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法國薰衣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好的練琴方法和習慣的建立 (轉貼)

(2010-02-24 04:43:56) 下一個

很多孩子實際上在亂彈琴。亂彈琴造成孩子們練琴的煩躁、煩躁導致更亂的彈琴、這種惡性循環最後造成大量孩子的厭練厭學。這是因為他們的練琴方法和習慣上的不當。

練琴有很多重要的方法、總結起來有5條法則:

1、開始時慢練。新曲子一般初學的琴童的視奏能力欠缺的關係、開始時必須慢練。慢練的作用在於大腦對譜麵、手指和鍵盤等各種信息進行處理、分配各種注意力有比較充分的時間。這樣可以避免出錯率、把錯音錯指消滅在搖籃裏。

2、分段練。長曲子的彈奏非常累腦、也不便於記憶。把曲子分開來練達到化整為零的簡化目的。

3、難點單獨重點練。這個很重要、因為曲子當中出現技術難的地方、如果不單獨地重點練、不但造成整體節奏上的問題、而且時間一長、容易的地方就更加突出的熟練、難的地方卻更加突出的生疏。

4、分手練。有些曲子為了熟悉聲部必須分手練、除此之外、分手練可以達到簡化曲子的難度的目的。

5、避免出錯。新曲子的開始幾遍一定要極力避免錯音錯指。這是因為最新鮮的記憶一旦出錯、很容易造成導致混亂、造成習慣性的錯誤後很難改正。

如慢練、其實很少孩子能忍住慢練。一旦曲子某些部分彈熟後、就順著把後麵的東西也彈快、回到下一遍的練習就更快了。這是人工作的一種自然的節奏、很難察覺到的、孩子的天性更是順著自己的性子彈。而且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即使察覺也難控製住不快練。所以孩子彈琴有不怕慢隻怕快之說。其他的4條做不到也是這個原因。如難點單獨重點練、人的惰性和煩躁情緒會加劇對難點的回避、造成惡性循環。孩子的自控能力差、會造成一發而不能收之。從而導致對曲子的厭煩而練不下去。

可見好的練琴方法和習慣的建立、對於自控能力差的小孩子是一件尤其困難的工作。而且好的練琴方法和習慣的建立卻和消滅錯指錯音一樣、必須在孩子學琴的初期消滅各種不良的練琴習慣、一旦壞的習慣養成、很難再改了。這又增加了這項工作的難度。

這個工作初看起來好象隻是家長的事、而且實際上一般老師也交給家長去做、認為這是家長的工作。可其實是鋼琴老師的事。很遺憾一般鋼琴老師對此很不重視。筆者認為這是鋼琴教學的一大誤區和盲點。

說這是鋼琴老師的事是因為這裏有很多技術問題不是陪練家長能明白的。如新曲子如何讀譜、注意力如何分配、如何發現技術上的難點等、都需要有經驗的老師具體指導家長無法勝任的。很多老師回課時隻注意檢查孩子的手型和曲子完成的情況、卻忽視檢查了為什麽曲子完成不好的根本原因——正確的練琴方法。

這也許會讓老師或家長感覺孩子起步慢、但給一大筐魚還不如教會孩子如何釣魚。好的練琴方法和習慣、孩子終身受用。

由於好的練琴方法和習慣的建立的艱巨性、好老師不但應該手把手教會孩子這種方法、並且通過回課時檢查的方式進行長期不懈的監督、也許要從學琴一開始監督半年或更長的時間。而且一旦有小孩子亂彈琴的苗頭、及時加以糾正再通過回課時檢查督促孩子鞏固正確的練琴方法、最終達到一個習慣的養成。同時老師要與家長溝通、交代這次作業的練琴方法上注意事項、要求家長在陪練時提醒或監督孩子用正確的練琴方法。很遺憾、現實中很少有老師做到這一點。這是因為老師在教學觀念上對正確的練琴方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之外、長期監督也很累人。

其實正確的練琴方法/習慣的建立的重要性不亞於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更不亞於手型的強調。孩子學琴最困難的就是堅持。鋼琴是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技術活、學琴孩子的絕大多數時間在於練習這種技術、亂彈琴的低效率造成了孩子學琴進步的障礙、不但使得孩子失去了學琴的成就感導致畏難情緒、而且往往是亂彈琴的惡習帶來的煩躁導致孩子厭學情緒。

目前鋼琴教學中普遍存在的手型強調和普遍存在的不重視的正確練琴方法的掌握和習慣的養成成了一個鮮明對照。在孩子的手指獨立性得到基本改善之前、是不可能有好的手型的。從這個意義上、手型的過分強調是徒勞的。而正確的練琴方法深刻地影響孩子學琴效率、關係到孩子練琴是否煩躁能否堅持下去的重要事項、是必須強調和重視的問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