 對應do,H對應si,而第239小節正好是si-la-do-si。
這就是巴赫的“音樂簽名”。音樂史稱之為“巴赫動機”。
音樂迷中有莫紮特崇拜、貝多芬崇拜、瓦格納崇拜、柏遼茲崇拜,等等。可在所有這些音樂大腕中,隻有“巴赫崇拜”。舒曼1834年說:“貝多芬不用嚼莫紮特的剩饃,莫紮特不用嚼亨德爾的剩饃,亨德爾不用嚼帕萊斯特裏納(意大利文藝複興的音樂代表)的剩饃——他們薪火相傳。但他們都隻從一個人那裏獲得靈感——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碌碌紅塵的巴赫最後被看作宇宙、信仰和生命這些題目的不二答案。而且,他在無意中還為德意誌文化奠基。當時德國文化受法國支配,宮廷操法語,學術界用拉丁文,主宰劇院的是意大利人,連統一的德語都沒有,民族文學奠基人萊辛還未出生。可巴赫卻統一了德意誌民族音樂!瓦格納說:“巴赫是一切時代的音樂中最偉大的奇跡!”在《什麽是德意誌的?》(1878)一文中他說:“現在我們終於看到那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巴赫用這些元素創造的世界!我隻能把這個造物指給大家看,因為它的豐富多彩,它的莊嚴崇高,它的涵蓋萬方,實在無法言傳。”
貝多芬在1825年告訴青年音樂家佛洛登堡:“他不應該叫Bach(小溪),應該叫Meer(大海),因為他的聲音組合與和聲所具有的豐富性無窮無盡。”
那個時代所有的偉大作曲家都用“巴赫動機”進行創作,借此向巴赫脫帽致敬。莫紮特、貝多芬、肖邦、門德爾鬆、舒曼、勃拉姆斯、馬勒、理查德·施特勞斯、荀和德,新古典主義爭奇鬥豔的萬彩鮮花,從開始到結束,始終盛開在巴赫那寬闊無邊、寧靜澄明的藍天之下。萊比錫巴赫檔案館館長說:“巴赫是基礎,就像數學裏的數字……他是中世紀及其後音樂所有發展的中樞,他總結了音樂,並將它推到一個新的水平,而今天的音樂,都奠基於這個水平。”
就連死為憤青的樂聖貝多芬,也在他最後六部弦樂四重奏《天鵝之聲》中用“巴赫動機”表達了他對巴赫的心悅誠服。
20 世紀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肖斯塔科維奇1950 年7 月赴萊比錫擔當“巴赫逝世二百周年音樂會”評委,途中遭遇靈感,遂於10 月動筆,次年2 月完成《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這是肖氏鋼琴曲的頂峰,被譽為“二十世紀的《平均律》”。肖氏在晚期創作中還仿效巴赫,用自己的姓名構成音樂動機“DSCH”,並將這個動機寫入大量作品。
康德說:“崇高必定偉大,而優美卻可以渺小。崇高必定純樸,而優美則可以著意打扮和裝飾。”《賦格的藝術》沒有激動人心的戲劇性旋律,沒有龐大的配器和強烈的對比,然而就在那秋水長天、萬物歸一的澄明平和中,崇高自天而降。
在這個意義上,我承認巴赫是“音樂的上帝”。
賦格是常見作曲方法,但這並不等於說它容易。中央音樂學院作曲係考試就是寫一部賦格,要從上午9點考到下午5點。交卷後,這些天之驕子們個個形容枯槁,神情恍惚。而且,考到現在,還沒考出一個巴赫。或者近似巴赫。
巴赫寫了無數賦格,個個動情、動聽、動人。他沒進過任何大學,亦非名師弟子。他不用任何名校和名師來裝點自己。
他是自學成才的典範。因此他包羅萬象。
《賦格的藝術》堪稱對位法音樂憲法。巴佳愛出版後一共售出30本!他一氣之下將刻有這部音樂憲法的銅板當廢銅論斤賣了。
有眼無珠的人類!
《賦格的藝術》是巴赫的音樂簽名,而現存於世的巴赫最後的親筆簽名是在1749年12月。此後,他因白內障失明。事實上,六月份市議會已在“三天鵝”客棧密會薩克森宮廷樂監——他帶著總理的親筆推薦信。早就煩透了巴赫的市議會喜出望外,他們在見麵之前就決定聘請他,見麵隻是個形式。
巴赫未必知道此事,但他肯定本能地感到一生忙於接替別人的自己終於也變成了被接替的對象。於是他堅守工作崗位,需要簽名就由太太和兒子代勞。
1750年3月底,巴赫決定做白內障手術。十八世紀的歐洲,動手術跟謀殺差不多:當時根本沒有麻醉,也沒有消毒器械,整個歐洲連家醫院都沒有。全部的術前準備就是放血和服用植物毒汁以“排出有害體液”,全套醫療器械是一個“煮得滾熱的蘋果,把它放到眼睛上軟化角膜”,而患者則“被捆在一把椅子上”。
手術由英國譚若恩在他下榻的“三天鵝”客棧進行。譚醫生的醫療方案是切除巴赫混濁的晶狀體,再戴上高度眼鏡。譚若恩術後第二天即赴德累斯頓,4月初回到萊比錫,發現白內障複發。在巴赫的堅持下,他再次進行了無麻手術。
經過劇痛和黑暗的四個月,7月18日,巴赫打開繃帶,重見光明!可他當天即中風,繼而高燒臥床。十天後,1750年7月28日將近二十點,65歲的巴赫靜靜地為自己輝煌華麗的音樂人生畫上了最後一個休止符。
無人喝彩。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巴赫患的是糖尿病。此病1750年根本無法診斷,當然也就無法治愈。我感歎的是巴赫對死亡的態度,他在一部康塔塔中說:“我別無他求。我笑對死亡。啊,簡直希望死亡已經降臨。”當我們整天在功名利祿的爛泥裏與想像中的仇敵殊死搏鬥時,巴赫勘破了生死。
絕大多數人朝九晚五碌碌紅塵,他們的生命毫無意義,注定是悲劇。少數人覺悟到人生的短暫辛勞,而死亡必然讓所有生命的輝煌回零。他們的生命因為這覺悟而更加悲劇。因此,人生注定是悲劇。這就是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
巴赫為他死後38年才出生的叔本華給出了一個答案。
去世前幾天,女婿筆錄了巴赫口授的管風琴眾讚歌《當我行至主的王座前》,在第二十六小節戛然而止。此為大師絕筆。在曲中巴赫宣布:“我行至你的王座前……賜我極樂歸宿吧,主啊!請在末日那天喚醒我!——讓我永能看到你。”
巴赫給出的答案是:隻有信仰能拯救人類。唯信仰者有權擁抱希望。
信仰什麽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仰本身。
信仰,是人生悲劇無解方程式的惟一解法。
在人欲空前橫流、基督教徒急劇減少的21世紀,以《聖經》為創作題材的巴赫享有基督教君臨歐洲時任何一個音樂家都難以想像的盛名,皆因信仰。現代人類所有的困惑都源於沒有信仰。
音樂的技法有限,而人類的欲求無限。巴赫舉重若輕,在有限的音樂中把無限的信仰與喜悅指給我們看。
德國大詩人荷爾德林曾引述十七世紀某詩人的話說:“Non coerceri maximo, conteneri tamen a minimo, divinum est”(極大不可限,極小亦可容,此即神性)。以此定義“神性”,則巴赫的音樂充滿神性。
天在心內。心在天內。基督就是我們。我們就是基督。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貝多芬說:“音樂是比哲學更高的啟示。”
萊比錫和柏林的報紙刊登訃告,萊比錫所有教堂發布死訊。市議會蓋棺論定:“巴赫也許是個偉大的音樂家,但完全不懂教學”,而他們“需要的是唱詩班教習,並非樂團指揮”。
前一句是例行客氣話,後一句才是真正評價。
兩天後,托馬斯學校學生送別巴赫,墓地下葬記錄寫著:“男性,67歲,約翰·塞巴斯蒂安· 巴赫先生,宮廷樂正和聖托馬斯學校樂監,住址托馬斯學校,四個孩子。靈車免費。”
巴赫與康德一樣沒有留下遺囑。他的遺產隻有千把塔勒、債券、股票、圖書、樂器和樂譜。樂譜被分給家人,旋即被廉價賣到四麵八方,流散江湖,直到它們重出江湖,倚天屠龍。
巴亞蜜隻繼承了三分之一遺產。她像巴赫後母一樣一貧如洗,但卻拒絕把身邊的三個女兒送給親戚。市議會大發善心決定給她監護權,卻附荒謬條件:不能再婚。她最後進入收容所,依靠施舍養活三個女兒,死於巴赫去世後第十年。
巴赫最小的女兒1809年去世,去世前曾接受《音樂匯報》的慈善捐助。貝多芬參加了這次捐助。他終於幫上了巴赫的忙。雖然他本人根本不知道。
因此,參加慈善捐助非常重要。為富不仁,天厭之。
巴赫下葬約翰教堂墓地南牆,因為巴亞蜜沒錢買墓碑,墳頭半年即告失蹤。135年後(1885),巴赫學會於巴赫誕辰200周年想重修巴赫陵墓,找不著墳頭!此時已知巴赫價值的萊比錫議會在南牆釘一銘牌,上刻: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750年7月31日葬此。九年後約翰教堂擴建,借施工之機推倒南牆,找到海量棺材——1750年下葬此處的有1400多人。經科學研究下葬記錄,巴赫棺材是橡木,循此找到遺骨,殮入厚重石棺,置於約翰教堂地下室,上刻: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1685—1750。二戰中約翰教堂被炸毀,1950年棺材再次遷葬托馬斯教堂,埋於唱詩班站台下。
去世二百年後,巴赫回到了他當年的工作崗位。
有很多很多天才,窮其一生都沒有等到成名的那一夜。比如曹雪芹。
比如巴赫。這個貧寒孤兒艱苦奮鬥,四處跳槽追逐名利,卻碌碌一輩子無名。巴赫生前從未得到全國性肯定,遑論歐洲聲譽。他在圈內隻以管風琴演奏聞名。在萊比錫,巴赫自費出版的《第三鍵盤練習曲》隻賣三塔勒,卻根本賣不動。他的作品無人喝彩,去世即被遺忘。
今天的《教會聖賢百科全書》大聲武氣地宣布:“巴赫為巴洛克音樂戴上皇冠。他的作品充滿生命的源頭活力,和諧是他音樂最強有力的基調。他是完善賦格與卡農的大師。他的康塔塔和受難曲中的合唱和詠歎調采用《聖經》作歌詞,將歌詞與樂曲融化為空前的一體,撼動人心。他的創作是他善良信仰和對上帝諭旨宣示的虔誠表達。從他的音樂,甚至僅僅從他音樂的架構就能看出,巴赫是一位以宣道為己任的傳教士。他在音樂架構上的匠心完全依照新教思想:音樂是上帝創世的秩序與天堂極樂的先聲……他深知人民疾苦,宣講死亡和希望。他的音樂洋溢著遠遠超越宗教與文化界限的心花怒放的樂觀主義。”
其實,教會承認巴赫遠在他被全世界承認之後。“虔誠的宗教音樂家”是對巴赫最嚴重的誤讀。德彪西稱巴赫為“和藹可親的音樂上帝”,流毒甚廣。
是的,巴赫說過“音樂僅供敬主悅人。逆主音樂即魔鬼的噪音和吵鬧”。是的,他還說過音樂和演奏“並非表達人類感受的藝術活動,而是客觀需要,通過耶穌基督的口用《聖經》傳達上帝聖言;這是信徒們、即基督徒們創造性集體的普遍強烈的願望,其目的在於頌揚創世主上帝,給他以最高榮譽”,因此,“所有音樂的目的及其始終不變的動機,無外乎讚頌上帝和純潔靈魂”。是的,巴赫作品常以J.I署名,即拉丁文Jesu iuvall(耶穌憐我)。是的,他的另一個常用署名SDG即拉丁文soli deo gloria(榮耀獨歸上主)。
問題是,當時的每一位音樂從業者都必須這麽說。巴赫出生地愛森鶴是新教堡壘,其旁的瓦特堡是匈牙利聖·伊麗莎白故鄉,也是馬丁·路德出生、學習和避難的地方。巴赫出生前一百多年(1531),路德反出天主教後正是在瓦特堡山林中將《聖經》譯為德語。1693年,八歲的巴赫進入愛深鶴多明我會修道院拉丁學校啟蒙——這正是路德本人當年上過的學校。
巴赫徹頭徹尾是新教下的蛋。
巴赫家族取名獨宗《舊約》,巴赫親手製訂的家譜裏有一大堆漢斯、約翰、克裏斯蒂安、克裏斯朵夫、塞巴斯蒂安這些正宗基督教名。巴赫本人的名字“約翰”,希伯來語意為“主即仁慈”,而“塞巴斯蒂安”在希臘語和拉丁語意為“崇拜”,加起來就是“崇拜仁慈上帝”,他的姓Bach,貝多芬說過是“小溪”,其實按中世紀德國薩克森方言,此詞本義為“音樂家”。巴赫的姓名契合他的名言:“音樂是讚頌上帝的和諧聲音”。
是的是的,這些都是事實。但它們並不證明巴赫比別人更宗教。巴赫時代任何想要出人頭地的青年,都必須是基督徒。就像今天你想牛B必須有錢一樣。
巴赫抓住一切機會巴結權貴:《音樂貢品》獻給弗裏德裏希大帝,《哥德堡變奏曲》獻給失眠伯爵,《勃蘭登堡協奏曲》獻給邊疆伯爵彭閣廬,巴赫還曾為薩克森選帝侯作聖誕節聖歌,諂題獻詞曰:“華歌侍大人兮,頌讚治者名。”
此外,一個新教徒理應安貧樂道,可巴赫對錢的愛慕堅持一生。與愛因斯坦不同,巴赫是薪水談判高手,幾乎在每一個職位上,巴赫拿的工資都比前任高,而且居然也都比後任高。到萊比錫之前,他每次跳槽的結果都是工資大漲。
凡此種種,足證巴赫並非“虔誠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