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well, Die well
(2011-04-18 04:19:43)
下一個
從來都認真考慮過自己的《死亡》會是怎麽樣, 有意無意會去回避這個問題, 偶爾一閃念這個問題,馬上跳過,或強迫自己表去亂想,因為在各種文化的文學作品中死亡多半被描述成是一個可怕的黑洞,另外自己也希望還再活些日子, 陪伴孩子親人多走幾程,自己也多看世界,感受世界, 因為還有好多地方還沒去過。
盡管知道生死是每一個人天然的權利和要經過的風景, 盡管自己曾承受過一夜之間失去親人的痛苦, 我感受的還是活生生的熱鬧的世界。不知為什麽最近我會稍微去正視死亡,每當我想到死亡,心中會一陣慌亂,恐慌, 空虛,甚至感覺到窒息......害怕死亡可能還是害怕孤獨,未知的旅程。 不知什麽原因會促使我去想這個問題, 也許是讀人物傳記,音樂家的傳記,馬勒的音樂讓我沉思於生與死,去考古的展覽讓我明確自己在時空中的定位:古埃及的《 book of dead 死亡之書》,前幾天看的《Heracles to Alexander the Great 》,
記得很小的時候, 帶我的老太一下又找不到我了,她跟我媽抱怨我愛亂跑,那不就是自己愛溜去街邊看熱鬧貝:在青石板的街頭看進城的,挑擔的,買賣的,吵架的,送葬的...記得小時候母親單位裏有老人過世, 自己又害怕又好奇地在遠處地張望,也跟著他們送葬上山,
等自己的姐姐不在的那天,自己才確確實實感受到世界的暗淡,那天我和小哥無言站在姐姐的墓坑前,呆呆地餘光中隻見11月冷風中的枯草...
3年前,好友的父親去世,他生病期間我打過越洋電話去和老人聊天,那年回去本來要去看他的,他們住在另外一個城市,可那年回去小女兒水土不服得一塌糊塗,還去醫院打過吊針,還刮台風, 這樣就沒能去看我好朋友的父親了,我打電話去給他時他老人家在電話中說:草草,你不來了嗎?這句話一直到現在還在我耳邊回響...上次回國去朋友母親家,我們一見麵就抱頭哭,我安慰痛哭的阿姨:《阿姨你別難過,你要知道你多麽幸運幸福,你能跟這麽叔叔這麽好的人共度人生》,阿姨說《我們也有不說話的時候,都是自己任性的時候多》,他不僅是我好朋友的父親,更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長輩,尤其是他的大氣無私和為人, 記得剛到巴黎,朋友的父親帶隊來巴黎,都是些出版界的重量級人物,我帶他們去凡爾賽宮,走在凡爾賽花園裏,他一直在感慨, 最後他們全來吃俺做的家鄉菜...隨行的一位總編開玩笑說:你看你看,你女兒交的朋友就是不一樣!那次朋友父親一行來之前問我需要什麽,我隻點名要一本書:儒佛道,那時自己喜歡看這些書可又讀不懂多少。 朋友說他父親治療期間常對他們說,此生有他們這樣的子女和老伴,非常滿足
去年底另一位好友的父親去世,那年朋友的父母來,我時常帶孩子去看他們老人家,不知道為什麽我喜歡和老人打交道,聊天,有一次我們一起去買菜我還帶他們去一個Garden center看各種各樣的大理菊, 回來他們要留我吃飯,炒湖南菜,青椒炒肉絲, 好香好下飯啊,臨回國前我又去看他們,記得那天朋友的爸從樓下下來,手卷著袖子,手上還有水滴,他非常客氣地說:草草,我在上麵洗衣服啊,忙著,你們坐,叫她老伴給我們倒茶, 前年回去時,去他們住的那個城市,隻呆一天,有好多朋友要走訪,叫朋友開車拉我和孩子去好朋友的家,一去,朋友媽媽在樓下等著,說自己忘了鑰匙,老伴去旁邊菜市買東西了,大約半小時後隻見朋友的父親,手拎著香瓜,西瓜回來, 穿戴非常整齊,朋友說,她爸爸就是這樣,隻要是出門, 一定穿戴整齊,是一位非常正氣,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的人,幾十年如一日。 一定留我們吃飯,最後大人小孩一起高高興興吃西瓜照相道別。那是我最後一次見他,幾個月後朋友告訴我她爸的病,很凶猛,已經無法手術,每次電話老人都詢問學醫的女婿是否可以手術,再苦也不怕,兒女們不敢跟他多解釋,他老人家求生的欲望是多麽強烈,最後他感覺到死神這次是一步步逼近,老人就是舍不得這些孝順的兒女們,臨終前,他虛弱地清醒地平靜的看著站在床前的子女,和痛不欲生的老伴,他和家人揮手道別長眠而去,而朋友這時正在趕回國的飛機路途中...一位慷慨正直善良的長輩, 我也好感謝上帝讓我結識好友和他們的父母。
女兒的好朋友最近住院,被告知患癌症,前日女兒專門去醫院陪她, 帶了很多動畫片錄像帶去, 兩人一起看迪斯尼動畫片,回來女兒說,朋友的心情很不好
死亡並不是哪一個人的專利,它會親吻每一朵鮮花,走向每一個生命
昨天本來要去一場音樂會:馬勒的第二交響曲:複活。不知為什麽我決定不去,首先因為昨天在教堂正好是輪到我們小組wellcome team, 其實我也可以跟別人換, 我決定不去,我覺得我想整理自己的情緒和思路,馬勒的交響曲複活話題很重,我希望自己再多準備一下在去聽,當自己處於非常地吸收狀態會感受更深。那天我在櫃台退票的時候,旁邊一位紳士說:你退票啊,我說是啊,他說那就退給我吧,他說在網上看這場音樂會的票全賣光了,今天是來碰運氣的, 馬勒的複活交響曲是他所有交響曲中最美的。 可櫃台的人這時說,不行,任何退票需要經過我們, 算了吧,他們想收取一點手續費。 不過我跟那馬勒迷說:我很高興這張票到你的手你, Enjoy your concert!能讓另一位樂迷去欣賞總比被逼去聽音樂的要好。 音樂會演奏家需要狀態,同樣聽眾也需要最佳狀態,我們不是去玩的,學習,探索,感受?
非常意外的是, 昨晚教堂牧師的演講就是有關死亡, 這也是這段時間自己有意無意在想又不敢多想的問題。 牧師說:你們有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的死亡?我知道這是各種文化的禁區,禁忌的話題,今晚我想和大家討論這個禁區:
當然他是從宗教上談論的, 說道耶穌在十字架上說的最後一句話:
我渴了...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Psalm: 31:5 Into to your hands I commit my sprit
英國著名的神學家:Charles Wesley (18 December 1707 – 29 March 1788)說:"Most of people die in fearing of dying " 多數人麵臨死亡會會害怕,痛苦,憤怒,遺憾...
而耶穌在十字架上就像嬰兒睡覺一樣:平靜,帶著信任, 親密,順從,
Charles Wesley 的兄弟另一位英國著名的神學家John Wesley說:Our people die well. the world may find it fault . The best at all is God is with us .
Those who live well and die well,
聽到這,豁然開朗,在這些天的陰雲中見到一縷陽光,我對身邊的教友說:我真高興我自己的決定,沒去音樂會,聽到這些心靈期待解答的話語, 我們一起為女兒的好朋友祈禱,希望她早日康複。
突然間自己對死亡少了些恐懼,相反自己很渴望讀有關死亡的文學作品,聽有關的音樂,人們都讚美生命,不知對死亡又是怎麽樣的態度呢?回過頭來一看我的itune裏已經有不少這方麵的音樂,音樂家早已在死亡的題目上思索作曲很多:舒伯特,肖斯塔科維奇,Mussorgsky, 還有現代電影作曲家Hans Zimmer 的Death Smiles At Us All,Eric Serra在電影Le Grand Bleu裏的Sailing To Death, 音樂家,又是音樂家,他們真是心靈的勇士,不在乎什麽禁區,探索人性,生死是他們的渴望,
寫到這裏我眼前出現以前看電影看到那些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勇士, 還有二戰諾曼底登陸時倒下的盟軍戰士, 還有那句著名的中國老電影名言:你們趕快走,我留下,我掩護, 還有法國電影:Le Grand Bleu最後,雅克最後扔開氧氣管,隨海豚遊向深海...英勇浪漫。 嘖嘖嘖,草草,你學到哪去了,以前學的看的怎麽都忘了呢?英雄在刀槍劍影下麵不改色無所畏懼,自己隻是認真想想死亡的話題都那麽膽小,值得嗎?為什麽要害怕死亡呢?
是啊,現代舒適的生活讓人在生死中找不到方向, 很高興自己這些天苦悶地想過死亡禁區,而昨日上帝給我送來話語:Live Well , Die Well 對,好好地生活,好好地離去,不論最後是何種方式,與其等自己最後一天來不及驚慌失措懊悔的思考這個問題,還不如早些觸及這個禁區話題,頓時一下子覺得自己透氣了很多輕鬆了很多, 好像自己提前跑到終點站兜了一圈演習了一下又回來了。
不,我還需要努力生活,享受生活, 磨蹭兜圈一下, 不急著往終點站趕路!6,7千年前古埃及人都那麽浪漫地讚頌死亡, 他們認為死亡是生命的重新開始,是另一段新的旅程 的開始,不過好像是要經過一定程序的審查,才有權踏入新的旅程的。人類的文明,各種宗教都試圖回答生與死著樸素,沒有最終答案的話題。
也許此生最大的幸運可能就是自己能有機會在神秘的音樂海洋裏潛水拾貝;還有就是接觸了宗教,聽到上帝的話語,其實還是自己害怕孤獨,信仰讓心靈有所托付,音樂讓心靈總有陪伴, 一種有聲的陪伴,一天不聽音樂我會感到窒息, 胸口會悶, 一聽到音樂,氣血好像嘭一聲被點燃通暢。
人的種族是無法選擇的,文化的歸屬時可以選擇,心靈的歸屬如同心靈的自由一樣重要,有歸屬的日子人頓時變得輕鬆簡單很多。信仰會讓人不迷路,找到自己看到自己探索自己明確生死也是一件非常痛快的事, Live Well , Die Well 對,好好地生活,好好地離去 這也需要修行磨練的, 希望當某一天死神向我走近的時候,不敢誇口自己會多麽的勇敢,隻要自己能有勇氣帶著不那麽糟的心情微笑地向Mr死神說一聲Hello那也不錯,敢友好擁抱那就更好,希望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